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80627 销不动的菠萝

来源:央视网2018年06月27日 20:05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广东湛江的徐闻县是我国菠萝的最大产区,国产的菠萝三个里面有一个是来自徐闻。今年徐闻菠萝又是一个丰产年,然而,喜悦并没有在农民脸上挂多久,就迎来了触目惊心的销售“寒冬”,徐闻菠萝出现大面积滞销,两毛钱一斤都没人要,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曲界镇菠萝交易市场是徐闻县最大的菠萝交易市场,交易旺季一般集中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到5月初,高峰时期每天有3000多吨菠萝在这里完成交易,装车发往全国各地的市场,到5月中旬进入交易淡季。但是今年,直到6月初,每天都还有几百车菠萝涌入市场。

一位果农告诉记者,一斤0.7元才够本,现在每斤0.1元到0.2元,不够本钱,已经亏本几十万元。

徐闻县曲界菠萝交易市场负责人吴建连介绍,今年徐闻菠萝上市时间晚、销售不畅、价格暴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去年12月这段时间,天气比较冷,冷空气时间较长,连续两次冷空气,所以菠萝生长慢,推迟一个多月才上市。

从徐闻县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到,2017年的12月份,徐闻当地出现连续4天低于10℃的低温;2018年的1月份遭受两次强冷空气影响,最低气温7.5℃;2月受强冷空气持续补充影响,出现持续寒冷天气,最低气温5.5℃。

寒冷天气导致菠萝生长周期延长,糟糕的是,4月份雨水又多了起来,比常年偏多268%。多雨就产生了水分多的水菠萝,容易坏,质量比较差,储运性能下降。

综合起来看,造成菠萝滞销的直接原因是:前期低温造成菠萝生长周期延长,后期多雨造成部分菠萝品质下降;生长周期延长使得本该清明前后上市的菠萝推迟到5月,此时气温已经升高,本来就品质下降的菠萝存放时间更加缩短,运输过程中损坏增多,水果商的成本上升,不挣钱,当然就不愿意大量收购。另外,5月份,芒果、荔枝等其它品种的水果已经上市,消费者选择更多。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了今年徐闻菠萝的低价和滞销。

虽然当地政府想尽了办法,采取多项举措,想方设法拓展传统流通大户和物流企业、电商企业销售渠道,在销售最高峰的时候甚至一度达到每天5000多吨,但是,晚了一个月才成熟而又亟待销售的菠萝高达11万吨,销售压力巨大。

吴建连说:“到目前为止高峰期已经有十几天了,一天销售2000多吨。”徐闻县邮政分公司总经理关智勇告诉记者:“我们做电商,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销售了,不完全统计,有14万单左右。14万单大概是150万斤。”徐闻通达果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说,企业每天的最大加工量是350吨左右。

看上去,天气原因是造成今年徐闻菠萝滞销的最主要原因,但是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被忽视了,那就是:当地果农的种植方式。

果农陈福才告诉记者,在栽种菠萝的时候,一般要施磷肥、尿素、复合肥三种化肥,还要喷920,使水果大一点、壮一点。

据了解,920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的俗称,果农使用赤霉素主要就是为了使菠萝膨大,增加产量。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青松告诉记者,果农为了追求产量和卖相,大量使用化肥。菠萝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赤酶素和乙烯利,因此,果农喷洒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菠萝本身没有伤害,对人体也没有影响,但是这样会造成一个结果:不是自然成熟的,就会降低菠萝的品质,也会降低它的储运性能。

其实,种植方式带来的隐患一直都存在,只是天气正常的时候,这种隐患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旦遭遇非常气候,这种隐患就凸现出来。

同样是遭遇非常气候,另外一种方式种植的菠萝却没有受到影响。

徐闻县南山镇合山园村村民陈中贵种了20亩菠萝,跟其他果农一样,品种是徐闻当地最常见的巴厘。区别在于,陈中贵在种植菠萝的时候用的是有机肥,同时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让菠萝自然成熟。

在其他果农眼睁睁地看着熟透的菠萝因为卖不出去而烂在地里的时候,陈中贵的菠萝还在茁壮成长,既抵御住了寒冷天气带来的影响,也避开了市场行情最不好的时期。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虽然今年菠萝遭遇大面积低价和滞销,但徐闻当地市场却有少量的菠萝价格坚挺,供不应求。

广东省红星农场党委书记欧阳帅告诉记者,他们的菠萝价格是三、四元钱一斤,而且比较好销售。

红星农场是一家国营农场,有土地5万亩,其中菠萝种植面积2万亩。除了传统品种,他们种了500亩新品种:台农17、台农16和金菠萝,果形很漂亮,口感比较好,吃的时候也方便,像吃西瓜那样,削头削尾,削成几个小块就可以了。

算上红星农场的两万亩面积,2018年徐闻县菠萝种植总面积30万亩,其中95%的菠萝都是巴厘品种。农场因为生产管理上的技术优势,对引进新品种的态度更加积极。

新品种、新技术,绿色的种植方式,看起来投入成本更大,结果却让人惊喜。红星农场职工李康伟算了一笔账:新品种凤梨(台农17号)每亩产量6000斤,3元钱一斤,收入18000元;除去成本1万元,每亩纯利润8000元。老品种(巴厘)每亩产量也是6000斤,每亩成本6000元,但是8亩地今年总共只卖了4000元。

李康伟说,老品种菠萝起码亏了4万元,好在新品种赚钱,总体上拉平了,还赚了点儿。

新品种凭借绿色种植和新技术带来的优良品质打开了市场,那么,占当地绝大部分种植面积的老品种怎么才能保住自己的市场,不再遭遇低价和滞销呢?

吴青松认为:“巴厘这个品种,果实自然成熟的时候有一种浓郁的香味,非常甜,如果按照利用有机肥为主,不使用催大也不用催熟,完全可以达到品质上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滞销的现象。” 

一直以来,徐闻都是著名的菠萝之乡,菠萝产量占到了全国菠萝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今年的菠萝滞销表明,徐闻的菠萝产业大而不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在想方设法为果农推销菠萝的同时,当地政府对今年的菠萝滞销原因也开始进行分析和反思。

广东省徐闻县人民政府县长吴康秀表示:“首先是要确保品质。品质保证这个前提要标准化,要品牌化;第二个环节是要提升种植组织化的程度,要有大企业才能够抵御市场的大风险,小农户很难对接大市场。要和电商有更紧密的对接,多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冷链冷库,保证摘果以后,后期的处理有质量保证。”

这几年,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滞销伴随着价格跳水,导致菜贱伤农,果贱伤农。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一方面需要农民抱团,政府助力。用合作社等多方协作的方式,解决单个农户信息渠道有限,风险意识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徐闻的经验也可以看到,要提高抗风险能力,就要下功夫提升产品的品质,而不是靠天吃饭或者一味追求产量。说到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才是根本出路所在。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8年06月27日 20:05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广东湛江的徐闻县是我国菠萝的最大产区,国产的菠萝三个里面有一个来自徐闻。今年徐闻菠萝又是一个丰产年,然而,喜悦并没有在农民脸上挂多久,就迎来了触目惊心的销售“寒冬”,徐闻菠萝出现大面积滞销,两毛钱一斤也没人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焦点访谈》 20180627 销不动的菠萝)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