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谢谢了,我的家》八旬老人高秉涵一个故事引网友三度泪崩

CCTV节目官网-CCTV-4 谢谢了,我的家 来源:央视网2018年02月01日 13:50 A-A+

图:高秉涵讲述“回家”历程

图:高秉涵与母亲

图:高秉涵与母亲

图:画家现场所作高秉涵家风画《离家》

图:画家现场所作高秉涵家风画《离家》

图:高秉涵留家风馆寄语

图:高秉涵留家风馆寄语

图:耿瑩现场讲述保护华夏文化遗产

图:耿瑩现场讲述保护华夏文化遗产

图:耿瑩与父亲耿飚

图:耿瑩与父亲耿飚

图:现场画家所作耿瑩家风画《父亲的目光》

图:现场画家所作耿瑩家风画《父亲的目光》

图:耿瑩家风馆留寄语

图:耿瑩家风馆留寄语

图:詹俊解说前认真做功课

图:詹俊解说前认真做功课

 图:詹俊家风馆留寄语

 图:苏芮回忆曾是“天之骄女”

 图:苏芮家风馆留寄语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谢谢了,我的家》1月27日(周六)晚播出了第四期节目。节目中,国务院原副总理耿飚之女耿瑩、著名歌手苏芮、著名体育评述员詹俊、台湾老兵高秉涵现身讲述了各自的家风故事。其中,八旬老人高秉涵关于“回家”的传奇故事令观众们感动不已,更有网友三度泪崩,直呼:“跟着从头哭到尾,那些经历细节光是听着就让人心疼。”

八旬老人高秉涵讲述动人经历引网友三度泪崩

2012年,因为多年来帮助运送同乡的骨灰“回家”的感人事迹,高秉涵曾荣获当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称号。但在节目中,最令观众们感动的并非这件曾经“感动中国”的壮举,而是一个关于高秉涵自己的人生故事。

13岁那年,已经因为战争失去了父亲的高秉涵为了躲避战争,在母亲的建议下决定跟着学校逃往南方,但不想这一别却从此阴阳相隔。节目中,高秉涵坦言,自己这一生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母亲临别前对自己说的:孩子,我等你活着回来。直到1979年,高秉涵才第一次有机会给家乡的亲人写信,然而收到回信的第一句话,却是母亲于1978年去世的消息。在这之后,母亲和故乡在高秉涵心里成了一个等同于“乡愁”的符号。

现场,高秉涵讲述的几个细节,令不少网友深受感动:离家时,因为贪心吃石榴,高秉涵错过了和母亲见最后一面,于是之后的七十年里,高秉涵都没再吃过石榴;最开始有同乡回家探亲时,高秉涵便托对方带了三公斤家乡的泥土,分给在台湾的同乡人,而自己分到的两汤匙泥土,一份放进银行保险箱,另一份混合七杯水喝进了肚子里;第一次亲身回到故乡,遇见多年不见的堂叔,对方竟当着自己的面说“高春生死在外面了”,相认的瞬间两位老人又哭又笑;最后留下寄语时,高秉涵对母亲说:“妈妈,你说,‘孩子,我等你活着回来’,我活着回来了,妈妈你怎么没有等我,就走了?”有网友在看过节目后表示:“高秉涵老先生这段几乎全程哭着看完的,这些细节最好的小说家都编不出来。”

耿瑩立誓一生守护华夏文化获网友点赞致敬

同样生长在那个年代,国务院原副总理耿飚之女耿瑩在父亲的教育下,也培养出了对家国的深沉情怀。

耿瑩的父亲耿飚是我国派驻西方国家的第一位大使,接触过大量西方文化。但正因如此,耿飚对于女儿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变得尤为严格。现场,耿瑩笑言:“父亲从小到大都在‘修理’我。”中学时,耿瑩跟着同学学画油画,结果攒了一年钱才买的油画箱被父亲发现后被直接踩烂。之后父亲转身拿出笔墨纸砚,教她画起了国画。后来父亲又阻止她学钢琴,转而让她学琵琶。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一些寄语,耿瑩至今记忆犹新,“他的理论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母文化。”

如今,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耿瑩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越来越浓,并立志用一生守护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耿瑩还成立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节目中,她说:“我得给文化做点事,这件事我会做到没有气息了为止。”这一坚定的决心也引来不少网友点赞,有网友感叹:“就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耿瑩老师这样的人,中华文化才能绵延数千年未曾断绝。”

下周,又将会有哪些家风人物登上舞台带给观众感动和反思?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每周六晚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谢谢了,我的家》。

 






收视TOP榜

860010-1116172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