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613 生态建设报告:汉江源的守护者

来源:央视网2016年06月13日 22:3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其中,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沿线的2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直接受益的百姓达1.1亿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丹江口水库的水,70%是由陕西提供的,而陕西的水源中又有85%是来自汉江的。所以,汉江流域的水质关乎着下游水源的安全。在汉江源头所在地,宁强县汉源镇马家河村,距离汉江源头最近的地方住着这样一户人家。75岁的张邦贵老人每天都要往返于汉江源头的山间小路上,仔细寻找着游客丢弃的垃圾,十余年从未间断,保护着汉江源头的环境。

七旬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汉江边上义务捡垃圾

汉水源村坐落在陕西省宁强县秦巴山麓的腹地,这个村子因为最靠近汉江的源头而得名,从村口一路上山,几公里后,就来到了张邦贵老汉的家。张邦贵家门前是前往汉水源头的必经之路,门前正对着的山坡下面就是从山上的源头流下来的溪水,他家是全村最靠近汉水源头的人家。

因为靠近汉江源头,近几年来这里的游客日渐增多,游客多了,垃圾也多了。已经 76岁高龄的张邦贵老人,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进山清理游客丢下的垃圾,十几年过去了,老人从未间断过。

5月24日一大早,老人整理完随身携带的工具,准备去汉江源头捡垃圾了,和他同去的还有他同村的邻居---65岁的杨侍华。

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每人都拿了一个大塑料袋,张邦贵的工具是一支镰刀,而杨侍华带的是一柄火钳和一支长柄抄网


从张邦贵家沿着河岸逆流向上行进了几分钟,两位老汉不时发现有丢弃在路边的矿泉水瓶和塑料袋等垃圾,两人把这些垃圾仔细地装入他们准备好的垃圾袋中。这条路虽然崎岖不平,好在比较宽阔,并不算难走。

陕西省宁强县汉源村村民张邦贵:原来很窄很窄,原来都不到,二十来公分,就是我们慢慢挖,过后加宽了的。

杨侍华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这里原来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近年来,慕名而来探寻汉水源头的游客日益增多,为了安全起见,从今年开始,宁强县政府开始组织人力对这条小路进行加宽。因为工程刚刚开始,前面的路还没有来得及施工。

张邦贵住在汉水源村已经50多年了,身体还很硬朗,上山下坡如履平地,近10多年来,他每天上午8点、下午5点要各来一趟,每个来回耗时近三个小时。杨侍华今年65岁,是在5年前开始与张邦贵一起捡垃圾的。他比张邦贵年轻了10多岁,所以,杨侍华每天上山也多了一趟,要三个来回。杨侍华在陡峭的山间也来去自如,在游客多的时候,他往往还要背上一个大竹篓到更难走的地方去清理垃圾。

步行大约2公里后,我们到达了一处水潭,远处一个瀑布从山头流下来汇集在这里。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水里面他们会扔什么东西?

张邦贵:就是吃的那些,饮食用那些袋袋。

水潭四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潭里的水清澈见底,是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

但是与这些美景格格不入的是,水中和岩石上不时可以看见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和烟头。张邦贵和杨侍华在这里忙碌起来。

《经济半小时》记者:每天能捡多少啊?

张邦贵:一天一袋子。

沿着水潭边缘清理垃圾的时候,张邦贵好像发现了什么,他带《经济半小时》记者过去查看。

张邦贵:你看这是红酒瓶,打到这。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是打碎的酒瓶是吧。

张邦贵:对。

 

由于酒瓶的碎片都比较小,张邦贵用镰刀也很难清理出来,无奈之下,他只能用手指一点点清理水中的酒瓶碎渣。

《经济半小时》记者:小心点,这太锋利。

张邦贵:火钳弄不起来。

艰难清理完这些碎酒瓶的玻璃渣子,张邦贵忙了一身汗,此时他显得无可奈何。

整整忙乎了近1个小时,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已经是气喘吁吁,清理完垃圾之后,他们才坐在路边上稍事休息。

张邦贵:你看我们这水太好了,山青水绿,这瀑布也长得也漂亮,太好了。

杨侍华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前些年,他还见到过娃娃鱼。杨侍华说,娃娃鱼对于水质极为挑剔,如果水质不好,娃娃鱼是不会再这里生长的。

绕到了瀑布上面的山头,张邦贵指着一处有烧火痕迹的地方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前不久,一群游客在这里生火做饭,当时,他提醒过游客要把产生的垃圾带走,但是在张邦贵离开后,这些游客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无奈,张邦贵只好把这些垃圾清理。

张邦贵说,大部分来这的游客都比较自觉,也愿意听从自己的劝告,但也有少数游客随意丢弃垃圾。

看着这里优美的环境被破坏,张邦贵十分痛心,这一刻,这位76岁的老人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

老人捡垃圾的路,坡度变得越来越陡,路面也更加崎岖难行,小路本来就很湿滑,加上前一天刚刚下了大雨,道路就更加泥泞,两位上了年纪的老汉,就这样,一面沿路捡拾垃圾一面缓缓前行。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进,我们终于到达了三千里汉江最初的源头。一道瀑布从上百米高的山头飞流而下,在这里汇集成一个清澈见底的大水潭,水潭旁边的石壁上刻着醒目的“汉源”两个字。张邦贵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从这里向山头去,还有一处溪流,面积比眼前这个小得多,因此这里较大的水潭被认为是汉水之源。

杨侍华说,这几天因为阴雨不断,道路难走,因此游客也少了,否则垃圾远不止眼前这些。在这个水潭边,杨侍华也发现了不少打碎的酒瓶,这次的情况更为糟糕。

在这里至少有七八个啤酒瓶,大部分都被打碎了,只有两三个完整的,杨侍华感到十分无奈。

张邦贵:装不下了,装不下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下一次准备一个大的袋子。

张邦贵:嗯,下一次拿一个背篓,往下背。

早些年,汉水源村其实并不出名,但是当这里被确认为汉水源头之后,随着媒体的报道,汉水源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也多了起来。

陕西省宁强县汉源村党支部书记王光俊:来这里的人,形形色色的,素质高低不等,我们老张,说一声垃圾随便帮我们带下来,或者是不要随便乱扔垃圾,好多人他都愿意听,有好多人他不愿意听。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天气,张邦贵每天都会上山捡垃圾,一次山顶有落石滚下,张邦贵听到响声及时靠近山体,躲过了擦身而落的巨石逃过一劫。后来,张邦贵又一次在雨后上山,失足从山坡滑落,幸亏抓住了身边的竹子,但还是摔伤了。

张邦贵:我屁股摔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当时伤严重吗?

张邦贵:摔(乌)了?

这一星期时间,张邦贵卧床不起,家人本来就对张邦贵天天捡垃圾的行为不理解,这下子,全家人都开始劝说他不要再上山了。

孙女婿农明春:感觉到对他不是太理解,家里这么忙,你自己不干活,还捡这个,好像没有多大用的感觉,然后山上当时路小,落石,路滑,摔了,这块不太好。

张邦贵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目前,家里养有几头猪和几只鸡,还种有一些菜,已经基本满足他和老伴的生活了,同时,他还养了蜜蜂,每年卖蜂蜜就有几千块钱的收入,加上村里对贫困户的补助,他每年有七八千元的收入,已经很知足了。但是老人却不愿意这样过日子,家门口的清泉水,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农明春:上面污染了,下面更污染了,慢慢感受到这个道理,基本上就没有再反对了。

杨侍华是5年前从毛坝河镇磙子坪村搬到这里来的,他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别人养鱼,由于养鱼的活儿不多,闲不下来的杨侍华觉得应该为村里做点什么。

看到山路危险,杨侍华就开始以一个人的力量修缮这条小路,他拿来了砍刀和锄头,把小路拓宽,并铲除路边的石块和树枝。

后来,张邦贵见到了这个情况,就和杨侍华一道修葺加固小路,最后,两人靠着肩扛手挖,终于修通了通往第一个水潭的小路,此后,杨侍华开始和张邦贵一起去捡拾游客丢弃的垃圾。

杨侍华:从县委这一级,各个局里带齐人马都来看,我们一看这,对我们有信心了。

有了大家的支持,杨侍华对自己的做法充满了信心,他也不时把这里的各种问题向村里面反应,两年前,杨侍华发现,虽然他和张邦贵每天都去捡垃圾,在节假日的时候也往往捡不过来,杨侍华意识到,靠他们两个人去提醒游客去捡垃圾是远远不够的。

杨侍华:我说城里有垃圾箱,是不是给我们弄几个垃圾箱。我们想到过后就跟干部一反映。干部说可以,我们给上面建议建议。

2014年,镇里就在沿路放上了垃圾桶,也栽上了一些提示牌。

这些垃圾桶一共有6个,但是从村里向汉水源头的路边只有两个,再向源头去就没有了,他觉得还不够多,因为游客还是把垃圾随手丢在路边。杨侍华特别希望,通向源头的路上垃圾桶能多一些。

宁强县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随着近年来生态保护政策的全面落实,工业污染源已经基本消失。在汉水源头一些村,随着游客的增多也出现了一些乱扔垃圾的不文明现象,而张邦贵和杨侍华等人也带动了一大批热心环保的志愿者共同参与,在当地形成一种热爱环境的良好氛围。对于张邦贵、杨侍华反映的缺少垃圾桶宣传牌等问题,县政府及时解决,并制定了加宽道路、增加卫生设施等一系列规划。

陕西省宁强县县长黎建军: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一些机制,我们每个景区都配有大量保洁员,另一个就是,对一些重要的地方,流量比较大的地方,我们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整治力度,你像我们厕所的密度,按照特别是星级厕所来修建,我们现在在旅游景区重要干线,还有我们县城的一些公共休息设施,都建起了公共厕所,保障这个游客包括市民这个生活便利。

上岁数了,本应在家里好好安度晚年,但是张邦贵和杨侍华却还在默默地奉献,为了保护丹江口上游的水质安全,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每天起早贪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翻山越岭捡垃圾,他们的这种坚持确实让人感动。而在宁强,像张邦贵和杨侍华这样的自觉自愿地投身环境保护的人还有很多。我们看到更多热爱环保的人,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民间组织热心环保,户外活动不忘捡拾垃圾

林童山是宁强县宁羌户外俱乐部的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一到假期,他就会和同伴走进山野领略大自然的美好,他的足迹已经遍布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的名山大川,而位于家门口的汉水源头更是必去之处。

这一天,林童山又和俱乐部的同伴一同来到了汉水源头一个潭子附近休闲。在这里林童山一行遇到了正在这里捡垃圾的张邦贵,一见到他,队员们都和老汉热情地打起了招呼。他们对张邦贵并不陌生。

张邦贵:来了垃圾最好拿到垃圾桶里。

游客:没问题,我们每次来都捡干净的,辛苦你了张大爷。

熟归熟,该提醒的话,张邦贵还是一定要说到。

林童山他们这个户外俱乐部十分注重环保,他们不仅会带走自己产生的垃圾,而且,每次到这里都会组织捡垃圾的活动。

陕西省宁强县宁羌户外俱乐部队员林童山:我们发动我们的这个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几百人,去了以后,然后你们看到垃圾,第一个要把自己产生的垃圾带走,另外呢,别人丢的,看见了,能捡的都捡了。

后来,林童山他们在汉水源头遇到了捡垃圾的张邦贵,当时他们都以为张邦贵是受村里委派捡垃圾的清洁工,后来才知道,他是义务来捡垃圾的。

林童山:听到这个事情以后,我们都感觉到很震动,农村的一个老汉,他啥都不为,然后呢,他仅仅是为了他的那一方水土。他不懂那些大道理,说要把这个水供到北京去啥的,也只是说是,我居住到这,然后我把这儿搞好,他仅仅是出于这个目的。

张邦贵老人的做法让很多年轻人感动,作为当地最大的户外俱乐部,也作为常常要到山野中游玩的人群,林童山和他的同伴感到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一举一动。

此后,他们的俱乐部制定了严格的行为标准,约束队员在户外活动中的行为,除了必须带走自身产生的垃圾之外,还要尽可能捡走其他人留下的垃圾。同时,他们还和当地其它几个户外组织之间相互监督。一次,几个队员在当地天湖景区露营后,没有清理留下的垃圾。

俱乐部核实情况之后,召集全体成员开会,对这几名队员进行了严厉地批评,但是户外俱乐部属于民间组织,并没有强制性的约束手段,林童山本以为这件事就此过去了,但是第二天这几名队员却做出了让大家意外的举动。

    林童山:最后他们第二天开车,到景区去把东西全部捡回来了,并且照了一个照片拿回来交我们。最后我们都要把这些事情,然后介绍给新队员听。

就这样,户外俱乐部成了当地主动维护环境的重要力量,林童山说对自然环境,他们比一般游客有着更专业、更深刻的理解,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去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自觉地形成环保意识。

改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不仅有利于了当地的环境保护,还直接关系到2000公里外北京等地的饮水安全。景区的环境重要,但是乡村的环境改善对于汉江水源也尤为重要。特别在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对水质造成影响。

企业家心系家乡生态,自觉提高企业环保水平

鲁海从小就在汉水源头的小河边长大,是土生土长的宁强县人,2010年,他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一个8000头规模的养猪场,但是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让他头疼不已。

宁强县凤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鲁海:养了一年,出现了这个,大量的粪便和尿液,这个呢,量非常大,对这个当地的这个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个,当地老百姓都开始反映这部分的问题。

养猪场周围的气味严重影响了原本清洁的空气,作为当地人,鲁海也为这种情况忧心忡忡,他只能把堆积如山的猪粪往周边的农田送。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当地这个农民需求量有那么大吗?

鲁海:就是没有那么大,因为再一个这个运输成本各方面,都相对比较高一点,它给送到地里去,我们这个地方呢,就说是,送到地头需要有时候需要我们请人给他地里使用,这样的话成本都是我们企业的。

鲁海说,2010年,他养猪的收益一共是100多万,但处理猪粪的运输费用就达到了80万元,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猪粪不能处理,对于养猪场的污染,鲁海感到十分不安,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鲁海开始思考对策。

鲁海:慢慢地想了,是不是把废弃物能利用上,走这个种养结合,修建这个大型沼气池,建那个有机肥场。

想好了思路,接下来就是要决定种植什么作物,经过反复思考,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鲁海决定种植茶树,因为茶树有很多优点。

鲁海:它是四季常绿的,根系比较发达,而且它需要这大量的肥水,像那个大型沼气池,还可以把尿液,通过这个沼气池处理以后,它就可以生成这个液态的有机肥,这个沼气还可以发电,干粪生成有机肥了就我们自己用,也可以这个提供给附近的茶农。

宁强县地处秦岭、巴山山脉腹地,山地面积广阔,温度、雨水、土壤都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这里本来就是国内茶业的重要产地,加上没有企业污染的汉水源头,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水质清澈,近年来,宁强县的茶业日益受到青睐。   

鲁海觉得,种植茶园除了可以废物利用之外,比起老茶园,他新建的茶园还有很大的优势。

鲁海:新建的茶园,就是采下来的品种都是无性系繁殖的,无性系繁殖就是说插苗,它是都是选用的是这几年发展的比较高产,而且高香的这些好一点的品种。就这样,2011年,鲁海流转了600亩种植茶树,2012年又增加到2000亩,完全解决了猪粪的处理问题,而猪粪是天然的有机肥料,此外,他的茶园完全不需要使用农药。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如果有了那个病虫害怎么办?

鲁海:因为这个,我们这个地方,病虫害少,有了的话我们都采取这个人工,这种方式,人工摘除这样的。

 鲁海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农药化肥在这他的茶园根本用不着,在养猪场,已经几乎闻不到什么气味。

猪粪从猪舍开始全部密封处理,在处理场通过地下管道直接送往茶园,污染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鲁海:我是从这个地方长大的,一直对这个,我们当地这个,这个山清水秀的环境,感到非常喜爱。然后通过我这个,这几年做这个事情以后,发展当中,产生的污染各方面,我都能很好解决,我认为就说是,我现在干的这个事,确实我感觉到,就是说既能维持当地的这个生态环境,又能够发展当地的经济。

半小时观察:搞好环保需要群众积极参与

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宁强县担负着巨大的责任,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宁强县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十几年来宁强县关闭了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造纸厂、油漆厂、果酒厂、电器厂等数十家企业,同时实行了严格准入制度,劝退20多家前来投资但环评不达标的企业。但搞好环保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一个自觉提高环保水平的企业家、一个热心环保的民间组织、两个多年义务捡拾垃圾的老人,为我们勾画出宁强基层群众积极投身环保的群像。环境保护需要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推动,也需要广大群众自下而上地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美好环境才能更快地向我们走来。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6月13日 22:3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其中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个省市沿线的20多个大中城市供水,直接收益的百姓达1.1亿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丹江口水库的水70%是由陕西提供的,而陕西的水源中又有85%来自于汉江,所以汉江流域的水质就关乎着下游水源的安全,在汉江源头所在地住着这样一户人家,75岁的张邦贵老人每天都要往返于汉江源头的山间小路,仔细的寻找着游客丢弃的垃圾,十余年从未间断,保护着汉江源头的环境。 (《经济半小时》 20160613 生态建设报告:汉江源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