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517 来自扶贫一线的报道:大凉山扶贫纪行(下)

来源:央视网2016年05月17日 22:27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川滇黔交界处,交通不便,地势险恶,高山、深谷阻碍了不少村民与外界的交流。为了让大凉山深处的贫困户脱贫致富,2015年,凉山州提出未来5年,对仍居住在高寒山区的约30万群众进行移民搬迁。2016年2月,四川省烟草专卖公司与普格县签署协议,投资2385.5万元对普格县特补乃乌村进行精准扶贫,计划要把特补乃乌村打造成“幸福美丽新村”。基层干部化解重重难关,贫困县中的贫困村成幸福新村
他叫保期阿哈,今年48岁,是普格县特补乡特补乃乌村的村民。

现在保期阿哈一家正在热火朝天修建的,是让他已经盼了大半辈子的新家。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特补乡特补乃乌村村民保期阿哈:差了两三天就完工了,我心里非常高兴,国家给我们补助那么多钱,(以前)我们山上就是土房。

在这片拔地而起的新村背后是连绵起伏的大山,保期阿哈家的土坯房子就在大山的深处。

这个已经住了半辈子的家,昏暗又潮湿,屋子中央的沙发是家里唯一像样的家具。平日里他们一家五口就靠山上的几亩地维持生计。但是由于海拔高,土质薄,种植玉米、土豆这些农作物的产量比平原地带少了一大半。

由于路不通,从家里到山下都要走上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收获的粮食也卖不出去,平时只能靠养些猪换点钱,一年下来收入也就两千多块钱。能搬到交通便利的山下居住,是保期阿哈和妻子多年的夙愿。

现在,为了能尽快修好新房,保期阿哈一家五口日夜赶工,吃住都在工地上,可是眼看着马上就要封顶完工,他们却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原来,新建房屋所用的砖只剩下这两三千块,顶多够用两天,可房子全部建完至少还要一万块砖,这需要将近4000块钱。为了建新家,保期阿哈除了贷款,已经东拼西凑借了两万多,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在建房,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这让保期阿哈犯了愁。

吃完饭,他在工地上找到了特补乡的乡长日黑此哈。

保期阿哈:我现在这个房子已经修到这个地步了,已经差了一万块砖,还能不能贷款?我以前贷过一次了,今年能不能贷款?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特补乡乡长日黑此哈:你前头贷的款是多少?

保期阿哈:三万块钱。

日黑此哈:那现在,那你是什么时候贷的?

保期阿哈:是3月份吧。

根据规定,每户搬迁户修建新房可贷款的额度是三万到五万,但是每年只能贷一次,保期阿哈今年已经贷过了,因此不能再向银行借钱了。

根据特补乃乌村的“幸福美丽新村”统一规划,所有搬迁下来的农户必须要在6月30号之前建设完毕,等待验收合格之后,就可以向贫困户发放35000元的补助款。

因此,眼下这194户农户能否按时完工,也是日黑此哈最牵挂的事。

保期阿哈:亲戚朋友全部都在修房子,全部都在修,借不到钱。

从保期阿哈家出来,日黑此哈马上找了辆车,他打算去镇上的砖厂替老乡想想办法。

日黑此哈:在建房子的过程当中,有一家老百姓家里头比较困难,前头出去的钱基本上已经用完了,现在修到中间的时候就缺砖,先赊帐,大概差一万匹(块)左右,看你能不能帮得到这个忙?

砖厂负责人高兴莺:乡长你晓得,我们企业也确实困难,我们对村里面建设,已经比外面要便宜,每匹(块)砖要便宜三分钱,也就是我们要让利几十万下来了。

日黑此哈:这一家人已经确确实实是再也筹不到其他钱了,所以走投无路才找到我这个小事你们还是尽可能的帮一下。

高兴莺:我也知道你为老百姓忙前忙后的,但是我们现在企业确实困难,就是说我们自己生产已经都没办法维持了现在。

日黑此哈看到对方十分为难,一直不肯松口,无奈之下他使出了最后一招。

日黑此哈:要么我来担保,赊账给他们,要么我自己来,我自己工资里头,或者从哪儿找出来,解决都可以,你就先暂时答应我,我好给他们做个回复。看咋个样?
心急的日黑此哈就催促他现场把这个事给定下来,并承诺一定在7月份火把节之前把这笔钱还上。高兴莺想了想,最终还是咬咬牙点头答应了。

日黑此哈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离开砖厂,他赶着要把好消息告诉保期阿哈,可是刚刚回到新村建设点,又接到了电力部门打来的电话。

特补乡供电所的工作人员马上要到村里,日黑此哈这几天也一直在找他们,村里已经停电十几天了,新村的建设必须要在6月30号完工,处处都需要用电,日黑此哈早就坐不住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停电?

日黑此哈:一想到安全问题,电力公司就停了,所以今天就解决这个事情就行了,务必把电给它过去。

原来,在新村194户新建住房农户中,有12户在低压电线路下修建住房,并且新房距离电线的距离有的还不足1米,施工中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经过多次劝阻村民们仍然继续施工。无奈之下,电力部门在十几天之前断了特补乃乌村的电。

为了保障村民用电安全,电力部门要求这12户存在安全隐患的搬迁户签订安全责任书,保证在恢复供电后,不再进行施工建设,而是等到电力公司正在架设的新线路7月份完工后再开工,以免发生危险。但是,有两户农户始终不愿意签。

12户搬迁户,只要有一户不在协议上签字,电力部门都不会恢复供电,新村建设进度因此会大大受阻。日黑此哈打算跟着电力部门一起再去找这两户做做工作。

二十分钟后,乡长和电力工作人员来到了第一个农户家。

供电所工作人员:你这个线路跟房子太近了,那么现在就要求你们停止施工,不能再建了,人不能上去了,现在如果你们要动工的话,出了事情你们自己负责。

为了保障安全,乡长和电力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跟农户讲明利害关系,这位农户终于点头答应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了这十二份签字,您跑了多少趟?

日黑此哈:三四趟吧。

供电所工作人员:我自己跑了两趟,我们人员跑了两趟,我们公司总部又来了两趟。

这份安全协议实在是来之不易。而接下来,剩下的最后一户,态度更是坚如磐石。

农户:不想签。

《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不想签?

农户:房子都盖了,还签它干吗,盖房子的时候都是有电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有考虑安全隐患问题吗?

农户:没有。

这位农户认为自己的房子已经建得差不多了,不会再发生事故,没有签字的必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更是从没考虑过。日黑此哈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不能因为他一个人导致全村没有电,最后他才勉为其难地在安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日黑此哈:一遍一遍不停地通过我们的努力,苦口婆心地细致地给他们讲清楚,虽然现在担起老百姓的工作是最难做的,但是只要你下决心,你要用一种为老百姓服务,为老百姓做好事这么一种心态,去抓的话,老百姓的工作,最终还是解决得下来。

电的问题总算解决了,要从荒芜的平地上建起一片新的家园,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应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多、忙、繁、杂”和经常的加班加点,构成了眼下日黑此哈日常工作的全部。

日黑此哈:工作一直不停地在忙,问题和矛盾不断在工作当中出现,你要当一个乡镇干部,特别是当一个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经济半小时》记者:扶贫更是这样。

日黑此哈:扶贫工作更是这样,精准扶贫工作更是这样。

新村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除了电,眼下更重要的还有路。

特补乃乌村正在修建的这条路,全长4.4公里,是由交通部门出资200万元修建的农村村道公路,连接着山上的三个村民小组,和一片烤烟种植基地。

日黑此哈:不仅仅是烤烟上,其他的畜牧业产业也好,林业产业也好,都通过这条路来解决,修通了路对这个帮助是非常大的,要致富先修路就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可就在这条“致富路”日夜赶工修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挖掘机却突然停在了这片用围墙围着的土地前。

眼下修路需要经过农户的耕地,但这家农户没有拿到占地补偿款,怎么都不同意工人们在这里施工,只能停下来。

原来,因为这条新修的道路属于村级道路,修建方式是村集体出土地、政府出资。所以对于所占土地,政府没有任何补偿,涉及被占地农户的土地的问题,都由村集体采取“苗木自移、土地自调、房屋自迁、矛盾自消”的方式来解决。

已经停工了好几天的工人们,在一旁闲着干着急。工人们说,施工队租用一台挖掘机每天就要1700元的租金,而且雨季将至,再不开工,后患不穷。

中午十一点,忙活了一个上午还没来得及吃早饭的日黑此哈再次找到了被占地的农户吉各么阿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特补乡特补乃乌村村民吉各么阿各:我没有拿到国家的一分钱,你现在拿一点来补偿我才行。没有这块地我就没有吃的了。

吉各么阿各,今年50岁,早在二十年前,丈夫就已经去世,自己辛辛苦苦把三个儿子拉扯大,家里就指望几亩土地生活。

这次修路需要占用她家将近六分地,如果没有补偿款,这让她觉得自己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说着说着,吉各么阿各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看得出,此时的日黑此哈心里也很难受。但是作为一乡之长,他还是得劝导村民能以大局为重,先让施工队复工。

虽然苦口婆心地给吉各么阿各做工作,但日黑此哈心里也十分清楚老乡的难处,他提出了一个补偿方案。

日黑此哈:看民政上有没有低保的指标。

吉各么阿各一听,提出了要四个低保名额。

日黑此哈:如果是我能决定的话,当然会给你,我们还要去民政局去要,你就先不要妨碍施工,如果没有争取到的话,只要我还在这里,我会通过各种方式补偿你,不让你吃亏。

商谈半天,最终还是没有结果。

午饭后,天空开始下雨,日黑此哈不死心,又和村干部来到了吉各么阿各的地里。

这一亩五分地的地块要占用将近六分,尽管乡长上午答应了解决低保的事情,但此时站在这片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土地上,吉各么阿各又提出了新的想法。

吉各么阿各:你们把土地量清楚,人家的能得一万,我的要两万才行。

日黑此哈:其他人根本就没有。

施工队负责人:今天乡长书记都在这,你有啥就在这儿说,反正今天我们必须要把这儿(挖开)。

一边是被占地的农户要现金补偿,一边是施工队催着要开工,日黑此哈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雨越下越大,为了全村人的利益,工期不能再耽搁了,日黑此哈再次向吉各么阿各承诺,一定帮她争取到低保名额,并且以后也会在产业发展上对她优先扶持,吉各么阿各终于勉强地点头答应了。

看着挖掘机推倒了围墙,开进了自己的土地,这一下一下就像挖在了自己心里,吉各么阿各忍不住蹲在地上无助地哭了。

日黑此哈:突然之间看到她流泪的时候,我是真的有点控制不住,我就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站在她那个角度来想那些困难。毕竟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人,这一方老百姓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亲戚,和我们父老一样的。那么全体村民的利益、公益性的东西和个别农户的自己的个人利益,就发生了冲突,那么如何处理和协调,这些工作村上和乡上是拿起来比较头疼的事情。什么事情都好做,就是人的问题最不好做。

再难的工作也要做,再硬“骨头”也得“啃”,扶贫工作只有迎难而上,困难才会迎刃而解,新的生活才能越来越近。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些烤烟是什么时候开始种的?

保期阿哈:4月份。

《经济半小时》记者:刚刚开始种是吗?

保期阿哈:是。

《经济半小时》记者:种了几亩现在?

保期阿哈:五亩。

眼下,正是种植烤烟的季节,保期阿哈一家在新建房屋之余,已经在山下承包了五亩土地,用来发展和种植烤烟。

而对于扶贫工作来说,“搬得出”仅仅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更重要的关键。特补乡早在四五年前就开始建设1200亩规模的烤烟基地和打造1853亩优质核桃基地。

四川烟草专卖公司又投入大量资金扶持和帮助当地农户。本来,种植一亩烤烟购买秧苗和肥料需要900多块钱,现在每亩地补贴670元,农户只需要出276元。

根据规划,特补乃乌村的“美丽新村建设”将在6月30号完工,所有从山上搬迁下来的农户将会在7月中旬彝族传统火把节到来的时候搬进自己的新家。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新农村“四个好”是目前凉山州扶贫工作的目标,也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作为评价大小凉山彝区扶贫成效的最直观体现和最基本的标准。前面的节目我们看到了一个幸福美丽新村正在凉山拔地而起,这背后凝聚了基层党组织、干部群众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整个凉山州随着易地搬迁工作的推进有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搬出了大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贫困群众走出大山,“做梦也不敢想”的房子成了自己的家

在盐源县棉桠乡木邦营村的村幼儿园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唱着儿歌。

这些孩子最小的三岁多,最大的6岁,他们的家都在木邦营村的彝家新寨里,看到我们的镜头,孩子们一点也不羞涩,争先恐后地过来打招呼。

中午十一点半,47岁的木邦营村村民莫色阿散准时过来接4岁的小孙女放学。我们也跟着祖孙俩,来到了他们的新家。5年前,莫色阿散从附近的高山上搬迁到这里,住上了他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的房子。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棉桠乡木邦营村村民莫色阿散:这是客厅。

莫色阿散的家整洁、干净,客厅里摆放着气派的沙发,有了专门的厨房和沼气管道,小院里大大小小共有6个房间。莫色阿散说,以前山上的老家和这里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莫色阿散:当时搬过来的时候我们自己出了5万,国家贷款5万,国家补助了3万块钱。

2009年,木邦营村被纳入彝家新寨建设试点村,总体规划搬迁农户200户,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20万元。

7年过去了,如今,一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具有彝家特色的新寨让人眼前一亮。

有着天壤之别的不仅仅是居住的环境,更重要的是粮食的收成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搬到山下的莫色阿散承包了五十亩地,跟着村集体一起规模化发展马铃薯、核桃和花椒等农作物的产业化种植,每年能有两三万元的净收入。

2008年,木邦营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950元,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就有139户。2015年,木邦营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8916元,7年的时间,增长了两倍多。

不过,说起搬迁的最大的好处,莫色阿散说还是方便了孩子上学,解决了教育的问题。

莫色阿散:儿子上学是13岁,读一年级,孙子4岁就开始上学了。

现在,木邦营村有了自己的幼儿园、小学,村民们再也不用走上十几公里的山路护送孩子上学。他们希望,孩子能从小接受教育,彻底摆脱穷根。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棉桠乡木邦营村村民:肯定高兴。

《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高兴?

村民:因为看到未来了。

半小时观察:上下同心“搬走”贫困

木邦营村的村民搬出了世代居住的大山,老乡们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十二五”期间,国家共安排中央预算内补助投资231亿元,搬迁贫困群众394万人;而“十三五”期间国家还将进一步通过政府创新融资机制,计划投资600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1000万人。

摆脱贫困一是要靠党和政府的大力帮助扶持,没有国家统一的规划部署、巨额资金的投入,贫困群众走出大山的愿望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摆脱贫困同样离不开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奉献和支持,离不开许多像日黑此哈这样的基层干部的辛勤工作,也离不开许多像吉各么阿各这样老乡的理解和奉献。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5月17日 22:27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川滇黔交界处,交通不便,地势险恶,高山、深谷阻碍了不少村民与外界的交流。为了让大凉山深处的贫困户脱贫致富,2015年,凉山州提出未来5年,对仍居住在高寒山区的约30万群众进行移民搬迁。2016年2月,四川省烟草专卖公司与普格县签署协议,投资2385.5万元对普格县特补乃乌村进行精准扶贫,计划要把特补乃乌村打造成“幸福美丽新村”。本期节目栏目记者走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调查,敬请收看。(《经济半小时》 20160517 来自扶贫一线的报道:大凉山扶贫纪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