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703 党支部里的致富带头人:山村“下山”

来源:央视网2016年07月03日 22:50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党支部里的致富带头人”,今天我们要关注一个特殊的村子,它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村子早在1984年就开始了脱贫致富的尝试和努力。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一直在努力。今天我们就去这个扶贫第一村,去看个究竟。

曾经漫天要价吓跑开发机遇,十年后组织改革盘活旅游经济

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赤溪村,畲族人民在河堤上唱起了畲族歌曲:一道梁唤一个山鹊鹊,茶缨缨捎带给情哥哥……

每天,当这样极具特色的畲族歌曲唱响山涧的时候,赤溪村九鲤溪的竹筏码头就热闹起来。船工杜家宜接上了第一波客人,开始新一天的畅游。

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民杜家宜:我们一天多了也筏了六七趟,我们这边公司给我们一趟是100块吧。

赤溪村是福建省宁德市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畲族村,位于福鼎太姥山的西南麓。

就是这样一个11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就有九鲤溪和下山溪两条溪水绕村而过。山清水秀的美丽风景,不用杜家宜这样的船工喊号子,就会引来游客的忘情歌唱。

游客: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杜家宜:五一十一的时候,这整条溪都是红的,他们都是穿着救生衣,下去上来下去上来都没有歇。

今年48岁的杜家宜从12岁就接过父亲的竹竿给人撑排运货,一撑就是30多年。

30年前,赤溪村是太姥山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很多人靠卖苦力糊口,一年到头还都填不饱肚子。当年,杜家宜每天凌晨五点就要起床去山上搬货,在船上码好后,再撑着竹排赶往五公里外的杨家溪,遇到激流险滩的时候,险情丛生,却只能听天由命。
杜家宜:山上砍下来的木柴,然后全部放在排上,拉到杨家溪下面去卖,当时100斤才卖一块五。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您的船费是多少呢?

杜家宜:船费我们是靠这个卖出来,当做船费。比如说我山上是一块二买过来,然后拉到下面一块五,剩下三毛钱是船费。
如今,杜家宜还是撑竹排,但是在景区里给游客撑,按次数计薪酬,他每月至少能拿到3000多块钱。特别是从去年7月开始,景区每天的放排量成倍增长,薪酬高的时候,杜家宜一个月能赚四五千。收入高了,日子好了,老杜撑竹竿力气十足,时不时还晃一晃他手腕上那个金灿灿的大手表。

《经济半小时》记者:多少钱您的表?

杜家宜:三千。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个奖励给自己的吗?

杜家宜:是我儿子给我的。

杜家宜的儿子是赤溪村走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如今在广州上班。杜家宜的妻子在村里开了家客栈,还经营了一个小卖部,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赤溪村408户,1806口人,像杜家宜这样搞旅游的家庭,全村占了一半以上。

借助得天独厚的天然美景,搞旅游开发,让赤溪村告别了贫穷的日子和痛苦的回忆。

看到今天赤溪村的富庶,很难相信,这个村却曾经差一点错过发展的机遇。事情还要从十年前说起。

福建万博华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庄庆彬:因为我们过去这边地方交通不便,所以老百姓可能在观念上会相对会落后一点。有的人就漫天要价,甚至还有点刁难,所以后来我就撤到这里边来。

2004年,很有经营头脑的庄庆彬来到赤溪,看中了这里的旅游资源。当时他就投资了300万开始硬化地面。但个别村民盯着眼前小利,借机向他漫天要价。各种无理的条件,让庄庆彬吃了个哑巴亏,无奈之下,他最终只能移师别处,把项目带到了隔壁的杜家村。

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杜家村村民杜正超:就是它(旅游公司)一来的时候,赤溪村就没开发,就到我们(杜家溪)先开发。
庄庆彬被挡在赤溪村门外,除了村民漫天要价,还有另一个隐情。原来,赤溪村当时对怎么发展经济,内部意见并不一致。一部分村民,希望能引进旅游企业,这样住在村子里就能上班挣钱;但另一部分村民,则希望发展小水电,甚至还引入了一家外省公司,但最终因为没谈拢土地赔偿价格而作罢。

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民吴伏淡:吵得非常厉害,那个浙江人老板车开出来都被他们拦住了,差一点就斗殴起来。电站又没了,旅游又没了。

现任的支部书记杜家住,当时并没有进入村两委。他直言当年不仅村民观念狭隘,互相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就连村干部之间也都不团结,吵来吵去,把机会都给吵没了,让整个村子丧失了大好时机。

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赤溪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当年)我虽然没有在村委会,我就感觉太可惜。

村两委班子不力、党建基础不牢。宁德市委一下戳中了赤溪的“软肋”。

宁德市委通过换届调整了两委班子,用能人担起了引领畲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并下派了驻村帮扶的第一书记。

福建省宁德市市委书记廖小军:我们这个地方的发展到底要做什么,定位要准确,目标要明确。不仅要科学,而且要符合实际,让老百姓能够心里踏实,能够理解、接受,我觉得这是个基础。

王纯华就是从福鼎市农业局下派到赤溪村的驻村干部。刚进村的时候,当地百姓一直习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落后的意识和狭隘的观念让他十分吃惊。

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赤溪村第一书记王纯华:你每一方提出的一个发展思路,或者说我们镇里面要往市里面提出的发展思路,它有些触及到个人利益的,他都会想办法去反对。

但眼瞅着隔壁杜家村的旅游业搞得风生水起,赤溪村却一潭死水停滞不前。王纯华和村支书杜家住就急得挨家挨户走访询问。
通过调查,全村有200多户愿意参加旅游经营,160多人愿意直接到旅游公司就业。最后村委会一致决定,尽快让旅游公司进驻,打通“太姥山—赤溪—杨家溪”三地旅游线路对接,全面激活赤溪旅游发展脉络。就这样在村干部和村民们下决心选择生态旅游立村之后,被吓走的庄庆彬又被请回来了。

庄庆彬:老百姓后来看这边发展的这么好的时候,他就先(表示)后悔了说,当时我们本来是应该在我们这里先发展。所以现在在赤溪村,做工作就很好推进了。

看着眼前的赤溪村,人们很难相信它在30多年前有多穷困。那时候,28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2个“五不通”的偏远自然村里。那时的赤溪村也很有名,只不过这个名声不是因为山水风光好,而是因为令人震惊的贫穷。

婆媳穿一条裤,人猪食一种粮,一篇报道掀开赤溪村输血扶贫记

这个按动快门的老人叫王绍据。他早年担任过《闽东日报》的总编辑。32年前,王绍据自己都不会料到,他写给人民日报编辑部的一封反映赤溪下山溪自然村贫困状况的读者来信,竟然在全国引起轰动,还由此改变了整个赤溪村的命运。
而这一天,王绍据重游赤溪,再次遇到当年采访过的下山溪村困难户李先茹。

两位70岁的老人久别重逢,双手紧握在一起,久久没有松开。

为了更好地介绍赤溪村扶贫的艰难历史。老人们答应带领《经济半小时》记者去一趟当年的下山溪自然村。老人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下山溪并不在山下,而是一个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村庄。爬了20多分钟的山路后,越走越险,越来越窄,几乎快看不出路来。

原《闽东日报》总编辑王绍据:今天刚好是阴天,下雨天根本没办法上得来。你看他们里面的村民要扛着竹子,还拿着竹子扛在肩上,拿外面去卖,你看看艰难不艰难。砍一根竹子才一块钱,过去的钱是一块,你看非常艰难。

这是30年来很少再有人走过的山路。湿滑的山体盖满了落叶和青苔,踩上去一步一滑。而身旁的竹林下面就是悬崖峭壁。王绍据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当年有人曾含着眼泪给他讲述了80年代下山溪村“婆媳穿一条裤”的辛酸场景。那时他一遍遍上山调研,一遍遍经过这个中途的“驿站”

王绍据:大家累了就在这里休息,下雨了就在这里避雨一下。哪有地方就是坐石头上,或者哪里草拿抓一把。

老人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遇到危险的地方,他先探出一只脚来,踩踏实了再迈出另一只脚。32年时光荏苒,当年正值壮年的王绍据如今已经是70岁高龄。但一种与当地百姓疾苦相依的深厚情感,让他在这条扶贫的路上从未停下过脚步。

在这条最原始的山路上,一不留神就会滑下山涧的深渊里。年轻人走路还气喘吁吁,更何况一个70岁的老人。

爬了将近一个小时,王老最后几乎是手脚并用地攀上了下山溪村的旧址。

这是峭壁旁仅存的一块平坦空地。但当年简易的茅草房已完全看不出来。荒废的宅基地上,七八米高垂直陡立的,山崖就是当年房子的后墙。下山溪村就是这样被“挂”在半山腰上的。

王绍据:第一次来到就看到这户人家,把锅盖打开看了一下里面就是野菜,就是苦菜。这户人家养一头猪,给猪吃的也是苦菜,就是人跟猪的基本差不多。

这是下山溪村离山脚最近的一户人家,也是当年王绍据走访的第一户人家。老人一边用镰刀砍着杂草,一边念叨着。30年前触目惊心的心酸场景,似乎就在眼前。

王绍据:看到孩子没有穿的,看到一个妇女就包在床里面下不了地,就是没裤子穿,裤子给婆婆上山采茶去了,真是有这么情况。

然而贫穷给当地百姓带来的不只是衣难遮体,食不果腹的身体折磨,更有难以摆脱的精神痛苦。一起爬上山来的李先茹,他的家就在后山。当年,没有外村的姑娘愿意嫁到下山溪,他只能跟自己的表妹结婚。而就在妻子分娩的时候,大出血去世。这成了他内心无法抚平的伤痛。

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民李先茹:那时候很苦啊,都想回忆以前我们在下山溪的那个苦难,我想起来就要掉眼泪了。

也许70岁的李先茹早已欲哭无泪了。40多年前,他眼睁睁看着妻子因难产在家中的茅草屋里去世。这是怎样的生离死别呢。
李先茹:(孩子)生落地她就死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没有接生的医生吗当时?

李先茹:没有,医生都没有。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是谁来接生的呢?

李先茹:她自己生,我们下山溪一村都是这样子,没有医生。

王绍据当年到下山溪自然村采访的时候,这个村有22户,88口人。亲眼看到触目惊心的贫穷,就像一根钢针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内心。下山之后,他久久不能平复心情,奋笔疾书,坚持要把最基层的声音反映上去。

王绍据:回去的话,一路上想着,连夜睡不了觉,才写成这篇情况反映。

就是这篇改变赤溪村命运的报道,在1984年6月24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头版,而且还配发了题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

这一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由此拉开了中国全面扶贫脱贫的序幕。赤溪村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省地县镇四级党委政府开始给予赤溪特别的关心与扶持。当地政府于1994年作出决定,移民搬迁,整体下山。但穷家难舍,长期封闭的生活让很多人顾虑重重。时任赤溪村支部书记的黄国来几次翻越艰险的山路,去山上挨家挨户做工作,最后他用实打实的土地保障政策和心贴心的诚意,打动下山溪村的22户村民,让他们安安心心地搬下了山。
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赤溪村原支部书记黄国来:我们就跟他安排40来亩的种菜地,这块地是属于村委会的,我说大胆划给你,你安心去种。

从1994年8月到1995年4月,下山溪村22户村民全部完成搬迁。此后的20年间,赤溪另外十多个自然村的群众,也分三期陆续搬至赤溪村中心区。“生态旅游业”被定位成为村里的致富产业。然而,落后的交通设施,又成为横拦在赤溪村脱贫致富道路上的一道障碍。

“要致富,先修路”,当地政府为了加快开发生态旅游,对赤溪村给予了大力扶持。从最初的羊肠小道到简易公路,再到柏油公路,二级马路。特别是去年7月15日,总长19公里、投资3亿多元的杨赤公路建成通车,赤溪村到高速公路口只需20分钟。

山门开启游客来,赤溪村的生态旅游产业像加足火的开水一样,沸腾起来。

福建省宁德市市委书记廖小军:每天现在去都有三十几个大巴,一个月都将近有两万多三万人,那么旅游的人来了之后他总要吃喝玩乐游,那么就可以带动当地的农民的增收。

三十年间,赤溪村历经了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扶贫的历程。可以说,几种主要的扶贫模式它都尝试过,但最终这个村还是选择了旅游+产业扶贫。在曲折中摸索出的扶贫之路,给这个村带来了多大的变化?我们继续往下看。

立足旅游+产业,三十年换血造血,村人均收入实现70倍增长

虽然这天并不是周末,但前来旅游的车辆已经把村委会的空地停满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村支书杜家住,立刻截住镇里来考察的领导,汇报村里要建游客中心的事。

杜家住:自从去年7月15号开通这个路,我们每天到这里的游客至少增加了500人,但是我们村的一些旅游的服务设施还是没有跟上。

建立游客中心的事,村委会已经论证过了几次。

为了便于直观地向镇领导说清情况,杜家住把游客中心、停车场和畲族文化馆的设计图做成了效果展板。

杜家住:虽然我们的规划也已经出来了,但是在我们的资金的统筹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困难,有我们的林书记在,也会帮助我们筹集建设的部分。

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党委书记林有龙:这一块我们市委市政府作为国家专项基金,向国家申报,现在已经报到国家发改委了。目前可能如果这个专项基金能争取得来,有7000多万的钱,我们来做这块的打造,这个基金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林有龙提到的7000万资金是由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专项建设基金。这个基金利息低,贷款期限长达20年,非常适合杜家住提出的游客中心建设。得知了这个消息,杜家住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他顾不上歇口气,又迅速赶往下山溪的出水口。今天他专门约来了外地的投资商,研究下山溪水资源的开发。

杜家住口才并不好,但他非常善于运用细节,不失时机地向投资人介绍赤溪村的生态优势。

杜家住:生态也是非常好,你看这蝴蝶非常漂亮,体现了我们赤溪村生态好。

更让人吃惊的是,杜家住突然径直走到奔涌的溪水旁,掬起脚边的一捧水,就直接喝掉到了肚子里。

杜家住:我们当地所有的村民都,祖祖辈辈都是饮用我们这里的水。

赤溪村的父老乡亲邻水而居,靠水吃水。跟养育他们的下山溪水有着深厚的情感。而杜家住觉得如果仅仅是旅游开发竹排,水还是白白流掉,可惜了。下山溪的清水来自纯天然的山泉,方圆几十公里之内又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源。如果能开发出矿泉水,过去的穷山恶水就真正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青山绿水。所以,他自己喝完后,就用矿泉水打上一瓶,递给了前来考察的陈俭敏。

《经济半小时》记者:它这个入口是什么感觉?

福建大沁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俭敏:这水喝来很清甜,有点很清爽的感觉,冰凉冰凉很舒服。

陈俭敏是福鼎白茶的生产商,曾多次在省内寻找、考察能与白茶一起匹配冲泡的水源。而到了赤溪后,他就被当地的生态环境所吸引,更为杜家住的真诚而感动。这次考察后,他有了自己的初步计划。

陈俭敏:当地的就业大概我们计划解决到大概50名左右,初具规模50名,他们的月工资大概都要将近3000块钱左右,然后还有些企业效益跟村里面的效益怎么样合作、怎么样共赢。

听到这样的结果,杜家住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送走陈俭敏,刚刚赶到村委会,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另一家投资公司打来的,说话的当儿,对方已经赶到了赤溪村的杜家堡民居。杜家住亲自当导游,做讲解,人像打了鸡血一样。

像这一点都是有文化的人进来一看,为什么这门前要放两个石头,他们一看就会知道,以前这肯定有人做过豆腐。

杜家堡是赤溪村明末清初的古建筑,距今已有400年历史。

从航拍镜头来看,整个古堡占地面积约80亩,里面建有7座古朴凝重的明清风格的老房子,布局巧妙,路网纵横交错、曲径通幽。

在赤溪村旅游开发名声大噪后,杜家堡的48户村民主动要求搬迁出来,让村里帮助推介搞旅游建设。所以,今天的议题里,杜家住还是落到了如何帮助拆迁村民安置工作的事。

杜家住:在原来的一种风格下,不改变它,另外一个需要解决的一些就业的问题我们这里的人要优先。

上海蔚盈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长华: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是首要问题,我们会放在第一来解决。剩下的协议上面有一些需要修改的条款,没有关系,可以按照村民这边的意见来把它修改一下。

来开会的都是杜家宗族里有威望的人。他们发起话来,一点都不含糊。整个工程必须什么时间完工,民居改如何修缮,他们都有自己的主张。

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民杜家乃:两年完成,八年赠送,然后就是资金的各方面还是另外坐下来再谈,如果该修改的就修改,做的时候就整座做下来。

林长华:往这个项目里面投下去4000万最少的,所以这两年我们是一定抓紧时间把它开发出来,因为不是你等不起,是我等不起。

杜家堡古朴的屋檐外已飘起细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厅堂里,热烈地讨论古宅旅游开发计划。杜家住时不时地插话、争论着。我们发现,在杜家住的一天里,他不停地接电话、谈合作,忙项目。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作为赤溪村村支书的新常态。他为此付出着、努力着,自己也似乎看到了赤溪村更美好的明天。而一组组数据也向人们描绘了赤溪村的变迁:全村3家旅游公司仅半年时间接待游客量就比2014年全年增长50%。在赤溪村主路长安新街上,开起73家各类民宿、农家乐和特产店。

2015年全村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是1984年的70多倍。

福建省宁德市市委书记廖小军:赤溪村去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有486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1.8%。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3262元,比上年要增长了将近12%,村财收入也有32万元,比上年也增长了将近20%。所以这里面从一个缩影可以看出我们全市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成效。

【半小时观察】扶贫需要眼光和思路

在中国的扶贫历史上,赤溪村书写了特殊的一笔。从30多年前全国闻名的贫困村,到今天靠优美的生态环境,旅游致富,赤溪村的脱贫之路走得并不平坦。发展理念的落后、发展模式的错位,都曾经给赤溪村制造过障碍。而最终还是依靠村支部的力量,把稳了赤溪村的方向,从矛盾和挫折中走了出来,摸索出了正确的路径。今天,赤溪村正在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作为带头人的支部书记杜家住,也找到了发展经济的新路子。其实,这条新路不仅属于他和赤溪村,也属于那些在扶贫路上摸索着前进的村子。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而是面对贫困时发现机遇和实现梦想的眼光与思路。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7月03日 22:5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党支部里的致富带头人今天关注一个特殊的村子,它就是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它早在1984年就开始了脱贫的尝试和努力。30多年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一直在努力。节目就走进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看村支书如何推进古宅旅游开发计划,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 (《经济半小时》 20160703 党支部里的致富带头人:山村“下山”)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