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926 渤海开渔纪事

来源:央视网2016年09月26日 22:09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紧邻渤海,是黄河入海口所在地,渔业资源丰富,素有“百鱼之乡”的美誉。眼下,禁渔期已经结束,那里的渔民也开始了新的收获。那么这个秋天,他们的收成怎么样?我们的记者也赶到了东营市的红光渔港。

“俺们都白忙活了…” 山东东营渔民出海一天,却无钱可赚!

9月8日凌晨四点半,山东省东营市红光渔港还笼罩在漆黑的夜色中。宁静的海边,唯一的一盏灯来自渔民周云水家的渔船。

记者跟着渔民周云水体验了一把出海捕捞,在经历了三个多小时的等待后,渔民周云水和家人开始收回打捞爬虾的渔网。每张渔网长度为40米,五十多张渔网全部收上来,要花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周云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趟出海,网具费用大约为1200元,往返一次的柴油钱需要300多元,雇佣的两个船员一天的工资加起来为400元,也就是说,总成本一共将近2000元。可是打上来的虾能不能卖到2000元,周云水却一点底也没有。

记者:如果大虾的话,一斤能多少钱?

周云水:十几块钱。

记者:像这种小虾呢?

周云水:小的要是减产的话就是无所谓了,五六块钱吧就是。

就在周云水为这趟出航能否收回成本感到担忧时,后面收上来的渔网,爬虾和梭子蟹的数量开始有了起色。看着筐里的虾、蟹数量逐渐增多,周云水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记者:你估计今天能打上多少斤?

周云水:今天200斤大的吧。

记者:200斤。那能卖多少钱?

周云水:200斤大的,再加上小的,估计在3000块钱左右。

随着网具逐渐回收完毕,船只开始返航。十几海里的返航路程,这些渔民也没空休息。大伙都在忙着将渔网上的爬虾、梭子蟹等海鲜整理到筐中,这些货将在船只抵达港口以后交给前来收购的商贩。

傍晚时分,伴随着潮水,船只终于抵达红光渔港。刚一到港,负责收购海鲜的人便来到船上开始进行分选,称重。

周云水告诉记者,码头上每条船都有长期合作的收购商,每天打捞上来的海鲜大部分直接交给他们运送到市场上贩卖。价格都是随行就市,最后统一结算。返航前,周云水估计自己这一趟能够赚一千元,但是随着大部分海鲜称重交货,周云水发现这趟买卖刚刚保本。

周云水:一共卖了是2100块钱左右,总共所有的成本在两千多。就是说俺这几口人,四口人都白忙活。

这已经是周云水来到东营市红光渔港的第三年。周云水的老家在微山湖畔,八年前由于湖里的鱼越来越少,一家人开始辗转到当地海上进行捕捞。

周云水:一个月剩四五千块钱,四五千去掉吃喝之后,还能落三千多块钱
当时,三千多块钱的月收入已经超过了城里许多年轻人的工资。这让刚出茅庐的周云水看到了希望。2014年,全家人来到了东营市红光渔港。家里也新购置了两条中型渔船。这一年海里的水产品不仅产量高,市场价格也不错。

周云水:那时候行情最好,当时这个地方包括广利港有挣多少钱的,一条船找上干活的,一条船找上两个干活的或者三个干活的,有落三十万的,三十万是笔不小的数目,可以这么说 在东城买套房子的话,首付也就是十几万块钱,加上装修三十万足够用了。

由于当时是初来乍到,对于这片海域还不熟悉,这一年周云水只赚了5万元左右,但是这已经比他过去的收入多了一万多元。第二年全家人大张旗鼓购买渔网,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2015年的行情却急转直下。

周云水:最难受的时候是去年当时投资三万块钱去打那个海肠子,赔了三万块钱。

这一年周云水光是在捕海蜇上就亏损了三万元。多亏爬虾和梭子蟹的收入,才让他最终挽回损失并分到两万多的利润。

眼下最让周云水犯愁的还是当初购买这条渔船欠下的20万元债务。

周云水:利息一年二十万的话就得三四万块钱,生意不好的话光够利息的。
为了早日还清债务,周云水和家人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不仅下网的数量是一般渔船的两倍,出海的天数也要高于周边大部分渔民。

山东东营:渔船出海收获少得可怜 渔民辛苦一年倒赔15万

王云好,山东省东营市广利渔港最大的海鲜收购商之一。王云好经常合作的渔船有十来条,下午,出航的渔船陆续返航,王云好先后跑了几条船,结果都没有收到自己想要的货。

王云好告诉记者,节前是梭子蟹和爬虾的销售旺季,对于渔民来说,中秋节前,海产品的销售价格会比平时的收购价至少翻一番。但是捕捞量低却让大部分渔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波行情流失过去。

记者:最近这几天他们这行情怎么样?

王云好:不行,不好。今年海里资源平均不好,像往年这时候打螃蟹一个船打一两千斤的都有

记者:那现在?

王云好:一条船能打一千多斤,今年就没有,打百十斤最好。

十来分钟后,又一条渔船进港,这一次,王云好终于在船上看到了梭子蟹的身影。他立刻和船东开始分拣起来。不过对于这样一艘大船来说,一天下来打上来的梭子蟹少得可怜。

每收完一条船,王云好就立刻将称重过后的梭子蟹装车。一辆冷藏车大约能装2000多斤海鲜,记者跟随者王云好跑了四条船,一共只收到200多斤梭子蟹。
王云好:头二年的话,这个季节一个船在海外能打五六百斤,现在只能打五六十斤,悬殊太大。

就在王云好忙着逐条船收货时,28岁的渔民刘衍乐也刚刚返回渔港。

刘衍乐加入打渔的行列已经有8年的时间,三年前他从私人手里借了140多万,将自己的小渔船卖掉,升级为铁皮船,当年便赚了十几万。本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没想到第二年便赶上了赔本的买卖。

刘衍乐:去年什么开支开出去,还赔了15万。

原来,近年来随着海洋里的水产资源逐渐减少,国家每年都会统一免费投放虾苗、蟹苗、海蜇苗等苗种,促进渔业的发展。刚换上大船的第一年,尽管爬虾和梭子蟹产量较低,但是夏季却赶上了国家投放的海蜇苗大丰收,让刘衍乐赚了一笔。到了2015年,爬虾和梭子蟹产量依然不高,夏季的海蜇苗也没有长成,和过去小船相比,大船又给刘衍乐增加了更多的人工、运费等成本,年终一算账,反倒折了本。

刘衍乐:开支太大了,网钱工人工钱。

记者:像你雇了几个人?

刘衍乐:六个人。

记者:每个人一年工资多少钱?

刘衍乐:六万不到七万,六万八千元

刘衍乐:你说光网钱,一年下来得在30万元网钱。

刘衍乐告诉记者,自己买船借的钱,每年利息就要还十万多。买船时计划五年还清,但是眼下的行情却让他倍感压力。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海里的水产品比较少,大船出航一次就可能赔本一次,大部分船只只能选择停靠在港口。但是为了早日还清欠款,刘衍乐不得不硬着头皮坚持出海,希望能够碰上好运气。

尽管海上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但是这两年也有让刘衍乐高兴的事。在这个账本上记录着刘衍乐购买柴油的账单,油价降低给他减轻了不少的负担。

刘衍乐:现在的油价位是一吨4700元,今年还算省钱了,以前我们一开始过来那油就6000多,最贵的时候加过7200(元每吨),你算光油一年就省好几万了。

除了油价降低,今年春季,恰逢爬虾价格最高的时候,刘衍乐的船半个月便捕捞了3000多斤爬虾,单是爬虾便卖了十万元。

刘衍乐:春天我这艘船还弄了毛钱弄了17万多块钱,有的船十万块钱都不到。
每年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东营市的渔民们便陆续收船,结束全年的打渔生活。有了春季的盈利,刘衍乐估计今年至少能够保本。他希望剩下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自己能够维持渔船的正常运营,年底能够再还上一笔欠款。

刘衍乐:像我今年下来,就是不赔不挣就很好了,就保持这个吧。

记者:希望能比去年好一点是吗?

刘衍乐:对,去年都赔了15万了。

海鲜微商的神逆袭:一年卖出爬虾5000斤!

在今年的海鲜市场,出现了有一名特殊的顾客。最近,渔民周云水一家打捞的200多斤螃蟹,其中有70多斤都被眼前的这个姑娘给承包了。

吴小飞 ,山东省东营市海鲜微商!

吴小飞告诉记者:我们政府单位举办了一次淘宝大学的一个培训讲课,学了两天之后就好像是突然萌发了做海鲜微商的念头。

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吴小飞加入了各种小区的微信群拓展客户。利用家门口就是渔港的优势,吴小飞销售的海鲜不仅新鲜,价格也比市场上便宜。这让她逐渐在东营市获得了稳定的客户。

吴小飞:现在手里的客户1200多人,订单最高的时候,一天二三百斤,一天的量。

中秋节前正是一年当中订单量最多的时候。每天吴小飞都会通过电话或者微信来搜集订单,凑满一车后就发货。为了节约开支,并且保证海鲜的品质,每一笔订单都是吴小飞和家人亲自去送。

每斤45元的价格扣除30元的进货成本、加冰、包装、运输等费用,其实所剩无几。不过吴小飞希望,通过薄利多销的形式,能够让家门口的这个渔港打出自己的名气,积累更多的客户。

吴小飞:因为渔民的收入真的是在我看来他们收入真的是太少了,海鲜就是从一手货从渔船上拿十块钱的货卖到市场上可能卖到三十,然后中间的二十就是这些人赚了,然后我就是想能够尽大可能地让渔民多赚一点。

2015年,吴小飞通过微商的途径,一共销售了5000斤爬虾,1000多斤梭子蟹。这一数量还不到一艘中等渔船的年捕捞量。

老渔民大玩儿 “滩涂养殖” 三年赚了几百万!

他叫董在昌,山东省东营市红光新村村主任,一个地道的老渔民,1986年便开始在东营市出海打渔。几十年的海上捕捞生涯,让他见证了这片海域水产资源的兴衰。

董在昌:那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当时我在1986年来咱们东营海里面打鱼的时候,那确实出去一天哪一天都上几千斤鱼,这一条船现在我们港上这么多船一天能打到几千斤鱼就是不错了。

眼看着近海的渔业资源日益稀缺,2004年,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董在昌决定弃船上岸,发展滩涂养殖。滩涂养殖主要以贝类为主。尽管依然是与海产品打交道,但是终归是新的领域,技术、经验都需要重新学习。最初的四年,董在昌一直赔本,合伙人也选择了离开。

董在昌:亏得最多那一年 就亏了40万块钱,那最多一年。因为海滩啥也不出,尽管连续亏损,但是董在昌坚信,比起过去的捕捞,滩涂养殖未来的前景会更广阔。他一边外出考察,一边努力掌握最新的养殖技术。

2008年,董在昌又找到了新的合伙人,并引进了新的贝类品种。经过三年的培育,2010年,董在昌终于在这片滩涂上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董在昌:到2010年赚了几百万块钱。

作为红光新村的村主任,董在昌也希望能够带动村里的渔民转型发展,共同致富。不过近年来红光渔港周边适合养殖的滩涂已经全部被承包完,滩涂资源有限成为渔民转型的一道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董在昌也在寻找新的转型模式。近年来,大棚水产养殖项目日益流行,在红光新村旁边,已经有一家企业兴建了八个水产大棚,即将投产。董在昌也通过招商引资,与山东市一家水产品龙头企业达成了合作,目前正在进行政府审批,项目通过后,将由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村里承包邻村的800亩盐场建设大棚,交给红光新村渔民承包,承包费和其它费用最终从大棚收益中扣除。

尽管大棚养殖还是一个新项目,未来经济效果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但是董在昌相信,村里这些希望转型的渔民最终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半小时观察:

近海渔业的过度捕捞问题是渔业资源发展不可持续的原因之一,我国管辖海域的渔业资源可捕捞量大约是800万吨到900万吨,而实际的年捕捞量在1300万 吨左右,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近海鱼类产卵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东海无鱼已经成了事实,其他海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 了无鱼可捕的情况。

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健康养殖、合理捕捞、保护资源、做强产业为方向,转变养殖发展方式,压减低效、高污染产能,大力发展标准化健康养殖;优化捕捞空间布局,调减内陆和近海,开拓外海,发展远洋,才能促进捕捞业转型升级。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9月26日 22:0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紧邻渤海,是黄河入海口所在地,渔业资源丰富,素有“百鱼之乡”的美誉。如今,禁渔期已经结束,那里的渔民也开始了新的收获。记者跟着渔民周云水体验了出海捕捞,在经历了三个多小时的等待后,渔民周云水和家人开始收回打捞爬虾的渔网。为了早日还清债务,周云水和家人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不仅下网的数量是一般渔船的两倍,出海的天数也要高于周边大部分渔民。(《经济半小时》 20160926 渤海开渔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