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80706 产业转型:从“黑色”到“绿色”

来源:央视网2018年07月06日 20:11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7月6日到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州贵阳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这个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色发展如何催生绿色经济?近年来,贵州用决心、魄力和务实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在绿色发展上也找到了一条独特的可持续路径。

贵阳附近的久安乡,山林绵延,郁郁葱葱,一片青山绿水,然而十年前可不是这番景象。

久安是著名的煤乡,随处挖个洞,都能够挖到煤。鼎盛时期, 这里大大小小的煤矿有四百多个,全乡20%的人都干着挖煤的活儿,整个山都几乎被挖空了。

虽然环境恶劣,还不安全,但是煤矿养活了整个乡。九十年代末,中央下达了关井压产的文件,久安的煤矿开始陆续关停,直到2010年,所有煤矿全部封了洞口。赖以生存的产业没有了,靠什么养活整个乡的人呢?乡政府想了不少办法。种过油桐树,种过花椒树,也种过棚瓜,但因为销路的问题,这些种植都没有形成产业,挫伤了老百姓的积极性。

试来试去都不行,最后政府想到了种茶。

久安乡有五万四千株古茶树,以前就有老百姓把自己采下来的茶叶送到贵阳去卖,在贵阳市场上形成了很好的口碑。

阮继华是久安乡的村民。关停压产前自己挖过小煤窑,也替别人挖过煤,仅仅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不让挖煤了,让一家人的生活没了着落。政府说要种茶,阮继华心里知道是好事,可依然泛起了嘀咕,都快没饭吃了,哪有钱种茶呢?没想到的是,政府说一分钱都不用他出,政府提供肥料、插苗,他只出劳力就行。

茶叶种出来了,销路怎么办?之前政府号召种的各种水果,就是因为没有销路才都失败了。这一次的尝试,也会失败吗?

这一次,当地依托五万四千株古茶树的稀有资源,引进贵茶公司,采用公司加合作社加大户加基地的模式来发展产业。

引入了龙头企业,农民种的茶叶销路就不愁了。久安出来的茶叶,由于无公害,远销海外。刚刚过去的春茶采茶季,阮继华一家采下来的50亩茶,大部分都卖给了公司,自己还能留下一些送给亲戚朋友。一年下来,阮继华能从这50亩地上获得收入近15万。

由于种茶是季节性的,农民能在空余时间从事其他劳动,而像老人、妇女等弱劳动力,还能够在采茶时节进行采茶、除草等劳动,挣些劳务补贴家用。如今,整个久安乡,通过种茶人均年增收达到两千元以上。原来千疮百孔的煤山,如今也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茶山。环境好了,游客自然多了,村里的有心人,看中了这新的商机。

吴仕刚就是这样的有心人。他早年挖过煤,当过司机,2013年,建起了一家农家乐。

不过,农家乐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建成的。首先,就遇到了政府出的一个难题。

当地党委政府督促他一定要解决排污问题。在政府的强制要求和劝说下,吴仕刚砸下了20万安装了一套排污设施。如今,这个农家乐产生的所有污水都经过处理才排到山中进行灌溉。

从地下挖煤到地上种茶,再到茶文化观光旅游,久安的发展只是贵州近些年来煤炭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从1997年到如今,二十年时间里,贵州省各类煤矿从一万多家压缩到如今只剩下一千一百多家,贵州的“黑色”经济已经成功转型成了“绿色经济”。

落后产能能转型,但是对于一些并不落后的重要产能,如何能够让他们也变成绿色经济,保护这绿水青山呢?

这是位于贵州福泉的磷石膏堆渣场。磷石膏是用磷矿生产磷肥时所留下来的废渣,主要成分是石膏,由于技术所限,按国际惯例都进行堆存处理。很难想象,这里原本是一个山谷。

近二十年的堆砌,这个渣堆已经高达近百米。贵州是全国三大磷化工基地之一。据统计,贵州全境内磷石膏的堆存量已经达到了一万一千多万吨,相当于三个这样的大型渣堆。由于磷石膏自身的化学特性,很容易对水体产生污染,尽管大型的磷化工企业都对这样的渣堆采取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环保防护措施,但是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岩溶地质让大量堆存的磷石膏仍然存在很大的环境风险隐患。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贵州提出“以渣定产”处理磷石膏,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对水体的污染,那就减少生产化肥的量,从保护水体的角度、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要求。

“以渣定产”这一政策于今年二季度开始实施,以今年产生的磷石膏量来决定明年的磷肥的生产量。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死死卡住了企业生产的脖子。

不过,虽然对企业造成了极大压力,但是“以渣定产”并不是凭空提出来的。如何应用磷石膏,国内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突破。有了这个倒逼机制,磷化工企业不得不立刻寻找合作伙伴,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当中。

用磷石膏做原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适用于建筑行业,能把磷石膏100%的消纳掉。

单这一个厂,一年就能够消化磷石膏48万吨,未来还将继续扩大产能,消化更多的磷石膏,可以预见,在市场接受这样的新型材料之后,磷石膏的生产和消纳将成为一个正向循环。这样的倒逼机制,甚至让磷化工企业从中找到了新的市场增长点。

如今,贵州省委省政府预计用三年时间,投入近10亿元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产品应用,力求在2019年开始实现磷石膏消化大于产出,每年消化磷石膏存量以不低于10%的增速递增,直到全省磷石膏堆存量全部消纳完毕。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而且,节目中的事例也再次证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动共赢的。但是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还需要开动脑筋,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真正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8年07月06日 20:1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7月6号到8号,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州贵阳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时代特色鲜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色发展如何催生绿色经济?近年来,贵州用决心、魄力和务实的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在绿色发展上,也找到了一条独特的可持续路径。(《焦点访谈》 20180706 产业转型:从“黑色”到“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