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 20160615 MSCI延迟纳入A股 要不要当回事儿?

来源:央视网2016年06月15日 23:24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全球主要市场开启避险模式,规避风险要怎么办?

6月13日,亚太股市全线下跌,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大跌3.5%至16019.18点,日股市场做空比例更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A股也未能独善其身,13日股市收盘双双出现大跌,沪指失守2900点整数关口,报2833.07点,而创业板更是大跌6%。A股今日依然反弹乏力,沪指全天都围绕昨天收盘点位窄幅震荡,最终小幅收涨0.32%,报2842.19点。

市场一片惊慌之际,投资者涌进避险资产,黄金价格明显攀升,“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用在昨日逆势上扬的黄金股上再合适不过。昨日盘中涨至每盎司1280美元左右,今年以来国际金价已经累计上涨超过20%。

从亚洲到欧美,多国股市下跌,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开启避险模式。日元、黄金、国债获得投资者追捧,未来全球金融市场会出现怎样的波动?投资者又该如何抉择?

昨晚(5月23日)央评演播室邀请到了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财经评论员王冠共同评一评全球金融市场的现在及未来。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君

全球市场进入下跌模式,哪些因素值得注意?

6月13号,包括中国A股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开启了下跌模式。对此,全球主要市场开启了避险模式。在未来,无论是6月16号的A股纳入MSCI指数;17号的美日央行的利率决议;还是23号关于英国脱欧的公投,都将会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在这些可能的因素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俞平康(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美联储是否加息,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对全球资本市场影响较大。

目前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最关心的当然是MSCI。因为5月31号,中国股市大涨,而前两天大跌,基本上已经把这样一个因素,消化的差不多了。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一个是美联储,另外一个当然是脱欧公投,脱欧公投,也是近期影响全球风险偏好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对于美联储, 6月份加息的概率已经非常小,所以它后续公布的零售数据,通胀数据,重要性比以往要低的多。
 
  王冠(财经评论员): A股能否纳入MSCI指数对于全球资本市场也有一定的影响。

6月15号要公布的MSCI已经被我们内地的A股充分消化了,如果我们被纳入到明晟指数的话,大家当然觉得是件好事,意味着我们A股更多的国际化。但是我们A股是不是质量过硬,会不会又出现像昨天某著名的汽车企业那样的情况。市场制度的缺失和短板,可能未必会引起国际的资金对你有足够的建仓意愿。

英国脱欧公投,会通过吗?

有专家认为,出现避险情绪导致全球股市下跌,主要是因为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在这个背景下,即将举行的英国脱欧公投势必会对全球资本市场起到相当重要的影响。那么就目前情况来看,现场嘉宾对于英国脱欧公投有着怎么的判断呢?

俞平康(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根据数据显示,目前英国公投脱欧的概率是55%。

目前根据显示出来的脱欧的概率是55%。不管脱不脱欧,英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们已经通过公开的方式,来向全世界宣泄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但事实上一旦真的脱欧,两败俱伤,这就变成一个长期的影响因素,但如果不脱欧,这是也将是一个短期的影响因素。

王冠(财经评论员):英国脱欧公投通过的可能性比较小

在伦敦的金融城,各国的银行的总部的林立,最中央的英格兰银行的总部,旁边的中行,然后土耳其银行,塞浦路斯银行等等。英国一旦脱欧的话,这些总部还会不会放在那儿,他的地位会受到什么样的冲击和撼动,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高的难以估量的成本。我希望这是一个假动作,英国的脱欧,最后是能够贴地飞行着陆。

资本市场究竟在等什么?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对于英国公投,还是对于美联加息,目前,资本市场处于等待张望的状态。那么大家到底在等待什么呢?

俞平康(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主要资本市场目前处于等待和避险的状态,

国债价格的上升,国债收益率下降,黄金价格上升,现在突然撤退了一下,对于咱们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来说,其实也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一方面是等待,另外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怎么来避险。

王冠(财经评论员):避险本身就是在等待。

避险本身就是在等待,那么这种撤退性的思路,等待的还有什么。中国经济面临着挑战,我们之前30年快速的发展,是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的。但今天中国经济10万亿美元的这种体量,如何能够比较快速的转型升级,如何能够看到更明确的趋势,这不光咱们每一个电视观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盼着,全球的资本都在盼着。

[央评君认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未来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加大将成为常态。投资者应当紧密关注未来全球金融市场将会出现的各种波动,巧妙的规避风险,做好理财。]

风口上的体育产业,如何迎风飞扬?

6月10日,法国巴黎圣丹尼斯球场,随着欧洲杯揭幕战打响,中国品牌海信的广告出现在全球球迷面前,这是欧洲杯56年来第一次迎来中国赞助商。而就在欧洲杯开幕前的6月6日,中国企业苏宁也对外宣布,收购了意大利国际米兰俱乐部70%的股份。

近年来,在海外体育投资上,中国企业一改以往“赞助、冠名”的老路,转而开始寻求俱乐部的控制权甚至是赛事的运营权。 6月6日,苏宁宣布出资2.7亿欧元(约20亿人民币),收购意大利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份,成为掌控欧洲豪门的首家中国企业。去年1月,万达集团出资4500万欧元,收购了西班牙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的股份。随后,华人文化控股集团与中信资本投资4亿美元,入股英超豪门曼彻斯特城。

随着中国资本在全球体育产业版图上的布局越来越清晰,中国资本与国际体育市场的结合,会给双方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未来我国的体育产业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呢?

昨晚(5月23日)央评演播室邀请到了首都体育学院的副教授茹秀英、财经评论员王冠共同评一评欧洲杯背后的中国体育产业。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君

体育产业爆发期来临,你怎么看?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约为4000亿元人民币,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的体育产业要达到5万亿元,这预示着我国的体育产业进入到一个爆发式增长期,对于体育产业的爆发期,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茹秀英(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中国豪门式企业开始进入欧洲豪门式体育赛事。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中国的豪门式的企业进入到了欧洲的豪门式的体育赛事这样的进程当中。第一方面,就是中国的企业在投资方式上有了新的转变;第二方面,就是中国的民族化企业向国际化品牌不断的发展。第三方面,中国的企业和具有品牌价值的体育赛事结合起来,对品牌的培养以及形象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

王冠(财经评论员):通过收购,企业可以将自己优质的资源串联起来。

爆发期中的关健词是收购。资本买的是IP,关键的问题在于这样的百年老店是优质IP,在他背后还有赛事一系列的优质版权。另外苏宁在影视方面也有投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这样一些优质IP,很多的自己的资源也都串起来了。这个IP不光是对于这支球队的,也是对于企业自己的。

未来体育产业,路在何方?

那么未来中国的体育产业会出现怎样的趋势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茹秀英(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国外的德国有个教授他说当这样一句话,当一个国家的国民去倾注于体育消费的,那么他是一定要有社会政治或者是文化以及他的济基础的,他说体育运动就是玫瑰花,必须在国民保持了吃饱了情况下再去有追求,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中国这些年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就是老百姓他是已经吃饱了,已经穿好了所以他有更多的精神的需求,要健康要休闲。

王冠(财经评论员):4G时代,移动互联体育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交游戏。

4G时代,移动互联体育现在逐渐变成一种社交游戏,走路走多少步,跑马跑多长时间,事实上变成了一种全新的互联网+。

投资体育产业,风险大吗?

据专业人士介绍,全球整个足球俱乐部九成都在亏欠,尽管有些专家认为体育产业链可以拉长作大,但事实上一旦将资金投入到体育产业中,企业是要承受相当大的风险的。那么这个风险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王冠(财经评论员):体育产业的投资风险来自于企业自身资产价值的选择。

首先来自于我们对它的自身资产价值的选择。以国米为例,三年前东南亚财阀开始接手,但是这三年过程中整个国米的亏损额在上升,而且债务也上升了一倍,那在这种情况下,张近东先生对他进行了接手。这种投入是什么样的投入,今后的大账还是要算的。

茹秀英(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在投资体育产业的时候,中国企业需要非常的谨慎。

在投资体育产业的时候,中国企业需要非常谨慎。投资体育产业的时候一定要看体育产业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因为每一个赛事、冠军俱乐部,它的赞助价码都是很高的。第一,经济基础就是整个企业的经济基础是不是可以承受;第二,就是说投资整个体育赛事和俱乐部,最终想给我企业带来什么。

[央评君认为,借道顶级赛事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可以说是一条捷径。但是对于当下热衷于布局体育产业的中国资本来说,也可能是一个险招。企业投资体育产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投资前,应多加权衡,谨慎投资。]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6月15日 23:24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北京时间2016年6月15日凌晨05:00,MSCI明晟发表公告表示,暂不将中国A股纳入到其全球基准指数中。中国A股将继续保留在2017年评估系列之中。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A股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任何没有中国A股的国际指数都是不完整的。此次MSCI明晟公司延迟纳入的决定,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建设长期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是我们自身的需要。(《央视财经评论》 20160615 MSCI延迟纳入A股 要不要当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