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云南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它海拔1886米,南北长40公里,东西平均宽约8公里,水深平均约5.5米,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 这里曾经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被人们誉为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然而,由于污染,五百里滇池的浑浊波涛,也成了人们最大的心结。如何让滇池恢复它美丽的容颜,不仅是当地政府,同时也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最大的心愿。在昆明有这样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滇池的污染,也记录了人们的行动。
心系昔日昆明“明珠”,年过半百老人用相机记录滇池变迁
五百里滇池污染令人心痛,为了恢复美丽他们起早贪黑
今年61岁的萧寒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老人记忆中第一次接触滇池是在1959年建国十周年时留下的这张黑白照片。
当时刚刚4岁的萧寒对家门口这片清澈见底的湖水记忆犹新,这张照片勾起了老人对于童年时代滇池的回忆。
昆明市民萧寒:我们看到有那个渔船,那渔船打鱼的人他就在那船上做饭,做饭他用水,他就在滇池里面打起来,就煮饭吃了/那个水就是至少也是二类三类水,非常清,而且特别蓝。就是说我那个时候见过那么蓝的水。
萧寒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等到自己成年后,滇池的水虽然还很清澈,但是已经失去了最初那迷人的蓝色。
除了这两张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黑白照片,萧寒也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了滇池曾经的美丽。
萧寒:这张1977年,1977年的时候我就画了这张画,刚好就是我们这个应该是从童年开始游泳的地方。
《经济半小时》记者:当时画写生的时候滇池是什么样子?
萧寒:当时画写生,70年代那时候的水虽然说没有60年代那么蓝,但是还是很好的,那个水。当时那个水我估计也是三类四类水,当时的那个绿是山上的那个西山上的那个森林,那个树木绿颜色映在水里面。不是像现在的水绿的,那是蓝藻。
让萧寒没有想到的是,此后滇池的水质逐年下降。
在上世纪60年代,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质均为Ⅱ类,70年代为Ⅲ类,70年代后期水质逐渐恶化。1988年以后,草海水质总体变差,水质为劣Ⅴ类,外海水质在Ⅴ类和劣Ⅴ类之间波动。滇池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萧寒:大概是98年,99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了小孩,小孩已经就是大了,他想学游泳,我说想学游泳带你到滇池海埂去,因为我们小的时候都在那学。结果到了那个地方一看根本没法游。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萧寒将自己拍摄的一组滇池照片发布到一个网络论坛上,没想到立刻引发了网友的共鸣。这让萧寒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为保护滇池做点什么。
萧寒:看了北岸的水很绿,到了西岸看到水还不是那么绿还是有清的。当时我就想,通过网络就是告诉大家,虽然滇池是污染了,但是它污染它并不是说,就是整个滇池都是这个样子。就是我们还是要看到滇池的局部地方是那么绿的,有的地方它还不是那么绿。就是说只要我们大家这个通过努力,我相信滇池应该还是,还是会变清的。
打那以后,从2009年到2015年,整整6年的时间,萧寒每年都会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滇池北岸的变化,这一张张照片既反映了滇池治理存在的问题,也记录了滇池治理的过程。让萧寒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滇池治理的力度在不断加大。2015年滇池总体水质与2006年相比,营养状态指数由70.4下降为64.47,下降8.4%;入湖河道水质变化情况更为明显,综合污染指数由2006年的69.6下降为7.8,降低了88.8%。
萧寒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重新看到童年时期那个美丽的滇池。
萧寒:你说你这边一边在治理,那一边在污染,那不行。所以我把它发到网上的目的,就是引起大家的关注,让大家都知道昆明不能没有滇池,昆明的滇池要保护好,要治理好,那就得依靠大家。
2016年全国两会前夕,昆明市对外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5年底,滇池“十二五”规划101个项目已完成67项,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3项指标外,滇池其余指标均达到或优于Ⅳ类水标准;与2014年同期相比,水体透明度上升7.9%。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各行各业的人们,为滇池的一池清水,而付出的努力。在昆明市西山区,有一支特殊的滇池打捞队,说它特殊,不仅因为这是滇池周边的村民当年自发组织的一个义务打捞队,而且队员们全部都是女性,当地人称为“巾帼打捞队”。
五百里滇池污染令人心痛,他们几十年清污如一日
李云丽今年50岁,是1988年创建这支巾帼打捞队的第一批成员。
《经济半小时》记者:当时有几个人?
昆明市西山区巾帼打捞队队长李云丽:二十多个。
《经济半小时》记者:都是生活在附近的村民吗?
李云丽:都是渔民,以前我们不种田,就是靠打鱼为生,后来滇池污染了,没有鱼虾了,我们这些妇女就自发地成立了这一个队伍。
说起这个巾帼打捞队,既是保护滇池的需要,也是生存所迫。李云丽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过去这些队员们家里一直靠打鱼为生。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滇池污染日益严重,男人不得不外出打工,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让留在家里的妇女们诞生了打捞滇池污染物的想法。
李云丽:因为当时打不了鱼,生活没有来源,男的就放弃打鱼,出去打工去了,留在后面的女人,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剩下来(的时间)义务打捞这个滇池。
最初几年,这些队员们一直是义务打捞,后来政府给每位队员每天补贴6元,如今这一标准尽管已经涨到每月600元,但是和每个月二十来天辛苦的打捞作业相比,这点酬劳不算什么。支撑李云丽和队员们二十多年辛勤劳动的动力,是她们心中对于滇池的感情。
李云丽:有些亲朋好友就说,你们出去打工,每个月一千多块钱你们能挣到,你们天天打捞,你们补贴那么低,是不是不吃饭了。思想也还是经过了一番斗争,想想还是坚持打捞。我们这一代人虽然艰苦一点,我们的滇池打捞干净,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我们作为滇池儿女要做的一件事。
从1988年到现在,这个打捞队已经从20多人发展到5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为62岁。
整个打捞队一共有十七八条船,每条船由两到三人负责,每天打捞8小时。
李云丽:这些草到一定的时候,就像一个地毯把整个湖面盖起来,如果死的草我们不捞起来,也是对滇池的一种污染。
《经济半小时》记者:像平均一个人一天可能捞多少斤的垃圾,草?
李云丽:一天下来,早上要捞三船,下午要捞两船。
《经济半小时》记者:一船多少斤?
李云丽:一船三四百斤。
不到一个小时,两条小船便装满了水草。这些水草将统一运送到岸边一个固定的装卸地点,由打捞队员们人工倒腾到岸边,最后由专门的车辆统一拉走。
《经济半小时》记者拍摄的当天 ,乌云密布,阴雨绵绵,尽管可以避免阳光暴晒,但是连绵不断的雨水也给打捞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尽管每天的打捞都很辛苦,但是想起二十多年前的滇池湖水,看到如今这条入湖河道比过去清澈了不少,李云丽也感到欣慰。
李云丽:心里非常高兴,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好的变化,就不像以前那个,来到湖边就很难闻。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还打算在这工作上干几年啊?
李云丽:干到滇池水清,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不干了。
和李云丽一样,56岁的李贵富也是滇池边土生土长的老昆明人。在昆明市排水系统3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亲身见证了滇池水质的变化。
昆明排水设施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泵站分公司经理李贵富:城市的生活污水跟工业的一些污水,通过我们大清河两边的一个市政管道流入到我的泵站的积水池里边。我的工作职能就是要把这些污水抽到有效的地方意思就是要抽到污水处理厂然后进行处理。
昆明市临湖而建,滇池处于城市下游,是污染物唯一的受纳水体,因此管控滇池流域的入湖水质是治理滇池的重中之重。
上世纪80年代李贵富刚参加工作时,昆明市还没有一家污水处理厂,泵站主要是用作城市排水防洪。
李贵富:我参加工作是80年代初,泵站以低洼地段应该是以防洪为主,污水就是一般就是抽排到市政管网里边跟河道里边像这样排放。
1989年,昆明市发布《滇池综合整治大纲》,提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排水系统、逐步实行清污分流”,明确了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是滇池治理的重要手段。
1991年,昆明市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截止2015年底,主城共建成12座集中式城市水质净化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46.5万立方米,处理标准均达到一级A标。作为泵站的负责人,李贵富和他的员工要保证泵站的正常运转,让这些从城市管网集中到这里的污水顺利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作为三十几年的老排水工人,李贵富也见证了昆明市城市排水系统的变迁。
李贵富:整个排水系统纳入到一个直接抽排到污水处理厂,这一个是最大改观
眼前的这个地下井连接的便是附近官渡区的市政管道,这个圆形的溢流口则通往外面的大清河。
井里汇集的是来自市政管网的污水,李贵富要保证污水的水位线永远保持在溢流口的水位线以下,这样才能保证这里的每一滴污水不会流入滇池。
李贵富:它的水位一到这我就要把它通过我的设备把它抽出去,不让它通过这个溢流到河道里边进入滇池。
汇集到这里的污水将通过泵站抽送到附近的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再进行排放。眼前的这几台泵机就是这一工程的核心部件。每次运行前,李贵富都要对这些泵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经济半小时》记者:平时开多长时间?
李贵富:一般是24小时,每天的工作就是要下来,从上到下,这个是一个加油的,润滑的。
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李贵富成为了昆明排水系统的元老,全市120个泵站的维修与管护工作都要由他来负责。
李贵富:现在探的是轴温,轴温高了就要把它换机了,它是轴承在里边,一个上轴承,一个下轴承,它两个轴承的温度一高了,这个泵机就要停止,紧接着就要来检测,是为什么温度会这么高。
《经济半小时》记者:就用手来试探?
李贵富:对,一般在60度左右,到75度左右。
除了针对泵机的这些专业技术操作,李贵富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不了体力活。今天李贵富检查的这个泵站为大清河泵站,旁边的河流为大清河。过去附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经由这条河道排放到滇池。2013年牛栏江——滇池饮水工程贯通后,滇池水量补给有了更为优质的水源。2014年11月,昆明市决定将大清河及昆明市第七、第八水质净化厂尾水通过泵站提升排入西园隧道,削减昆明主城各水质净化厂尾水直接排放滇池产生的污染负荷。为了保障通道的流畅,打捞入水口处的水草成为了李贵富的一项新任务。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些水口都需要你们自己来清理?
李贵富:对。
《经济半小时》记者:多长时间清理一次?
李贵富:一天要用6个小时左右。
再过4年,李贵富就要从自己奋战了近40年的排水系统中退休,他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为滇池治理贡献一份力量。
李贵富:投资了那么多财力在里边,应该是还是有希望看到我们滇池清的那一天,滇池清,昆明兴。
污染容易治理难。尽管经过多年努力,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但滇池距离变清仍任重而道远。而今,为了净化这五百里滇池的浑浊波涛,政府职能部门同样也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政府职能部门严管严查,治理滇池任重道远
他叫杨旭,是昆明市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四中队队长。5月20日,在一次例行执法检查中,一个外表看似普通的工厂大院吸引了他的注意。杨旭带着几名执法人员对这个大院进行了突击检查,进入院子内侧,一股刺鼻的味道迎面扑来。顺着这股味道,执法人员发现了一个废品回收小作坊正在对塑料废品进行加工。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小作坊的空地上堆满了大量尚未处理的塑料废品,几名工人正在使用这台机器加工塑料,加工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水。
昆明市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四中队队长杨旭:它怎么循环,就是像这样过来了以后再循环?
负责人:排在我那个大池子里面。
这里的负责人告诉杨旭,加工塑料产生的废水全部都集中到沉淀池里。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杨旭和执法人员跟随着这名负责人来到了屋子后面的沉淀池,从废品加工作坊里流出来的污水便汇聚在这里。
由于长期缺乏管护,经过执法人员的检查,这个沉淀池已经形同虚设。
杨旭:你这沉淀池多久没清掏了?
负责人:有几个月了吧。
杨旭:几个月了?沉淀池倒是深,但是都是淤泥,是不是老板?把这个沉淀池组织人员,赶紧清,好不好?
负责人:可以。
即使经过沉淀池的预处理,这些污水也无法达到排放的标准。负责人告诉执法人员,工厂中配有统一的污水处理设备。
但是由于设备故障,因此没有使用,闲置已久的设备上已经结上了蜘蛛网。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汇流到眼前这一个个沉淀池内,每一个池子里的水都是黑色的。
负责人:这一段时间机器坏了,一直都没利用。
杨旭:现在只能像这样排是不是?这里进去西北沙河,必须要达标排放,你像这么黑臭的水,你说你排出去那肯定是不允许的好不好。
杨旭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些不达标的污水通过管道排放到附近的西北沙河中,最终将会流入滇池,污染滇池的水体。
杨旭:如果像这些,生产废水,排入到河道里边,顺流而下,也会进入到滇池的水体里面,肯定是会对滇池的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确定这里排放的污水超标的程度,杨旭用定制的铁桶从池子里采集了水样。
杨旭:你看你这个,老板,你沉淀的作用有多大,旁边这一格到你最后这一格,你说作用有多大。
负责人:没有太大的作用。
杨旭:还是把你的沉淀池管理好。
杨旭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这壶水样将被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水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再对企业下达具体的处罚额度。根据现场初步的检查情况,杨旭要求负责人立刻停止生产,并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整改等待验收。
杨旭:加工洗涤塑料产生的废水,经收集处理后,部分外排西北沙河,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沉淀池以及上述处理作用,在建的无水处理设施损坏未使用。
事实上,这并非杨旭第一次来这里进行检查。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只有40几名执法人员,管辖着滇池292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他们不仅要巡查滇池水体及周边的湿地、河道等区域,还要负责昆明市内大到企业、小到餐馆等排污点的检查,全部排查一遍需要几年的时间。因此除了例行检查,市民举报也是他们打击违法排污的重要线索。杨旭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上次来这里检查时已经是两年前,当时厂区还没有租给这些加工废品的小作坊。
杨旭:像今天检查的这个情况,随着就说是整治力度不断加大,还是已经很少了,每天我们进行这个片区式巡查,平均每天要巡查像这样的企业,10家左右,如果存在问题,都要求进行整改。
就在杨旭和执法人员巡查市区内的排污点时,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龙王庙检查站副站长张釉畯也正带领着渔政执法人员在滇池湖面上巡视。
滇池水域面积为309.5平方公里,近年来为了治理滇池,每年政府都要在滇池中投放大量的鱼苗,用于消化藻类,净化水质。同时设置禁渔期,在禁渔期内严禁捕捞。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龙王庙检查站副站长张釉畯: 2013年开始,就是说这个以鱼控藻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已经连续两年封湖禁渔。然后我们每年(都)在投放鱼苗鱼种,所以滇池里面现在的种群数量是非常多的,种群多,有一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就在偷捕。
《经济半小时》记者:像你们平均每个月发现多少起这样的案件?
张釉畯:我们每个月可能有几十起。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滇池里的鱼类游到近岸处产卵的季节,也是非法捕捞最为集中的时期。眼下滇池依然处于禁渔期内,但是在巡查过程中张釉畯和队员们发现,靠近西山的一处湖面上已经有人在湖里非法布下了捕鱼的工具。
张釉畯:这个就是他们那些偷捕的工具地笼,这个地笼一般是设置在水下的,是观察不到的,由于近期是滇池鱼类产卵的季节,鱼都会游到离岸边不远的草上产卵,这些人就把地笼设置在水面上来捕这些产卵的鱼,就对滇池渔业资源也是一种破坏。
借助漂浮在水面上作为标记的瓶子,渔政执法人员们将非法捕鱼者设置的地笼依次从水中取出,每个地笼的长度大约为20米,多的时候一个地笼能够捕获几十斤鱼。眼下这些地笼里已经可以看到一部分被困在网里的鱼。张釉畯一边指挥执法人员们收缴地笼,一边让人把困在地笼里的鱼放回到滇池中。
张釉畯:看一下,如果有鱼的话就把它放掉,把它放到水里。
在距离这片水域几十米的地方,渔政执法人员们又发现了另外一批非法捕捞的工具——草排。
张釉畯:这个就叫草排,因为它是人工编的,编了以后就放在离岸边不远的地方。
《经济半小时》记者:看起来跟水草差不多。
张釉畯:对,鱼产卵,它就会在这上面产卵,如果他觉得有鱼会来 然后他就在旁边下网。
张釉畯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由于滇池环境治理任务严峻,因此这些鱼类来之不易。每年滇池的捕鱼期只有一个月左右,大部分时间都要依靠30来名渔政执法人员监督非法捕捞,这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张釉畯:滇池属于那种宽浅型的湖泊,它就说对那些偷捕渔业资源还设置这种偷捕工具的是很方便的,其次就是滇池它的那个沿岸的村民多,然后湖面广,然后岸线长,这个就给我们的监管带来很大的压力。
短短二十来分钟,这条渔政执法船上就装满了缴获的非法捕捞工具。
张釉畯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每次执法他们除了亲自收缴水里的捕鱼工具,还会根据巡查情况派出专业的清理船定期打捞湖中的非法捕鱼工具。
张釉畯:一般我们都是发现情况以后,我们叫那个清理的队伍,专业清理队伍来清理这些东西,就是那种比较大一点那种铁船,出来一次都有个二十条左右。
从2003年加入到渔政执法队伍,张釉畯至今已经在一线奋战了十三年,参与过的渔政执法行动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大部分违法捕捞人员都选择在深夜活动,这就要求渔政执法人员必须24小时监督滇池的湖面。
这是2015年到2016年间几次执法过程中渔政执法人员记录的视频资料。从发现违法捕捞的渔船到收缴他们的工具,执法人员往往要和这些违法捕捞人员斗智斗勇,有时甚至要周旋几个小时。在2016年4月拍摄的这段视频资料里,违法捕捞人员发现渔政执法的身影后,立刻将自己的渔船沉到了湖底,消灭证据。张釉畯和执法人员们花费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才最终锁定了渔船的位置,将船打捞出湖面并没收。
让张釉畯感到欣慰的是,这几年随着保护滇池的理念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工作。
张釉畯:在执法过程中,有些人就不理解我们,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来管理渔业资源,他们就有抵触心理,有时候我们在执法的过程当中,遭遇谩骂,遭遇别人的那种侮辱经常有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觉得委屈吗?
张釉畯:有时候会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怎么办?
张釉畯:我们没什么办法,就他骂归骂,我们该做还是要做的。
张釉畯:大多数还是支持的,大多数还是支持的 还是理解的。
半小时观察:为了滇池美好的明天
地势低,污染源多,让云贵高原上的最美丽的淡水湖——昆明滇池,陷入了令人揪心的生态灾难之中。而随着滇池地区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增加,与滇池自净能力减弱的矛盾更加突出。尽管困难重重,滇池的变化仍然让人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越来越强的环境意识,政府越来越有效的治理举措,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一致行动。作为国家重点治理“三湖”之一的高原湖泊,滇池治理关系着一方生灵,它的成效,也为其它江河治理提供了借鉴。我们期待着滇池能够早日恢复它曾经的美丽容颜。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5月29日 22:3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云南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这里曾经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被人们誉为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然而,由于污染,五百里滇池的浑浊波涛,也成了人们最大的心结。如何让滇池恢复它美丽的容颜,不仅是当地政府,同时也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最大的心愿。(《经济半小时》 20160529 生态建设报告:滇池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