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70516 新丝路(六):心相通 民相亲

来源:央视网2017年05月16日 20:27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在北京落下帷幕,“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说,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参加论坛的来自“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国家的普通民众代表,用他们的切身经历诠释了习主席所概括的这种丝路精神。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的“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现场,记者见到了来自缅甸的小伙子通通和中国兵器集团万宝矿产有限公司的耿经理站在一起,他们就像哥儿俩一样亲热。

但是,回想当初,通通生活的甘多村与来自中国的万宝铜矿项目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这么融洽。通通说,万宝公司的到来让村民觉得很意外也很担心,因为担心要他们搬迁、要征收他们的土地、要砍他们的棕榈树,有太多的担心,所以反对这个项目。

一些缅甸人到铜矿附近游行示威表示反对,铜矿被迫停工。在中方企业看来,缅甸蒙育瓦莱比塘铜矿项目是一个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好项目,但这种好事为什么反而遭到了反对呢?

为了让当地民众真正享受到铜矿建设的实惠,中方人员分成8个小组,挨家挨户做调研,往往一天下来,嗓子都说哑了。他们总结出了当地民众三个方面的诉求:一、解决生计;二、改善生活;三、帮助他们自谋职业。这和普通中国老百姓的愿望并没有什么不同,万宝公司全都答应下来,通通也在项目中当上了司机。

有万宝公司提供的机会,加上自身努力,现在,通通和邻居们越过越好,他们已经搬到新村,接上了电线、用上了净水、盖起了新寺庙。5个月前,通通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在中国企业捐建的医院里。

通通说:“我觉得‘一带一路’就是我的车队跟中国企业一起努力,我们各自都能发展,一起进步。”

“一带一路”建设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让沿线国每一个普通民众都能有切身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足,更包括人们观念的转变、能力的提升和潜力的迸发。

如今,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过去几年中,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培训交流计划越发丰富和务实,为成就未来一代的青春梦想提供了平台,也因此受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欢迎。

一些乌兹别克斯坦的学生因为参与华为“未来种子计划”而来到中国。“未来种子计划”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起的一项海外公益项目,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当地培养信息、通讯、技术人才。华为与当地政府、高校或其他当地组织合作,每年都会选拔优秀在校大学生和年轻的政府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赴中国华为总部学习和工作体验的机会,让这些年轻的“未来种子”们在跨文化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全球业务运营与中国文化。

这些乌兹别克斯坦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在北京和深圳进行了两周的培训,学习了华为最先进的技术,包括4G、5G,还安装了4G的基站,在华为学习了云计算,还有物联网。这次学习是他们人生中非常美好、永远不能忘记的回忆,不仅在大脑中,也在心里。

未来5年内,中国还将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

这些年轻的学生,将是明天“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角。而在斯里兰卡,还有一位曾经的“学生”桑吉瓦,他在中国度过了自己的大学时代。

桑吉瓦工作的科伦坡港口金融城项目是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承建的,是目前斯里兰卡最大的外国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也是未来科伦坡新的高端中央商务区。

对桑吉瓦来说,这个项目意义重大,因为有了这个项目,从清华大学毕业已经20多年的桑吉瓦,终于可以回到他的祖国斯里兰卡工作了。

回到祖国的桑吉瓦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最初,当地水务部门不同意给港口金融城两个水源,一向不太多话的桑吉瓦着了急,他告诉自己的同胞:“未来的金融城将有25万人工作、生活,一个水源肯定不够。帮助中国企业的项目建设,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借着参加北京“一带一路”论坛平行会议的机会,桑吉瓦回到母校,故地重游,感慨良多:“斯里兰卡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斯里兰卡人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建设国家。希望港口城未来能像美国纽约的曼哈顿、中国上海的陆家嘴,配套设施完善,商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带一路”为桑吉瓦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机会,同时,也给一些贫穷地方的人们带去了转变命运的机会。

过去的几年里,一些中国的民间组织——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及蓝天救援队等民间机构也走出国门,他们沿着“一带一路”,播撒下和平、关爱的种子。

纳赛姆曾经是巴基斯坦一所小学的老师。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瓜达尔港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在巴基斯坦瓜达尔市考察其间,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发现,当地有居民6000多人,却没有一所学校,儿童入学十分困难,于是,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出资在当地建设了一所小学。听到这个消息,纳赛姆的家人主动将家里的土地无偿捐献,用于小学建设。

纳赛姆说:“中国人民对我们非常的好,也希望将来能够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来做更多的好事,同时我也想在瓜达尔和中国人一起共同努力,来建设好我的家乡。中巴友谊万岁。”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围绕“增进民心相通”,400多位中外嘉宾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十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焦“共建民心之桥共促繁荣发展”的主题,共商合作举措,达成多项共识。会议宣布启动《中国社会组织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行动计划(2017-2020)》、“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以及“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国际智库合作项目”。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俞晓萱表示:“我们希望在交流的过程当中,让对方老百姓、让对方的合作伙伴感受到我们的交流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确实从我们的项目当中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善意,中国人民跟他们一起合作去发展的这样的一种美好愿望。”

两千年以来,很多中外先贤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历史印记。正如习主席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所讲的。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必将开启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架起民众心意相连的新桥梁。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5月16日 20:27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在北京落下帷幕,“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说,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参加论坛的来自“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国家的普通民众代表,用他们的切身经历诠释了习主席所概括的这种丝路精神。(《焦点访谈》 20170516 新丝路(六):心相通 民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