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民生实事项目,是每年各级两会的“标配”。这些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究竟是怎么确定的?又是由谁来定的?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们都是政府“为民做主”拍板定下来的,很多地方也确实如此。但在浙江,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民生工程由政府“为民做主”变成了“由民做主”。别看只有一字之差,涵义却大有不同,改变的背后是一项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创新——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
浙江省宁海县力洋镇,是宁海东部的地理、文化、商贸中心,来往车辆很多。到2006年时,老客运站已不堪重负,经常拥堵并引发矛盾,当地百姓对此意见很大。
力洋镇政府决定扩建客运站,准备从原来的1.5亩扩大到5亩。没想到,这个原本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民生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却遇到了难题。政府的补偿标准是每亩3.6万元,而一些居民认为自己的房子地处黄金地段理应获得高价补偿。一户居民甚至提出补偿18万元外加两间商铺的要求。
由于双方差距太大,根本谈不拢,结果客运站改造工程一拖就是好几年。这该怎么办呢?
2008年10月,力洋镇和大佳何镇率先进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试点,也就是政府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同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再由同级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监督、评价的制度。它分成三个主要环节:项目征集和初选、人大代表投票表决、政府实施项目同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监督、评估。
力洋镇原人大代表叶继堂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向镇人大提出扩建客运站的建议并被列入候选名单。2009年1月15日,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票决,在15个民生项目中选出10个最需要解决的,客运站扩建工程获得最高票。
叶继堂说:“通过票决制以后,感觉到这个事好像是我们老百姓说了算了,原先是为民做主的,现在是由民做主的。他们就改变态度了,再加上代表在助推这项工作,因此有关的工作就推下去了。”
议案获得高票通过,它不仅代表民意,更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坚持高价补偿的个别居民也放弃了原有要求。征地工作两个月完成,工程迅速推进,很快便竣工了。力洋镇第一次尝到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带来的甜头。
宁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兴兵认为:“从我们9年下来感觉到凡是票决制产生的项目都推行得很好,主要是群众基础比较好,因此推进下去也比较好,就是遇到一些政府可能一下子解决不了的问题,人大代表也会帮助政府去做一些事情,因此整个工程比以前没有使用票决制度取得的效果更好。”
力洋镇的成功经验令人振奋,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民生项目都通过票决制得以实现,大湖小学是最近的一个。大湖小学位于力洋镇大湖村,是宁海第一批的百年老校之一,原有校舍早已十分破旧,加上许多打工人员子弟入不了学,大家都希望重新建一所新学校。
虽然无论是政府还是村民都很重视教育也愿意投入,但是新建学校要征用42.5亩地,涉及50多户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因此一些村民很难想通。
吴家其是大湖村的村主任,他多次找到村民胡富余谈心讲道理,但是阻力仍然很大。吴家其还是县人大代表,他认为应该需要得到更广泛的支持才行。于是他联合其他几位代表把建新小学作为人大议案正式提了出来,于2015年票决通过。
吴家其认为,虽然建学校已经被人大确定下来,但是必须考虑到老胡等人的实际困难,因此村里不仅按规定给了钱,还在其他地方选了田地作为补偿。老胡思想上的疙瘩终于解开了。
新学校顺利推进,今年9月1日即将正式投入使用,能容纳的学生从原来300多名提升到上千名。吴家其的工作没有因为票决通过就结束了,他还和王东凯校长经常到工地上看工程的进展,查看工程质量。王校长说,按照以往的经验,三年以后能够搬到新的学校就蛮好了,但现在只花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真是没想到。
在力洋镇通过代表票决制,许多民生实事项目都得以顺利推进,比如学校、医院、公路、景区等等,这种做法不仅化解了矛盾,而且还大大节约了时间以及项目经费,增强了政府和人大代表的参与程度。
力洋镇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周边地区政府的注意,纷纷学习借鉴。在距离宁海县300多公里的桐庐县洋塘小区,工人们正在给居民老傅一家铺设调试天然气管线。老傅非常高兴,这是他们一家人几十年来第一次在家里使用通过管道送来的天然气,在此以前他们烧过煤,也用过笨重的煤气罐,很不方便。
按理说,铺设天然气管线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理应获得支持,但事实上却经常遇到各种难题。在2016年前,虽然一些老小区已经启动天然气管线铺设,但是很多居民都把它看成是天然气公司的商业项目,加上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拒绝安装。
桐庐杭燃燃气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建设负责人汪斌告诉记者:“我们施工人员检测的时候,就发现左手边二楼的这个用户,他私自把我们的燃气管给截断了。”
虽然燃气公司多次登门沟通,但是仍然没有进展,迫不得已只能绕道而行,留下了一个奇特的弧形管线。造成了经济损失不说,还导致整个小区650户使用时间被拖延了一个半月。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桐庐县学习宁海县的做法,也采取了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解决此类问题。2016年春天,县人大代表钟刚强和其他代表联合提出老旧小区天然气扩面议案,顺利获得通过,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也大为减少。
不仅民生工程变得更容易完成,而且地方政府、人大代表的角色定位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县人大代表钟刚强认为,票决制不是投票表决就完了,还要监督项目的实施,项目结束后还要对它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是全程参与,因此身上的责任更大了。
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从宁海出发,10年来遍及各地。由于成效显著,今年3月浙江正式宣布,将在全省市、县、乡三级全面推行这一做法。这一政治创新不仅让政府、人大工作更加顺畅,更重要的是它的一切重心是为了百姓谋福祉。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宋建勋说:“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源于基层鲜活的实践,符合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需要,是我们推广这项票决制工作的信心来源和坚实的底气。另外一方面这个基层实践证明,推广这一做法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以往“政府为主唱戏”到现在“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已经成为浙江各级人大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有效举措。大大小小的民生实事虽然是为了万家之利,但实施的过程难免会触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果得不到理解,不仅好事会办不成,甚至还可能把好事办成坏事。要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就得让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改了这一个字,其实是把政府的事儿变成了老百姓自己的事,推进起来自然会更加顺畅,监督力度也会更大。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6月12日 20:07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民生实事项目,是每年各级两会的“标配”。那么这些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究竟是怎么确定的?又是由谁来定的?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们都是政府“为民做主”拍板定下来的。没错,很多地方确实如此。但在浙江,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民生工程由政府“为民做主”变成了“由民做主”。别看只有一字之差,涵义却大有不同,改变的背后是一项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创新——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焦点访谈》 20170612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