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70204 三下乡 常在乡

来源:央视网2017年02月04日 20:04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不久前,由中宣部等12个部委与福建省共同举办的2017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福建长汀启动。“三下乡”指的是“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和卫生下乡”,是一项持续开展了20年的服务农村、惠及农民的品牌活动,近几年,“三下乡”从热热闹闹的现场活动延伸到了踏踏实实的农业服务,从“三下乡”到“常在乡”,给农村带来了许多改变。

福建省长汀县策武镇德联村是个山区村,村民们大多以种植为主。王荣荣在这里承包了80亩地,办起了家庭农场。

这天,长汀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俞开启来到王荣荣的农场察看草莓病情。王荣荣2016年在大棚里种了两亩多的草莓,最近发现很多苗耷拉下来,自己曾经用枯萎病的药物防治过,但是病情控制不住,这让他着急得不得了。束手无策的王荣荣拨打12316电话,把县里的专家请到实地来察看。

高级农艺师俞开启发现草莓得的病主要还是青枯病,而王荣荣把青枯病当作枯萎病去防治,当然不会有效果。如果不专业,这两种病很容易搞混。

俞开启了解到,不单单是王荣荣一家,附近的草莓种植户最近都遇到类似问题,于是他又把村民们请到农场来上大课,统一讲解病害防治知识。

给农民普及科技知识,一定要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讲完两种病情的辨别,专家还把大家带到田里,教大家怎样具体防治青枯病。现场教、现场学,村民们很有收获。

长汀农民在生产中遇到什么农技问题,都可以通过农业服务热线反映,而相关的农业专家在下乡指导、服务农民时也更有针对性。

据介绍,12316是全国农业系统“三农”信息服务的公益服务专用号码,开通10年来,12316服务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均受理咨询电话达到2000万人次,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及帮助农民增收超过100亿元。眼下,伴随着“三下乡”的开展,农业服务热线逐步完善、专家进村入户指导越来越频繁,农业科技服务真正做到了“常在乡”。在工作中,俞开启也感觉到,服务的常态化,给农业科技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农民有了需求,不但可以拨打12316求助,还可以使用这款福建省科技厅新开发的科技平台“慧农信”。 

除了农业科技视频短片,这个APP中还有一百位农业专家的信息和联系方式,通过这个平台,农民可以了解农业政策、接收农事预警信息,可以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也可以直接以文字、语音或视频方式跟专家沟通。

福建长汀通过多样化的技术手段让科技下乡常态化,而重庆市綦江区不仅让技术人员“常在乡”,还做到了从种到卖的一条龙服务。2008年,在政府的帮扶下,赶水镇石房村的村民老刘种了6亩地萝卜,卖了2万元,成功实现脱贫。尝到甜头的老刘在当地政府鼓励下,把萝卜种植面积从6亩扩大20亩,打算凭借规模优势增收致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4年,随着綦江当地种萝卜的农户越来越多,产量大幅度提高,加上成熟期扎堆上市销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不断下滑。

这一年,老刘的萝卜不仅没挣到钱,除去人工、肥料、农药钱,反而亏了1万多元,刚刚脱贫的老张再次返贫,这样的结果谁也想不到。

反思总结的结果,扶贫部门发现萝卜难卖主要原因在于信息闭塞,没有在销路上搭上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发现这个问题后,当地立即组织萝卜种植户成立“电商合作社”,又外聘互联网技术人才对村里的年轻人进行电商操作培训,再由合作社出资,对农户的萝卜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在网上统一价格进行销售。由于直接跟合作社对接,农户再也不用承担萝卜卖不出去的风险。

自从搭上“电商”的快车,村里几乎所有人的工作生活都和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像老刘这样能吃苦、懂技术的农户负责农产品种植;年纪轻、头脑活、文化好的农户在经过统一培训后,负责在网上销售;而像一些分拣、打包的活儿则由村里的家庭主妇承包。

为了进一步拓展萝卜的收益,当地政府还引入萝卜精深加工企业,开发出了萝卜干等产品。现在,像老刘这样的萝卜种植大户在石房村就有300多户,农户社员达到了1200余人,萝卜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法宝。去年就销售了1800万斤萝卜,实现产业收入达3000万元。

科技下乡的常态化让农民们脱贫致富,有了钱还要有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如何让三下乡扎根在乡下?如何把分散的帮扶形成合力?

伴随着一声声锣鼓,湖南省桂阳县洋市镇的千年古村庙下村开始热闹了起来,在20来平米的老戏台上,老艺人吊起嗓子,湘剧的旋律响彻乡野。位于湖南省南部的桂阳不仅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县,也是有名的“戏窝子”,湘昆、湘剧、祁剧在这唱响了千百年。曾经鼎盛时期,桂阳曾拥有481座古戏台,基本上每个村都有戏班子。但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地域性和方言障碍,咿呀咿呀的唱腔不再像过去那么受欢迎,很难被年轻人或其他地域老百姓所接受,不少戏台成了摆设,剧团经营举步维艰。

草根剧团不怕钱少,就怕没戏演,这是徐国毛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神下村祁剧班只有17位演员,30年来没有一个新鲜血液注入,演戏、乐队、灯光,大家都是身兼数职。演员青黄不接,剧本老调重弹,保护与传承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地方戏曲代表一个地方的语言、文化、民俗。为了把根留住,近几年,桂阳县各级政府、部门集思广益,想办法找对策,保护传承古戏曲。湘剧传人谢忠义和音乐教师王文金受命于危难之际,扛起传承发展的重担,在桂阳县政协这一沓提案中,不少关于戏曲传承发展的提案都是他俩专程找委员们提的。 

政策落地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大家把全部精力放到传承上来,先后整理出50多部老剧目。2008年创新重排湘剧昆腔大型古装故事剧《一天太守》就是其中一部。推开大门,这个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工棚,就是重新启程的原点。

作为湖南省唯一一个县级剧团,桂阳湘剧一路向北,把《一天太守》唱到了北京长安大戏院这个中国戏曲的最高舞台上,还拿回了十个大奖。2016年9月20日,桂阳湘剧再次把剧目《赵子龙计取桂阳》搬上了长安大戏院的舞台。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湘剧知名度的提升,戏曲的队伍也逐渐在壮大。

王开任的“任性”感动着邻里,和他一起来“挖文化”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现在,花灯戏班子整理出来的剧目、排出来的戏有十多个,已经为上万人次的市民演出。

现在,桂阳县已经有200多人加入到了传承戏曲的行列,抢救改编能登台的剧目有7种,实现了周周有戏看的常态。同时桂阳县还出台了多条扶持政策,在文化园新建了湘剧文化中心,戏曲剧场等设施,让文化在复兴的路上越走越远。

把先进文化带到家家户户,把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进偏远山村,作为一项持续开展超过20年的服务农村、惠及农民的品牌活动,“三下乡”活动同落实农村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改进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范围不断扩大,深深扎根农村大地,“三下乡”变成了“常下乡”“常在乡”,成为了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2月04日 20:04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12部门和福建省委、省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建长汀举行,标志着2017年全国“三下乡”活动拉开帷幕。20多年来,“三下乡”活动蓬勃开展,内容日益丰富,手段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成为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焦点访谈》 20170204 三下乡 常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