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70425 问渠哪得清如许

来源:央视网2017年04月25日 20:06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近一段时间以来,各路记者从全国各地纷纷赶到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记者们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走村入户,深入农家,目的就是要了解在当地峻岭绝壁上修建的一条水渠:大发渠。

贵州北部遵义市的重重深山间,一股清流在人工修建的水渠里缓缓流淌着。当地的村民把这股引下山的水流称之为生命之水。这股清流不仅灌溉了山下草王坝自然村上千亩耕地,也是全村人畜饮水的宝贵来源。

20多年前,这个村子因为缺水陷入了生存困境。原草王坝村村委会主任张元华说:“1990年,大天干(旱灾)。山上面那个树全部死掉了。我们村一年都没有水喝。”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这是1995年之前草王坝村最真实的写照。缺水成了这里的穷根。全村900多号人,平时只能靠一口老井排队打水喝。

村民们正常饮水都是如此,农田灌溉就更成问题了,这里的土地石漠化极其严重,大伙只能靠天吃饭,地里能种的只有玉米、土豆等抗旱作物。家家户户每天吃的是用玉米磨碎制成的难以下咽的苞谷沙饭。吃上大米饭,几百年来,一直是全村人的梦想。因为穷,这里不通水、不通电,也不通路,草王坝村也成了远近出了名的光棍村。

草王坝村群众今天已经喝上了干净水,吃上了大米饭,这个变化,来自一个人的梦想,这个人就是老支书黄大发。黄大发今年82岁,这条深藏在贵州北部崇山峻岭间的水渠就是黄大发一生的梦想。这条水渠修建在绝壁悬崖上,像“天河”一样,把离村几公里外的马家河的水源成功引到了村里,一举解决了几百年来全村灌溉和饮水难题。这条水渠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发渠。大发渠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横跨了三座大山和三道几百米长的绝壁。大发渠1995年建成,80%的工程量是开凿石方,是黄大发率领100多名村民用了三年时间一点一点开山劈石修建完成的。即使在今天看来,这条用当时最原始工具修建的水渠依然震撼人心。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创造这个人间奇迹的背后,是黄大发整整36年的不懈坚持。黄大发从小是个孤儿,1958年,23岁的黄大发被全体村民推选为大队长。上任后,修一条水渠,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成了他的梦想。1962年,年轻的黄大发率领大伙开始了第一次修渠。他说:“当初我有个梦想,长期的梦想,我本身是共产党员,我要帮老百姓做点什么事。我的梦想就是想要修这个‘红旗渠’。”

“红旗渠”是当时上级政府为第一次修渠取的一个时髦名称,意在打造一条遵义的“红旗渠”。“红旗渠”设计全长15公里,但满腔热情的黄大发率领乡亲们整整坚持了13年,义务投入5万多人次人工,修了12公里,最后却不得不放弃。因为那个年代,条件简陋,又没有专业技术指导,黄大发他们修的水渠的沟底是用黄泥和石灰来封的,留不住水,水都渗透光了。

这个穿山隧洞是黄大发第一次修渠时留下的唯一遗迹。110米长的隧洞,他们整整挖了半年。现在,还能通过石壁上留下的这些粗糙开凿痕迹,想象当年黄大发他们仅凭简单的铁锤和钢钎,一点一点开凿的艰难程度。

第一次修渠的失败,让黄大发意识到不懂水利技术是修不成功水渠的。1989年,机会来了,因为看黄大发一直执着修水渠,上级部门抽调他到区水利站当辅导员,跟班学习水利技术。当时黄大发已是54岁的年纪,尽管只有小学文化,但他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从零开始学习技术,经常缠着技术员讲解图纸。三年时间,他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

1991年,黄大发回到村里,继续担任村支书。信心满满的他又开始启动第二次修渠计划。尽管黄大发一心为公,在村里有很高的威信,但这次,有很多村民还是不相信水渠能修成功。

黄大发坚持自己的决心:“不管你什么事,我拿生命换。我天天都在想,如果这个水哪一天过不来,哪一天都不收兵。”

为了第二次修水渠筹措资金,黄大发多次前往县水利局申请立项。1991年的冬天特别冷,冰天雪地,每次来回都要翻山越岭走4天,水利局领导被黄大发的执着精神感动,同意立项帮助修建水渠,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拨付6万元现金和38万斤玉米折抵为工程款。但是,就在1992年春天动工的前一天,水利部门却出了一个难题,让黄大发在一天之内自筹1万元现金,作为规划押金,才会派技术人员前来。黄大发说:“他们害怕你不坚持干,不交押金,怕我们没得积极性。”

在一天之内自筹1万元现金,在那个年代,对于草王坝村贫困的乡亲们来说,谈何容易。黄大发连夜动员乡亲们想各种办法集资,村民们有的卖鸡,有的卖粮食,有的拿出了女儿订婚的彩礼钱,终于凑够了押金。

押金交了,技术人员也来了。经过科学测量,虽然第二次修的水渠的主渠总长度不到第一次水渠的一半,但工程难度却高了很多,需要横跨三座大山和三处几乎陡直的悬崖绝壁。凿通这三处悬崖绝壁,是整个修渠能否成功的关键。开凿施工时,需要先测量好炮眼,然后放炮炸石,这时必须要从300多米的悬崖顶上,把一个拴着缆绳的人一尺一尺地往下放,最后悬在绝壁处施工。当时前来协助修渠的施工队望而却步,说给多少钱也不干。

原草王坝村村主任张元华告诉记者:“黄支书当时就说,我都五十多,六十岁了,我都不怕,我先给你们干一段,然后你们再继续干行不行?这样大家看黄支书到那里去干,后来就不怕了。他是带头,每个地方他都是带头。”

黄大发说:“当时我不害怕。我一人怕,其他人也会怕。共产党员你怕牺牲行吗?那些先烈拿身体去堵枪眼都要干,就是要有胆子。你都怕,谁还敢下去?

凭着智慧和勇敢,黄大发率领乡亲们,硬是靠着风钻和钢钎、铁锤这些简单的工具,在离地面近200米的悬崖上,一寸一寸地凿,一尺一尺地敲,三段总长500多米的悬崖水渠,他们硬是整整开凿了两年,平均一天不到一米。

在当年的《遵义报》上有一篇报道,留下了当时黄大发修水渠的真实记录。为了修渠,黄大发起早摸黑,四处奔波,排除各种困难,脚磨出了血,曾累晕倒在地,也顾不上家。其实,就在1992年最忙的时候,黄大发全家都上工修渠,他的二女儿和孙子两位亲人生病不幸相继去世,黄大发都没有赶上见最后一面。

“这些我想起来,有时候很心酸,我又会流眼泪。但是我这一生来,有好的有坏的,但是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支撑着我渡过难关。”黄大发说。

1995年初,距离工程竣工只剩下了最后600米,黄大发遇到了最后一个难题,政府给的工程款全部用完,但工地上买水泥等物资还等着用钱,黄大发作出了一个决定,用自己个人的名义从信用社贷款1万元继续修渠。1995年端午节,历时三年,一条长7200米主渠和一条长2200米的支渠终于修建完成,草王坝村盼了几百年的生命之水终于流到了村里。

张元华和村民们高兴极了:“水通了那个心情,一整晚都睡不着觉。从来没有听到水流哗哗的那种声音,太激动了,太高兴了!”

有了水渠保障,黄大发又带领乡亲们开展“坡田改梯田”,使村里的稻田一下子从200多亩增加到近700亩,粮食产量由原来的年产6万斤,一跃增产到年产80万斤,增长了整整12倍。有了水,有了粮,黄大发又率领乡亲们拉电、修路、修学校、搞养殖,彻底改变了草王坝村过去的贫困面貌。

播州区平正乡团结行政村村委会副主任徐向阳说:“1995年以前,我们草王坝村的人均收入是80元。自从1995年以后,水渠修通了,(2015年)我们的人均收入达5760元,整整翻了70倍,为我们的脱贫致富开辟了希望之路。”

2004年,近70岁的黄大发从村支书岗位退了下来,但他仍然坚持每年都和村民一起上水渠,巡视维护这条全村的生命之渠。2015年,老支书已经80岁高龄了,组织上问他还有没有心愿,老支书说,这辈子没有去过省城贵阳,想去看看。乡里特意安排人陪同老支书到了贵阳,没想到,老支书提出,只想去看看省委省政府:“干了几十年,省里面都没去过。从我内心有这个(遗憾)体会。我只要看到省委省政府,我就安心了。”

黄大发老支书用36年时间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之渠的故事,经过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发巨大反响。人们在为老支书锲而不舍、不畏牺牲的愚公精神点赞的同时,更对老支书内心中那座信仰的丰碑感到由衷的赞叹。黄大发老支书用自己的生命和36个寒暑,为我们生动诠释了怎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怎样才叫不忘初心。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4月25日 20:0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路记者从全国各地纷纷赶到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记者们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走村入户,深入农家,目的就是要了解在当地峻岭绝壁上修建的一条水渠——“大发渠”。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黄大发老支书用36年时间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之渠,一举解决了几百年来全村灌溉和饮水问题。 (《焦点访谈》 20170425 问渠哪得清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