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516 来自扶贫一线的报道:大凉山扶贫纪行(上)

来源:央视网2016年05月16日 22:51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今天节目,我们关注《来自扶贫一线的报道》。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川滇交界处,境内6万余平方公里几乎都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交通闭塞,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特殊的地质地貌决定了这里脱贫攻坚的难度。凉山州有11个国家级贫困县,现在仍然有40万贫困人口,那里的老百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今天的节目我们先跟着《经济半小时》记者的镜头去看一看。

人背马驮十多公里,土地贫瘠收成不易,贫困村庄在那大山深处。

2016年4月26日,《经济半小时》记者第一次走进了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大山一座接着一座没有尽头,山路崎岖狭小,绝大多数的地貌,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

泥巴路面的盘山公路高低起伏、泥泞不堪,一直通向了大山深处。

行进到半山腰,汽车被迫停下,《经济半小时》记者和县里的扶贫干部一起,准备深入到这里扶贫攻坚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则普乡觉里村去看看。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则普乡乡长陈史杰:我们准备到觉里(村),就经过这条路,步行。顺着河边走,走的话就需要将近4个小时。

《经济半小时》记者:有多远大概?

乡长:有11公里大概。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里面住的老百姓,所有的生活物资都是这样。

乡长:人背马驮。

乡长陈史杰告诉记者,通往觉里村最后的11公里山路不能通车,只能靠步行,得走四个小时才能到。

乡长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在他管辖的这个则普乡,8个村中有7个村庄都没有通路,我们要去的觉里村是其中之一。

《经济半小时》记者: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你们感觉?

乡长:我们的原因就是交通不便。电和水通了,现在只是交通不便,有什么产物的话就要靠人背马驮。

由于不通公路,当地百姓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资,都是需要靠人背马驮,才能运到大山深处的村里。

在进山的路上,《经济半小时》记者迎面碰到了走了三个多小时出村去集市买盐和海椒的村民。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们还卖东西吗?

乡长:她背小猪儿去集市上卖,这是本地的小猪到集市上去卖,然后换回盐巴和海椒。

乡长:这样背到集市上去卖一斤能卖多少钱?

老百姓:背到远一点的地方能卖十三到十五块钱一斤。

赶路的老乡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她家里喂了一头母猪和五头小猪,平时她就靠卖点小猪来换些钱和生活用品。

《经济半小时》记者:不容易,你说要二三十斤,她还能背得了,你说养了大了一两百斤,那没法。

乡长:大了就只有喂过年猪。

送走了村民,《经济半小时》记者和乡长继续前行。

这条宽度不足几十公分的山路是则普乡4个村2069名村民在大山里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

在山路上,《经济半小时》记者碰到了一群正准备上学的孩子。他们每天都是用小脚丫翻山越岭,往返于学校与家园之间。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几岁了?

乡长:四岁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愿意去上学吗?

乡长:愿意,这有个村幼儿园在底下,在幼儿园读书。不懂汉话,只有到幼儿园经过学一段(时间)汉话,进入一年级能稍微提高一点。以前是没有幼儿园的,去年才提倡了这个村幼儿园。

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凉山区,彝族小姑娘的小脸,晒得红通通的。

见到了大山外的陌生人,孩子忽闪着大眼睛,羞涩地不好意思开口说话。

孩子上学用的书包,是慈善基金会赠送的。拉开装的鼓鼓的书包,8个啤酒瓶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书包里装着酒瓶,这让《经济半小时》记者很是感到意外。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背这么多瓶子干嘛?

乡长:去集市上卖掉,一个一角五。

乡长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因为交通不便,今天又正好是赶场日,出来上学顺便背些啤酒瓶卖点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把瓶子卖了你最想买的东西是什么啊?

彝族小姑娘:泡泡糖。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还挺沉的,耽误你时间,慢点走。

山路上的短暂相遇,大凉山区的贫困,已经开始点点滴滴的展示在了《经济半小时》记者的面前,告别了这些孩子,越往大山深处走,道路也变得越来越崎岖。

乡长:头不要起来小心点,不要撞到,老乡们天天是这样走。

小道只有二三十公分宽了,路面和巨石间的夹缝也只有1米高左右,我们只能弯着腰前行。

乡长介绍说,这是通往觉里村的近道,但如果要用马驮运生活物资进村,村民绕的山路则会更远。

大凉山地形复杂,刚走过陡峭的悬崖,中间的路段又需要趟过几条小河。

乡长:分路口到这才走了五分之一,还翻四五座大山才能到觉里村。

尽管才走了五分之一的路程,但《经济半小时》记者已经走过了陡峭的悬崖、湍急的河流,步伐也是越来越沉重。

然而过完这几条小河,接下来的山路,就就几乎没有一寸是平坦的了,上山的小道蜿蜒曲折、盘山而上,乡长说,由于山路坡度太大,这些路连马都不愿意走。

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完成进村路程的一半。因为山高坡陡,《经济半小时》记者一行同伴们之间的话也越来越少,体力不支,只剩下彼此之间粗重的喘息声。

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可能无法体会到,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走在这样的山路上,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这一路,山路的崎岖和陡峭,地形的复杂和险要都超出了《经济半小时》记者的想象。

在山路上走了4个多小时之后,觉里村终于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凉山地区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之一。

觉里村一共有三个村民小组,68户彝族人家,全村375人,其中18户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2400元。在这里,村民们都是用当地传统的彝族话来交流的,乡长陈史杰和觉里村第一书记周勇给《经济半小时》记者做起了向导,准备带《经济半小时》记者先到贫困户吉古日布家去看看。

由于村民们居住得比较分散,每个山头几乎就只有一两户人家,要到吉古日布家还要再翻过一个山头,需要走半个多小时的路程。

乡长:这是吉古日布家,这是贫困户。(脱贫方式)养殖、种植,脱贫时间,是2019年。

这间破旧的土坯房,就是吉古日布的家。

《经济半小时》记者:老乡,你现在家里是几口人啊?

吉古日布:八口。

吉古日布今年47岁,全家8口人,妻子外出看病了,吉古日布带着最小的三个孩子留在家中。

《经济半小时》记者到达他家时,正好赶上吃午饭的时间,热情好客的凉山汉子,邀请《经济半小时》记者和他们一起吃午饭。

《经济半小时》记者:孩子们也是刚吃啊,那你日常就是吃这个,土豆和苦荞饼?

眼前这个燃烧的火堆就是他们做饭的地方,土豆烤熟了,午饭,也就做好了。

土豆和苦荞粑粑,就是这个贫困家庭招待客人的午餐,这也是吉古日布和孩子们一年四季、每天不变的主粮。

午饭后,吉古日布在旁边的山坡上,继续上午没有完成的农活。因为不是平原地区,他家的6亩地分散在了大山深处的好几个地方。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则普乡觉里村村民吉古日布:总共有六亩地,种了三亩荞麦,一亩玉米,两亩土豆。

村里不通路,《经济半小时》记者来时走的山路,吉古日布已经走了半辈子,种地不是最辛苦的事,最辛苦的,是从大山外面搬运这6亩地所需要的肥料。就在去年,吉古日布因为到乡镇上购买化肥,回来的路上一不小心跌落到山下的河谷中,直到现在,腰伤都还没有恢复。

吉古日布:因为下雪,路面结冰太滑了,我去买化肥,回来的路上路面结冰就摔伤了腰,这个腰现在都还在隐隐作痛。摔伤了以后没有去医院做检查,因为家里没有钱。

觉里村海拔在2800至3500米之间,属于高寒地区,只能种植土豆、苦荞和玉米,由于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即便辛苦耕种一年,到手的粮食也是微乎其微,像平原地带亩产八九百斤甚至上千斤的产量,对于吉古日布来说想都不敢想。

在吉古日布家的房梁上,悬挂着去年收获下来的玉米,个头儿也只有正常玉米的一半大。

吉古日布:一亩土地只有两百斤的收成,没什么收成。因为是高海拔地区,土质不好,玉米粒也很。虽然我们习惯种植玉米,但是只能长成这样,不够吃也不够喝。

在吉古日布家的角落里堆放着十几麻袋的荞麦,这就是全家8口人一年的口粮。

但说起农业种植,吉古日布也是两头为难,他说收成不好的时候,这三亩荞麦还不够一家人吃,要是赶上个丰收年,多余的粮食也根本换不成钱。

吉古日布:即使有的时候需要去卖一点,也因为公路不方便而卖不出去,只能自己拿来吃,多余的喂牲口。没办法像平坝地区一样随时可以拿去贩卖,大部分都只能自己吃。

在吉古日布种植的所有农作物中,产量最高的就是土豆,亩产能达到1000斤左右,可是没有通往山外的道路,农民想要把土豆卖了换成钱,也只能是一个奢望。

羊圈里的16只羊,是吉古日布一家生活的全部希望,每年他靠养殖能收入2000多块钱,这也是全家脱贫唯一的指望,但地处偏远的贫困山区里,农民们养羊,也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

吉古日布:有一天我发现我家的羊病了,所有的羊口舌生疮,不肯吃草,我就立即到公社去买药。

因为交通的不便,乡镇里的兽医不愿意进山来医治,吉古日布只能自己根据症状下山买药,可等到他把药终于买回家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很是伤心。

吉古日布:从我们这里去乡上,单边需要两三个小时,一趟往返就需要六七个小时,等我把药买回来的时候,家里的羊就死了七只,心疼死了。

采访中,47岁的吉古日布经常偷偷的发呆,这个在大凉山深处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彝族汉子,已经被贫困压得沉默而又坚强。眼前的这些大山,挡住了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贫困也就成了生活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现在最让吉古日布担心的,是自己最小的儿子,孩子已经6岁了,因为上学的路实在太远,他不忍心放手让年幼的孩子每天独自走在大山里。几经考量之后,他推迟了孩子上学的年龄。

吉古日布:现在就应该读书了的,但是因为公路不方便,只能等八九岁了再送去读书。

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逾7亿人摘掉了贫困帽子,与过去相比,贫困面大幅缩小了,眼下扶贫工作面对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其实大凉山里的昭觉人一直在努力扭转贫困的面貌。这些年政府投入8000多万资金用于三房改造,鼓励农户发展养殖。走在贫困山区里,我们感受着贫困的压力,但也看到了当地百姓改变贫困的努力,继续看《经济半小时》记者的报道。
道路不通失明难医,买卖不便脱贫困难,不如搬出大山斩断“穷根”。

为了能让贫困户发展养殖,政府现在给每户提供900元无息贷款,有了这个好政策,阿古子古决定今年再多养几只羊。

则普乡贫困户阿古子古一家正在自家的小院儿里热火朝天的扩建着羊圈,决定再多养四五只羊。

阿古子古和阿尔金曲给《经济半小时》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积极乐观,脸上总是带着笑。和同村的吉古日布家一样,阿古子古家也种了六亩地,是全家五口人一年的口粮。阿古子古和阿尔金曲有三个儿子,家里最特殊的,是他们的大儿子,阿古马尔,他今年17岁,三岁的时候,眼睛突然患了病,视力越来越差,现在已经完全失明了。

妈妈阿尔金曲:所有的钱财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已经不记得为了治病卖了多少牲畜,心也操碎了。

为了孩子的眼睛,家里的钱全部都用来看病了,但直到现在,妈妈也说不清孩子的眼睛到底得了什么病,她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因为村里不通路,看病不方便,孩子的病情耽误不少。

阿尔金曲:孩子的叔叔背着他去治疗,受交通的限制耽误了病情,现在走路都要人牵着。

在这个大山深处的贫困家庭里,这个几经失明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妈妈背上长大的,因为阿古马尔的眼睛看不见,妈妈阿尔金曲不管走到哪里,都把儿子背在背上,有一次放羊的时候,母子俩因为路滑,不小心摔到了山下,儿子险些被摔死。

阿尔金曲回忆起曾经和儿子摔下山的经历,难过而后怕。

阿尔金曲: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孩子没在我身边,我以为他没了。我奋力爬起来,去找我的孩子,才发现他还活着,我高兴坏了。
阿古马尔已经失明了将近15年了,这个贫困的家,已经没有能力再去为他医治眼睛了,大山外的世界什么样,对于孩子来说,只能靠想象。

现在阿古马尔只要一出门,都只能靠妈妈牵着,但儿子今后的生活,却让妈妈阿尔金曲永远也舍不得放手。阿古子古今年已经有59岁了,妻子阿尔金曲也有50岁,他们最担心的是如果将来有一天他们不在了,失明的阿古马尔在这崎岖陡峭的大山里该怎么生活。

阿尔金曲:他的眼睛已经变形了,什么也看不见。

昏暗的房间里,母亲帮失明的儿子细心地整理着衣领,满怀柔情而又无限焦虑。

靠着产量很低的耕地,阿古子古一家五口只能保证不会挨饿。但为了能给儿子多攒点钱,也为了让家里的生活能更好一点,在政府的帮助下,多养几只羊,是阿古子古和阿尔金曲眼下脱贫致富的唯一希望。

阿古子古:这些羊一年能增加六只,卖三只,能卖2100块钱。将来慢慢的致富了,就可以过得比现在好,吃的和穿的都比现在更好一些。

虽然有着美好的愿景,但实现脱贫梦想的最后一道门槛,还是眼前的这些大山,阿古子古已到花甲之年,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如果自己赶着羊到山下去卖,体力实在吃不消,因此只能在家被动地等着收羊的人上门收购。

阿古子古:细算的话,赶到集市上去能够多卖50块钱。

贫困人家算的帐,或许是很多城里人无法理解的,但每只羊多出的这50元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有着更深刻的感受,《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大凉山区的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贫困所带来的压力。

一座大凉山,几十年的扶贫工作,最大的瓶颈,就是眼前的这条无法承载任何财富的崎岖山路。

在觉里村第一书记周勇的驻村工作日记统计表里,每家每户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都写着 “交通不便、缺乏劳力”。

觉里村第一书记周勇:背出去连人工都不够了,比如说洋芋100斤,你背下去卖50块钱,连人力都不够了,只能调换一些日常的用品。
昭觉县扶贫移民工作局局长俄哈日也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大凉山深处的扶贫,政府可以发放无息贷款发展养殖业、可以免费给农民进行房屋改造、可以免费发放农作物种子,但交通上的瓶颈,始终是当地政府无法解决的难题。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扶贫移民工作局局长俄哈日:良种虽然给老百姓带来了一些增产,但是每亩地大概增产五六百斤,但是由于我们交通的贫瘠,老百姓很多虽然增产了,但是没有增收是这个情况。

在觉里村,很多村民都像阿古子古和吉古日布一样,靠家里几亩贫瘠的土地得点口粮,靠养些牲畜换点家用,但是想要大规模的发展,没有路,一切都只是空想。为什么交通问题一直就没有得到解决?

在吉古日布的家里,《经济半小时》记者和当地干部一起,寻找着答案。

《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看还是交通问题,确实如果说解决也是面临一个成本太高的问题。

乡长:修一条路的话,现在丘陵地带,有边边沟沟,我们规划至少要1000万,这个贫困村里面只有60多户,1000万的话国家投入的话比较大。

《经济半小时》记者:而且这边比较分散。

乡长:至少是一公里要花100万。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环境里的老百姓脱贫,现在分析来分析去,搬迁是唯一的途径。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像觉里村这样不通公路的村庄还有30多个,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搬出大山斩断“穷根”,是扶贫攻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为了让大凉山深处的贫困户真正的脱贫致富,2015年,凉山州提出移民搬迁举措,计划未来5年,对仍居住在高寒山区的约30万群众进行移民搬迁。

眼下,在距离昭觉县138公里之外的普格县,48岁的特补乃乌村的村民保期阿哈,已经开始修建自家的新房。

特补乃乌村村民保期阿哈:我心里非常高兴,国家给我们补助那么多钱。

保期阿哈以前也住在海拔2400米的高山上,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能搬到通路的山下居住,一直是他多年的夙愿。

而对于扶贫工作来说,“搬得出”仅仅只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更重要的关键。

眼下,新村也正在建设着1200亩规模的烤烟基地。

烤烟村民:现在可以栽种,收入好了。

干部:老乡确实有困难,能不能特事特办?

新房正在修建,产业初具规模,“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到底遇到了什么难题?又将如何成功化解?明晚请继续收看《大凉山扶贫纪行(下)》。

半小时观察:搬出大山斩断穷根

现在扶贫攻坚战进入到了最艰难的阶段,为了让大凉山深处的这些贫困户真正的脱贫,我们看到当地政府已经启动了移民搬迁工作,美丽的新家园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而“十三五”期间,中央也把易地搬迁脱贫作为重大举措,五年投资6000亿元人民不,异地搬迁 1000万人口。我们衷心地希望越来越多的贫困山区群众,通过扶贫搬迁工程,彻底改变困扰他们多年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状况,全面改善他们的生活。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5月16日 22:5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你想象过吗,一块泡泡糖,对于这些孩子,是弥足珍贵的礼物,必须要背着8个啤酒瓶、翻山越岭才能换来一口甜…你想象过吗,一家8口人挤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内,土豆、苦荞粑粑是每天不变的主粮…这些你难以想象的画面,就真实存在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交通闭塞令凉山州至今仍有40万贫困人口。在这里,11公里山路不能通车,崎岖的山路仅有20公分宽…在这里,孩子失明根本没有钱医治…本期节目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大凉山,看看这里的生活。 (《经济半小时》 20160516 来自扶贫一线的报道:大凉山扶贫纪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