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 该打出怎样的并购牌?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不断加快。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142个,实际交易金额165.5亿美元,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从并购项目涉及的行业看,制造业27个,占1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2个,占15.5%,商务服务业19个,占13.4%。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通过“并购”方式走出国门。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并购如火如荼,并购交易激增背景下,中国企业需要做足哪些功课?
昨晚(5月3日)央评演播室邀请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以及财经评论员王冠共同评一评中国企业“出海” 该打出怎样的并购牌?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君
并购浪潮之新特点
从一月份万达收购传奇影业,海尔收购通用家电业务的白色家电业务,到二月份的中国化工集团对瑞士的先正达集团的收购,以及美的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从这新一轮的收购浪潮中,我们能看到哪些新特点呢。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老企业通过并购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国内的企业沿着老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很多的产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在这些收购里头,我认为反映着一个迹象,中国企业在通过海外的收购、并购来提高这种他们的生产和他们服务,来实现他们的转型升级。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三个方面能够解读新特点。
一季度能够出现一个这么大的一个增长,有好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还是基数效应,基数很小,发展空间就很大;第二方面,是货币效应,国内的利率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现在出去买比较合算。第三方面,这是市场真实供求关系的体现。
并购浪潮之新变化
王冠(财经评论员):供给侧改革影响下,并购更注重供求关系。
改革的初期,外汇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更多是采购,买的是生产设备,而供给侧改革后,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比方说,我们看到像海尔买的通用的电器,买的是品牌加上渠道,这样的品牌和渠道现在对于我们当下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外并购质量提升。
回到80年代或者90年代初的话,我们最早是采购商品,后来是进口流水线,而现在海外并购的质量的提升。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并购的结构发生变化。
过去我们一讲到说海外的大型并购,都是一些国企、央企所做的事情,但是现在民企,它的增长率非常的快,在去年和今年基本上都占到了半壁江山,而且将来还会更多。
并购浪潮之注意点
在并购中,有许多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并购的质量,那么在并购中又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点呢?
王冠(财经评论员):并购需要放平心态。
一方面我们有钱了,但千万不要有土豪心态,当下的我们在海外的并购,依然是一种追赶,你买的是人家想卖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买完之后,如何能够为我所用,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融合,这都是挑战。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并购中法律环境因素值得注意。
我们还要考虑法律环境因素,到了那个地方要遵守那个地方的法律,每个地方的规则不一样,所以我们的成本也许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低,有很多的收购,在技术经济上头未必很适合。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企业要加强自身综合竞争力。
我们的企业,尽管有钱,其实还是不够强大,等到我们综合竞争力真的提升的时候,才能够把别人的企业文化给融合过来。
[央评君看来,并购是商业当中最高级的一个游戏,不光是个勇敢者的游戏,更是个聪明人的游戏。要多方面综合考虑,适应供给侧改革,顺应市场变化,了解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熟知当地法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在并购的浪潮中,不随波逐流,真正的为我所需,为我所用。]
苹果为何“砸中”滴滴?
5月13日,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约车平台之一,滴滴出行对外宣布,获得来自苹果公司1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这是苹果首次在中国投资互联网企业,也是苹果在中国市场最大手笔的一次投资。随后,在5月16号的早上,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与中国打车软件公司滴滴出行总裁柳青现身Apple Store北京王府井店,更增添了这个事件的关注度。
苹果为什么要投资一家与主业关系不大的互联网企业?这笔投资又会给滴滴,以及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昨晚(5月17日)央评演播室邀请到了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霞,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财经评论员王冠共同评一评苹果入股滴滴背后的深意。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君
苹果为何砸中滴滴
苹果入股滴滴,引发了许多人的热议,很多人普遍关注的是苹果为什么要投资滴滴打车,这样一个远隔千里重洋之外,又和他主营业务相隔甚远的一个行业当中。那么,苹果为何会看好滴滴?听听现场专家怎么说吧。
何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滴滴融资方向由金融资本改变为产业资本。
因为在一个公司的发展初期他会借助于金融资本来进行它的融资和市场拓展,那么只有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就是他市场的占有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有可能产业资本进入,也就是说目前的话滴滴大概已经占到中国整个网约车市场的这个半壁江山以上。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苹果公司从硬件领域回归服务领域。
苹果在近几年来都被大家看作一个硬件商,而事实上在硬件上它并不能够完全取胜,它主要靠的是是服务,所以我认为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在服务,他这几年当他过于着重于硬件的时候实际上他在衰落,因此他回归了。
王冠(财经评论员):苹果看中了滴滴的用户群
苹果其实并不差钱,他现金流超过两千亿美元,他看中的是用户,这三亿用户已经远远超过了iPhone的使用量,最后会如何嫁接有很大想象空间。
汽车生产商会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代工企业吗?
许多经济学家,从苹果公司入股滴滴事件,看出了未来互联网公司和汽车生产商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二者究竟有没有关系?关系又有多大呢?
何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二者存在互通的关系
我们不管从智能制造4.0,还是什么先进制造或者工业互联网来看,他都是从汽车制造开始,因此这一块是凝聚着很多创新,同时在这个苹果来看,他这些年在汽车这个领域的这个布局也是蛮大的,从开始做(英文)做车载信息服务,到最近这几年是做自动驾驶,投资中国的移动出行,我想这个相关的业务之间是存在一个互通的关系。
王冠(财经评论员):互联网时代,系统选择问题很重要
以后在互联网时代接入谁的系统就变得非常重要,拥有诸如谷歌的安卓系统或是apple的IOS系统这样的企业他的话语权就会更强,这个系统本身的价值也会更大。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互联网的核心是社区再造
我个人认为互联网实际上是一个他的核心是社区再造,也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生活里,但同时也生活在一个互联网社会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汽车有可能成为代工企业,因为互联网企业将来不只是一个渠道,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需求的一种延伸。
入股背后的深意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苹果跟滴滴合作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营销手段。
苹果跟滴滴这样的一个合作,他已经股价已经上升了,事实上就是无论他投资多少,买与不买,或者买谁,已经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效应,就是大家认为他们是一个强强联手,而且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这种碰撞的火花对于市场来说是难以计量的一种估价。
[央评君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而滴滴是一个拥有3亿用户,1400万司机的公司。这无疑对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的苹果公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这两个方面来看,苹果砸中滴滴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5月17日 23:1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不断加快。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142个,实际交易金额165.5亿美元,继续保持 较快增长态势。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通过“并购”方式走出国门。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并购如火如荼,并购交易激增背景下,中国企业需要做足功课。苹果10亿美元入股滴滴,投资滴滴,苹果回归服务提供商的角色。本期节目财经评论员进行分析点评。(《央视财经评论》 20160517 中国企业“出海” 打出怎样的并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