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里在“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到,2017年要抓好金融体制改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金融的篇幅比较重,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从3月6日起,《央视财经评论》推出两会系列节目代表委员议改革,节目第一期就是关于金融方面的话题。
《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请来了全国人大代表辜胜阻、全国政协委员杨凯生和央视财经评论员马光远一起来探讨,如何抓好金融体制改革?
央评说
1发布会传达了什么信息?
在《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主持人提问各位嘉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金融方面最关心什么?
辜胜阻(全国人大代表):最关心金融如何防风险,稳中求进打造金融的防火墙,稳步推进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建立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
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这次报告里涉及到金融的观点,金融工作的布置比较多,下一步我相信各家金融机构都会认真的去落实,这关系到,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包括用改革的方式推进三去一降等。
马光远(央视财经评论员):一方面是关注到了风险,另一方面对办法、对路径本身提出了更加积极的解决思路。一是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特别强调,二是讲整个金融层面的时候,杨行长讲的是在用改革动态的办法和用静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包括在监管层面,风险层面,在资金怎么样进入实体经济层面,都用改革的办法。
在《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主持人表示,在今年两会前,国新办举办了一系列部委的新闻发布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会也都举办了并且在这个发布会上一方面披露了各自所监管的领域这一年来的数据,更重要的是都提到了要防范风险。
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23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较上年上升0.13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基本稳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91%,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65万亿元,同比增长3.54%,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此外到去年年底全国银行业理财资金余额接近30万亿元,目前人民银行牵头会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三会正在制定统一的资产管理产品标准规制,加强监管,引导理财产品更多的投向标准化金融资产,同时要求理财产品与所投资产相对应,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位核算,资本市场方面总体看,证券和基金行业资本充足,防范风险以及资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证监会表示2017年将以规范投行的业务为抓手,全面落实承销保荐责任,防止病从口入,提升中介机构自身质量和服务质量,切实服务好实体经济。此外我国在保险领域的防控风险工作也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将对612家子机构,820人次的个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共计对保险机构罚款7836万元,对相关责任人罚款1754万元,2016年末保险公司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247%,远高于100%的警戒线,行业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事件。
1目前金融业的风险点在哪里、有多大、如何防范?
辜胜阻(全国人大代表):四个风险点相互感染
报告有四个方面,不良资产、债务违约、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这些风险是点多面广,而且这些点是相互感染的,也会形成一种叠加效应,所以防风险非常重要的首先是要排查风险,排查出来了以后对一些小的风险应该定点爆破,打破刚性兑付,然后要防大的地震,所以为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们对一些小的风险点要提前预防,要定点爆破。
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对累计的金融风险要高度警惕
无论是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还是总理昨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对累积的金融风险高度警惕,要筑牢金融风险的防火墙,这些提法都是有的放矢,都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之后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不良资产的风险,影子银行的风险,债券违约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叫等,比如流动性的风险,资金跨境流动所带来风险,甚至包括一些资产泡沫的风险等,为什么现在会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提出来,和我们这两年来金融市场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过去讲到金融风险习惯马上想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高了还是低了,现在实际上随着金融市场的发育,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我们的一些金融产品,一些金融交易行为更多的表现为跨市场、跨行业,甚至跨监管,可能有的地方监管法规不一定完备,从业者经验也不是很充分,包括投资者,在这样的情况下,突出把它强调一下要管住这些风险,要筑牢它的防火墙,很有必要。
马光远(央视财经评论员):要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这个等字特别重要,从金融风险本身的演化去讲,现在是个大金融,而且整个金融创新过程,金融行为越来越复杂,监管难度、跨部门的难度越来越大,交互感染。比如资产价格泡沫,里边可能有理财产品,可能有影子银行,这所有的东西可能在里边,比如说以前的首付,首付以前理解就是自己的钱,现在演化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给你提供首付,加大这个杠杆,所以每一个金融风险它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病症,可能是一个疑难杂症,可能跟其他的风险交互在一块的,所以当下对于中国经济来讲,第一稳是重点,稳的前提是防止风险,防止风险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那么我们现在把这些风暴点、风险点逐个进行定点清除的话,同时在监管层面,对于金融行为的认识层面不断深化的话,我觉得这个风险底线是可以守得住的。
全国政协委员吴焰说,在防止金融风险的时候,金融监管部门对中国金融运行要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并且做出前瞻性的预判,不要把有些工作做得过于简单化。
政协委员王广谦说,实际监管过程当中,我们现在还是分业监管,但是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情况已经存在,在目前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要加强协调。
2金融监管体制如何改革?
在《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主持人提出,在2月28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也有谈到了关于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就要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统筹协调能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这其实就提到了一个关键词,用改革的方式。 政府工作报告昨天也是提到了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发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关于金融系统的监管,空白点有多少?有多少空间?
辜胜阻(全国人大代表):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结合起来监管
要从部门分工的监管走向功能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的监管,还要从中央和地方分层的监管走向协调的监管,就是说现在有很多需要中央金融监管机构和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协调。还有一个更多的要强调事中和事后的监管,还有监管的过程中间,要从行政的监管走向市场化、法制化的监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宏观审慎,我们要从微观审慎的监管走向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两者结合起来监管。
关键是要确定好统和分的关系,要建立一种高效的监管体系,建立统分结合的监管体制,现在我们资源分散,管理分制,下一步就要从过多的分走向统分结合的体制。
马光远(央视财经评论员):金融监管和金融行为之间相互推动
在金融监管跟金融行为之间是互相的推动,行为出现后慢慢的也提升一些监管水平,过去在微观层面强调的多一点,现在讲整体,讲宏观审慎监管,事实上从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上也强调的比较多,在整个过程中,分部门的监管之间要进行不断的协调,比如说哪些空白点,比如一个产品究竟判断它属于哪个部门,在这个判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新的东西,同时推动监管方式、监管部门、监管规则本身的一个变化。
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发展的过程带来了新问题
说到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建立统一的、协调的监管机制,大家都会想到现在的监管是不是有很多做的不够的地方,做的有些漏洞,其实我们应该更多的看到这两年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包括金融投资者的多元化,这几个多元化发展的是非常迅速的,在这过程中就带来了很多新问题。这个时候我们的法规可能还不完备,经验可能还不够充分,包括投资者所受的教育,开展的可能也不够充分,所以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协调统一机制的建立很必要。
网友微言有信,他说金融体制改革关系到实体经济的命脉,一方面在做好融通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安全监管,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要大胆尝试创新,接轨国际金融机制,发展一些新的盈利模式。
马光远(央视财经评论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市场是一个动态的进步
大家还是期待一方面能够保证老百姓的投资安全,另一方面监管本身不断的跟进,也反映一个风险点,老百姓在投资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比较大的品种,一旦出现问题以后,大家就会说这是不是监管的问题或者在哪个层面出了问题。
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的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我们对现实存在的各种金融风险讨论的比较多,对怎么加强监管来防范这些风险的急剧和扩大,也想的比较多。但实际到目前为止,总体上我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比如说从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的表现来看,连续几年上升的势头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遏制,从去年四季度末不良贷款率就已经表现这问题。再一个从银行目前的不良资产的拨备来看还是充分的,超过170%,这个在全世界银行业当中看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再从银行的盈利能力来说,我们每年的净利润比目前的不良贷款的余额还是多的。
还有其他的风险,跨市场的、跨机构的、跨监管部门,对这些问题也很重视,都在研究拿出所谓拳头式监管的办法和机制,各部门正在加强协调,所以一方面要对这些风险足够的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另一方面,恐怕对我国总体的金融运行情况还是要有信心。
网友金色向日葵,他说近些年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同质化的竞争过于激烈,而相应的人才却很匮乏,整体人员的素质在降低,专业化水平在下降,这应该得到重视。
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这两年体现的比较充分,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都出来了,各种互联网企业,各种基金公司,公募的、私募的等很多,机构多,必然人才就是个问题。这些机构新搭建起来以后,往往从原有的机构中找到了一些人才,但是总的来说,人员还是比较紧缺的。
3关于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有什么好的方式?目前是什么状态?
在《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主持人表示,怎样来推动金融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看到了各地现在都在尝试一些新的做法,先来看山东。
山东能源集团是一家煤炭企业,近几年随着投资的增加,企业负债率不断上升,加大了引发债务风险的隐患。
赵红秀(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经理):我们就想通过去杠杆这项措施,就是要降低企业的负债率。
经过多轮协商,2016年11月建设银行山东省国资委和能源集团共同签署了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合作协议,这是全国煤炭行业首个市场化债务股项目,将分阶段设立三只总规模210亿元基金,用于企业偿还债务,发展上市等。
郭勇(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债转股项目负责人):降本增效基金,是围绕去杠杆降成本来设计的,主要是提供资金用于置换企业扩张进行中形成的历史上的一些高息负债,降低企业成本,这只基金的总规模是150个亿。
资金投入后能源集团资产负债率将由当前的73%降至67%,节约财务费用支出10亿元,银监会数据显示,目前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4300多亿元,实施金额400多亿元,当前的债转股主要强调市场化法制化不搞行政命令,不搞行政谈判,没有指标计划,完全是由当事各方自觉自愿协商谈判,对于技术先进产品有竞争力,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优质企业,目前银监会正在全国推广债券银行与负债企业共同组建债委会,稳定企业资金链。
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降低企业杠杆率办法很多,债转股是其中之一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工作会议上,有个重要的精神,就是要区别不同的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债务处理方法,区别不同情况探索有效这几个关健词,也就是说要一事一策,一企一策,同时要积极探索多样化债务处理的办法,所谓降杠杆实际上是对企业现有的负债水平想办法把他适当的降低,这样办法就会很多了,核销债务是一个办法,债务重整延期利率调整这也是办法,有其他的债务人来承接一部分也是办法,债转股当然也是办法。
去年10月份国务院曾经下达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就是关于积极稳妥的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指导意见,所列举的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办法有七大类,所以我不太赞成把降低杠杆率的办法仅仅就理解为是债转股,去杠杆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要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来操作的道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降低企业的杠杆率,这个工作是重点和难点。
辜胜阻(全国人大代表):企业债务率相对较高
我们的企业债务率应该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债务率很高,另外在改革的过程中间,我们要妥善处理好僵尸企业很高的负债率,如果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那么这个才能把整个企业的债务率降下来。从国际比较来看我们企业的债务率是比较高的,所以这个是很有针对性。
全国人大代表舒明勇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抓好金融体制改革,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如果能通过改革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我想不仅对于我们这些小企业,对于大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辜胜阻(全国人大代表)要降低企业成本、税费,提高企业利润
降成本非常关键,现在的员工成本、融资成本、用地、用电的成本,还有制度性交易性成本,这些一系列的成本,有9种因素叠加推动我们进入一个高成本的时代,高成本时代很多企业面临无利可图,或者利润比刀片还薄的局面,所以总理的报告提出要有创新提升我们的竞争新优势,如何提高竞争的新优势有利可图,从国际形式上来看,特朗普在国内要减税,他通过减税来吸引他流出的制造企业回归,我们针对这样一种国际环境,更要加大力度来降低企业的成本,2016年减轻税费是5700亿, 2017年现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特别是要减费,营改增以后很多企业获得感没有那么强,没有那么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些地方税降下来,从另外一方面它的行政性收费提高了,所以它的获得感就没有。
全国政协委员梅兴保说,监管职能应该重新调整,原有监管中的交叉地带,新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等方面,都应该在新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予以重点关注,监管应该覆盖空档地带,此外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并且在新的监管体制中做好协调和政策安排。
马光远(央视财经评论员):保护金融消费者,要防患于未然
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比如出一些事以后,怎样更尽可能的让大家的损失降到最低,或者在整个事前能对我们很多投资者在风险层面有一个这种制度层面的保障,这现在来讲非常重要,我们也有很多的金融产品,如果在事前有一些提防有一些防范的话,可能这个事本身他发展下去不会那么大。
全国政协委员戴晓凤说,要制定国家新金融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改革,目前以银行为中心,以债务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要对银行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允许金融业间的并购重组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
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要改变以债务融资为主的一种金融结构
以债务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确实是我国的金融市场的一个特点,长期以来我国的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市场上主要以银行市场为主,以资本市场为辅,这个结构如果不能够尽快的予以调整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杠杆率也下不来,实际上就是说企业主要靠融,借贷来发展,而不是靠资本的补充来发展,我觉得无论是哪一类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应该有一种定期不定期的资本注入的机制,出资人有责任有义务带维持这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一个健康的合理水平上,或者说维持它的杠杆率在一个健康合理的水平上,这个怎么能做到实际上就是要改变以债务融资为主的一种金融结构。
一个是是资本市场的建设,一个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混合所有制的推进,再有就是国有企业出资人要意识到我怎么样把有限的资本,投入到我必须持有必须管理,必须做大做强的企业上去,不要让其他的企业拖累了我必须做大做强的企业发展,这就是降杠杆金融市场的改革,可能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关系系是非常密切的。
在《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主持人表示,其实这几年一直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这个跟小微企业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
辜胜阻(全国人大代表):政府出台转贷协议,可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银行抽贷的问题
我们调研发现只有10%左右的民营的小微企业,能够从正规的金融体系获得贷款,这个贷款我们的调查它的融资成本在10%以上,还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小微企业只能靠民间借贷靠小额贷款,这个成本大概在20%以上,如果是应急式的贷款,成本就高达30%到40%,所以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的融资成本是下降的,但我们的成本居高不下,现在我们的融资成本总体上对大企业来讲也是国外的两到三倍,所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确实是个现实的问题,我到无锡去调研,银行不仅不是雪中送炭,反而是雨中收伞,就希望把贷给小微企业的钱收回来,抽贷,断贷,那么在这样一种状态下面政府就出台一个转贷资金,通过转贷资金,政府和银行之间达成一个协议,就你不要向小微企业抽贷,我来跟银企联手,这样有解决了大量的小微企业,避免了抽贷的问题。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3月06日 23:1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里在“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到,2017年要抓好金融体制改革。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如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代表委员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央视财经评论》 20170306 代表委员议改革 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如何释放“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