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近几年,很多人都感觉到,自己身边的绿色更多了,水更清了,环境更整洁了,生活也更加舒适了,这样的变化,用大一点的词说,就是来自于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那么,这种变化是如何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呢?7月初,全国135名记者赶赴127个采访点,对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了为期20天的蹲点调研采访。在这次采访中,他们的生活理念有变化吗?
“燕子,看到了吗?大家看到燕子了吗?飞来飞去的,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往下看,这是个垃圾储运站。神奇的地方是这个储运站小空间的顶上居然有燕子窝,因为这个地方非常干净。”这个有些激动的声音来自经济日报记者隋明梅,这是她在盐城市郭猛镇采访调研时,用手机拍摄到的画面。
隋明梅用惊奇和感动来形容她在采访中的所见,在这次蹲点采访调研中,记者们类似的感受并不少见。
中国新闻社记者董晓斌说:“两万亩的(小龙)虾基地让我很震撼。还有一个让我感受比较深的就是那位农民,他说他20亩地一年可以收入达到二十六七万,这收入确实很让人惊讶。”
蹲点调研前,记者们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此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不过蹲点采访后,很多记者还是刷新了自己的认识。
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站记者马薇说:“这次‘双绿’的蹲点调研,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到一些建筑工地,包括到一些施工单位,不像我想象中那种,厂房里都是烟尘粉尘,特别脏的感觉,而是特别地干净明亮,也反映出了‘双绿’在建筑行业的体现。我们现在的这种绿色发展方式等于是把工地搬到了厂房里。”
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记者们对一个事物的深入认识最终将影响大众对该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平时因为报到任务紧迫,出门采访只能在当地短暂逗留的记者们,这次有20天的时间,深度参与当地的绿色发展,了解当地人的绿色生活,这样的经历对于记者们来说,既特殊又难得。
整个7月,全国135名记者深入到全国127个报道点和当地的建设者们一起带上工帽,顶着太阳,汗流浃背地工作。
记者们调研报道所及之处不能简单地分为在城市和农村,也许用工地、矿区、山林、湖泊、高原等来区分更为合理,不光是炎热的天气,一些采访环境,也对记者们的体力和报道带来挑战。有时记者要为一个采访爬一座山,有时要乘车几个小时在荒漠里颠簸穿行,采访也常常在车里随时进行。
在这次调研过程中,记者们不仅仅是记录者,同时也是体验者和参与者。在武警西藏森林总队调研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张宸,这天就穿上消防服,和战士们一起体验了一把他们日常工作的状态。他说:“我现在是在西藏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肩上背的就是武警西藏(森林)总队官兵日常灭火常用的一个装备管带筐,里面有4根管带,大概净重量在50斤左右,我现在背着这个管带筐大概走了500米,我觉得我的双肩被勒得生疼,胸口发闷,感觉好像都要喘不过气来一样,而我们武警西藏(森林)总队的官兵们跟我描述说,日常他们背着这样的筐,在山上一待就要十几个小时。”
蓝藻一直是困扰太湖的主要问题,中央电视台记者李炯在太湖最美的地方无锡鼋头渚见到了满脸热汗的景区蓝藻打捞队队长王建伟,他正组织打捞队员,用围隔把蓝藻围向岸边,进行打捞。
王队长告诉李炯,整个太湖生长的蓝藻,都会被偏南风吹到太湖无锡水域,使这里成为打捞蓝藻的主战场。
打捞蓝藻是治理太湖最直接、最环保和非常有效的手段。这天室外的气温超过了40摄氏度,打捞队员个个大汗淋漓,李炯也体验了一下打捞蓝藻的工作。
在打捞队员们的努力下,游客们沉浸在湖光山色中,几乎没有受到蓝藻的打扰。如果说张宸和李炯是当地绿色实践的体验者,那么现代快报记者李伟豪则算得上是一个地方绿色变迁发展的见证者。
“我们蹲点调研采访的地方是徐州贾汪,提到徐州,很多人会想到美丽的云龙湖,实际上在贾汪也有个湖,不仅可以和云龙湖相媲美,而且比云龙湖还要大。”李伟豪说。这个湖是潘安湖湿地公园。让李伟豪惊叹的是,这里原本没有湖,这块湿地是在荒凉的采煤塌陷区上造出来的。
在潘安湖游船码头,李伟豪遇到了朱雪宁,这位90年出生的女孩,是这里年龄最小的“船娘”。27岁的朱雪宁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家乡会成为一个湿地公园,更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游船驾驶员。她和家人的故事,折射着当地巨大的变化。
朱雪宁的爷爷当了一辈子矿工,到了晚年,尘肺病比较严重。爸爸在年轻的时候就接了爷爷的班。之前,朱雪宁在外地打工。2011年,回来探亲的朱雪宁发现了自己家乡的变化,村里也号召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工作。
之前出门打工本是无奈之举,现在家里环境好了,又有工作等着自己,朱雪宁没有犹豫就回到了家乡,现在在潘安湖上像朱雪宁一样的船娘还有七八名,她们都是附近的村民。
李伟豪说:“贾汪的挖煤历史已经有100多年,造成的采煤塌陷地13万多亩,到现在,经过塌陷地复垦、生态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已经治理了大约7万亩,可以说是‘用人工的方法,补救了另一次人工的失误’”。
有的记者在见证当地的绿色发展,也有记者在蹲点调研期间收获了感动。央视记者陈昊冰在贵州采访期间结识了环保志愿者雷月琴老人,她的环保故事让陈昊冰感动:“这6张图纸,记录了雷月琴老人家30多年的环保志愿者生涯,而这图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点都是她用脚步去丈量的。从1994年的第一张图,到2015年最近的一张,这6张图也记录了贵阳市南明河20多年来的变化”,陈昊冰说,“在第一张图上我们能够看到,这加黑加粗的,就是严重污染的河段,同时河岸的两边还有不少的工厂,而到了2015年,在图上我们能看到两个国家湿地公园,还能看到污水处理厂。雷月琴老人家告诉我,其实河道的治理是一件长期的事情,需要政府花大力气,而这也缺不了每个人的参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很多人都脱口而出,而这句话的深意,记者们在这20多天的蹲点调研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体验、见证和感动,都成为记者报道的一部分呈献给大众,而这个活动本身,也让记者们收获很多。
人民日报记者潘旭涛说:“我采访的河北正定县平安村。虽然说只是一个小村子,但是当地婚丧嫁娶风俗的改变,让我想到了十八大后,我们整个国家社会风气的改变,有一些不好的风气,比如说铺张浪费,大家都想改,但是出于各种原因,都不愿意开这个头,所以怎么找着突破点,怎么样把一个人的改变,扩展为整个村子的改变,我觉得在这些方面,平安村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新华社记者张宸说:“这一路走来从西藏江南林芝到西藏生命禁区那曲,武警西藏森林总队的官兵们给我讲了太多太多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事迹也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作为记者,我真正认识到了只有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深入到基层战士中间去,才能写出来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才能无愧于记者的称号。”
在蹲点调研中,记者经常被看到的、听到的所感动所震撼。这是因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在他们身边,确实是改变了生态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通过这些报道,人们可以深深感受到,良好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记者们通过自己的报道,一方面展示了这些来之不易的变化,一方面也触动自己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捕捉更生动的素材,采写出更鲜活的报道。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人人都是受益者,也是实践者。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8月19日 20:0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近几年,很多人都感觉到,自己身边的绿色更多了,水更清了,环境更整洁了,生活也更加舒适了,这样的变化,用大一点的词来说,就是来自于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那么,这种变化是如何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呢?7月初,全国135名记者奔赴127个采访点,对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了为期20天的蹲点调研采访。在这次采访中,他们的生活理念有变化吗?(《焦点访谈》 20170819 砥砺奋进的五年:共享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