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 20160411 暴涨的葱价 谁赚了钱?

来源:央视网2016年04月12日 00:07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葱击波”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4月10号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的CPI数据。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与上月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6%,非食品价格上涨1%。鲜菜价格与去年3月相比上涨较多,涨幅达35.8%,影响CPI上涨约0.9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4%,影响CPI上涨约0.64个百分点。昨晚(4月11日)的央评演播室,央评君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张鸿,评一评CPI里飞涨的猪、葱、蒜。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高成本拉高菜价

央评君注意到CPI已经是连续很长时间是“1时代”,终于在这个月出现了2.3%的增长,而菜价高是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的一个现象,近日记者走访山东济南的一家大型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发现,大葱价格已经涨到一斤7块钱,而去年这个时候的价格还不到现在的一半。一名葱农却告诉记者,一斤大葱的成本价仅4毛钱左右,从地头卖出也只有7毛到1块,但到了居民的餐桌居然变成了3.5元一根!是运输成本高?还是被炒作?或者是房租或者通胀方面导致的?到底是什么让菜价“向前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告诉央评君,高菜价和整个蔬菜物流体系以及城市布局有关系。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菜价和城市布局有关

高菜价不仅和气候有关,它与整个蔬菜物流体系以及城市布局都有关。蔬菜的物流也不仅涉及运输成本,还包括人工成本,仓储成本等。从城市布局的角度来说,很多蔬菜零售点和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城市治理整顿时被移除,导致蔬菜在一些地方形成了垄断,垄断定价。即便同一个城市蔬菜价格相差也会非常大。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打通蔬菜最后一公里,为成本减负

我们现在要破除最后一公里现象, 除了利用“互联网+”构建现代农业的配送体系这样的长远的方案之外,实际上我们现在还有几种其他选择。第一是要强化蔬菜最后销售菜农之间的竞争,打破垄断。第二,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方式进行对冲,从而降低成本。比如政府给补贴免去售卖点租金。

央视财经评论员张鸿告诉央评君,现在对中国经济来说, 最大的担心不是消费端会不会有通胀的迹象,而是生产端的通缩的迹象。所以今天发布的PPI的数字,可能会更乐观一点,环比已经出现了上涨走势。整个环节当中,我们确实需要忍受一些成本升高带来的价格上涨,但是目前的价格并没有涨对地方,菜价和肉价带动了很大幅度的CPI的上涨。我们希望在其他的一些消费品类上,比如说我们七大项里边,其他的消费品能够有一个温和的上涨,尤其是从需求端带来的上涨。

炒作能否改善?

央评君也通过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进行了调查。13%的网友表示目前的菜价可以接受,87%觉得难以接受。对于本轮菜价上涨的原因,53%是认为流通商在炒作,23%认为运输成本变高,21%认为产量不足,3%认为有其他原因。

对于53%的网友认为菜价高是因为流通商在炒作,央评君在现场向两位评论员提问,这种观点是成立的吗?刘元春认为,确实存在炒作的现象,可以通过增加增加蔬菜供应商和销售商,打破垄断的方法来解决炒作的问题。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增加蔬菜供应商和销售商,打破垄断

炒作这个现象可以通过监管体系和城市布局适度改善。蔬菜商之所以定价离谱,是因为蔬菜商有定价的权利,也可以说他有垄断的权。按照市场的原则来说,政府要打破他的垄断,最简便的方法,再增加两个蔬菜供应商和销售商,他们之间相互竞争,他自然会通过竞争降低到相应的成本上,从而获得正常的利润,而不是超额暴利。

张鸿(央视财经评论员):炒作其实就是惜售,面临风险

炒作其实就是惜售,比如觉得产量不足。当然可能还有一些货币因素。也有原来不干流通商的,专门来炒货。他可能发现确实产量不足了,然后把它们作为一个投资品。但同时他们也面临很大的风险。

菜价会不会继续涨?

根据央评君的调查,44%将近半数的人觉得还会上涨,3%是觉得可能会下跌,26%觉得就这样了。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表示,蔬菜跟季节的确有关系,虽然中间环节会出现一些哄抬物价的现象,但是如果没有供应这个基础,它的价格是抬不起来的。按照目前的研究,蔬菜的生产周期一般在1到2个月,所以正常来讲, 这轮价格的冲击力不会超过2个月,除非特殊天气。因此,刘元春认为5月份的蔬菜价格进行适度的回落应该是大概率现象。

央视财经评论员张鸿认为短期内上涨的动力已经不足,因为环比,比上个月已经开始出现下降。另外,由于前期已经积累了一些涨幅,接下来几个月同比去年同月的涨幅也不会特别大。

长江水土保持,考验在哪儿?

长江流域经过了19个省市,长江经济带则涉及了长江流域的11个省市。11个省市,总面积205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五分之一还要多,人口和社会经济产值约占我国40%, 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要地位。昨晚(4月11日)的央评演播室,央评君邀请到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副局长冯明汉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张鸿,聊一聊水土保持,考验在哪儿?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四大片”的由来

央视财经评论员张鸿告诉央评君,长江经济带作为整体占了40%的GDP比重,但它内部差异十分大,有的沿海沿江,有的在中西部区域,之所以未来要发展它,是希望它能达到一个平衡。水利部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副局长冯明汉向央评君介绍了四大片长治工程的由来。

冯明汉(水利部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副局长):四大片长治工程的由来

1988年,国务院批复把整个长江上游,也就是宜昌以北作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域。由于当时国家财力有限,把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嘉陵江的中下游、三峡库区、陇南和陕南地区这四大片当时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作为国家拿专项资金来进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简称长治工程,四大片长治工程就是这样来的。

央评君了解到,不同地区进行水体治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湖北省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 著名的三峡之一西陵峡就在秭归境内,境内山高坡陡,西沟纵横,水土流失一度非常严重。后来当地在小流域治理中推行了坡改梯项目,也就是将坡地改造成石砍梯田,或者土坎梯田,在梯田上种上脐橙茶叶核桃等,更容易保水保土的经济作物,减少水土流失。种植脐橙茶叶等经济作物,不仅让秭归水土流失得到了治理,也让当地的农民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

而在重庆水土保持用的是另外一种方法,重庆市万州是三峡库区腹心,水库面积一百万平方公里,库岸线长度达到334公里,在库岸线形成23平方公里消落带,消落带是指季节性水位涨落,使库区被淹没土地周期性露出的水面的区域,由于环境变化幅度大,植被系统缺乏,是一个敏感而脆弱性的生态系统,消落带治理也是个世界性难题。几年前万州林科所试种了200多棵中山杉,这种植物根系发达,速生,耐水湿,经过浸泡实验苗木保存率达到90%左右。

目前万州区在新田镇、武陵镇等地江边消落带共栽植中山杉实验示范林近1200亩,截至2015年长江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范围以覆盖流域14个省,417个县市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

央评君找来了几幅对比照,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土流失治理之前和治理之后的天壤之别。
治理前:

治理后:

治理前:

长江经济带生态面貌治理现状

冯明汉(水利部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副局长):长江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

目前长江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80年代初期长江流域水土面积是62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3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都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经过30年的治理,我们现在水土流失是38.5万,减少了40%。同时,38万这个基数还是比较大,面积占到20%以上,主要分布在金沙江的下游,还有丹江口库区,三峡库区,武陵山区,甚至大别山的一些老少边穷地区。

冯明汉告诉央评君,水土流失的治理要清理“旧账”,也要杜绝“新账”。新的水土保护法2011年修订以后,在法律的实施和国际出台实施的细则上,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使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的遏制。“谁破坏谁治理”说的就是谁破坏谁就要根据水保方案,在国家有关部门监督下进行,最后进行验收。对于造成水土流失的,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监督管理。

冯明汉(水利部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副局长):水土治理有创新

我们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水土保持目标要创新,过去只要把水保住了,土保住了就算完成任务,现在还要求水质好。第二是农村的垃圾、污水要合理进行收集处理,通过湿地或者一些其它措施,来减少它的处理要求达到合理排放,最后实现小流域水质得到保障。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4月12日 00:07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大葱价格疯狂上扬引来诸多争议,一直表现低调的大葱变身“向钱葱”,成为继“蒜你狠”、“姜你军”等白富美之后又一个成员。专家表示地方财政可以扶持建立社区蔬菜配送区,减少成本。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等11省(市),中央政府把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居于压倒性的战略地位,以改变长期以来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那么生态与经济专家表示治理水土流失与绿色经济挂钩;再艰难也要实施“绿色”治理,确保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央视财经评论》 20160411 暴涨的葱价 谁赚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