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70619 再访扶贫点:电商助力“土货”出村

来源:央视网2017年06月19日 22:56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2016年3月,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播出了一期甘肃庆阳借助互联网帮助农户脱贫的节目,节目中记录了一个贫困农民马秋玲的生活。马秋玲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要供养两个女儿上学。为了贴补家用,她还要经常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去距离家最近的集市卖自己绣的鞋和鞋垫。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她家的情况如何呢?

小小淘宝店 卖货到全国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东龙头村。早上9点,马秋玲的生意在自己家里开了张,上门来收货的正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香包大户白彩霞。这满满一桌子的鞋和香包半成品,是马秋玲40天的劳动成果。白彩霞一边点着货一边算着账。不到十分钟的功夫,马秋玲一共卖出了5双布鞋、10双拖鞋和70个香包半成品,拿到了1430元,马秋玲特别高兴。

就在一年前,用这么快的速度把东西卖出去,是马秋玲想都不敢想的事。一想起以前卖香包的过程就让她不自觉地簇起了眉头。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东龙头村村民马秋玲:天不亮就早早起来去赶集,走到米桥才能坐上车,两个小时都不得上去,路远。一天能卖两三双,好了能卖四五双。

让马秋玲高兴的不仅仅是现在绣出的东西不愁卖了,更是因为同样的东西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卖上更好的价钱了。

马秋玲:以前一双才卖四十几块钱,现在一双卖七十五,就是多一半了。

送走了白彩霞,马秋玲回到屋子里马上拿出鞋垫绣了起来。现在,马秋玲不算宽敞的家里还添置了不少物件,有装着满满当当的冰箱还有新换的液晶电视。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变化。

更让马秋玲感到轻松不少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她还掉了几万元外债,这些外债曾经也压得她喘不过气。她现在最怕的是做不出活来。比她更发愁的是白彩霞,收货的速度跟不上卖货的速度,展柜里摆放的成品显得有些稀疏。这让白彩霞既着急又开心。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电商白彩霞:做的人增加了,货还赶不上了。以前是光靠线下销售,现在加上网上也是销得快了。

过去的一年,搭着电商的快车,马秋玲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相比2016年,马秋玲所在的宁县有1201人在电商的带动下成功脱贫,占到脱贫人口的十分之一。我们的记者在甘肃庆阳当地走访时发现,随着电商的进一步推广,眼下已经有更多的贫困人口从电商中获益。距离马秋玲所在的宁县150多公里之外的环县,自然条件更为恶劣,但那里的羊肉特别有名气,那么依靠电商能卖羊肉吗?

刘仲明,是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杨东掌村的村民。两年前他办了一个合作社,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收羊。支好电子秤,摆上塑料框,刘仲明的生意就算开张了。

在卖家刘怀龙的配合下,刘仲明麻利地称重报数,把羊羔装上了车。趁着抓下一只羊的功夫,两个人聊起了价钱。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杨东掌村村民刘仲明 :咱们市场最高价,这两天就是12块钱一斤,完了再就是咱们百分之八。

刘仲明给出的价格由市场价和额外八个百分点两个部分组成,他报价之后,卖家刘怀龙完全没有还价。因为如果羊拉到集市上去卖,最多只能卖每斤十一块钱,上门来收却能卖到12元一斤。这只16公斤重的羊羔卖了415元,刘怀龙很满意,钱刚到手,就盘算着这笔钱该怎么花。

刘怀龙:马上就要给玉米追肥,十亩玉米,打上四袋子化肥就够了。

刘怀龙所在的环县由于处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气候干旱,属于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的地区。环县的穷在甘肃省内都是出了名的,截至2016年年底,环县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六万八千多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0.66%。环县共有35万人,分布在92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38人。

正是由于地广人稀,每户村民都能分到数目可观的土地,刘怀龙家就有70亩,可刘怀龙却有苦难言,去年天旱,这六七十亩地只收入3800块钱。

支出大于收入是刘怀龙家里的常态。刘怀龙73岁的老父亲,6年前由于脑梗导致半身不遂,这几年前前后后的医药费就有 17万元,直到现在还有13万的外债没有还清。再加上家里要供两个大学生,负担很是沉重。这十几只羊就是一家五口人的生活来源。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刘怀龙以前想要把羊卖出去,得走十几里的山路把羊拉到集市上去卖,价钱还不如意。如今,刘怀龙能够在自家门口以高于市场价的好价钱把羊卖出去,一年下来可以比去集市上能多卖几千块钱,这笔钱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十分重要。

从刘怀龙家出来以后,刘仲明赶紧动身,赶往下一户人家。谁家的羊可以卖就给刘仲明打电话,他上门收购,这可是个不小的工程,因为地广人稀,每家都距离三四公里以上。

到了李全占家,刘仲明按照当地风俗,在衣服底下和李全占讨价还价。因为有两头羊的背毛有点脱落,刘仲明要降价,李全占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爽快地点钱交货。

李全占:市场上实际上我的那个羊羔就是十块钱一斤,他给十二块钱一斤。卖了816元,这要在市场上只能卖个600多块钱。

尽管降价,但依然比市场价高,李全占非常满意,但他并不清楚为啥刘仲明能够出这么高的价格。

刘仲明已经卖了30多年的羊了,不同的是,以前他要把羊卖给下一个羊贩子,如今他直接通过儿子刘国宁的网店就把羊肉卖到了全国各地。

刘仲明:刚开始贩羊的时候,一只羊赚个十来块钱,但是现在咱们尽管高于市场价格收购,一只大羊也能赚一百多块钱。

其实,网店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刘仲明也说不清楚,但是他很清楚通过这样的方式卖羊不仅速度快,价钱还好,去年一年他卖了2500多只羊,大大超出他的预料,这在过去是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实现的天文数字。

刘仲明:以前一年能弄上二 三百只羊,现在是羊的货源少犯愁。

环县电商从零开始 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迫在眉睫

收完羊后,刘仲明的工作还没有完。他要把羊拉到屠宰场进行屠宰,经过检验合格之后,把羊肉切块、速冻,再通过班车把羊肉运到在县城的儿子手上。这样,他供货的任务才算完成。

下午2点,刘仲明的儿子刘国宁等待着快递配送员把肉从冷库带过来。肉一到,这个50多平米的办公室里瞬间就被紧张的气氛所笼罩。打单子、真空包装、加保温袋,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大家的动作都十分麻利。

刘国宁:到下午5点顺丰得发走,所以我们必须得赶5点之前把它包好,然后当天他们才能给我们发走。如果晚了的话今天就发不走了。

讲起刘国宁从网上卖羊肉的事,还要从2012年父亲刘仲明给他打的一个求救电话说起,那时候父亲的羊卖不出去,找刘国宁看看能不能在网上卖。就这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刘国宁开始在网上卖起了自家的羊肉,并在2015年注册了公司,可是当时始终有一个绕不开的难题困扰着他,因为那时候在环县完全找不到会做电商的员工。

张宏波是刘国宁在环县网店的负责人,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已经从开始的门外汉成了一个成熟的电商,除了老板刘国宁给他的帮助,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淘宝大学的专业电商培训讲师王雪莲。

张宏波:为什么别人有详情页,我也有详情页,人家有文字我也有文字,为什么人家卖出去我就卖不出去,然后我们王老师手把手教,然后我发现开始有顾客进来了,有销量了。

28岁的烟台姑娘王雪莲和她的团队是环县政府花299万请来的,提供两年的技术支持,这听起来似乎是个肥差,实则不然。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主任王雪莲:谈局长还是比较抠的,谈局长给我们招标公告里面,发的要求应该是全国示范县里面条件最苛刻的,连评审专家来以后都说,谁会接这种单子。这个价格是全国示范县价格最少的。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商务局局长谈应琪:其它县市给的起码在450万元左右,但是我们只给了299万,主要是我们还是革命老区,财政资金比较困难。

谈应琪把王雪莲当作了环县电商的救命稻草。这其中的故事还要从2014年说起。那时候县里邀请阿里集团来考察了5次都没有成功,原因主要是物流,最后一公里打不通。谈应琪明白这不是人家在找理由、逃避困难,而是环县的现实条件就摆在那里,谁来都会觉得想要在这里发展电商是不可能的事。

谈应琪:县到乡平均是85公里,最远的县到乡是135公里,那么乡到村平均是35公里,最远的在50多公里以上。

在这个最不适合做电商的地方,王雪莲留下了。通过一次次培训、一点点磨合,环县的电商氛围渐渐形成。截至2016年底,环县累计实现线上交易额9700万元,带动贫困群众增收200多元,增加就业5800多人。这一连串的数字,虽然并不起眼,但对环县电商来说已经是里程碑式的成绩了。

王雪莲:这边的店铺两年才卖了20多单,要想一下子达到一皇冠还是挺有困难的,而且时间又那么短,特别有难度。因为表面上看只是说网店卖出了多少单,但实际上在卖出来多少单的前提,你要做很多的工作。

这些工作除了跟政府签订合同中规定的培训,还有合同之外的各项事务,诸如策划各种各样的众筹活动、甚至电商选择什么样的包装王雪莲都要经手,就这样王雪莲用两年时间让环县电商实现了从零到有的突破,但在她眼中这也只是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要想实现从有到精,还有太多的困难,首当其冲的就是物流问题,因为村点和乡镇之间的运输距离太长,运输成本太高。在这一点上,刘国宁深有体会。

刘国宁:我们很大的一部分成本都是快递这一块,冷链咱们这还没有,只能用顺丰快递这种空运。

刘国宁粗粗算过一笔账,虽然他一斤羊肉可以卖到48块8,但平均下来一斤也就能赚三块钱。其中,从收羊开始,每斤羊肉仅运输费用就高达19元。这个问题也困扰着环县的绝大多数电商。因为除了羊肉之外,环县电商主要销售的就是当地的小杂粮,东西不贵还压秤,往往运费都要比卖的东西还贵。现在两年的合同期已经到了,王雪莲决定继续留在环县,完成她下一步的工作。

王雪莲:下一阶段我想实现就是产品的附加值更高,老百姓的东西能更快地通过电商的渠道走出去,而且收的价格能更高一些。

眼下,环县电商还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搭建好了平台却发现没东西可卖,家家户户卖的都是初级的农产品,有的甚至连初级的加工都没有,直接卖原粮。看着老乡家那么好的粮食被贱卖出去,王雪莲很是心疼,她决定自己先开发一款时下流行的苦荞茶来做个尝试,她还选了几个店铺来谈合作。

现在,这个在海边长大的城里姑娘已经对甘肃的各种杂粮如数家珍。她决定把苦荞当做小杂粮深加工的突破口,一是当地盛产优质苦荞,二是苦荞的加工工艺并不复杂,以环县目前的加工能力完全能够达到。

王雪莲:苦荞能卖出去,但是就是苦荞卖的价格很低,可是一旦咱们把苦荞加工成苦荞茶了以后,挣钱多了,能给老百姓收的价格稍微高一点,这样大家都受益。

不仅仅是在环县,截至2016年年底,庆阳市累计实现线上交易额 20.7亿元,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00元,增加贫困户就业近2000人。虽然环县电商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其中每个困难单拎出来都可能是一座难爬的山丘。但在王雪莲和谈应琪的心里,早已经为环县的电商绘好了蓝图。

王雪莲: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虽然我们这边的基础条件不如其它发达地区好,但是我们这边的人还是比较勤劳的,我们的电商还是很有信心的。

谈应琪:特别想我们环县的农产品销往全国。没有滞销了,这就是走出去了,我们环县的羊羔肉走向全国市场了,农民也就增收了。

半小时观察: 农产品电商:触网并非万事大吉

在“互联网+”的大潮下,电商扶贫已经成为甘肃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互联网+”绝不是把农产品放到网上就万事大吉。

农产品的“互联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建设涉及到物流配套、产业升级、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农民、企业、政府共同的努力和集体的智慧,我们希望借助互联网这个杠杆,能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6月19日 22:5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扶贫点回头看,绣花鞋能否助力脱贫致富,交通闭塞,路途遥远,电商蔓延的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敬请关注。(《经济半小时》 20170619 再访扶贫点:电商助力“土货”出村)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