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70221 春运中的时代记录

来源:央视网2017年02月21日 20:19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在全国大范围的雨雪天气里,2017年春运也将宣告结束。从1月13日开始到2月20日,交通运输部统计发布全国约有近27亿人次往返在春运路上。短短40天里,浓缩了很多人的亲情友情、家长里短、民生百态乃至国家的发展和变化。这一路上,有着许许多多让人感触的故事,值得去记录、去思考。现在就让我们去听听春运中的一员,也是这些故事的记录者的心里话。

“家鸿,你等我回来呢,没喊我。”“爸爸。”今年春节,这个3岁孩子在屋外等待33岁父亲回家的照片感动了许多人。这是新华社广东分社的记者跟随K9064次列车上的乘客石欣回家拍到的画面。

石欣说:“我突然看到我小孩,那么冷的天气,站在那个树下那里等我,我就觉得特别心酸。”

石欣是湖南湘西花垣县溜豆村人,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他在政府的帮助下学了喷漆的手艺后来到广东打工。今年春节,他乘坐K9064次列车回家。这趟车被称为扶贫列车,因为这趟车上的很多乘客都和石欣一样,为了生计在外打拼,只有春节才能和家人团聚。和以往只在车上采访春运报道不同,这一次,记者们选择和他们一起下车,一起回到他们的家乡,走入他们的生活。

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霍思颖说:“我们跟拍的这几个对象都是精准扶贫技术培训后来到广东的,我们一路跟随他们,通过这种大时代的小人物的故事,让春运的报道更加立体,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共鸣。”

这组照片和视频报道发出后,引来了众多媒体的转载,许多网友都纷纷留言,感动,催泪,更有人体会到了这些普通人走出乡村,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生活的正能量。

今年春节,春运路上归家的人在媒体上不仅仅是一个个不断变化的春运人数,或是一张张一闪而过的面孔,许多记者倾听他们的故事,走进他们的内心。

在除夕前夕的厦门五通码头,虽然两岸早就已经开通空中直航,但每年春运,厦金航线仍然要迎来送往10多万旅客,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这个码头,倾听两岸同胞在春运路上的心声。

中央电视台记者陈子淳说:“虽然我们在谈话中讲述的似乎聊的是家常里短,但是其实把它集中起来看,你就会觉得每一个人心里都承载着家国的情怀。”

台湾老兵安欣服务处负责人张大可告诉记者:“我的祖籍就是山东青岛,虽然我在台湾出生,台湾长大,可是我的心里面就是大中国情怀的人,我们吃年夜饭,是吃到凌晨4点,到5点以后才能去睡觉,就要遥祭你懂吗,从台湾遥远地祭拜我们家乡。”

嫁到台湾的江女士说:“天天像过年,现在生活好了,家乡变化太大了。大陆这20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些朋友说,大陆现在确实好,我说是,应该去大陆看一看,了解一下大陆,现在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陈子淳说:“不管海峡两岸分割了多久,他们在文化上、在语言上、在血缘上都有这样的一个传承,这是海峡两岸老百姓共同的文化符号,也是他们亲情中的共鸣点。”

在到达口,记者见到了一位名叫杨碧仙的老人来接20年没有回大陆的弟弟,尽管20年没见,但是她靠一个背影就认出了弟弟。

陈子淳说:“我们很触动的是,原来亲人就是你即便20多年不见,仅仅在人群中的一个背影都可以认出,这就是血浓于水的那种亲情,在我们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人被打动的也是这种真挚的、亲情的这种讲述。”

今年春运期间,中央电视台许多走基层、海采节目选择一个个具有特定代表性的场所,这些场景中每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是一个个点,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

陈子淳说:“我们改变了过去扫街式的海采方式,而采用的是一个场景化的呈现,在特定场景里面去做集中的采访,而每一个有代表性的场景就是一个点,我们聚焦在这个点里面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点叠加起来,构筑成的就是这个当下,这个时代的一个全景图。”

时代不停变化,但是每年回家路上铁路、民航等一线职工却一直不变,陪伴着回家的旅客。今年春运,媒体记者通过深入的采访给大家呈现了不一样的春运一线工作者。人民日报记者来到铁路、机场,亲身体验了春运一线职工的工作。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记者丁怡婷说:“我在报道中有写到,他们在检票的同时,大家可能就看到乘务员是站在门外,但是其实他们的右脚是踩着脚踏板,就是为了防止乘客在上去的时候,行李把那个踏板带起来伤到乘客,一些乘客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可能平时哪怕坐车也不能注意到的细节来告诉乘客,就是有这样的一群人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

中央电视台在春运期间也制作了一系列走基层节目,介绍了带着骡子巡山的高铁施工队,90后的高铁“掏粪男孩”等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春运一线职工。其中,一对过年只有两车交会才能见上一面的列车员夫妻感动了许多观众。

罗磊和刘颖都是从长春开往三亚的Z384次列车上的职工,但是因为他们的车出发时间相差一天,一个出发,另一个已经返回。只有列车在琼州海峡拆解上渡轮时,他们在装卸码头隔着车门会有几分钟的相遇,这就是他们夫妻俩今年过年见的唯一一面。影像中流露的真情实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央电视台记者齐莉莉说:“节目在播出的时候,这对铁路小夫妻还是在火车上值乘,但是很多观众看到我们的节目,在火车上发现他们的时候,就会特别热情邀请他们一块过来合影。我觉得能够打动观众最重要的就是采访对象身上的这种真,特别是在片子结尾的部分,罗磊的工作手台响起,他转身抹眼泪的那一刻让很多人特别感动。并不是我们去塑造一个人物,而是在镜头前把一个有血有肉有呼吸的人,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

把一线春运职工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把他们当做春运路上的普通一份子,不仅让报道更加有感染力,也让回家路上的人们对春运一线的铁路人多了几分理解。

济南铁路局济南客运段乘务员冯曼利说:“很多网友评论看哭了,向铁路人致敬,他们这样评论,再辛苦点我觉得也值了。”

随着技术的发展,今年春运,许多媒体都纷纷开展了新媒体的报道,用文字、声音、影像,让观众用电视、电脑、手机各种方式都能参与其中,用现代的手段记录、展现春节回家、亲人相聚这古老的传统和恒久的情感。澎湃新闻在2017年春运报道中推出了“春运直播周”的网络直播报道,9组记者通过连续5天的影像跟随式记录,记录了7个家庭用4种交通方式回家的故事,跨越中国14个省市,总里程4600多公里。

沪昆高铁是中国东西向最长的铁路客运专线,于今年1月5日全线开通。澎湃于除夕当天,派出10余名记者登上一早发出的沪昆线,开展12小时全程直播,其中一个被采访对象谈到铁路带来的变化让记者印象深刻。

澎湃新闻记者忻勤说:“他一路感慨高铁快速的同时又回顾了这十几、二十年来的成长的道路,我们在直播这十几个小时陪他聊到家里的时候,快到家的时候他就哭了,可能这就是直播的魅力。”

整个直播在全网引发了上亿网友的关注。有网友在评论里说,早上在被窝里看直播,晚上回到家还在被窝里看,看一次泪一遍。也有网友说,这样的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鲜肉网红的生活不值得去追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媒体也通过各个媒体的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应用,对春运期间的热点话题进行点评,都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参与。

人民日报社会经济部记者刘志强说,人民日报新成立麻辣财经工作室,在春运期间利用中央厨房推送的《抢票软件收费,算不算加价“倒票”》等文章被上百家新媒体转载,今日头条点击量超过百万;在弥补时效缺憾的同时,也将新媒体内容倒灌到报纸上,增强了贴近性。

现代快报则把寄给春天的明信片变成了一场全媒体行动,发出了40封寄往春天的明信片,让来自全国铁路、民航、公路等系统参与春运的40名一线员工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制成有声明信片,通过现代快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微博、网站等向外推送,让这些温暖的声音伴随每一个人回家。

春运已经成为一道节日风景,关乎亿万家庭。媒体记者对春运的记录,也是对时代的记录。记录好、报道好春运,是媒体记者的职责所在;让报道更加贴近人、打动人,真实展现春运中的人,全面展现国家发展进程,更考验着媒体记者转作风、改文风的成效。今年的春运即将划上句号,但是,媒体记者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永远在路上。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2月21日 20:1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月21日,在全国大范围的雨雪天气里,2017年春运也将宣告结束。从1月13日开始到2月20日,交通运输部统计发布全国约有近27亿人次往返在春运路上。短短40天的时间里,浓缩了很多人的亲情友情、家长里短、民生百态乃至国家的发展和变化。这一路上,有着许许多多让人感触的故事,值得去记录、去思考。现在就让我们去听听春运中的一员,也是这些故事的记录者——媒体记者的心里话。(《焦点访谈》 20170221 春运中的时代记录)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