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720 抗洪的日子:安乡何能保平安

来源:央视网2016年07月20日 22:37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湖南境内有湘、资、沅、醴四条大河,最终它们都汇聚到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区。因此,每到汛期,洞庭湖周边地区防汛形势都十分紧张。今年洞庭湖流域又一次出现了严重的汛情,那么这一地区又是如何确保堤防安全的呢?

防汛压力大,村民连续值守闹起情绪,镇党委书记上门做工作

夜里9点,大功率照明灯把新华垸抢险现场照的亮如白昼,运载填河石块的卡车在大堤上来回穿梭。

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工程设备,从南北两个方向不断把石块推进溃口。

陆军某工兵团,争分夺秒在大堤溃口外围,搭筑起一条长约四十米的钢木土石组合坝,而舟桥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正紧急搬运搭建堤坝的钢管木材,送到河对岸。

陆军第41集团军某舟桥团教导员张大能:从保障架桥、转运物资、保障渡河,将近30个小时,战士一刻都没有离开过大堤。

新华垸的溃口发生在7月10号。这天上午9点半,巡查人员发现新华垸红旗闸新旧两个土层的结合部位出现了渗漏。

险情迅速恶化,上午11点,整个堤身开裂,湍急的洪水顺着裂缝和溃口冲出了河道。

面对突然而至的险情,新华垸内的两万多居民迅速撤离。当天下午5点,人员成功转移完毕,没有发生一例伤亡。

尽管已经是夜里,但天气仍然湿热,约300名部队官兵身背沙袋向新华垸溃口发起最后的冲刺。

另外2000多名武警战士的脚边放着已经填好的沙袋,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7月12日上午8点15分,在连续奋战了45个小时后,随着最后一块硕大的石料稳稳落入水中,长达47米的新华垸溃口复堤工程终于成功合龙。

今年入汛以来,湖南省洞庭湖区水位居高不下,回落缓慢,防汛堤坝长时间、高水位运行,承受了严峻考验。就在华容县新华垸溃口成功合龙之时,在仅仅50公里外的湖南安乡县,一场紧急防汛会议正在进行。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副县长李长春:从今天晚上开始到21号,还应该有一个两次的降雨过程,必须要高度重视。

安乡县位于洞庭湖区腹地,6月27日到7月11日,这里连续遭受两轮强降雨袭击,平均降雨量达到210.53毫米。同时受上游来水量加大影响,全县12个乡镇的420公里临洪大堤,有310公里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

如此危急的情况下,新一轮强降雨又要到来,这让会场上每个人的心情都异常沉重。

一散会,安乡县水利局总工程师刘文祥赶紧来到县防汛指挥办公室,向值班人员特别强调了工作任务。

刘文祥干了近20年水利工作,他向《经济半小时》记者介绍,安乡素有“洪水走廊”之称,是长江分泄洪水和湖南四大河流之一的澧水注入洞庭湖的必经之地。县内有5个大垸,一线临洪大堤总长度占整个湖南省的八分之一,在洞庭湖区各县中,安乡的防汛抗洪压力算是最重的。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水利局总工程师刘文祥:我们是北边头顶一盆水,脚踩一盆水,中间西边手里还揣着一盆水。不论长江、澧水来水,还是洞庭湖的水位,都影响我们安乡。

特殊的水文地理环境,加上今年的大汛,安乡县的堤防设施和排水系统都面临着严重挑战。

刘文祥:面对这个情况,要两手抓,既要抓堤防的安全,又要抓垸里的农民保丰收,也就是排渍,应该说我们工作量相当大。

刘文祥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了确保堤上的安全和垸内的安居,安乡为今年的防汛工作投入了巨大财力,光抢险的防汛物质器材和堤上的劳力费用就突破了2000万。

除了从县财政里挤出防汛资金,安乡还制定了详尽的防汛预案,根据不同的汛情等级,安排相应的人力投入。

尽管把防汛放在了重中之重,但对安乡这样一个农业县来说,在人、财、物上的实力毕竟十分有限。然而,在今年遭遇的几轮洪水袭击中,安乡却没有一处因为大堤出险而受灾。全县近70万亩农田中,只有约15万亩因为内涝遭受轻微损失。那么,安乡县凭什么在支撑防汛抗洪的大堤呢?

7月13日上午,安乡县下渔口镇党委书记杨瀚刚开完会,就冒雨赶回镇里的防汛指挥所。在上一次降雨中,镇上4个电力排水站的19台机组,有6台出现了故障。经过抢修,现在有2台恢复正常,但仍有4台无法运转。

听说明天才能修机器,杨瀚很是心急,马上出发到电排站催一下进度。

杨瀚着急不是没有道理。下渔口镇地势低洼,每逢下雨,很容易出现渍水、内涝。全镇只能依靠这19台机组保证排涝。

然而,工作人员在维修中遇到了大麻烦。位于主沟渠和电排站之间的检修闸,已经完全老化,没办法关严。这时候,如果先组织人员维修闸门,再修机组,杨瀚又担心时间上来不及。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下渔口镇党委书记杨瀚:最好是一台都不能坏,因为我们这边本身排渍的能力就比较差,还坏掉一台,那我就不敢想了。

大伙儿赶紧商量抢修办法,一名工作人员提出,要不潜到水下维修?但考虑到水里存在血吸虫,杨瀚有些犹豫。

然而,如果不及时修好机组,新一轮强降雨来临,受灾的将是镇上近4万居民。形势逼人,杨瀚咬牙接受了潜水维修的法子。但他提议,为了最大程度的防止感染血吸虫,首先要做好防护,同时先开启能正常运转的机组,尽量降低检修闸口里的水位。

就在大家开始准备的时候,机械厂提供的维修配件也送到了,一套共需2万多元。

面对拉来的一车配件,水管站站长犯起了难。他告诉杨瀚,今年他们已经从机械厂赊了不少账,这次厂子虽然提供了配件,但已经有些着急了。

为了不让站长为难,杨瀚提出镇里会尽快筹集资金还账。

杨瀚:我现在资金筹集也比较困难,因为上次跟每个村里都拨了一部分资金下去了。反正你们该做事的做事,赊账的话讲一点好话,好不好?

配件到了,维修的方案也定了,杨瀚刚松了口气,又接到了东成湖村村支书打来的电话。原来,听说镇上马上要安排新一轮的防汛任务,有些刚下大堤的村民因为身体疲惫,闹起了情绪。杨瀚赶紧赶过去了解情况。

按照防汛要求,在水位达到甚至超过警戒水位后,大堤上就需要24小时看守巡查。

常德市安乡县下渔口镇东成湖村村支书刘光辉:前面搞了6,7天,在屋里的人已经轮了两轮了,确实也比较疲劳。保障工作要做好一点了,要不然的话人心就聚不拢了。

听完村支书的陈述,杨瀚决定亲自到农户家里去看看。

因为劳动力不足,前一阵子村里让严正桂多上了几次堤,这让他觉得不太公平。在一边的村干部赶紧插话解释起来。

村干部:劳力45岁,40岁以上的都算年轻的了,基本上都是七八十岁。那边有一个84的,他就要上堤,那我也不敢让他上。
 
年轻的男劳力少,这是摆在东成湖村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最终,杨瀚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由村里组织互助,巡堤劳力家里的农活,让不上堤的村民帮忙干。这个80后书记提出的办法,既没有影响双抢,又没有影响巡堤,严正桂和干部们都觉得可以接受。为了让严正桂摆好心态,杨瀚还跟他说起了道理。

杨瀚:堤外面是洪水,堤里面是家园,家园是谁的家呢,就是我们大家的家。你的田也在这个垸子里,我的田也在这个垸子里,所以说到了紧急的时候,把防汛的事搞好,把安全保障到位,这是第一位的。

常德市安乡县下渔口镇东成湖村严正桂:来的洪水是不可抗拒的,都该上的还是要上,该维持的还是要维持。

道理讲通了,方法也有了。在像安乡这样的农村地区,做好基层防汛工作有很多现实的困难,资金有限,人员紧张,情况复杂,可汛情的压力却不会有丝毫的折扣。凭着以身作则的行动,耐心细致的说服,杨瀚一一化解了这些难题。解决了村里的困难,杨瀚又走上大堤,那里还有许多困难等着他去解决。

9个值守点每天巡查4次,基层农村干部半夜也要亲眼看看,检查完之后才能安心睡去

7月15日上午,在安乡县下渔口镇六角尾村,一户紧挨着大堤的民宅后面,出现了一处沙眼。

情况危险,杨瀚赶紧组织10多个村民,争分夺秒处理险情。

杨瀚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如果沙土水流大的话,会把大堤洗空,进而影响整体结构稳定。

大伙冒着大雨搬来七八十斤重的沙袋,围在周围,并倒入大量鹅卵石。

经过两个多小时,沙眼终于被成功封堵。

虽然暂时堵住了沙眼,但彻底修复,还要等到汛期结束,堤外水位降下去之后。了解到这户人家,只有70多岁的杨凤芝一个人,杨瀚决定每天都派人过来查看情况,还反复叮嘱老人,也常常留意一下沙眼的变化。

进入汛期以来,巡堤督查,及时发现沙眼、管涌险情,是杨瀚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大堤上各种穿堤设施,是最容易出现沙眼和管涌的地方。

晚上9点,杨瀚对一处穿堤设施还是放心不下,打着手电过来查看。

杨瀚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尽管现在水位不高,但闸门底部仍有少量渗水,所以安排了村民24小时在这里值守,自己也每天都要过来好几趟。

查看完闸门后,杨瀚又前往另一个值守点。安乡县在防汛制度中,制定了夜间值守“五个一”标准:一盏灯,一个棚子,一个本子,一个通讯工具和一班值守人员。这个标准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杨瀚《经济半小时》记者,其实执行起来任务可不轻松,因为它们关系着镇里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杨瀚:不是坐这看着就可以了,你必须得耳朵到听,眼睛要看,得发现问题,没有问题才能写正常,有问题你必须要上报。

进入汛期,镇上的9个穿堤设施值守点,每天要巡查4次,尤其在凌晨3点,因为担心值班人员疲劳松懈,杨瀚总要亲自去看看才能放心。这样一来,他每天晚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杨瀚:如果是看堤防在巡查的话得要三到四个小时,因为要查的仔细一点,看完了之后才睡得着。

从杨瀚那里,我们没有听到过一句豪言壮语。钱不宽裕,人手也紧,但他用自己的努力,来尽力弥补抗洪防线的短板。他有的只是对防汛工作的认真,对职责的坚守。这样一个基层农村干部,用他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基层防汛最坚实的基础究竟在哪里?而在安乡县有许多基层水利工作者,也像杨瀚一样,日夜奔波在防汛大堤上,为安乡的平安坚守着。

基层水利工作者27年练就“千里眼”,7公里大堤每天来回3趟,用梆子声报平安

他,每天要沿着大堤来回走3趟,每趟来回近15公里。他负责的7000多米长的堤段,每一寸土他都了如指掌,同事们都称赞他是“千里眼”。他叫吴连武,是安乡县深柳镇水管站的一名技术员。

他们工作的时候手里总拿着一个叫梆的东西,用来报平安。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深柳镇水管站工程股长吴连武:没有什么险情,我们就敲,告诉乡亲们,我们在这里巡逻,你们安心休息。

吴连武所在的深柳镇,只有4名水利技术人员,堤防长度达到了32.5公里,这就意味着每名水利技术人员需要负责8000米左右的堤段。而沙眼这些微小的险情,只能靠徒步排查才能发现。每天早上、下午和晚上,吴连武要在自己负责的7000多米防洪大堤上徒步往返3次,一次就要2个多小时。

大堤上一丝一毫的变化,都逃不过吴连武的眼睛。

他发现的大大小小的险情,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了。吴连武负责的堤段穿过4个村子,只要看到他的身影,村民们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经济半小时》记者:有他在,是不是心里会踏实一点?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深柳镇孟家洲村副书记周德昌:那肯定呗。有什么险情,他一看到就知道,我们有时候看到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条长到望不到头的堤坝,吴连武一走就是27年。

27年里,只要进入汛期,不论烈日还是风雨,他都每天准时出现在这段大堤上。巡堤查险,观测水位,日复一日的工作,看似单调,却容不得一丝松懈。

吴连武:我还是比较爱我这个工作,为了老百姓的平安,我愿意这么工作。

不善言辞的吴连武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明天就是他47岁生日。他最大的生日愿望就是大堤平安。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生日能过踏实了吗?

吴连武:踏实了,今天巡查现在觉得水位这样下去了,心里还是比较太平一点。

捍卫安乡的安全,除了尽职尽责的基层水利工作者和基层干部,还有一道重要屏障,就是安乡上游大大小小的水库。

刘文祥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湖南是全国水库最多的省份,省内大大小小的水库达到1万4千多座。7月1日至5日,湘中以北遭遇强降雨,柘溪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峰,五强溪水库发生今年以来最大洪水过程。通过科学调度,大型水库全力拦洪、错峰、削峰,极大减轻了洞庭湖区的防洪压力。对防汛重地安乡县而言,防洪减灾的效果非常明显。

水库调峰蓄水的功能,给防汛抗洪增加了一个重要工具。但家住安乡县黄山头镇的何有新,却对水库有另一番记忆。

就在何有新家上方不到500米处,有一座库容量达到149万立方的东湖峪水库。

东湖峪水库早在1958年就建成使用,但在运行了半个多世纪后,因为设施老化,丧失了基本的灌溉蓄洪功能。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黄山头镇水管站站长潘峰平:因为设施老化,关不住水,这个老大坝又渗透,基本上丰水期间,水就能够直进直出,不能调蓄雨水。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黄山头镇长山村村民何有新:一下雨的话,雨水就往下面铺天盖地,全部被淹了。

老旧的东湖峪水库曾经是下游4万多百姓最大的心结。“雨天有水拦不住,旱天缺水放不出”,为了这座病险水库,村民们不知找了村里多少次。

常德市安乡县黄山头镇长山村村支书刘少祥:像住在这个位置,生活水平没有保障,农作物收入没有保障啊,对这个水库反映比较大。

6年前,安乡县和水利部门对东湖峪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对坝体、护坡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潘峰平:六方块的护坡,设施的改建,包括上下游的草皮护坡、围湖公路的修建,按照设计是接近400多万吧,最后国投资金就是270多万对除险加固。

如今,水库的问题解决了,这两年,每逢下雨,村民们不再担心害怕。

何有新高兴地表示,现在无论是垸外过洪峰,还是垸内下大雨,她的心里都觉得挺踏实。

【半小时观察】基层干部群众是防汛体系的基石

面对滔天的洪水,安乡守住了一方水土的平安。这份平安来自成千上万无惧危险的抗洪战士;来自大型水利枢纽科学的调节;来自得到彻底根治的中小水库;但需要在这里强调的是,这份平安同样也离不开认真负责、化解难题的农村基层干部,离不开忠于职守、勤勤恳恳的基层水利工作者,离不开成千上万任劳任怨的上堤群众,他们是国家防汛抗洪系统的基石,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的堤坝才会变得更安全、更牢固。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7月20日 22:37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每到汛期,湖南洞庭湖周边地区防汛形势都十分紧张。今年洞庭湖流域又一次出现了严重的汛情。在新华垸,大堤整个堤身开裂,湍急的洪水顺着裂缝和溃口冲出了河道,抗洪战士将新华垸内的20000多名居民迅速撤离,无一例伤亡。从保障架桥、转运物资、保障渡河,300名部队官兵身背沙袋向新华垸溃口发起最后的冲刺,在连续45个小时奋战后,终于将堤工程成功合龙。(《经济半小时》 20160720 抗洪的日子:安乡何能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