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1125 精准扶贫一年间:产业扶贫拔“穷根”

来源:央视网2016年11月25日 22:39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截至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75万人。“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如何扶贫?自然是造血胜过输血,产业扶贫的路子究竟该怎么走?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各地进行了采访。

稻田套养禾花鲤 农民拿到种水稻的三倍收入

赤溪村是闽东典型的山村,俗话说“八山一水一分田”村内仅有的水域面积还不足50亩,这点水面到底该怎么利用起来呢?村民们一度争执不下,赤西村第一书记王纯华建议,先用部分水域尝试养殖肉汁鲜嫩的光鱼,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村里的养鱼达人吴伏淡。

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赤溪村第一书记王纯华:因为他是关于养殖专业户,是鼓励他扩大这个养殖面积,另外一个增加我们村的观光项目。

接到重任的吴伏淡,压上了全部家当,决心要干出个名堂来,现在已经投了55万下去。经过两年的培育,他养殖的光鱼今天终于可以捕捞出货了。

吴伏淡:红色的,这个鱼很硬的,一般和野生的差不多。一只能卖35块钱。

养殖光鱼的水域靠近坝涛西的码头,那里面有个溪水塘,离村里的旅游景点特别近,在赤西村长安新街中心街道上村民自主经营的农家乐有19家,而光鱼是一道广受欢迎的招牌菜,如果养殖成功,销路根本不用发愁。

赤溪村把养殖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提高经济效益的蹊径。其实,如何找到因地制宜的致富产业,是输血式扶贫的关键点。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有一种保留了上百年的传统养鱼项目成了当地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产业。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跟随当地水产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贺晓华一起到贫困村发放鱼苗。他告诉记者2016年他已经送了十五六次了,总共发放鱼苗200多万尾,今天他要去送鱼苗的贫困村是融水四荣乡的九溪村。

在前往九溪村的路上,翻越好几座大山,随处可见的滑坡,都让记者感受到大山之中村民生活的不易。而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也是导致当地村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

目前融水苗族自治县依然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二十三个贫困村,共计十一万两千余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结合九溪村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制定了一套稻田养鱼的脱贫方案。由政府采购鱼苗发放给村里的贫困户,指导村民进行科学种养。贺晓华告诉记者,今天有60多户村民来领鱼苗,每家按照自己种植水稻的数量,每亩能领200尾。

记者了解到,九溪村有226户村民,其中人均年收入只有1860元的贫困户一共79户,在今天前来领鱼苗的60多户村民当中,一位82岁的阿婆杨佩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杨佩英是九溪村79户贫困户中的其中之一,小儿子路忠强40多岁仍然单身。几年前,路忠强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靠外出务工补贴家用,2014年路忠强因身患痛风,被迫回到家中修养,这两年母子俩的生活就靠着80多岁的杨佩英下地种田来维持。

在杨佩英家记者看到破败的房子四处透风,鲜少使用的电风扇是唯一的电器,因为没有钱修缮房子,不得已用了几个盆来接雨水。今天母子俩一共领了600尾鱼苗,希望未来的生活能好起来。

记者又跟着畜牧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路忠强家的水田。他们养的是本地土著鱼禾花鲤。禾花鲤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品种。

因在稻田放养,以水稻落花为食而得名,虽然禾花鲤在当地的养殖历史已经长达上百年之久,但是传统的养殖方式一直未能形成产业规模。2012年禾花鲤养殖被当地政府列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也是融水精准扶贫中的主要产业项目。再等几个月,路忠强领到的600尾育苗就可以变成大约150斤左右的成鱼上市销售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水产畜牧兽医局 副局长戴邦明:近两年禾花鲤都是二十五元一斤,我们经过核算,一亩田种稻谷养禾花鲤之后,产值大概是四千七百多元,其中禾花鲤赚的就能够达到将近三千块钱,稻田只能赚一千多块钱,这是一个对老百姓能够增收的项目。

记者:养了这个禾花鲤之后拿到钱,第一件事想做什么?

路忠强:拿到钱了,我要修这房子。

从2013年至今,融水水产畜牧局已经实现两万四千亩水稻田的标准化改造,并向七千多户贫困家庭,发放了共计两千万尾禾花鲤鱼苗,以此对贫困户进行产业扶贫。

靠山吃山,竹子葛根赚大钱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70%以上的面积都是山区,大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只有走出大山才是脱贫的唯一之路,但是却有这么一个女孩反其道而行,毅然从城市回归苗山。

大学生村官杨宁:就遇到这么个事吧,当时有个村民就连怎么填写那个低保,他是低保户怎么填表都不会,后边我就帮他填了表,后边他就给我一个橘子,那橘子就特别皱了,他舍不得拿来吃,他告诉我,就一直留着,从那一刻我感触特别深。怎么我们现在的村民生活条件还那么贫穷。

杨宁是融水安陲乡江门苗寨土生土长的苗家女孩。2010年9月,大学毕业之后,她毅然回到家乡做起了一名村官。虽然从小在苗寨长大,但是十二岁就外出求学的杨宁,对家乡并不了解。直到当上了村官,她才感受到苗寨和城里的巨大差别。

当时江门苗寨有两百多户村民,大部分家庭年收入都低于三千,生活贫困。怎么才能改变苗寨乡亲的命运,杨宁希望在自己留任期间能为家乡做点实事。

杨宁:我们整个融水县竹子资源非常丰富,那咱们就依托资源来做一些项目。

杨宁在考察了沿海地区的市场之后,和广东一家公司签订了竹制品粗加工协议。随后,动员村里四十多户贫苦户,一起通过寨子里的天然竹资源来发展一些加工产业。

安陲乡江门村村民董兴和告诉记者,这样他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元,几乎是原来的十倍。

虽然竹制品加工可以帮助部分村民找到了一条赚钱的途径,但是杨宁觉得仅仅通过这一个产业项目来带动村子的发展还远远不够。接下来的两年时间,杨宁开始尝试着一些种养殖产业, 2015年,她在大苗山里突然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杨宁:当时我们大苗山的话,山上都有野生的葛根,它可以自然生长,即使你觉得它是牵绊的把它挖掉了,它生命力很强。

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2015年,杨宁开始在江门苗寨从10亩地的实验慢慢扩大到70亩地高山葛根的小规模试种。在掌握了成熟的种植技术之后,杨宁成立了葛根种植合作社,带着村里的96户贫困户投入到葛根种植。

今年,杨宁总共给村民们发了20万株葛根苗,种植面积大约在320亩,村民除了可以选择自己种植,还可以通过把土地流转挣工钱的方式来加入合作社种植。当地农民告诉记者,土地流转一年有700元钱,每个月还有劳动收入1200元钱,一年劳作五个月,收入大概在六千元钱,另外种葛根亩产是在四千斤,合作社有个保底价是1.5元,葛根每亩还有六千元钱的收入,基本上就能脱贫。

接下来杨宁还打算帮着村民建一个葛根加工厂,建电商平台,跟职业厂家签订购销合同,这样销路基本就不成问题了。

从一穷二白到半年收入6万元 小蜜蜂变成大产业

蟠龙乡发贡村是贵州省水城县西南部大山里的一个小村庄,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一直以来这里的村民都是靠种植玉米、土豆维生。当樊莹第一次来到发贡村时,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超出了她的想象。

樊莹是贵州省农委选派到发贡村的驻村干部,这个同样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农村姑娘,在自己的民情日记里这样写到:我难以想象,发贡村村民的现状比我20年前生活的地方还要贫穷。

樊莹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蜜蜂饲养,之后工作也是在贵州省农委。作为“第一书记”来到发贡村之后,她想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村里发展养蜂产业,帮助村民致富。为了说服村民养蜜蜂,她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上门讲解,还亲自动手、现场演示,免费开办培训班,最先跟着她养蜜蜂的村民都有了不错的收入。

村民王文艳:我从5月份开始养蜂,之前就只有五群,现在有45群,通过这七个月时间,挣了六万块钱,因为之前我没有想到养蜂会这么赚钱。

王文艳就是在樊莹的不断劝说下开始养蜂的,让她没想到的是,短短几个月就有了不错的收益。尝到甜头的她今年还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她笑着说樊莹就是她的福星。

王文艳:我们现在就是姊妹相称,比亲妹妹都好,因为有她我才学会养蜂。

经过半年的发展,村里由原来28箱蜜蜂发展到现在的150箱,已经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万元左右。樊莹还筹措了45万元养蜂资金来帮助村里贫困户养蜂,计划明年发展到1000箱蜜蜂。

樊莹:村里边整个收入的话要达到200万。明年我们是打算建立一个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以蜜蜂进行入股,变成股民,我们周围的这些资源变成股权,来带动老百姓共同发展。

在国务院扶贫办记者了解到,像樊莹这样,被派到贫困地区的驻村干部来自各行各业。从国家各部委到省市各部门,甚至许多央企和事业单位。他们给贫困地区不仅仅带去资金,更把自己的专业特长用到了当地的扶贫工作中。目前,全国共选派驻村工作队12.8万个,像樊莹这样的驻村干部达到48万多人,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全覆盖。

扶贫不易  有钱有项目难上加难

皮松是现在大岩村新的第一书记,皮松之前是安顺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今年4月刚刚走马上任。

而之前的第一书记冯朝生则成了大岩村的帮村书记,这是贵州省安顺市为了加强扶贫工作,在2015年首创的的“双书记“帮扶工作格局,帮村书记就是对口帮扶部门的一把手,负责资金和项目的协调;而第一书记则长期驻村,帮助村民解决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让脱贫工作“既有人办事、又有钱有项目办事”。

在皮松走马上任以后的第一次村民代表会上,急于为村民们找到致富门路的他,没什么客套,开门见山就抛出了在村里组建农业合作社的想法,希望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来发展产业。但他的话音刚落,就有村民代表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没有通公路就什么也干不成,又有村民质问为什么说好的退耕还林补贴还没发下来。

原来,2013年政府为了发展种植产业,鼓励村民们退耕还林,发了一批核桃种苗,按理说是应该是三年挂果,但是现在三年过去了,绝大多数都长势不佳,更不用说挂果收获了。村民们觉得这苗光占地不产出,索性又围着核桃苗又种上了玉米。

皮松:找几个点取点泥巴,找相关的(专业机构)化验,看是不是土质的问题,它不结果不长,是怎么回事。

确定了以经济果木林种植产业来改善村民收入的方向,可是在实际的落地中,却面临着种植技术不成熟,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难题。如何突破技术瓶颈,让种植产业能够为农户带来实际的收益,这正是压在皮松心头的一件大事。

而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邢江村,产业扶贫的发展也遇到了难题。邢江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布依族人口占了82%,现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依然有12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7%,人均年收入仅为3400元,是镇里的一级贫困村。

这两年在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邢江村陆续建起了一栋栋具有布依族特色的小洋楼,雪白的墙体,万字格花窗,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尽管这样的村貌看上去很美,但走进这些洋楼里,白云镇党委副书记胡海却是忧心忡忡,原来这些楼只是徒有外表,村民根本没有钱内装修,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的依然只是传统的水稻种植,要想脱贫致富奔小康还是急需产业支撑。

按镇政府的规划,将在邢河村流转500亩土地,种植莲藕,一来是是因莲藕经济价值比水稻高,二来还可以发展成为农业观光项目。不过这天在动员会上,村民们却对流转的前景提出了质疑。

村民:像去年,我们都同意把土地全部流转出来,到落地又搞不起来,等着撂荒又实在太可惜。

实际上去年这次流转风波并不是邢江村这些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第一次挫折。早在2010年,白云镇政府就尝试引进了一家房地产企业开发乡村旅游,但是因为村里整体开发体量太大,企业的资金早已捉襟见肘了。

郑汝红 企业负责人:成本加起来是1个多亿,这几年房地产不景气,所以造成我们的资金链有点困难。

郑汝红向记者坦言,当时企业和政府都信心满满,规划打造的范围有4平方公里,但现在只完成了一半不到。不过毕竟建成的部分确实让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观,如今企业和政府都不甘心半途而废,胡海一方面在接洽其它的投资主体,一方面也和郑汝红隔三岔五碰头商量怎么先把建成的部分盘活。

现在,邢河村已经又和另外一家企业签订了投资总额达8个亿的框架协议,胡海说,尽管任何产业经营都会面临未知的变数,但是既然是扶贫攻坚,就更要迎难而上,如果不去尝试,就会连发展的机会都没有。

半小时观察:精准扶贫 产业是“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百姓能否过上小康生活,关键在于腰包能不能鼓起来;腰包能不能鼓起来,关键在于产业能不能发展起来,这是一条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链条。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致富,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持续的。

但是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企业可能会遇到融资难的问题,产业本身也会受到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市场规律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我们相信在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好这场攻坚战,众志成城啃下这块“硬骨头”。(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11月25日 22:3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赤溪村,这个“中国扶贫第一村”如今已是一个山环水绕、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赤溪村把养殖和旅游业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提高经济效益的蹊径。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有一种保留了上百年的传统养鱼项目,如今成了当地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产业。(《经济半小时》 20161125 精准扶贫一年间:产业扶贫拔“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