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来自改革一线的报道,今天我们来关注老工业基地沈阳。沈阳生产下线了中国第一台大型起重机、第一台蒸汽拖拉机、第一台高档数控系统、第一台大容量解体变压器等160余个全国工业设备的第一。这个曾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老工业基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后,经济曾一度下滑。占到沈阳整个工业总量一半以上的装备制造业,在经过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也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与此同时,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又不足,如何加快供给侧结构优化升级,沈阳该如何打造好装备制造业这个“看家本领”,让我们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老工业基地觅新发展路径,打造装备制造业“看家本领”
沈机工作人员:下面向各位汇报一下,今年一季度国内市场和国内行业的变化。
2016年3月31日,沈阳机床集团2016年第一季度的工作总结会议如约举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全都参加了会议。
沈机工作人员:根据我们最新得到的数据,同比下降11%,其中国产下降16%,进口下降8%,今年一季度行业有所变化,从总体上销售下降18%,下降31%,利润总额减少了两个亿,产能库存下降13%,各企业加大消化的力度。
与以往的工作总结会议不同的是,当听到2016年一季度的情况汇报之后,所有的人都神情紧张,座位上的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更是不轻松。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去年(2015年),我们中低档机床只占到20%了,中高档机床就占80%了。从产品结构角度看,应该说调整速度还算比较快,但是比例看比较快,但是还没有弥补原来,我们普通机床占很大,中低档机床很大的结构。
中低档机床和中高档机床2:8的占比,在外人看来,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业绩,这意味着沈阳机床集团在机床领域的科技创新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这一切在关锡友看来,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中高档机床与原来中低档机床的销量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那么,这个空间到底有多大呢?关锡友告诉我们这样一组数据。沈阳机床集团作为中国机床企业中的老大,2002年当年的销售收入只有13亿元,在世界机床企业中排名第36位;2009年排名跃居世界第五;两年后的2011年,沈阳机床集团销售规模达到了180亿,位居同行业世界第一。
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个“第一”带来的喜悦中的时候,一个看起来是成绩的数据,却让关锡友,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
关锡友:我从业20多年从来没有遇到一种情况,我们2010年机床甚至还做成半成品,用户就需要,我们所有库存销售一空,什么东西都好卖,我当时预感一个什么问题,怎么可能市场是这样的呢?
关锡友:还有一个数据是很吓人的,五年内的我们叫160以上的落地塔,长机床,五年国内需求,正好是我们前50年的总和,这给我吓坏了。
机床市场的异常火爆,让关锡友感到惊讶。他不知道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是不是泡沫,这样的市场究竟会持续多久?
关锡友的担心并不是毫无依据,他注意到,2011年沈阳机床集团销售的普通机床,达到了11万台,占到了总销量的70%,销售规模更是高达100亿。但是这些产品在行业中属于中低端产品,核心技术更是依赖国外,大而不强成为摆在沈阳机床面前最大的问题。于是,在众人的质疑声中,关锡友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逐步压缩普通机床所占的比例,转而寻找能让沈阳机床做“强”的真本事。
这些产品在行业中属于中低端产品,核心技术更是依赖国外,大而不强成为摆在沈阳机床面前最大的问题。
关锡友:急速的增长,因为这个东西不可能无限制增长,这就意味着肯定会调整,会转型。
此时,发达国家早已经进入了数控时代,而中国机床的数控化率只有5%。95%以上的高档数控系统全部依赖进口。自己造一个机壳,然后高价从国外购买数控系统再进行组装,这样的老路子如果继续走下去,不仅中国的机床行业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企业的未来也就会有灭顶之灾。在这样的情况下,关锡友决定带领沈阳机床压缩中低档机床的产量,全面向中高端的数控机床进军。
突围,首先要攻克的就是核心技术的问题。
关锡友:我们问过外国的伙伴,这项技术合作行吗?或者卖给我行吗?老外跟我说这是的灵魂的生命,值多少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是什么感觉?
关锡友:当时我们不懂,我们以为技术可以花钱买来,我们眼睛看到的技术真的可以花钱买来,但真正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国外合作伙伴的冷言冷语,让习惯了跟随式发展的老国企碰了一鼻子灰,此时关锡友逐渐明白,所谓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沈阳机床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打破中高端机床领域国外的垄断,就必须另辟蹊径、自主研发数控机床的“大脑”——数控系统。
关锡友:从仿造引进消化走向自主创新,走了20年,20年沉痛教训才告诉我们,核心技术买不来,因此我们才下决心,走向核心技术创新,这个东西对我们又很艰难,当时我们而言,我们是否能够把核心技术突破了,我们的中国人是否有这个能力,更高的要求是我们在技术开发能不能由中国人引领一场潮流。
迈出这第一步并不容易,关锡友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沈阳机床陆陆续续投入研发高端数控系统的资金高达15亿元。但是,这个被众人寄予了厚望的核心技术还没研发出来,中国机床行业在2012年就迎来了增速大幅下滑,普通机床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当这个人均GDP大于8000美元的时候,那么发达国家所有的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表明冶金行业、纺织行业,这些行业都是处于萎缩这种状态,那么到了8000美元以上的时候,这些国家的什么产业来成为拉动力量,就是装备制造业,所以我们这次产能过剩,大家可以注意到,我们钢铁产业、煤炭产业叫绝对过剩,而装备制造业是结构性过剩,结构性过剩就是,我们低端传统这种产品过剩,但是我们高端的和新兴这种产业空间,满足这种需求远远不够。
然而,这样的寒冬并没有结束,进入2013年,沈阳机床集团普通机床销量更是下降了30%;留给沈阳机床乃至整个中国机床工业的时间越来越少。
关锡友:就是由于我们所有行业都陷入低端的竞争,而高端失守,谁来做?
关锡友告诉记者,因为产能过剩造成的市场低迷,并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就在2013年沈阳机床集团整体销量下滑的时候,国内市场的低迷犹如迎头一棒。2014年国内机床市场消费总额相比2011年下降18.6%,2015年较2014年又同比下降13.5%。其中,与2011年时的最高峰相比,普通机床的产销量已经下降至原来的三成甚至两成。产能结构性过剩已经成了装备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最大症结。
关锡友:在这个经济下行压力下,装备制造业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下降,那么甚至于去年增速低于GDP增长速度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意味着什么?
关锡友:首次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拖累,这是第一次。
研发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的突破,成了沈阳机床集团占领市场的重要项目,这个被叫做I5的项目不仅具有挑战,更是一个大胆的举措。它的目标是由单纯技术攻关转向跟踪国家建设需求实施重点攻关,服务领域向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能源等重点行业核心领域和电子等新兴产业行业扩展。
这个被叫做I5的项目不仅具有挑战,更是一个大胆的举措。
2014年,就在国内机床市场大幅下滑的时候,沈阳机床集团研发的全球首款智能机床i5开始了批量生产。这个产品一问世,立即受到青睐。2015年i5产业化后当年订单就达到将近6000台。2016年的第一个季度,沈机更是凭借i5拿到了15000台的定单,初步估算租赁总合同额价值达10亿元。
沈阳机床集团优尼斯智能工厂主管鞠志鑫:这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五轴的零件,就是这个叶轮应用范围也挺广,这个加工就是非常的难,因为是多曲面的,曲面的形式比较复杂,所以这种零件以往是很难加工,而且我们大部分是稍大一点规格,我们采用铸造或者是焊接的,但是这种精加工我们是很难达到。
i5系列智能机床是中国首创的一种产品,它最牛的技术是,一改传统笨拙的手工操作,通过指尖轻点,通过移动电话或电脑,即可实现对千里之外的i5智能机床下达各项指令,而且误差补偿技术控制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使大家印象里“傻大黑粗”的工业机床变得“能说话、能思考”,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工业效率也提高了20%,被叫做“指尖上的工厂”。
i5最牛的技术是,通过指尖轻点,通过移动电话或电脑,即可实现对千里之外的i5智能机床下达各项指令。
在沈阳机床集团的智能装备车间里,我们在优尼斯智能工厂主管鞠志鑫的带领下体验了一把i5智能机床上的“工业刺绣”。在记者的要求之下,鞠志鑫要当着我们的面,完成一个打火机的定制。
鞠志鑫:这台机床现在做的就是,在我们这个,相当于是一个个性定制化的一个产品,做的就是,在打火机上表面上进行雕刻花纹,这种花纹是客户指定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做设计和加工。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是一个什么?
鞠志鑫:这是一个狼头,我们男同胞比较热衷的, 打火机上面有个性化图案,一个狼头,这个程序应该是没有问题,我们就把这个工件装上好,我们就可以实际的加工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我们就开始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需要多长时间?
鞠志鑫:大概几分钟。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操作就很简单了。
鞠志鑫:很简单,而且很直观
五分钟后,我们的个性定制打火机就完成了。
鞠志鑫:整个就加工完成了。其实也比较漂亮,跟激光切削激光雕刻,感觉不太一样。其实这很简单。
《经济半小时》记者:什么图案都可以,你提供图案。
鞠志鑫:对,你提供图案,我们对图案进行一定的设计,符合它,这个面比较小,要符合这个面的要求,在这个面上把这个图案呈现出来。
32岁的鞠志鑫是智能装备车间的项目负责人,他告诉我们,如今的机床企业,早已改换了传统粗放式的生产,偌大的机床可以完全进行定制化,并且可以批量生产。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这个上面做这样一次工作大概需要花多少钱?我要定制一个。
鞠志鑫:我们定制一个百十来块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包括这个打火机在内?
鞠志鑫:甚至我们在个性化一点我们手机,包括甚至我们戒指都是,这个通过我们机床加工出来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一台都可以实现吗?
鞠志鑫:对,都可以实现。
眼下,鞠志鑫所在的智能装配车间,是沈阳机床集团最热闹的地方。纷至沓来的订单,让鞠志鑫和他的小伙伴们经常要加班加点。这些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小伙子们,每天能够在这个车间里装配下线13台i5系列产品,即便这样,依然供不应求。
鞠志鑫:对于单品来说,这么大的单子没接过,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震撼的。
去产能,尽快调整产业结构,让沈阳机床集团一下子有了生机,高档智能机床逐步开始占领市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机床就丧失了用武之地。在距离鞠志鑫的智能装配车间不足50米远的地方,是杂件车间。一些在沈阳机床工作了大半辈子,工龄比智能装配车间的小伙子年龄还要大的老师傅们也毫不示弱。
加工一颗螺丝,从原料到成品,手腕需要连续发力上百次,老师傅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
沈阳机床集团员工王立志:像我们这个螺钉,一般都是从原材料开始加工,原材料来了以后我们开始下料,一步一步。
《经济半小时》记者:做这么一个成品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王立志:需要二十分钟吧,一天干40到60个。
眼前这台老式的车床,是王立志最亲密的伙伴。在我国,像这样还在正常使用的普通机床,总量超过了400万台。能够熟练操作这些老式机床的工人,大多数是像王立志这样有丰富经验、工龄在二十年以上的老师傅。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是什么时候进的厂啊?
沈阳机床集团员工:(进厂)三十年了,(刚进厂)那时候订单都排着,托人都买不着,那时候是真好,咱厂的效益。
沈阳机床集团员工:86年到现在,始终干着。
沈阳机床集团员工:我1981年就来了。
在王立志的工具箱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上百种加工零件用具,这些都是他从做学徒起就开始学习的东西。
王立志:这能有上百种,各种各样的,干什么活需要什么工具,特别全,这些都是我的宝贝,没有这些宝贝什么都干不了,全指它呢,但是我们干活儿主要是啥,还得边干,有时候还得看工具书,我们离不开这个书,我们干活儿,这是机械工人技术手册,干一辈子学一辈子。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书您看了多少年了?
王立志:有年头了,三十年了,这是我师傅留给我的书。
工具书,加工零件用具,这些家伙已经很少能派上用场了,大部分时间,它们就这样静静躺在王立志工具箱里。王立志所在的杂件加工车间跟鞠志鑫所在的智能装配车间并不远。闲暇之余,相隔不远的一老一小,就会去羽毛球场打打球,聊聊天。
王立志:将来社会走向数字化了,数字控了,我们这些老产品、老设备就淘汰了,现在都是年轻的,三十来岁的比较多,都是大专生大学生,这样的比较多点,现在他们就是主力了。
2016年4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沈阳机床集团的i5系列产品出尽了风头,就像苹果的ios系统,支撑了iphone系列智能手机一样,i5提供了车间管理工程、在线工厂和虚拟与现实的逻辑,为我国机床产业进军高端市场提供了重要基础,为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样本。作为老工业基地,沈阳创造了无数个第一,除了沈阳机床集团去产能成功转型外,另一个大型企业也在慢慢转型,这个企业担负着为大型乙烯、大型炼油、大型煤化工、大型电力、大型冶金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提供国产装备的任务,其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它的名字叫沈阳鼓风机集团。
沈鼓集团进攻技术高地,实现传统产业智能转型
走进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厂区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大箱子,近一年的时间,它们就这样摆在道路的两边,等待着出厂。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孔跃龙:去年我们遇到了困难,由于去产能所服务的上游领域,产能下降了,它的投入下降了,所以造成我们的订单减少,因为我是长线生产。今年的订单相比去年,就接近少了20%到30%,有的会超过30%,我的订单减少了,我们整个销售收入会减少,我们利润水平会下降。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主打产品是压缩机,主要销往我国的石化领域,与其它企业不同的是,沈阳鼓风机集团生产的压缩机完全是依靠订单生产。
全国石油化工业装备所用的压缩机,80%都出自这里。
这个行业里的“领头羊”似乎就这样一路高歌猛进。2015年,沈阳鼓风机集团同样遭遇到市场的寒冬,由于石化行业产能下降,直接影响到压缩机的订单。国内市场的萎缩、上游客户产能下降、回款难度加大都在不断压迫着沈鼓的生存空间。
孔跃龙:我们第一次遇到这次,多年我们都是可以高歌猛进,突然一下子我们订单减少,我们的整个工作总量下降,影响我们整个集团的效益水平,面临这种形势如何办、如何做,如何把企业做的更好,如何保证企业平稳发展。
4月5日,清明小长假刚刚过去的第一天,一场技术研讨会如约进行。他们讨论的内容是,如何完善马上就要包装出厂的、代表世界离心压缩机制造领域最高水平的120万吨乙烯三机组的最后细节。
会议参与人员:对,但是现在它,现在这个也有问题,你现在这个是少了一个整个装置。
会议参与人员:别着急,我现在想理解的是,装置具体包括哪一部分?
厂区里一排排等待发货的大箱子,向一块块石头压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创新、转型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大家清楚地意识到,120万吨乙烯三机组这个项目制造投产之后,将成为目前我国首套、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乙烯装置之一。在中国,有能力制造这种核心压缩机的企业,只有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一家。
沈鼓透平设计院国际工程压缩机设计开发室高级工程师郭飞虎:这回是我们沈鼓成套的一个项目,用户对我们的机组的总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像以前的机组的外观质量、机组的总体的发运、机组的整体说明书这块,以前我可能国内项目都是没有要求的,所以针对这个项目我们做了很多新的设计。
120万吨乙烯3机组已经进入最后试车阶段,此次的压缩机组核心装备乙烯、丙烯、裂解气压缩机全部由沈鼓集团承制,首次实现该等级压缩机组的全部国产化。包装发货前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整理出一份项目说明书,虽然听上去简单,但郭飞虎依然不敢放松警惕。
郭飞虎:所以针对这个项目,我们做了很多新的设计,说明书做完之后,它会随着我们的机组一同发往用户现场,但是后续的,比如说机组在用户现场的一些安装、操作,包括后期的调试、试车,这个我们还许多继续地维持,追随这个项目,直到用户顺利开车,产出合格的一批,这个时候,才说这个装置是设计成功了。
距离发货时间越来越近,这几天,项目负责人郭飞虎一有空就会到试车平台上去了解一下进展。在自己11年的从业经历中,这个项目的难度远非他参与的其它项目可比。
郭飞虎:这个机组的成套性非常强,就是我们厂以前做的,虽然做过转子,但是没有像这个机组这么成套性那么好,所以我们得考虑非常多的方面,比如说,这个用户的要求非常高,它会对我们整个机组的一个外观质量,包括那个我们机组的润滑油系统、控制系统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一个要求,但是我们以前做的,可能只需要把这压缩机做好,其他的我们可能什么都不用管了,至于说用户现场运行可能是挺好的。但是可能外观质量,比如说一些小的缺陷,虽然不影响机组的性能,但是这个机组,我们都是参与而且是想尽各种办法去把这个机组尽量是接近完美,去跟国外机组相媲美。
从100万吨乙烯压缩机到120万吨乙烯压缩机,压缩机最核心的部件叶轮需要从新设计。为了设计出合格的压缩机叶轮,郭飞虎和他的团队用时将近一年,无数次推翻前期设计、无数次的实验引证,一步步调整、优化之前的设计。
虽然有着11年的从业经历,郭飞虎还是感到了压力。
郭飞虎:因为本来做这种大规模的机组来说,首先我们沈鼓是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但是与国外的技术相比,我们是有一定的差距,对于一些已经长期使用国外机组的那些用户来说,他们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然后面对他们的质问,我们的设计人员的心里压力是非常大的。
要想攻下大规模乙烯机组这个曾经长期被外国机组占领的高地,必须顶住压力,从每一个细节出发去弥补与国外机组的差距。就在郭飞虎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商量着120万吨乙烯压缩机后续安装的同时,沈鼓也一致在继续着压缩机核心部件叶轮的研发创新。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气动1室主任卢傅安:这是我们沈鼓三四十年来自主研发的一个模型级的一个结果,这个的话,是我们90年代初,就是第一批自主研发的一个(叶轮)模型级,从我们说从这个模型级可以看出,现在这个模型级也比较陈旧了,比较古老,然后我们看到这个就是闪闪发光的模型级的话,它是为我们国家神华宁煤十万空分研制的一个模型级,这个的话,是我们,就是去年开发的一个模型级,我们这一两年,模型级开发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结构来改善流动,经过我们反复优化,现在这个模型级可以说,气流从叶轮进口到整个模型级出口,流动非常均匀,整个损失非常小,现在的话,我们可以达到整个世界的一个基本上属于先进水平。
眼下,虽然受到了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投资情况的影响,但沈鼓将继续加大高端化、智能化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坚持创新驱动。
孔跃龙:在困难的时候好企业,在这个时候更要进行大量的技术研发、技术投入,以备后续一旦经济好转的话,我们一样可以冲上去,沈鼓还是一个响当当的沈鼓。
2015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4万亿,占全球装备制造业三分之一,多数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十年的时间里,沈阳鼓风机集团就是这样,依靠技术创新,推出了一大批满足国家重大工程需要的世界级新产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也呈现跨越式增长,营业收入由2004年的18.36亿上升到2014年110.4亿元,年均增长19.6%。
十年的时间里,沈阳鼓风机集团依靠技术创新,推出了一大批满足国家重大工程需要的世界级新产品。
石勇:现在对装备制造业来说,还有很大挑战,如果我们从技术创新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在中前期,制约装备业发展还是关键技术发展和基础零部件的缺失,使我们装备制造业不能由大变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半小时观察:装备强则国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并提出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应该说,“中国制造2025”框定了一条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之路。但要走好这条路,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实践和探索,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智慧和胆魄。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4月14日 23:5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沈阳生产下线了中国第一台大型起重机等160余个全国工业设备的第一。而在发达国家早已进入的数控时代,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仅5%,95%以上的高档数控系统依赖进口。面对如此困境,沈阳机床集团进攻技术高地,实现智能转型:2015年,集团研发的全球首款智能机床i5,只需指尖轻点,通过移动电话或电脑,即可在千里之外下达指令,工业效率提高20%,被称为“指尖上的工厂”! (《经济半小时》 20160414 来自改革一线的报道:竞争力背后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