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7月19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从19日到20日夜间,仅仅一天时间,石家庄市平均降雨量达到253.3毫米,其中石家庄西部山区遭遇特大暴雨,西部各县的最大降雨量达到721毫米。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部分村庄、农田被淹,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
郜建胜正顶着烈日卖红薯。他身边的这一车500多斤的红薯,是刚从自家地里挖起来的。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郜建胜一共只卖出了八九十斤。
郜建胜家住石家庄市赞皇县西江洞村。2015年,他在村里承包了80多亩地,其中有8亩种上了红薯。今年,红薯的长势不好,个头小,商贩给的收购价格很低,无奈之下,郜建胜只能自己去集市上零卖。
《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了郜建胜的红薯地。
△郜建胜说,今年这里的红薯个头比去年小了一半还多。
郜建胜告诉记者,他家的红薯地旁边,紧挨着一条当地的槐河。2016年7月19号的特大暴雨中,槐河水位暴涨,郜建胜家的红薯地成为了一片汪洋。
从4月初开始整整忙活了3个多月,一场洪灾,不仅赔了人工和时间,还可能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就在郜建胜不知所措的时候,赞皇县农业部门的技术员找到了郜建胜,并告诉他只要能在两天内及时排水,红薯还可能有收获。
郜建胜:能回点本,不至于全都赔了。
在7月的特大洪涝灾害灾害中,石家庄市全市农作物受灾总面积达到110万亩。而郜建胜所在的赞皇县,7月19日平均降雨量达到了419.2毫米,农作物受灾达到十万四千亩。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农牧局局长董根绪:我们全县的212个行政村380多个自然庄,几乎村村受灾,一共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是三十万一千亩,受灾达到了十万四千亩,两万一千五百亩绝收。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农田受灾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在赞皇县西龙门乡的白鹿村,仅仅一路之隔,两片农田的受灾情况就完全不同。
△一边的农田堆积着厚厚泥沙。
△而另一边的土壤则被洪水完全冲走,只留下了大量的石块。
农田被淹,庄稼受损,赞皇县的农业灾后生产任务十分繁重。
按照石家庄市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方案,8月30日前就要完成绝收、严重受灾地块改种、补种任务。根据初步测算,全石家庄市的农业灾后恢复共需资金约2.7亿元,其中13.5万亩绝收农田改种的物化补贴占675万元,化肥、农药资金占1500万元,农田耕作资金达到675万元。
然而,农时不等人,要在短时间之内筹措完成如此巨大的救助资金,存在困难,因此手里的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刀刃上。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局副调研员康彦军:通过政府补一点,群众拿一点的方法多方面筹措资金。
现在,赞皇县的受灾农户已经领取到首批救灾种子8000公斤,其中多数是白菜、萝卜等生长周期较短的蔬菜。在立秋节气前后,赞皇县的多数绝收农田,已经顺利完成了改种补种。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农牧局局长董根绪:我们在20天时间内,完成了回种和补种16000多亩,达到了75%以上。
△郜建胜另外受灾的10多亩地,也已补种上了白菜种子。
这10多亩地,在受灾以前种着春玉米。洪水经过后,整片的玉米全部倒伏,和夏玉米不同,没办法再通过排水扶正来恢复生产。因为缺乏经验,郜建胜事先并没有购买农业保险,仅仅这12亩地绝收的玉米地,给郜建胜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了近5万元。
现在,白菜种子已经出了苗。可是,补种上白菜的这片地,有近四分之一都被虫子咬坏了。郜建胜很心急,马上给负责农业救灾的技术员郝俊丽打了电话。
水灾后,怎么排水,怎么补种,怎么施肥打药,郜建胜没少咨询技术员。
△技术员郝俊丽到地里仔细查看。
技术员判断这是前几天陆续下雨,使农药失去了药效,从而导致病虫害增加。
听了技术员的讲解,一直很担忧的郜建胜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刚给郜建胜说完病虫害防治,技术员郝俊丽又马不停蹄去其他的受灾户地里看情况。在“7.19”特大洪涝灾害后,郝俊丽和赞皇县农牧局的其他23个工作人员,全部进驻农村,指导农户生产自救。灾情严重的西龙门乡,就是郝俊丽负责的乡镇。玉米在西龙门乡的种植面积达到了70%,经过排水排涝、培土扶正,现在,玉米正在逐渐恢复生长。但在水灾过后,病虫害也进入了高发期。不少农户都遇到了棘手的病虫害。
因为赞皇县坡地较多,有些农户不想种统一发放的白菜和萝卜种子,提出要补种油菜。郝俊丽告诉农户,县里正准备赶在9月15号以前,筹措资金购买一批油菜种子,但具体购买多少,现在还没有确定。郝俊丽决定再去别的村看看,了解一下乡里到底有多少农户想要种油菜。
听说可以帮助解决油菜种子的问题,西坛山村的村支书赶紧通过大喇叭通知村民。
听到通知,村民们陆陆续来到村委会。
△村委会办公室里站满了人,急着登记需要补种油菜面积。
洪灾以后这一个多月,为了减少农作物损失,郝俊丽几乎没有回过家,每天都在村子和村子之间奔波。
郝俊丽:我们作为做农业的,农民是丰收了,我们也是高兴的。
常年来,石家庄市西部太行山区多旱少雨,气候条件差,农民依靠农作物收入较低。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从2015年10月起,石家庄市启动了太行山绿化工程,在山区大规模种植经济林。今年的“7.19”特大洪涝灾害,不仅使石家庄西部山区的农业遭受了重创,同样也给山区的林果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正在修剪枯树枝的贾德明,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市井陉县人。
2010年,贾德明放弃干了近20年的煤炭运销生意,在井陉县板桥村承包了一片山头,转行种起了核桃树。七年过去,眼看着明年,贾德明的核桃树就能挂果卖钱了,7月19号的那场大水,却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贾德明的核桃树,大多数都种在山沟里。山洪暴发时,存留下来的核桃树更是寥寥无几。
△尽管有的核桃树已经被扶起,但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看到投入了3000多万的山林受灾,贾德明一蹶不振。
贾德明:特别难受,没法说,特别难受。
特大洪涝灾害,给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的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井陉县、赞皇县、平山县等七个县区,林业受灾面积达到169.43万亩,其中严重成灾面积39.79万亩、冲毁面积1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0.05亿元。其中林果业受灾更为严重,仅仅是山区果园的受灾面积就达到112.2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9亿元。
△受灾中的井陉县。
河北省石家庄市林业局局长杨建秋:我们林业局在第一时间抽调了30名专家,组成了5个技术工作组,深入到我们西部山区的5个县区进行技术指导。
井陉县,是受洪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井陉县共有经济林8.7万亩,其中受灾面积达到5.15万亩,彻底冲毁的有1.8万亩。
大量的淤泥堆积,树干被掩埋的厚度达到了六七十公分。如果树根呼吸不畅,很容易引发根部病虫害。像这样急需清除淤泥的核桃林,一共有400多亩。为了抓紧时间,贾德明雇佣了10多个村民,并用自己购买的挖掘机,每天要加班加点干上10多个小时抢救树木。
△贾德明和工人们每天都争分夺秒清淤。
但由于工程量太大,近一个月下来,只有十分之一的坡地完成了清淤。摆在贾德明面前的,不仅仅是人手紧缺的难题,各种各样的难题,都影响着清淤的进度。
贾德明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眼前这一片地还算比较开阔,清淤作业还算比较方便,他的另一片100多亩的核桃林,进沟的道路十分狭小,大挖掘机根本无法进入,只能依靠人工清淤。这个工程量,他想想就觉得几乎不可能完成。
琢磨了好几天,请教了不少技术员,贾德明最终下了决心,专门去了趟山东,花了8万多块钱订购了一台小型挖掘机。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被大水冲过的核桃树开始出现了病害。这让本来就着急的贾德明更加不安。
下午,技术员马有庭赶到了贾德明的地里,仔细查看了核桃树,马有庭告诉贾德明,树干和树根、树叶一样需要呼吸,如果长时间在土中掩埋,土壤湿度过大,树干不透气,就会开始腐烂。
和农作物的短周期生长不同,果树的生长时间更长,需要注意的管护问题也就更多。看到不少核桃树又抽出了新枝条,马有庭告诉贾德明,别看这些树看似已经恢复了生长,但要安全越冬,还是需要精心管护。
贾德明说,今年的洪水,冲走了这些树,却也给他带来了一些新的启发。
△这处种满了柏树的地方在灾害中没有出现一次滑坡
这次降雨中,他发现滑坡都只出现在刚种下柏树、泥土比较松散的地方,而种了两年多柏树的地方,没有出现一处滑坡。贾德明感慨地告诉记者,靠山吃山,种植果树不能只盯着自己的果园子,更要看到园子后面的整座大山。等到果树的恢复工作结束后,明年的春天,更多的绿化工作在等着他去做。
【演播室4】半小时观察: 砥砺同心生产自救?
洪水肆虐,淹没了农田、冲毁了庄稼,很多良田绝收;但洪水冲不垮的,是人民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的期盼与信念。特大暴雨之后,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河北省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紧急启动了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组织调拨5000顶帐篷,协调北京市援助5000张折叠床、5000条毛巾被,帮助受灾群众做好临时安置工作。如今,路通了、菜种了、在政府的帮助下,农业、林业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鼓励农民积极补种、改种,尽快完成灾后重建,减少灾害损失,村民生活已逐渐恢复往昔的平静。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9月02日 22:1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7月19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出现了大范围的强降雨,石家庄西部山区遭到特大暴雨,特大暴雨导致部分农田被淹。石家庄赞皇县西江洞村民郜建胜的一车红薯是刚从自家地里挖出来的,因为洪水的影响,红薯的个头大多比较小。特大暴雨导致当地村民都受到了影响。特大暴雨之后,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河北省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紧急启动了救灾应急响应。(《经济半小时》 20160902 聚焦灾后重建:洪水过后重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