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给出了一份过去五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成绩单。所有这些目标不仅是实现了,而且是超额完成任务。他说这是“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五年中,我们呼吸的空气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又是如何发生的?
这是2017到2018年冬季,在北京不难见到的景象。
不仅在北京,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也给全国很多城市都留下了蓝天白云带来的好心情。
在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记者看到了过去五年全国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在卫星图上能够清晰的看到,整个国家由红色、黄色,逐渐变成绿色、蓝色。
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面对频繁发生的雾霾天气,《计划》中提出减少污染物排放、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严格依法监管等十条措施,被称作“大气十条”。
在“大气十条”的核心目标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两个,一个是京津冀区域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下降15%,另一个是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也被叫做“京60”。
雾霾的治理一开始就以京津冀及周边为重点区域。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入手破冰大气污染的源头防控,从2013到2016年,全国累计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亿吨,水泥2.3亿吨,整治散乱污企业6.2万家,煤炭消费总量从2013年的42亿吨下降至2016年的38亿吨。2016年7月,中国工程院发布“大气十条”中期评估报告认为,“大气十条”确立的治污思路和方向正确,成果已经显现,但实现“京60”的目标依然艰难。
2013年北京的PM2.5浓度为90微克/立方米,三年的时间下降了17微克/立方米,而要在2017年完成“大气十条”60微克/立方米的“京60”目标,意味着北京的PM2.5浓度要在一年内降低13微克/立方米。
中期评估的话音刚落,2016年入冬,京津冀地区连续发生七次持续性中到重度雾霾。
2016年12月16日到21日,全国100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日均值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紧接着,北京又经历了长达九天的跨年重污染橙色预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陕西省共有60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及以上预警,全国14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就是在这样的空气中度过了2017的新年。“大气十条”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在很多人心里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大气治理,难就难在它的流动性。北京处于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重工业污染地带包围之中,如果周围地区空气污染不能有效降低,北京再下功夫也无济于事。
2017年2月,环保、财政等多部门联合京津冀及周边省份,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区域治理的加码对准传输通道。通道城市由之前的20个增至28个。
《方案》中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硬任务,也是硬骨头。《方案》还提出,对28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按月排名。压力的传导自上而下,“大气十条”以来,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污染防治体系,让地方党委政府最先感受到了压力。
唐山是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工业污染排放占到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0%以上。
从2013到2016年,唐山压减钢、铁产能共5000多万吨。2017年,严峻的治霾形势下,意味着更大的压减钢铁产能的力度。
2017年6月底,唐山市第八次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集中行动在钢铁大区丰南区进行,一天之内,4家钢铁企业的3座转炉、4座高炉被封存,化解钢铁产能近450万吨。
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剩余40家钢铁企业全部执行京津冀地区冬季采暖期钢铁产能限产和错峰生产的规定。
截至2017年年底,唐山累计化解炼铁产能2553万吨,炼钢产能4469万吨,相当于全国压减总量的1/2。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2017年,唐山市的优良天数达到205天,PM2.5浓度降到66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2.6%,超额完成了“大气十条”的任务。
过重的产业结构带来的工业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改变这样的局面有时候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断。
2017年7月6日,运转了近60年,有两万多职工的山钢集团济南钢铁厂全线停产转型。
济钢是济南市最大的钢铁企业,但也是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排名第一的企业。这个第一甚至超过了第二、第三、第四相加的总和。
济南市环保局从2014年开始分析济钢对济南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虽然也向省里建议济钢转型发展,但济钢能在2017年彻底转型还是出乎他们的预料。
大气污染治理的复杂性还在于,城市和城市的雾霾成因不同,治理手段没有太多可借鉴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摸索有效路径。不少基层环保官员也都感到2013年到2015年,推动企业治污、压减燃煤、增加清洁能源、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已做到一定程度,往下怎么推有难度。
济南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在2015年年底时,遇到了瓶颈。
2016年,济南市决定,用两年时间,淘汰全市454台35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这四百多台锅炉占全市燃煤锅炉总量近83%,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占到全市燃煤锅炉总排放量的近三分之一。但当时这400多台锅炉主要用于冬季采暖和工业生产,冬季采暖占绝大多数。
明湖热电厂是济南市一家以供热为主的热电厂,一台75蒸吨、两台45蒸吨、和两台35蒸吨的锅炉保障周围五百万平方米范围内居民冬季采暖。2016年到2017年,明湖热电厂先后接到了两个任务,淘汰两个35蒸吨的燃煤锅炉;另外,要将20多年来一直使用散煤取暖的明湖社区纳入集中供热,彻底解决这里每年冬季散煤燃烧带来的污染问题。
对于明湖热电厂来说,这是双重压力,对于明湖社区的居民来说,这是个等了二十多年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3000多户居民直到2016年还在烧蜂窝煤取暖。每到冬季,大大小小的烟囱都在向外冒着黑烟。
这项工作涉及供电、供气、住建、城建、交通、市政、公安等十几个部门。两年时间,全市454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剩余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明湖热电厂投资1300多万元新增一台46兆瓦燃气锅炉,供热能力比原来只增不减。明湖社区的居民也终于在2017年12月初,正式用上了暖气。
2017年,济南市大气中一次颗粒物的排放量同比下降了近93%。济南重现蓝天,很多人说,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又回来了。
这场为了更多蓝天的“大气十条”攻坚战在许多超常规的手段下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胜利。可以说,治污攻坚,初战告捷。这五年,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在钢铁和煤炭两个领域进步非常大。为了这样的结果,各地想了很多办法,付出了很多努力,闯过了很多难关。但蓝天白云能不能持续,这是人们更关心的问题。目前的形势不容乐观,2018年1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已经连续遭遇多轮重污染天气,未来三年,“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如何更加精准有效、科学地治理雾霾,考验的不仅仅是决断力和执行力,还有智慧、韧性和信心。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8年03月31日 20:05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给出了一份过去五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成绩单,所有的目标不仅是实现了,而且是超额完成任务,他说这是“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五年中,我们呼吸的空气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又是如何发生的?(《焦点访谈》 20180331 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