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最近几年,每到年初,都会有一场引人关注的国家级表彰盛会,那就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对2017年度科技成果和贡献的表彰活动在北京如期而至。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们汇聚一堂,接受国家的表彰和奖励。其中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两位院士,南京理工大学的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侯云德院士。对这两位科学家,可能很多人都感到陌生。对于他们毕生从事的科研事业,人们可能更陌生。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王泽山教授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出了杰出贡献。
火炮被称为“战争之神”,但它的威力与射程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含能材料的性能,也就是火炸药。只要有野外试验,82岁的王泽山都尽可能亲临现场。
王泽山的科研总是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上世纪80年代,他攻克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关键技术,解决了我国每年上万吨报废、退役火炸药的处理难题,让原本具有很大安全和环境风险的“炸药包”变成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宝贝。90年代,他又着手研究如何降低武器对环境温度敏感性这个世界性军事难题。以火炮为例,发射炮弹的火炸药在温度高时燃烧快,火炮射程远;温度低时燃烧慢,火炮射程近。导致不同温度下,炮弹射程或杀伤力不易控制,武器性能受到影响。
王泽山并没有跟着国外的研究思路,而是独辟蹊径地去思考如何更加巧妙地解决这个世界难题。
经过一系列材料、结构和工艺的创新,王泽山成功利用燃料的补偿效应,发明了一种低温感含能材料,让各种火炸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都能以同一速率燃烧。
王泽山院士说:“你不是温度这样升高吗?我建一个随着温度升高,自然往下降,这个补偿系统,两个一综合,它的温度变化不变了,当然这个效果很好,直到现在,这项很核心的关键技术,在各方面优于国外的水平。”
用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王泽山在火炸药领域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先后用20多年的时间,研发了等模块装药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国武器装备的性能,攻克了很多至今欧美国家都没有攻克的难关。
爆炸试验现场往往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为了测试火药性能,冬天要去挑战严寒,夏天又要去挑战高温。82岁的王泽山被学生们戏称为80后,他甚至比年轻的学生还能扛。
“必须是创新,你得要走在别人前面,要为我们中国要做贡献,这个当时的初心,就是这样的。”王泽山说。
王泽山院士所获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另一位获奖者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
作为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的技术总师,侯云德最为刻骨铭心的就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告诉记者:“我是专家头头,当时我就讲过了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没有其他的办法。”
吸取非典疫情的惨痛教训,依托各级卫生医疗站,侯云德带领项目团队,迅速构筑起了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的技术体系,在2009年的甲流防控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侯云德院士介绍:“不论是美国也好英国也好,人类历史上大流感一来以后毫无办法,但是2009年流感大流行我们干预成功了。”
第三方评估表明,我国甲流的应对措施减少了2.5亿发病和7万人住院。“早期诊断、早期处理”,侯云德提出的这八个字看似简单,却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如何进行防控?怎么合理使用疫苗?每一个决择都可能关乎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危。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侯云德的学生段招军说:“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甲流疫苗要打两针,但是侯老师经过跟专家讨论,他最后拍板说一针是可以有效的,那么应运而生我们全球第一个甲流疫苗就诞生了,这个疫苗诞生以后让世界卫生组织非常惊讶,后面做了评估之后,世界上所有的这种甲流都按照我们中国的一针就够了,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董小平指出:“如果一针不能够有效控制这个疾病的传播,他要担多大的责任?不仅仅是医生的压力,也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压力,它是一个国家的压力在这个里面,甚至承担了国际义务的压力。”
坚持一针有效,这样的担当背后是侯云德多年来在这个领域的深入研究。
作为我国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的专职技术总师,侯云德领导专家组设计了2008至2020年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重点布置病原体快速鉴定、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建立的任务,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我国的历次重大疫情,全面提升了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而直到今天,八十多岁的侯老还在为疾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
除了最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外,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还表彰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中青年是获奖人员的主体。
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徐金锋医生正在使用的是一台新型超声仪器。这台仪器成为一些癌症临床早期诊断的利器,因为它使用了“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而这项技术及其应用也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几位科学家就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和参与者,这些年轻的科学家来自一个新生的科研机构——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这是在2006年刚刚成立的研究机构,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发展,也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过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郑海荣说:“这么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平台,研究队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自己来规划招聘、实验条件的购置、队伍的组织,包括资源的支撑,都是理想的,完全按照科学的规律来办的,所以我们对这点就很有信心。”
蔡飞燕,物理学博士。2008年,博士毕业之后,被郑海荣招来参与到项目当中。郑海荣说:“她当时来的时候,是声学背景、物理背景,她一个物理背景的人,要招到先进技术研究院,她没有做产业化的,也没有做仪器功能化的一个背景,但是为什么能招来呢?就不受一个固定的审批的限制。”
完全按照科学研究的需求来进行人事招聘,这样,郑海荣的科研布局很快得到实现。
郑海荣告诉记者:“这里面我们挂着一个钢球,一般你用超声波球是不会动的。但是你看这个超声波是打到这个球上,这个辐射力打到球上,球是会动的,这个是钢球。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产生足够的超声力来触摸软硬,是这么一个概念。”
用超声产生的力量推动小钢球,这是郑海荣和研究团队最初取得的突破,是项目发展的基础。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团队的研究成果不断扩大,并最终与医疗器械企业携手合作,成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尖端的实用技术。
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一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主要服务国家战略,面对应用需求。例如特等奖获奖项目“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支持西电东送战略,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对于加快我国能源转型升级、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而“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向全球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还表彰了中国双边或多边国际科技合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来自美国、英国、瑞典和乌兹别克斯坦的7位外籍科学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肖开提·萨利霍夫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快,说明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现在已经能做到将知识、智慧变成生产力。我们也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用最快的速度将我们的知识和智慧融入到创新和产品开发中,并最终走向市场。”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无论是国防,还是医疗,或者其他领域,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创新引领,往往对发展具有一两拨千金之力。中国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国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科技人才的不懈努力。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也正是要表达对科学的尊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8年01月08日 21:2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最近几年,每到年初,都会有一场引人关注的国家级表彰盛会,那就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对2017年度科技成果和贡献的表彰活动在北京如期而至。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们汇聚一堂,接受国家的表彰和奖励。其中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两位院士,南京理工大学的王泽山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侯云德院士。(《焦点访谈》 20180108 国家大奖 科技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