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70121 祁连山:谁在制造生态疮疤

来源:央视网2017年01月21日 20:06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生态功能和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涵养的水源也是甘肃河西五市及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500多万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是探矿采矿、旅游开发、农牧业生产等活动,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上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冰川加速融化,下游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丰乐口管护站,地处甘肃省肃南县境内,这里不久前刚刚发现了珍稀动物雪豹的身影。

然而,这片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同时也是开矿人眼中的宝地。在这一片区域记者看到有一条公路直通向大山深处。

据了解,这条公路是2012年一家矿业公司为了探矿修建的,现在由于冰雪封路,矿区已经停工。

修路、探矿这些活动的存在对这里野生动物无疑会带来惊扰。

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矿业公司在活动呢?探矿面积又有多大?由于道路阻隔,记者无法进入现场查看。在丰乐口管护站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这个矿业公司的资料。

这家名为“大海铜矿勘察”的铜矿横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根据方位坐标总面积达到60多平方公里。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指的是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外围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允许进入科研观测。实验区可以开展一些科学实验、教学实习等活动。那么这家大海铜矿的探矿区域怎么会一直深入到核心区了呢?

记者问大海铜矿负责人,有没有问过自然保护区或者国土厅的人,核心区能不能探矿?负责人称,当时保护区没有给他们明确的规定。

核心区内不能探矿,对于这一点保护区管护站的工作人员又是怎么管理的呢?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乐口资源管护站站长赵治亮说:“他们能理直气壮,我们只是监管部门。”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设立,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划分几经调整,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环保部正式明确了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并将其标志在山头地块。然而,大海铜矿的探矿证,2015年竟然还拿到了证照,有效期从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可以在核心区里探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记者随后到发证单位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了解情况。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管理处处长柳永刚说:“我分析可能是他们当时在2015年发证时,认为这是一个延续的,也就是历史上存在的证。在会审过程中,会审的关口没有把好,或者说出现了遗漏,要不然应该不会在2015年出现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发证的情况。”

会审出了纰漏,不该发的探矿证发了出来。到目前为止,责任却无人追究。

随后,记者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2015年7月,也就是探矿证发出来三个月之后,保护区管理局致函国土资源厅,指出了这个项目位于保护区的核心区等区域,禁止社会资本进入探矿,但是对于企业的探矿行为他们无力制止。

就这样,大海铜矿开进了核心区,并且他们在矿区外的区域占地修建了十几间彩钢房,作为矿区工作用房。虽然现在这些房子已经拆除,可是公司并没有按照要求覆土、恢复生态。

据了解,目前大海铜矿的一切探矿活动已经暂停。不过他们并没有把探矿设施从矿口拉出来。大海铜矿负责人认为,他们持有探矿证,下一步矿权应该怎么处理还在观望中。

大海铜矿的现象并非个别。根据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数据,截止到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矿业权162宗,核心区内有24宗。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矿业公司呢?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这位处长解释,这跟甘肃省过去矿产资源的总体规划有关。涉及实验区这部分,虽然现在看上去它是在实验区里面,按照大原则来说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做规划的时候,没有把这个列到禁止勘察区、开采区里面。

明明清楚大原则是不对的,但是当地国土部门具体在做规划的时候又把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规划了进去,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就这样被放到了一边。

祁连山是冰川与水源涵养国家重点功能区,水源涵养功能十分关键。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长期对祁连山冰川进行监测和研究,他们发现人类过多的矿产开发、工业活动所产生的颗粒物质,已经加快了当地冰川消融的速度。

冰川对于水源涵养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它的加速消融会无疑对当地下游水源带来危机。不仅是冰川,科学研究发现,祁连山所在的青藏高原地下冻土层也遭到了破坏。兰州大学西部资源环境学院在祁连山冻土区域设置了观测点,他们发现冻土因为人为破坏加速了坍塌。

祁连山所在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原本需要更严格的保护。可是,近两年国家环保部通过卫星遥测发现了这个区域的不少问题,除了开矿以外,保护区内水电设施繁多、遥感监测发现了37个水电和能源项目,旅游设施未批先建13个,全部旅游项目中只有1处进行了环评,此外还有过度放牧等现象,多种问题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严重。归根到底是当地靠山吃山的观念依然存在。

实际上,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恶化,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2015年,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约谈相关单位,督促他们解决祁连山生态恶化的问题。2016年12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又到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进行实地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整改工作进行得怎么样呢?

记者暗访发现,有的地方甚至督察组前脚刚走,后边又开始排污,有的水电站直接将污染物直接排入黑河。甘肃省永昌县的马营沟煤矿下泉沟矿区处于保护区实验区内,记者在当地发现矿区1号井的设施完好无损,与山坡上的天然林近在咫尺,采煤的传送带、轨道车、变电站等设施没有拆除的迹象。而且最近还新修了工人用房。

记者发现,这家煤矿在五年前就接到上级要求,逐步退出生产,但是矿主仍然扩建矿工宿舍,这又是为了什么。 

下泉沟煤矿守矿人说,矿主还想干,撤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坑下还有许多设备。

当地累积的生态问题积重难返,现在要整改起来,十分困难。肃南县问题最为集中,当地环保局副局长说,目前他们对已破坏生态环境的地段只修复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部分难以完成。

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连接地带,人口密集、生态脆弱,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经济,确实不容易,但是两者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其实生态环境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毁起来很容易,但是要康复却需要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应该防患于未然,从规划、审核等各个环节上防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对那些已经发生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就更加应该依法处理。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财富名利都是一句空话。对发展来说也同样,没有健康的环境,经济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1月21日 20:0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的交界处,生态功能和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是一些地方长期以来违法探矿采矿、兴建水电站现象严重,加之旅游开发、过度放牧等活动,使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冰川加速融化,下游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焦点访谈》 20170121 祁连山:谁在制造生态疮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