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80711 依法治污 以法治污

来源:央视网2018年07月11日 20:06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7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为期2天的常委会会议是一次特别增开的会议。通常,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的时间相对固定,每两个月开一次,一般在双月下旬召开。但本次会议却是在单月召开的。外界对此的解读是,这意味着“议题格外重要、意义格外重大”。那么这次会议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召开的呢?

7月9日至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议题:大气污染防治。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作出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以及全国人大环资委提出的相关议案。

5月上旬到6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组由栗战书委员长任组长,分成4个小组赶赴8个省区,任务就是对各地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这次会议审议的,正是对检查工作的总结。

说起大气污染防治,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生态环境部,认为这是它的职责。然而这次检查却是由全国人大主导的,又被称为“法律巡视”,那么它和生态环境部主导的督察有什么不同?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窦树华介绍:“一个是紧扣法律实施这个主题,就是通过检查发现法律执行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典型问题;第二个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碰硬,不搞粉饰;第三就是依法推动问题的解决,从法律执行上找原因,查清病灶,对症下药。”

污染防治是未来三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全国人大今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次执法检查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随机抽查。检查持续近一个月,范围涉及建筑、冶炼、发电、采矿等诸多领域,实地查看了107个项目和单位,召开了29次座谈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程立峰指出:“抽查了12个城市,38处企业和工地,均发现都不同程度存在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法律层面上,主要是企业责任不到位、部门监管不到位、政府履责不到位。”

检查发现,各地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去年全国338个地级以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即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近2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下降三成左右。尽管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六方面主要问题,其中结构性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偏重、布局偏乱,调整不到位,运输结构不合理,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窦树华说,公路运输主要是柴油货车,尾气排放污染比较严重。像检查组去的河北、山东,柴油货车分别是130.9万辆和170多万辆,治理任务相当繁重。

检查发现,部分配套法规和标准制定工作滞后,配套法规不健全,标准体系不完善。比如,国务院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尚未出台,不少大气污染较重的地市尚未制定地方性法规。截至去年12月,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274个设区的市、自治州和不设区的地级市仅出台了14件大气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检查中还发现,个别地区大气污染监督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比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九条要求排放工业废气的企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但许可证发放范围没有涵盖全部污染企业,部分企业固定污染源未纳入监管。个别地方环境质量监测甚至弄虚作假。比如,山西临汾市出现大气环境质量造假窝案,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6个国控站点被人为干扰上百次,监测数据严重失真。

窦树华指出,排污许可制度已经实行,但是落实得不到位,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工作现在还没有全面推开。环境监测制度还不够规范系统,信息公开制度也有不到位的问题,有些是明显的重点固定污染源的排污单位,没有做到在线监测,有的没有依法向社会公开。

还有些地方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执行不到位。比如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等都属于重点监控领域,但在这些方面发现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内蒙古包头市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在生产期间废气收集处理不到位,多个车间存在无组织排放问题严重。

在河南洛阳市庞村镇、寇店镇、李村镇等地有家具制造企业群,企业总数达400多家,规模小,治污设施简陋,多数跟居民、学校混杂。比如,裕顺办公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没有环保手续,但是从2014年以来一直在违规生产。这一次企业为了逃避检查,干脆停产,大门紧锁。

打开厂门后,检查组看到,虽然企业已停产,但是遗弃在地上的防尘口罩以及生产时留下的大量锯末,显示生产时会造成大量粉尘。

类似的情况在内蒙古也不少,尤其是露天煤矿。比如鄂尔多斯前进煤矿,作业区抑尘措施不到位,遇到大风时便会尘土飞扬,污染严重。

此外,检查组还发现一些地方执法监管和司法保障有待加强。比如,在机动车污染防治中,环保遥感监测结果和交管部门道路执法不能有效衔接,部门间监管措施统筹协调不够。

窦树华认为,存在着执法部门不到位的问题、司法保障不够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在司法方面,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对一些环境违法的案件,在取证、鉴定等方面,有些标准解释得还不够统一,影响了办案效率。

有些地方法律责任落实不到位。政府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治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比如,陕西延长石油兴化公司存在低烟囱排放脱硫烟气,部分未经脱硫的烟气从高烟囱偷排。在河南省安阳县下堡村北侧的山体,一家石料企业开采作业面长达3.5公里,生态破坏触目惊心,扬尘污染严重。开采、破碎、装卸、运输等作业中缺乏基本的扬尘治理设施和措施,已开采区域没有进行生态修复。新作业面剥离出来的表层土壤,被随意倾倒到山区沟壑中去。这一幕,令检查组感到十分震惊。

检查组在河南郑州市西涧沟村检查时发现,当地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混合直接填埋进池塘,未做任何防渗处理,不符合二类固废处置场要求,渣土裸露面积相当大,为了应对检查,才临时进行了苫盖。

对于这次检查中发现的上述六方面主要问题,检查组分析认为,产生的原因集中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没有全面有效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各地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

窦树华强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里头,对于地方立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他们要严于国家标准,制定对当地污染防治的法律,在生态环境领域,可以先于国家进行环境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城市研究所副所长贺泓认为:“地方立法上还是比较滞后,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落到实处。这次在执法报告中发现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而且限期要解决这个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关键。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怎么打?法律是强有力的武器。仅仅加强立法还不够,还要监督法律责任的落实,管严了,盯紧了,这才能更好地发挥法律的作用,用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天。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8年07月11日 20:0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7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为期2天的常委会会议是一次特别增开的会议。通常,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的时间相对固定,每两个月开一次,一般在双月下旬召开。但本次会议却是在单月召开的。外界对此的解读是,这意味着 “议题格外重要、意义格外重大”。那么这次会议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召开的呢?(《焦点访谈》 20180711 依法治污 以法治污)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