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1022 长征财经密码:官兵一致的物资分配

来源:央视网2016年10月22日 22:1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财经讯)这是一支人民群众满意的革命队伍,它带着优良的作风,坚定的理想,行走在革命的苏区,官和民,官和兵,平等相处,同甘共苦。长征艰难卓绝的征途中,红军队伍在草地的泥沼里,将军让出自己的战马,驮运着病重的士兵。面对短缺的物资给养,军长和士兵同吃一口锅。直到今天,长征路上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歌声,依旧在传唱。是革命队伍最温暖人心的传统,也是革命征程中,对信念最坚定的一种诠释,这就是长征精神,这也是长征路上那份难忘的温度。

《经济半小时》栏目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特供--《长征财经密码》,今天我们来看的是第三集《官兵一致的物资分配》。

致敬!这座伟大的县城:十分之一的人为革命牺牲

中央苏区曾经流传一句顺口溜,南京北京不如瑞金,中国外国不如兴国。兴国县位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1931年到1934年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战争,这里都是主战场。当年23万人口的兴国县,先后有9.3万人参军参战,5.5万人加入正规红军队伍。全县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多达23179名,是全国革命烈士最多的县。全县平均每4人中有1人参加红军,每10人中有1人为革命牺牲。

长征出发前,兴国在80%的青壮年都参军入伍的情况下,再次输送8400多人加入中央红军,并捐献军粮71000余担,军费38万多元以及大量军需物品。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就达到12038名,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红军将士倒下。一个普通的南方山区县,甘于为长征和革命做出如此巨大的奉献?答案就在兴国县这个特殊的纪念馆里。

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讲解员 何莹:草编的篓子,就是当年苏区干部下乡的时候使用的饭哨子,早晨出门的时候,他们就将米装进饭哨子里,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借用附近农民家里的锅和水将饭哨子丢到锅里去煮,所以我们会经常说苏区干部自带干粮去办公,他们这样的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给百姓增加负担,这种好作风在当年也是深受群众的称赞。

小小的草篓子,被岁月熏染的已经有些发黑,80多年前,它盛过苏区干部的干粮,今天它里面所承载的是一段无尽的追忆。
毛主席的一元四角五分食宿费 红色领袖的伟大情怀

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讲解员 何莹:1933年8月18日毛泽东率领陈奇涵等人到铲田乡做调查工作,清晨离开的时候,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不肯收取食宿费,毛泽东返回瑞金得知没有缴纳食宿费,正要返回去补交,陈奇涵便主动替毛泽东返回去补交了大洋一元四角五分的食宿费,这本朴素的苏区帐本也记载着我们这位红色领袖的伟大情怀。

在纪念馆的藏品中,有一本已经发黄的小册子。1933年11月,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主席的毛泽东率领调查团到长冈乡,对苏维埃政府和农民生活进行了一个星期的细致调查。当年的12月,他撰写了这份3万多字的《长岗乡调查》,对长岗乡的人口构成、经济动员、财产管理、土地登记、农产品市价、购买革命公债等进行了详尽统计分析。最终,他得出结论,长岗乡发展生产,支援革命,成为苏区模范乡,密切联系群众是条重要的经验。毛泽东在文中写道,苏维埃是群众生活的组织者,只有苏维埃用尽他的一切努力解决了群众问题,踏踏实实改良了群众生活,取得了群众对苏维埃的信仰,才能动员广大群众加入红军,帮助战争,为粉碎敌人的围剿而斗争。

赣南师范大学中央苏区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玉春:所以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不管是在苏区反围剿战争当中,还是在伟大的长征当中,都是我们建立良好的军民关系,都是我们最广大的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的一个重要法宝,这个法宝是毛泽东当年通过长冈乡调查总结出来的。逐步地把它归结提炼,到延安时就正式提出来了,人民战争这个概念。

任何战争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动员能力,调集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贫困的赣南闽西山区,展开前后长达七年的革命战争,红军如何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在毛泽东看来,前方的战士作战与后方的干部工作,有着直接的关联。眼前这座潋江书院,位于兴国县潋江镇横街上。它始建于清乾隆三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29年4月中旬,毛泽东在这里举办了兴国县土地干部训练班,会上他发出了一个号召,让学员们铭刻在心。

赣南师范大学中央苏区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玉春:当时我采访过他的学员叫石超黄,他就跟我讲毛泽东当时给他们上课,要他们向和尚学习,我很奇怪,我说怎么让你们向和尚学习啊?他说和尚是终日念叨阿弥陀佛,我们的干部要像和尚念阿弥陀佛那样,终日念叨争取群众。

把“争取群众”放在工作的首位,得出这样的经验,毛泽东也经历过反复地摸索和思考。

赣南师范大学中央苏区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玉春: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下山,在赣南闽西这一带转战,他连续遭遇了几次失败,比如说著名的大余之战,红军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到一支比较弱小的国民党军队的偷袭,伤亡惨重,失败的原因是我们的地方党,没有给我们联络,我们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群众不支持我们,那么我们红军就在黑暗当中摸索,敌人随时可以进攻我们。

赢得群众支持,这需要干部深入地动员。毛泽东甚至把经济动员所需要的时间与前方作战的时间做了个对比,这个比例是“十比一”。与时间上的投入相比,经济上的政策更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民心。

赣南师范大学中央苏区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玉春:毛泽东在他的兴国调查里面,有非常详尽的调查,有分析,是因为当时红军给兴国的人民带来什么,带来了公平幸福的生活,1929年毛泽东在兴国县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他亲自领导了当时的革命委员会,分田分地。在兴国两次分田,兴国的群众通过这种土地革命他们获得了土地,获得了土地成果所以他们很积极的拥护红军,因为革命给他们带来了幸福和希望。

1932年冬,兴国县在江西省获得工作竞赛第一名,赢得了模范县的称号。1933年12月,江西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又一次表扬兴国“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号召“要造成几千个长冈乡、几十个兴国县”,并亲笔题写了“模范兴国”四个大字。

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发动群众,在苏区创建中,一系列经济政策和作风建设,将百姓与红军连接成了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而当红军离开革命根据地,踏上万水千山的漫漫征途之后,这支军队又将如何面对艰难险阻的考验呢?

泪目!一场血战之后的深冬:红军默默睡在老百姓屋檐下

2016年10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场以长征为主题的展览,每天都吸引了数万参观者。展厅中,一幅风格悲怆的油画,震撼了每一位观众。

中国军事革命博物馆讲解员 朱力:这幅油画名为“血战湘江”,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一战,当时中央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国民党军在湘江两岸血战五昼夜,红军将士以血肉之躯捍卫渡江通道,鲜血染红了湘江水,从此当地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的说法。1934年11月下旬,从中央苏区出发西征的红色大军,在连破敌人3道封锁线后到达湘江之畔。此时的蒋介石已调集25个师近30多万国民党军队,凭借湘江天险布设了第4道封锁线,在零陵至兴安近300里的湘江两岸,精心摆下了一个前堵后追、两侧夹击的“口袋”阵,依仗其数量和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妄图围剿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东岸。

中国军事革命博物馆讲解员 朱力:经此一战,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余人,锐减至三万余人,湘江战役也宣告了左倾冒险主义军事指导的破产。

通道,湖南与贵州交界的一处偏僻县城,今天到达这里,依然需要在重重大山中,行驶4个小时车程。就像它的地名一样,这里是进入中国西南地区的咽喉要道。1934年12月9日,经历了惨烈的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来到了通道县城。

眼前这条老街,仍然保持了82年前的模样,当年,红军就是沿着这条小街进入了通道,因此被当地人称为“红军街”。眼下,政府正在对“红军街”进行整修,刘复松的家就住在街边上。

86岁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退休教师 刘复松:当年红军到这来的时候是12月,天气非常冷。红军他们来的时候都不住到这个家里,都住到这个街上老百姓的屋檐下面,有的红军就住在庙里那些地方,公家的屋他们就住。

小小的通道县,还从来没有进驻过这么多军队。一开始,居民们很紧张,躲在屋内,房门紧闭。红军战士刚刚穿越湘江的枪林弹雨,损失惨重,人困马乏。但为了不打扰群众生活,他们就倚靠在老街两旁的屋檐下,席地而卧。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怎么睡?

刘复松:扛枪一直把枪背着,就靠这个屋檐下睡觉。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当时在这睡的人多吗?

刘复松:人多,只要是屋檐底下就有人的,像我们的街上也有的,住那个庙里面的也有,就是我家里后面有一个庙,庙里面都住满了。

当年红军经过这里的时候,刘复松还只有4岁,虽然红军在他家门前只住了3天,但给老人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当时红军什么样子您有印象吗?

刘复松:就是看到穿的灰衣服,戴了个帽子,有个角的,带个红五星,背大刀很多,有的是扛枪的,都穿那个灰衣服,红军来了你也分不清楚什么官,兵什么的,都是一致的。

官兵一致,这是红军给刘复松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刘复松还记得,奶奶在家后面祠堂里养着几只鸭子,看到红军缺吃少穿,衣衫褴褛,起初奶奶还担心鸭子会不会被吃掉。

后来红军走了她就到祠堂里一看,看到那个里面有三只鸭蛋,鸭子还在那个里面,她非常的高兴,拿下来给我们全家人都高兴得不行,老百姓看得哭的,大家都说红军太好了。

仅仅3天之后,红军就离开了通道,继续向贵州前进。追击的国民党军队紧随而来,同样是扛着枪的部队,老百姓这回却遭了殃。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退休教师 刘复松 :白军来了以后,也是一般的庙里面住,老百姓家里也住,白军住了一天因为人多,我奶奶又去看了鸭子,鸭子没有了,蛋也没了,让白军他们宰杀吃掉了,白军不光吃我们的鸭子,街上有老百姓喂的狗,他们就拿枪打。

短短几天,前后两支军队,给通道百姓截然不同的感受。他们将这段特殊的经历编成了一首打油诗,在民间流传。

刘复松:好笑好笑真好笑,白军未到红军到,红军来了样样好,白军来了样样要。

毛主席为14岁的他牵马!后来,他成了最年轻的开国上将

“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这部《长征组歌》的词作者,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92岁高龄的萧华夫人王新兰,还记得将军创作《长征组歌》时的情形。

1965年,为了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萧华回顾了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了12首情感真挚的史诗。

作曲家选择了其中的10首,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谱成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在《过雪山草地》的篇章中,萧华特地写到“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句广为流传的诗词,其实源于萧华自己在兴国县潋江书院里的一次特殊经历。

1930年7月,潋江书院的庭院里集中了兴国县的全体县委干部,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准备从兴国出发,北上攻打南昌,他在这个地方听取县委的工作汇报。

赣南师范大学中央苏区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胡玉春:在汇报期间大家都非常踊跃给毛泽东讲当时的情况。结果讲到晚上才陆陆续续离开,离开的时候毛泽东要在床上睡觉了,结果一看团县委书记萧华还坐在屋角,因为白天大人汇报他又不好打断,所以他还在这个屋角等着。毛泽东说你就干脆跟我们在床上一块睡吧,躺在床上跟我们慢慢说吧。

这萧华就说我怎么能跟你一个床睡呢?毛泽东就说这个没关系,我们红军都是官民一致,我们经常也是大家睡到一起。

当时只有14岁的萧华,第一次知道原来在红军里,无论职位高低,大家都是平等。他与毛泽东挑灯夜谈,详尽汇报了兴国县的青年工作开展情况。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跟萧华说,红军里面就缺少一个能做青年工作的干部,希望他能够加入到红军队伍中来。第二天,14岁的县团委书记萧华就穿上军装,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涯。没想到,这招来萧华的母亲严昭秀的反对。

赣南师范大学中央苏区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胡玉春:严昭秀当时很着急,我的孩子还小啊,才14、15岁啊,鞋都没有穿,她就赶紧在家拿双鞋子,然后就追上去。当她追到离五华里的地方叫五里亭,就看见萧华骑在马上,毛泽东牵着马,他们一路在讲话。这下她就放心了,她说红军对待我的儿子比我们还好。

毛泽东为14岁的萧华牵马,这样的情形,在旧时军队中根本无法想象。官兵一致是红军在创立之初就确立的建军原则。1927年 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提出了破除封建雇佣军队管理制度和军阀作风,实行民主制度。规定官长不许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在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监督经济开支,监督和批评干部。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物质生活艰苦,战斗频繁,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以身作则,和士兵同吃糙米饭,同穿粗布衣,同住茅草房,亲自培育民主作风,建立了新型的官兵关系。

1929年年底的古田会议,更以党的决议的形式明确规定:“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分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官长不是剥削阶级,士兵不是被剥削阶级。”新型官兵关系的确立,强调了红军官兵在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干部以身作则,与战士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官兵之间心心相印,部队才能拖不垮、打不散,成为一支钢铁队伍。

赣南师范大学中央苏区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胡玉春:所以他们认为这个队伍是他们自己的家,这个队伍把他们当成一个有尊严,有人格的人来尊重,一参加这个红军队伍变得热爱这个队伍,变得英勇万千敢于作战,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愿意回到这个队伍当中去,这是红军能够遭遇很多艰难困苦,甚至战役失败之后重新崛起的原因。

1932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采取严密的经济封锁政策,使得苏区食盐、布、药材和火油等产品严重短缺,尤其长期缺盐导致许多红军指战员身体浮肿,体质明显下降,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

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讲解员 何莹:1933年的一天,周恩来的警卫员觉得首长身体比较虚弱,于是吩咐炊事员偷偷在菜中多放了一点盐。周恩来尝出严肃的批评了他的警卫员,并说我们只有为人民多做工作的义务,没有向人民索取多一些享受的特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苏区干部是如何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不搞一点特殊。赣南师范大学中央苏区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胡玉春:在红军里面当时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对联叫做,红军里官兵吃穿一样,白军中将校尉饮食不同。在红军队伍里边不管是军长,还是士兵,他的待遇是一样的。

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互助互爱的精神在长征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得到了最为极致的体现。

96岁老战士回忆长征往事:红军领导吃穿跟士兵一致

住在简朴的农家小院里,钟发镇老人仍然喜欢穿上一身灰土布做的红军服,虽然已经96岁高龄,但只要讲起长征的经历,老人依然神采奕奕。

老红军 钟发镇:那个时候红军领导什么的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一个穿好的穿坏的,吃也是一样的吃,穿也是一样的就是这样的。

钟发镇,1920年出生于江西赣州市兴国县,12岁参加红军,在红军医院当了一名预备卫生兵。长征出发时,他只有14岁,被分配到红五军团政治部做宣传员。后来又担任过红9军、红30军电报员,被分配到了时任红30军政委的李先念身边。

96岁老红军 钟发镇:照顾我很好,我随着他(李先念)住随着他吃,我是他身边发电报的电报员。

钟发镇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红军长征中最让他怀念的,就是人人平等所结下的深厚情谊。正因为如此,在这个汇聚了全国252件最为珍贵的长征文物的展览中,官兵同甘共苦,也成为一个重要篇章。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讲解员 朱立:这一部分讲述的是官兵同甘共苦,长征途中党的领导人,各级指挥员和普通士兵同甘共苦,平等一致,每到生死关头,党员和领导干部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官兵之间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生死与共,凝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团结战斗的光辉篇章。

一幅画看哭无数人:这就是红军 这就是长征精神

展区里悬挂着的几幅画,吸引着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其中《贺炳炎为伤员牵马》这幅,是讲解员每次都要着重讲述的故事。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讲解员 朱立:著名独臂将军,时任红五师师长的贺炳炎在艰苦跋涉遍布沼泽的水草地时,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伤病员骑,用完好的左臂为战士扛着枪。战马倔强,他就把马缰拴在自己的断臂上,一步一步的牵着走,周围的红军无不含泪哽咽。

官兵之间这份感情的纽带,让革命的队伍经受住了长征严酷环境的考验。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讲解员 朱立:红军长征途中,像贺炳炎将军这样为战士牵马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将士官兵一致是建军的原则,也是优良的传统,凭借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亲如兄弟的团结精神,人民军队才能排除艰险,直至取得胜利。

从根据地里联系群众,到长征路上同甘共苦,历史用它沉重而深厚的笔触,书写了一个新型政党和一支新型军队必然存在、发展、壮大的理由。80多年前那场前所未有的漫漫征途,既有血与火的磨砺,还有许多饱含温度的细节。当我们今天细细触摸这些潜藏在记忆中的纹理,更真实地感受到这片古老大地上所蕴含的力量。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在历史急促的行进中,这是用草鞋踏出的一段"神一样的旅程"。从起点到终点,求解80年前一条路上的生存之道。《经济半小时》栏目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特供--《长征财经密码》,10月20日至10月25日每晩9:15,请准时收看不一样的长征路。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10月22日 22:1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中央苏区曾经流传一句顺口溜:南京北京不如瑞金,中国外国不如兴国。兴国县位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长征艰难卓绝的征途中,红军队伍在草地的泥沼里,将军让出自己的战马,驮运病重的士兵。面对短缺的物资给养,军长和士兵同吃一口锅。这是一支人民群众满意的革命队伍,它带着优良的作风、坚定的理想,行走在革命的苏区。官和民,官和兵,平等相处,同甘共苦。(《经济半小时》 20161022 长征财经密码:官兵一致的物资分配)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