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 |
CCTV-1 |
4月24日19:38 |
CCTV-新闻 |
4月24日19:38 |
|
重播: |
CCTV-新闻 |
4月25日03:45 |
CCTV-新闻 |
4月25日05:45 |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是首个“中国航天日”,我们昨天的节目已经介绍过。其实确定这个纪念日,原来有3个备选日期,而国务院最终选择了“4月24日”,无疑是有着特别的深意,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标志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变成了现实。
2015年4月下旬,几张发布在个人微博上的照片,在网络上被频频转发。照片拍摄的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4月24日,它45岁生日那天,经过北京上空的场景。
1970年4月24日,中国人发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那年5岁,当时的情景一直留在了他的记忆里:“我对小的时候 星空的印象就是,抬头往天上看,就会看到有个星星在走,真的耳朵听到的‘东方红’,所以说你会觉得那个‘东方红’是从天上直接发出来的。”
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会展中心有一个特殊的展品,它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孪生兄弟,也是它的备份星,只不过现在一个在天上,一个在这里。
卫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空间技术,至今有能力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也只有10个左右。在当年更是属于世界尖端技术。1958年5月,毛泽东首次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但是由于当时国力有限,卫星项目被搁置了6年。之后,在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的争取下,1965年中央重启卫星研制。当时对于“东方红一号”的要求,只有12个字: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但是就是这12个字,在后来的几年岁月里,让科研人员绞尽了脑汁。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时任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科研人员的丁恩丰说:“没有上过天,所以不知道天上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时任中国科学院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告诉记者:“打个比方,就是你想要吃馒头,馒头当然买不到,面粉也买不到,小麦也买不到,你得开荒,种麦子。”
1968年,卫星总体设计的任务,落到了37岁的孙家栋身上。此时距离预定的发射时间,只剩下短短的两年。
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孙家栋介绍:“当时就把一些科学探测项目,有意地把它拿下来,放在第二颗星上,保证第一颗上天,能达到掌握航天技术的基本任务。”
尽管计划做了精简,难度依然很大。太空的温差高达200多摄氏度,在人类最早的几颗人造卫星中,温度控制曾是一个大难题。法国和日本虽然都先于中国发射,但是由于温控技术不过关,卫星上天后不久就失灵了。
这样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在“东方红一号”得到了圆满解决。卫星后来在太空工作了28天,没有因为温度的问题发生设备失灵,这项技术在当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某分系统负责人的闵桂荣说:“清华、北大、北航都没这个专业,所以就得自己来组建,组建就是改行,边干边学。最后我们做了一个零电耗的方案。我们卫星上的热控不耗电,利用跟踪系统、乐音系统,它们的余热拿来温控,做得很成功。”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东方红一号”从图纸到零件,再到初样、试样,一步步走向成型。在今天北京中关村的繁华地带,有一家建于上世纪的工厂——北京卫星制造厂,“东方红一号”的部分零件和总装任务就是在这里完成的。这些老厂房看起来是那么不起眼,以至于外国同行来参观时,怎么也不相信中国的第一颗卫星,是在这里出厂的。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人造出了自己的卫星。1970年4月24日,晚上21点35分,搭载“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点火升空。当时,很多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工作的人,都是通过电台广播才得知发射成功的消息,大家都非常自豪。孙家栋说:“确实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真是感觉到扬眉吐气。”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开辟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奇迹。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认为:“为什么那一代的人这么困难还肯这样去办,就是爱这个事业,爱这个国家。所以一个人有爱才能有奉献。”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为中国航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作为初期探索,它的实用价值很有限;到“东方红二号”卫星,它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就有能力让它永远飞在中国的上空,全天24小时地发挥作用了;到“东方红三号”上天,就是一颗三轴稳定卫星。打个比方,没有三轴稳定的卫星就像是独轮车,弄不好就会偏,有了三轴稳定,卫星就像小汽车而且还安了减震器,工作性能自然成倍提高。而目前,我国发射的卫星,更是进入了“东方红四号”时代,那这颗星又有什么特点呢?
经过允许,记者跟随科研人员进入了卫星制造车间。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一颗今年即将发射的通信卫星。这颗人造卫星是我国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上研制的,“东方红一号”的重量是173公斤,而这颗人造卫星的重量超过了5.2吨,它南北两面的太阳翼展开之后总长度将超过26米,“东方红一号”实际工作时间是28天,而这颗人造卫星的在轨服务寿命将达到15年。
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通信卫星总指挥肖应廷表示:“这颗卫星里头大量地使用了国产化的攻关成果,国产化程度应该是超过95%以上,在卫星的西面有一个多波束天线,就一副天线实现了3.2个G的服务带宽,这个是以往不可想象的。”
卫星平台是发展商业卫星最基础的东西,它就相当于一个底盘生产线,科研人员可以在上面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进行不同的配置。而从“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到“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这是个巨大的跨越。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东四平台总设计师周志成介绍:“整个的一个换代的技术,我们用有效载荷的重量和功率,再加上它的服务时间,‘东四’平台(的效能)是‘东三’平台的20倍以上吧。”
周志成接受“东方红四号”平台研制任务时,中国航天事业正处于一个低谷期。当时社会上有一句话: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很多年轻人都出国、下海,到民企或到外企去了。周志成说:“国家发展也很快,所以有买星的高潮就来了,就买国外最先进的,欧洲的、美国的都进来了,我们国家的通信卫星都被外星占领了。”
当时,周志成憋着一口气,他想为中国造一颗能走出国门的通信卫星。这也是许多卫星研制人员的心愿。
然而,“东四”平台走出国门的道路并不平坦,最早发射的两颗卫星,在升空之后都停止了工作。当时,整个研发团队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周志成和他的团队顶着压力继续前行,从最基础的元器件重新开始,一项一项攻克难关。
2008年之后,“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进入了稳定期,先后给委内瑞拉、巴基斯坦、白俄罗等7个国家和地区研制发射卫星,中国的通信卫星终于走出了国门。
46年前,中国人发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现在在太空中运行的,属于中国人的卫星有近150颗,不仅有通信卫星,还有导航卫星、遥感卫星。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徐文向记者介绍:“从这个图上你可以看出,每一个圆圈相当于代表一颗卫星。我们也是根据这个运行的轨迹,来判定卫星在地球上方的什么位置,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安排成像的计划。目前这个卫星的服务范围非常广,基本涵盖了我们国家的农业、水利、国土资源、减灾防灾、环境保护、林业等等,各个领域都能用上我们这个数据。”
2015年,从这个卫星应用中心每天分发出去的数据有8万个G,我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第三次农业大调查,都大量使用了卫星传回来的数据。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表示:“‘东方红一号’是奏响东方红乐曲,现在在轨的卫星是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老百姓大众服务。在走过了一甲子这个历程的时候,我们从进入太空到奔向月球。在2020年左右发射火星探测器,中国人将走得更远,中国的卫星将飞得更高,中国的空间资源利用将会更好。”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4月24日 20:0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今天,是首个“中国航天日”,确定这个纪念日,原来有3个备选日期,而国务院最终选择了“4月24日”,无疑是有着特别的深意,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标志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变成了现实。 (《焦点访谈》 20160424 中国航天 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