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413 来自改革一线的报道:水泥厂爆破之后

来源:央视网2016年04月13日 22:16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导读:河北省石家庄市下辖的平山县和鹿泉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太行山丰富的石灰岩资源,发展起水泥产业。但是水泥全行业性的产能过剩,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让这个“靠山吃山”的产业,渐渐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对此,石家庄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要压减水泥产能,关闭水泥工厂。

“靠山吃山”走进死胡同,石家庄“壮士断腕”关闭水泥工厂

早上八点不到,王明虎已经来到种植户的葡萄大棚里,询问起生物菌肥的使用效果。

河北航天威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虎:去年施的肥有什么(效果)?

农户:你看这对比,土地这个一点都不板结了。

聊起生物菌肥头头是道的王明虎,俨然像是一名农业专家,但实际上,他真正接触到生物菌肥才一年时间,在这以前,王明虎最熟悉擅长的领域是和农业完全不搭边的水泥建材。从1994到2014年,整整20年时间,他的唯一身份都是当地一家水泥企业的老板。他为什么会改行做起了生物肥料?

在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2月17日这两天,石家庄市共开展了两次水泥企业集中拆除行动,共关停拆除水泥企业35家。

王明虎的水泥企业尽管规模大、效益好,(但)也在2014年2月17日这一天被拆除了。

王明虎所在的石家庄市鹿泉区宜安镇,是有名的水泥乡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凭借当地矿山上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众多的水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水泥企业最多时达到72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靠着水泥产业的发展,宜安镇也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工业强镇。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宜安镇副镇长李志刚:宜安就是水泥,水泥就是宜安。   

水泥产业的繁荣,也拉动了当地的就业,附近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有人在水泥厂上班,即便是跑运输、开饭店的村民,他们的生意基本上也都是绕着水泥厂在转。

在宜安镇工作了二十几年的副镇长李志刚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不光是在宜安镇,隔壁的平山县,在西柏坡高速公路两侧,两座山中间的位置,因为靠近矿山方便取材,加上交通便利,同样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家水泥企业,当地人把这一整片区域称为“水泥走廊”。

在西柏坡高速公路两侧,同样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家水泥企业,当地人把这一整片区域称为“水泥走廊”。

李志刚:这条公路是叫宜微公路,东边到宜安村,顺着这条路一直到平山县界,在路的两侧分布着二十多家水泥企业,在繁忙的时候,车就一辆接一辆,如果说有一辆车发生故障了,前面一停,后面能排出两三公里。

既然水泥行业在当地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行业发展又看似十分火爆,那么石家庄市为何要下这么大的力气、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拆除这些存在已久的水泥企业呢?

石家庄市主抓工业的副市长郝竹山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当时,鹿泉和平山的一些水泥企业虽然正常运行效益还不错,但从2009年开始,我国水泥市场行情出现明显下滑,从全国层面看,产能过剩是水泥行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石家庄为例,2011年当地水泥企业产能达5400万吨,再加上当时熟料产量1500万吨,产值达到150亿。从辐射半径和周边地区的水泥分布情况看,市场很难消化这么多产能。

河北省石家庄市副市长郝竹山:在这个区域在大量存在这么多水泥企业已经不现实了,尽管历史上做出贡献,但是考虑到长远发展,必须淘汰,我们讲这不是落后产能,因为环境容量已经不足了,不能承受了,需要调整。

环境容量是指在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制,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然而,水泥行业在当地已有几十年的发展惯性,要想在几年时间里进行缩减关停,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三年前,刚接到拆除任务的石家庄市鹿泉区工信局局长张振平,就感受到了拆除工作的艰巨。

要让经营了几十年的水泥企业接受主动关停,并不容易。石家庄市鹿泉区工信局,专门成立了水泥淘汰办公室,每天和镇上的工作人员到水泥企业挨家做工作。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工信局局长张振平:比如说有一个企业,他说他母亲不同意,那么是当时是淘汰办公室跟当时的乡长,镇长我们到医院看望他母亲,也是做工作,逐渐逐渐这个过程是层层剥离点点做,这个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非常煎熬的过程。

在石家庄市鹿泉区工信局,《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了当年拆除的水泥企业的档案。每家水泥企业的产能统计,拆除补偿协议、拆除计划、补偿金发放情况等,都有明确的记录。

《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鹿泉曾是石家庄水泥企业分布最多的县级市,高峰时水泥企业曾多达166家。从2007年开始,鹿泉开始逐步推进淘汰水泥落后产能,先后拆除立窑75座,3米以下磨机80台,关停采石企业13家。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截至2013年底,鹿泉仅剩27家水泥企业;后来又通过2013年、2014年全市范围内的两次集中拆除,石家庄市共关停拆除水泥企业35家,截止到目前,曾经水泥企业密布的鹿泉区和平山县,一共只剩下了3家水泥企业。而2013年、2014年的两次集中拆除,共减少了水泥产能1850万吨,约占全市总产能的40%,比原定计划提前3年完成“淘汰水泥过剩产能1500万吨”的目标任务。 与此同时,从2012年到2015年,石家庄市共压减水泥产能近2900万吨,按80%产能利用率计算,影响产值约60亿元,减少利税6-8亿元,同时,市县财政还承担了拆除奖补资金5.6亿元。

郝竹山:眼前的收入确实是减少了,GDP是减少了,财政收入减少 了,但是长远来说,我们也算了环境账,算了经济账。

2007年,石家庄市鹿泉区工业用电量为24.6亿度,财政收入为10亿元,2015年,鹿泉区工业用电量19.7亿度,财政收入32亿元,8年时间,工业用电量减少4.9亿度,财政收入却增加了2.2倍。

石家庄市鹿泉区用电量减少了但是财政收入翻番了。

分两批爆破拆除35家企业,缩减60亿的产值,石家庄压减水泥产能的动作,可谓是大手笔。但拆除只是第一步,还是这片土地,还是这些资源,如何利用原有的优势“转”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拆除水泥厂后企业和政府亟需破解、又必须很好解决的一道难题。

水泥老板跨界转行,二次创业在路上

如今,改行干农业的王明虎,把自己的主战场放在了田间地头。

2014年,刚刚清理完拆除后的水泥厂区,王明虎一刻没闲着,就开始寻找新项目,准备东山再起。此时,电视上的一则新闻让他捕捉到了商机。

王明虎:当时电视上我非常清晰地记着,连续一个星期(报道),关于农业部,关于2020年实行化肥、农药零增长。

王明虎觉得,生物肥料行业,无污染、可持续、市场前景好,正是他心目中的理想行业。2015年6月,王明虎的生物菌肥企业正式成立;10月,生产出了第一批生物菌肥。

做水泥一直顺风顺水的王明虎对自己的农业产品同样信心百倍。

的确,王明虎打的并不是无准备之仗,经过多方考察,他专门和北京一家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所生产的生物肥料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然而没曾想到,现实却不尽人意。

第一批生产的400吨生物菌肥,拿到市场上,几乎没人要。王明虎顿时傻了眼,第一次销售碰壁的他,逐渐意识到做农业和做水泥的不同。为了打开销路,王明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全省范围布点、免费推广使用。但是由于农业种植的季节性因素,农户试用之后再购买他们的生物菌肥,还有一定的周期。公司成立大半年,只投入,没产出,王明虎压力特别大。

农户试用之后再购买他们的生物菌肥,还有一定的周期。公司成立大半年,只投入,没产出,王明虎压力特别大。

压力大归大,可是做了几十年企业的王明虎,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劲头。他说自己不后悔,创业的道路再艰难也要坚持走下去。 

在鹿泉,如今像王明虎这样二次创业的水泥老板还有安中平,他同样有着二十年的水泥从业经历。

河北华洋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安中平:我们这个水泥厂是2013年12月17日拆的。我现在这个露露厂是2014年12月17日,正好一周年的时间,我试生产第一个露露,下了生产线了。

一年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对安中平来说,却相当漫长,这其中的波折和艰辛也让他无数次想要放弃转型。  

安中平的企业位于宜安镇的东焦村,正是“水泥走廊”的中心地段,当初除了水泥企业众多,也分布有大量的核桃林,加上最近几年政府产业扶持、荒山绿化,周围的核桃资源十分丰富。安中平决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核桃上做文章——加工生产核桃饮品。

安中平:当时他们有人跟我谈,说你上一条生产线就是花一千多万,我说那没事,一千多万,政府赔了一千多万,咱们再把设备卖,差不多就够了。

考察技术,建设厂房,安装设备。闲不住的安中平,说干就干,可是企业刚建到一半,就遇到了大问题。

安中平:你比如说这个设备,等到我建完这个设备已经花了一千多万了。还有厂房,锅炉,化验室,生产办公楼,装修,所有的配套设施,你光说能生产了,叉车你得买吧?化验设备你得买吧?什么东西都和过去水泥厂的(不一样)。当时我就想不干了,停了它。为什么停它?没钱了。

幸运的是,政府了解到了安中平的情况,鉴于他是鹿泉第一家转型创业的水泥企业,为鼓励企业发展,区政府专门给他协调了300万的补偿资金,这才终于帮助安中平渡过了难关。2014年底,安中平的核桃饮料产品顺利投产。

 

经过整整一年艰难的市场推广,如今安中平的核桃露终于渐渐打开了销路。

安中平:现在我真的看到希望了。很多人来找我,跟我定合同。回头想想,如果现在国家允许我去做水泥厂,我也不会再做水泥厂了,因为这个一进工厂你是舒服的,自己心里边是亮堂的。

在宜安镇,退出水泥行业的企业有34家,但是转型创业的目前只有3家,大量闲置的土地资金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何引进新项目、如何帮水泥老板们找项目,也成为当地政府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

早上七点,李志刚就从宜安镇赶往石家庄市区了。这个月他已经往市里跑了十几次,为的都是镇里招商引资的事。

九点半,他又召集了几家企业开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李志刚发现水泥老板杜振国对其中的一个智能手环项目比较感兴趣,为了最大可能地促成合作,会议一结束,他就赶紧拉着对方到杜振国的厂区去看看。

杜振国的水泥厂已经拆除两年多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始终闲置着,杜振国的心里也很着急。

 杜振国:以前100多工人都挺好我们村里老百姓都有工作,现在都失业了,没活干了。

为了帮助这些企业尽快转型升级,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当地政府开始组织原来的水泥老板们外出考察项目,做对接。像这样的对接会,镇里已经组织了几十次。外地考察更是不计其数。

下午,送走了市里的企业,李志刚顾不上休息,打算再到新招商过来的两家企业看看。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目前除了帮助水泥企业找项目,宜安镇现在还有5家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这些新引进的企业能否顺利投产也是他关注的重点。

这里原来也是一家水泥厂。拆除之后,2014年引入了石家庄一家食品企业,近期就要开工建设。当初,李志刚带着这家企业的老板,几乎跑遍了宜安镇所有的工业地块,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最终选定了这个厂区。谈合作、给政策、跑手续、签协议,又用了大半年,总算把这家企业引了进来。可是刚落地,开工建设就遇到了麻烦。

石家庄某食品企业负责人崔洁:在4个月这个工期有一个前提就是交通不太顺畅,希望这个问题不再是问题,能把工期提前。

原来,等待开工建设的厂子,正赶上宜安镇供暖管道施工,门前的路都被挖开了。企业的施工队迟迟进不来,耽误了开工时间。

李志刚:你们在施工过程当中,跟这个村里,比如说周围的村里,跟邻居,跟这边的邻居,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会随时帮助你们协调关系。

李志刚清楚,要有梧桐树,才能留住金凤凰。由于是外来企业,跟各方面关系都不熟悉,有很多事情只能他亲力亲为帮忙协调。

李志刚:拆也很难但是建更难,拆一个企业爆破一分钟就办了,要是建这个企业一年也上不去,压力非常大。

一边是企业迫切谋转型,一边是政府积极找路子,方向很明确,然而现实的困难是,两方的结合很难在短时间内出效果。

在李志刚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宜安镇工业用地分布图。上面密布的红框,都是宜安镇等待填充的闲置工业用地。

李志刚:我们计划用五年时间把红框全部填满,把企业全部招满,这个招商任务还是很重,这个企业从哪里来,怎么结合,怎么跟村里签订新的用地合同,这个任务很重。

李志刚:最近我们想组织一些企业老板到周边像周边的这些工业区,比较好的企业,去参观学习一下,一方面让这个老板重新树立转型的信心,另外一方面抓住一些可能的信息,实现项目的对接,转型。

半小时观察:如何从“壮士断腕”到“涅槃重生”

在产能大幅过剩、环保压力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石家庄分两批集中拆除35家水泥企业,决心之大,力度之大,令人敬佩。在爆破声巨响背后,离不开一个个被拆企业的积极配合、牺牲利益,离不开地方政府的付出、努力。而真正的考验,是在经历“壮士断腕”的彻底洗礼之后。因为,拆除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它的意义在于腾笼换鸟,在于寻找到新的发展出路,让结构更合理,让发展可持续。这不仅需要企业主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各级政府树立全局意识,研究制定能鼓励企业二次创业的政策措施,帮助被拆除企业盘活土地资源,科学引导他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把绿色发展之路走稳,走好,走顺。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4月13日 22:1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河北省石家庄市下辖的平山县和鹿泉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太行山丰富的石灰岩资源,发展起水泥产业。但是水泥全行业性的产能过剩,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让这个“靠山吃山”的产业,渐渐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对此,石家庄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要压减水泥产能,关闭水泥工厂。(《经济半小时》 20160413 来自改革一线的报道:水泥厂爆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