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前夕,我们的记者走进了基层的党支部,寻找那些“党支部里的致富带头人”。在宁夏盐池县,有一个曾记畔村,这里干旱少雨,全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村里流传着一首民谣,“吃水没有源,走路很艰难,三年两头旱,口袋没有钱”。2006年,曾记畔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500元。而到了去年,他们的人均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5795元。这样一个贫困村,究竟用什么办法致富了呢?
开创互助资金担保贷款新方法,打破输血式扶贫的恶性循环
这天,曾记畔村的文艺能人们纷纷从县城赶了回来,为一个星期后,村里的“七一”文艺汇演加紧排练。
这间面积不大的简易棚子,是村里去年刚建起来的“文化礼堂”。一听说有皮影戏和秦腔,村里的老人、孩子纷纷赶来,把这间“文化礼堂”围了个满满当当。
曾记畔村村支书朱玉国,没顾得上看表演。他刚叮嘱完排练的事情,就接到一个电话,急急忙忙赶回了村部。
村委会的这间屋子里,早已有5位村民在等着他。
从这间屋子到另外一间,老朱忙得脚不沾地。
二十多分钟之后,这位村民从朱玉国手里接过了一张一万元的现金支票。
曾记畔村村民:贷了一万块钱,家里各方面都有一些困难,想贷个钱用来买几只羊。
填表、申请、取单、提款……村委会里这间看似简陋的金融便民服务中心如今是曾记畔村的“金融心脏”。
728户2058位村民的生活早已与这个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子息息相关。那么,村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贷款?贷款为什么需要入股?1个人贷款为什么需要5个人同时在场呢?事情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曾记畔,宁夏东部的一个小村庄,位于“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南缘,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自然条件恶劣。村民们的唯一生计就是养些滩羊、种些杂粮。
2006年10月,曾记畔村被国务院确立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村,并拨付了第一批20万元的扶贫互助启动资金。所谓扶贫互助资金,就是通过国家拨款,带动农民入股组建互助社,将扶助资金盘子扩大,再按比例分配,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对村支书朱玉国来说,这笔钱却更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因为,这次不是过去的补贴或拨款,而是互助贷款,不仅要发下去,而且还得要还上来,这让很多村民接受不了。
宁夏盐池县曾记畔村村支书朱玉国:你贷给我你还要要呢,我前年领的上头的扶贫款给的钱就不要了,你这个钱还要要呢,当年我们发了105户,八万多块钱就没放出去,在账上趴着呢。
出现这样的意外,让老朱有些不甘心。这位53岁的老支书深深地知道贫困的滋味,对于曾记畔这个靠天吃饭的贫困村来说,如果能搭上国家金融扶贫的快车,可能就意味着一次转机,一次重生。
朱玉国:我12岁就没有母亲,就是因为贫困,没钱医治,母亲就早早就离开人世,如果有钱拉到医院去(也许)就好了。那个时候一天挣八分钱,你说怎么能给母亲治病。
朱玉国不希望自己遭遇的悲剧在村里的后生们身上重演,但他也知道,单靠输血式的扶贫并不能让老百姓真正走出贫困。在这方面,曾记畔村曾经有过让人啼笑皆非的经历。
朱玉国: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你这个贫困户不行,今年就给这么大的小猪,小猪要吃东西才能长大,贫困户家就有十袋粮食,没有猪的情况下一年的口粮就够了,但是把猪弄了以后把粮食喂给猪了,到过年的时候猪喂大了,这么大相当好,他喊邻居亲戚来帮忙宰猪,这个年贫困户过的相当富裕了,吃的两个腮帮子油淌的,挺好的,到了4、5月份的时候,他来了,说朱支书,家里吃的没有了,我说你打的粮呢,粮我喂猪了,那猪呢,猪我吃光了。
国家把曾记畔村列入最早的互助资金试点村,就是希望打破输血式扶贫的恶性循环。可在毫无信用基础的农村,怎么样运用金融手段突破扶贫的瓶颈呢?曾记畔村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一年的时间里,老朱不停地召集村民商量。最后,大伙定下了规矩:村民要想从互助资金里贷款,先要在互助社入股,按照4:6的比例发放贷款。比如说,在互助社缴纳400元互助金股金,才可以获得1000元贷款,限期一年还款,并确立了五户联保、党员和贫困户一帮一等互助资金运行制度。
在村委会的墙上,贴满了互助资金运用的规章制度,这是十年来曾记畔村人不断总结、完善出来的经验和办法。老朱开玩笑地说,这就是曾记畔村的“宪法”,是村民们脱贫致富必须要守住的“基础”。
张孝,过去是曾记畔村最穷的村民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连“穷的叮当响”这样的词儿都不足以形容他经历的窘迫。
张孝:那个时候是生活所迫,整个(欠)账还有十几万,加上娃娃上学,也就准备(把)羊卖了,出去打工了,真是愁得不知道这钱怎么还,娃娃一打来电话不接不行,接了怎么说呢?
正当他最困难的时候,村里成立了互助资金合作社,向村民们发放贷款。迫于生活压力,张孝成了村里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找了四位亲朋好友给他做担保,从互助资金里贷出了2000块钱。
利用这2000块钱,加上家里还剩的3000元,张孝买了四十头小羊。幸运的是,他正好赶上了滩羊价格飞涨,不仅按时还上了2000元贷款,还一下子赚了一万多块钱,家里也留下了十多只母羊。一朝脱贫,张孝养羊的势头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三年,家里欠下的十几万外债就都还清了。
张孝的故事给曾记畔村树立了一个榜样,当初发不出去的互助资金一下成了香饽饽,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在互助合作社入股,然后再贷出款来,扩大生产。当初20万元的互助资金,加上这些年来社会帮助和政府投入,像滚雪球一样扩大到今年的538万元,贫困户最大借款限度也从当年的2000元提高到了1万元。
朱玉国:贫困户没有一个想当乞丐的,他也想发家致富,但是他短一个梯子,他想上房,没有梯子上不去,那么我们就给他搭一个梯子,让他慢慢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到房上。
互助贷款在曾记畔村搭起了一道通往幸福生活的金融天梯。可是,根据村里立下的规矩,村民要想登上这道梯子有一个先决条件,必须得找到另外四户人家,五户联保,共同担保、分散风险。这样一种信用互保的办法,本意是为了保证互助资金的使用安全,却也难倒了44岁的陈自军。
眼下,正是苜蓿收割的时候,陈自军每天都在地里忙碌。
六月末的曾记畔,白天气温高达37度,干热的空气要把地面上的一切烤干。陈自军每次把一簇簇苜蓿草叉到农用车上,都激起了阵阵尘土。
干活儿的时候,妻子就坐在车上。因为双目失明,她无法分担丈夫繁重的农活。
收完40亩地苜蓿,陈自军和妻子载着一天的劳动成果回家了。进了院子,顾不上休息,陈自军赶紧把割回来的草抱到羊圈,给自家的80只羊喂上。
陈自军盘算着,家里的这些羊,今年还能繁育80多只小羊,按照市价,一年下来能净赚3万多块钱。养羊是陈自军和妻子眼下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就在几年前,当他去村里的互助社想贷点款养羊时,却吃了个闭门羹。
陈自军:那几年关键啥都没有,人家贷给你生怕你还不起,人家就不给你贷。
朱玉国:当时他贷我们互助社的钱,都没人给他担保,2000块钱都没人担保。
束手无策的陈自军找到了支书朱玉国,大伙儿商量立下的互助担保规矩不能破,可陈自军的困境又摆在眼前。最后朱玉国下定了决心,由村党支部出面给陈自军做担保,为他贷到了2000元互助金。
陈自军:起码就是买一只羊回来,或者今年的羊,买一只大绵母羊回来,它起码到秋后可能下一只羊羔羔,它卖个300来块钱,喂掉100来块钱,咱还偿(挣)200来块钱。
陈自军用卖羊羔的钱,又从互助资金里贷出了更多的钱买羊。短短几年间,从1只羊,到现在的80只羊,金融扶贫的力量充分显现了出来。而眼下,陈自军又有新的打算。
今年虽然南方雨情不断,但曾记畔村却连连干旱,陈自军最发愁,天如果还不下雨,家里的70亩荞麦就种不下去。而如果荞麦种不了,给妻子治眼睛的钱就凑不齐。想到这些,陈自军有些坐不住了。
陈自军去年年底已经从村里的互助社贷了一万元,又到乡上的信用社贷到了五万块,总共六万块钱全部都投入到养羊上。他盘算着,能不能再多贷点款,继续扩大养羊规模,这样就能凑出给妻子治眼病的钱了。这天,他来到村委会找朱玉国来商量。
陈自军:支书找你有点事,想再去贷点款,带点儿款想再买点儿羊,再就是家里女人也有病,很困难。
朱玉国:我想的意思是,你就是稳扎稳打,因为摊子太大了你也忙不过来,再咱们今年养羊的行情不太好,你不急于再买,等到行情好转的时候咱们再贷点钱再买,这样比较稳妥,行不行?
打消陈自军扩大贷款的想法,朱玉国其实是在替陈自军考虑。今年,滩羊的市场行情并不好,这个时候,像陈自军这种家底薄的贫困户,如果追加贷款很可能会带来难以抗拒的风险。
朱玉国:贫困户赔不起,一步一个脚印走比较稳妥。
除了利用互助资金,互相担保发贷款,朱玉国和党支部还替大伙把关,避免风险和损失。而村民们的信用意识也在这种互助互保的环境中逐渐培养了出来。2012年,宁夏自治区启动“千村信贷,互助资金”金融创新扶贫工程,曾记畔村由于没有一个信用不良记录,再度成为首批入选贫困村,村民们在乡信用社能够获得放大1倍到10倍的信用贷款,并享受到优惠利率。
在朱玉国的带领下,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中的曾记畔村,终于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利用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的机会,他们找到了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不过,对于一些家庭特别困难的村民来说,脱贫并不容易。现在,扶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朱玉国会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53岁村支书顶住各方压力坚守岗位,心怀梦想带领全村奔小康
曾记畔村贫困户减少了,村民们收入增加了,可朱玉国的工作压力并没有就此减轻。星期天一大早,老朱就开始忙着张罗去验收各家各户修建羊棚的进度。
为了鼓励村里剩下的196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在今年年底之前脱贫,县财政给所有改建羊棚的村民拨了6000块钱补助,为了让贫困户们尽快拿到补助,老朱不敢有丝毫懈怠。和各个村民小组的组长打好招呼,就急急忙忙出门了。
这几年,曾记畔村在金融扶贫的路上越走越顺,朱玉国也成了宁夏小有名气的村支书,经常外出去给邻村邻县传授经验,但他却一直开着这辆旧车。
这辆车已经陪伴了老朱六年,路上常常出点小故障,老朱早有心想换辆车。可是一家五口人,妻子身体不好无法工作,儿子生活也不宽裕,时不时需要补贴一些,自己一年到头挣的这两万块钱,除去一家人的生活,几乎剩不下什么。
朱玉国:这村子我一年都不知道跑多少次了。吃百家饭长大的,干了二十年,每家每户锅大碗小我都知道。
按照规定,贫困户要享受6000块钱的羊棚建设补助,就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施工。因此不管走到谁家,老朱都不厌其烦的反复嘱咐。
朱玉国:你那个猪棚要求是6米乘4米的,你不知道的你看人家卢兵盖的那个,有图,严格按照图纸往出盖。
中午1点,刚刚验收完第四户,老朱接到了电话,又赶紧往村委会赶。
原来,一家银行在曾记畔村村委会的金融便民服务点安放了存取款机,方便村民取款汇钱。
坐在玻璃窗后面的老朱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器,此时的他摇身一变,成了金融便民服务点的工作人员。
眼下,全村只有老朱一个人会操作这套设备,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村民有需要,老朱就必须及时出现在这个便民服务点,帮村民交手机费、存款、取款,事无巨细。作为这里唯一的工作人员,老朱却干得毫无怨言。
晚上八点半,忙碌了一天的老朱终于结束了这天的工作。一天下来,老朱连一口水都没顾上喝。从村委会回到家已经晚上九点,53岁的支书老朱终于有空好好歇歇了。
其实,对于老朱这份既不赚钱又辛苦的工作,家里人偶尔也会有抱怨。
朱玉国妻子:有时候家里忙,他在大队,我生气,我就说他,嫌家里忙我一个干活,不让他干了。他说,撩下一摊子怎么办,他说都需要他。
虽然有着半辈子的基层工作经验,但53岁的老朱有时面对亲人的不理解、面对村民们的质疑还是有些感慨。
朱玉国:信任你当村支书,你肩上有千斤重担、责任,尤其贫困村这个支书真不好当,事情又多,今天给你救济款明天没给你就骂这个支书不是好人,真难,真难。
可是不管话怎么说得不中听,工作怎么难开展,支书老朱依然每天都在曾记畔村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忙碌着。
这天老朱接到县里通知,自治区政府要在县里挑选10个村提供200万的资金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这让老朱很是兴奋。
为了能够尽量争取下这200万的资金,第二天一大早,老朱把村里的养殖大户、各村民小组组长都早早的叫到了办公室,一群人聚在一起出谋划策。
围绕着村里接下来到底是发展养猪、养鸡还是养驴,养殖场建在哪里合适,村里的这些能人们各抒已见,谁都不愿意让步。
早上九点,考察团专家到了。
由于还只是第一阶段的摸底调查,村民们被分成了几组分头做问卷调查,调查一直持续了中午11点。
调查问卷做完了,老朱决定抓紧最后的时间,再向考察团展示一下曾记畔村的工作成绩,争取增加一下印象分。
虽说他心里并没有底,但如果能争取到200万的资金,老朱心心念念壮大村里产业的想法也许就能更快落地。
朱玉国说,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再过几年他也没法像现在这样忙忙碌碌。所以,他老盼着能抓紧眼前的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尽早实现。因为,关于曾记畔,一直以来,他始终有三个梦想。
朱玉国:我原来想的盼望(互助)资金(规模)能达到300万,我想为我村老百姓买医疗保险,我现在已经达到500万了,这块梦想已经实现了,全部做掉了。原来想达到600万,我为全村老百姓把养老保险这块(买了),我现在离600万也不太远了,也可以翘首张望了,马上到了。达到800万以后我意思,每年从管理费用中提出5万块钱,资助我们村贫困户考上大学的大学生,让他们不能离开校门,完成学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是我的三个梦想,我已经实现了一个。
眼下,老朱的第一个梦想已经实现,利用互助资金的管理费用,老朱给全村的老百姓买了医疗保险。根据村里互助资金规模的发展趋势,老朱剩下的两个梦想,也越来越近。
朱玉国:有梦想你才能成功呢,向那个方向你定个目标,往那个目标(前进)的话,慢慢慢慢就能达到。你没有想法没有目标不顶事。把工作做到前头,让老百姓早日脱贫,让他们能早早进入小康,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如今,曾记畔村在小额扶贫信贷上的运作方式已经成为成功典范。截至2015年年底,盐池县扶贫小额贷款余额达到55亿元,户均贷款超过7万元,金融扶贫的“盐池模式”不仅彻底解决了贫困户创业致富缺资金、贷款难这个长久以来的瓶颈,调动了村民积极性,而且正在带领越来越多贫困户脱贫摘帽。
宁夏盐池县县委书记滑志敏:在我们盐池农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这种信用意识已经根植于我们贫苦老百姓的心中。截至目前我们的扶贫贷款无一例逾期。
半小时观察:创新背后的力量
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如何用金融手段来激发经济活力?曾记畔村用自己的探索和创新创造了一个鲜活的样本。他们十年金融扶贫路证明,基层党支部有智慧也有能力,让信用体系在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营造出良性循环、自我成长的发展生态。
而在所有这些努力背后,从这位风风火火、敢闯敢拼的村支书朱玉国身上,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更为深沉的力量,就是他对未来的梦想和对乡亲们的担当。
创新的路上百转千回,困难重重,但只要始终坚守这样的信念和目标,彻底走出贫困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7月01日 22:24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前夕,记者走进基层党支部,寻找党支部里的致富带头人。在宁夏盐池县曾记畔村,干旱少雨,全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村里流传着一首民谣:吃水没有源,走路很艰难,三年两头旱,口袋没有钱。2006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而到了去年却达到5795元。该村有着怎样的致富发展之路?节目就走进党支部里的致富带头人。 (《经济半小时》 20160701 党支部里的致富带头人:信用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