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在广州,有一条“生命热线”。为什么叫生命热线?因为这条热线开通10年,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每天,热线的志愿者都会接听各式各样的求助电话,开导电话那一头处在绝望之中、觉得活着没意思的求助者,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上的难关,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而最初,这条热线靠的只是一个人和他的一部手机,他叫赵广军。
在广州市海珠区的青凤社区,有一块醒目的以“赵广军”命名的生命热线标牌。在生命热线接听室里,6部热线电话全部在通话中。
赵广军生命热线和志愿服务队队长陈建宇告诉记者,赵广军生命热线成立已经10年了,现在轮流接听电话的有100多位志愿者,不过很多人打来电话,还是直接要找赵广军。
赵广军是怎样的一位人物,人们为什么要指名道姓寻求他的帮助?又为什么要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热线电话呢?
2007年,在广州市海珠区的一个高架桥上,一位男青年声称要跳桥。在跳桥之前,他点名要见赵广军。闻讯赶来的赵广军和跳桥者对话。经过他半个小时的劝说,这位青年终于放弃了自杀。
赵广军原本是一家物业公司的普通职员,他告诉记者,在年少时他也曾作过古惑仔,跟着所谓的大哥打群架,收保护费。在20岁的时候,他先后参加了两个葬礼,一个是他认的大哥的葬礼,还有一个是他亲戚的葬礼。这改变了他的人生选择。
赵广军认的大哥,生前有很多声称要和他肝胆相照,两肋插刀的兄弟,“但是在葬礼上面,居然就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送他。”但是在亲戚的葬礼上,赵广军却看到了很多自己不认识的人,他们都是这位亲戚生前帮助过的人。赵广军说:“当时我的妈妈也很直观跟我说,做一个好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做人一定要做好事。”
1998年,赵广军加入了广州市志愿者队伍,开始了做个好人的旅程,他先后做过助残、助老、扶贫、帮教等志愿工作。到了2004年,赵广军注意到社会上有一些人出现了心理危机,甚至会轻生自杀,于是,他就当地的媒体上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免费为人作心理辅导,先后将200多名轻生者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所以他的手机号也被称为生命热线。为了让求助者随时都能找到自己,这个生命热线是24小时开机。但即使这样,由于手机经常占线,还是遭到了一些人的抱怨。
随着求助的人越来越多,赵广军发现不仅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而且身体也吃不消了。那时,他白天接听热线电话,晚上还要到电台主持一档心理辅导的节目。赵广军一天最多只能睡5个小时,即使睡着了也常常被手机铃声吵醒。
赵广军看起来挺壮实的,其实是虚胖,每天吃的降压药和降糖药就得有好几种。这几天,赵广军的父母要回趟老家,临走前,就把他这些天要吃的药整理好了。
热线电话这一头只有一个人,一部手机;而电话另一头常常一天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急切等待救助的人,这让赵广军常常感到力不从心。2006年11月的一天,他边走路边接听一个求助者的电话,突然,一下子就晕倒在地上。高压210mm水银柱,低压190mm水银柱,医生给他开出了病危通知书,这把赵广军的家人都吓坏了。
赵广军倒下了,生命垂危,他的生命热线也不得不暂时关闭了。人们关心着赵广军的病情,也在忧虑他的生命热线将如何延续下去呢?2007年初,当赵广军的病情好转时,广州市团市委的领导找到了他,提议由他来创建一个志愿者团队,一起来延续这个生命热线。
不过,当广州市团市委建议以赵广军的名字来命名这个生命热线和志愿服务队时,赵广军犹豫了。他怕这是标榜自己,怕自己做不好,会辜负别人的期望。
在2007年,当地多家媒体对赵广军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他的生命热线在广州市已经广为人知。赵广军先后获得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人们都亲切的称呼赵广军为“军哥”。广州市团市委宣传部原部长邹勇刚认为:“赵广军可以通过他自己的知名度、个人品牌和影响力吸引、凝聚、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少年和社会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务工作当中。我们感觉赵广军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品牌,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团队的名称来使用。”赵广军被说服了。
2007年4月,赵广军生命热线和志愿服务队的牌子挂出来了,果然,很快就吸引了100多名志愿者加入。
以赵广军命名的生命热线开通了,一部电话变成了6部,接听电话的由一个赵广军变成了100多个志愿者。赵广军说:“当时有一个很强烈的对比,就是一个人的服务,10年才一万人,但是工作室一个团队的服务,一年就一万人。团队的一年就抵到了我10年的志愿服务。”
加入生命热线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也有学生和退休老人,他们轮流排班,保证热线24小时畅通。但赵广军很快发现,这些志愿者虽然很有爱心但是缺乏心理辅导的知识和经验。
赵广军意识到,仅仅有爱心不能有效帮助到有心理危机的人,如果引导错误还会适得其反。于是,他通过一对一的面谈和组织心理沙龙,把积累多年的案例和心得全部传授给志愿者们。
另外,赵广军还邀请了广州市一些高校和医院的专业心理治疗师参与志愿服务和培训。渐渐的,志愿者们的心理辅导专业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
2012年10月,陈建宇多次接到一个叫阿伟的年轻人的电话,说他只有26岁,却已经瘫痪在床10年,很想一死了之。陈建宇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就特地带领几名志愿者赶到广东增城市阿伟的家里。
阿伟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因家境贫困,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阿伟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很自卑也很绝望。10年的瘫痪,积累起来的心结很难一下子就解开。生命热线的志愿者们就连续三年,每个月都会去看望阿伟,作系统的心理辅导。另外,他们还四处奔走,帮助阿伟联系医院,筹集治疗费用。如今,阿伟的身体机能已经逐渐好转,他的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
赵广军生命热线和志愿服务队成立10年以来,登记注册的志愿者有3000多名,成功救助了800多名轻生者,另外,还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帮助生活困难的少年儿童和社区空巢老人。2015年,志愿队也被评为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
记者在采访中还观察到这样一个细节:虽然很多求助者点名道姓要找赵广军,但是他在接听电话的时候从不提自己的名字。“我现在的这个名字已经不属于我个人了,他是属于一个团队的,如果每次活动都是我个人的话,一个人做不了的,所以连我自己接电话我都要说我是这个团队的一员。”赵广军说。
如今,广州市文明办陆续成立了11个以道德模范的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团队。
徐克成,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徐克成自身患有肝癌10年,但作为一家肿瘤医院的院长,仍奋战在抗击癌症的第一线,成功救治了肿瘤患者7000多名。2014年,徐成克关爱健康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由徐克成和多名医疗专家组成,定期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
尚炳辉,广东省道德模范。尚炳辉在广州市经营一家废品收购站,多年来收留、救助流浪者100多人,2014年成立了尚炳辉关爱外来人员工作室。
广州市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冯建标表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志愿服务团队,就是要借助好人的影响力,最大限度放大“好人效应”,使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们不再单打独斗,拉近了先进典型与市民群众的距离,让人们感到典型就在身边、榜样就在眼前,让市民从中受到激励,增进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看上去,生命热线很简单,只是接接电话,劝劝人,但是一席温暖人心的话语却可能挽救一颗失去希望的心,它需要电话这一头的志愿者将心比心,为电话那一头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付出耐心和爱心。从这个意义上讲,热线坚持多年又很不简单。10年的时间,热线从一个人一己之力到3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想做好事当好人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数字的变化也印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爱会温暖人,拯救人,同时还会感染人,这就是“好人效应”。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12月09日 20:02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这是一条“生命热线”,这条热线在广州开通10年,挽救了几百人的生命。每天热线的志愿者都会接听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电话,开导电话那一头想不开的、觉得活着没意思的求助者,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上难关。最初,这条热线靠的只是赵广军一个人和他的手机;但10年的时间,热线已经发展成3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这个数字的变化不简单,它印证了一个道理,爱会温暖人,拯救人,也会感染人。(《焦点访谈》 20161209 生命热线:十年深情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