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401 来自创新一线的报告:水肥“携手”润大田

来源:央视网2016年04月01日 22:09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来自创新一线的报告,今天我们关注一项农业新技术。水是生物生存之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肥料是农业增产高产的重要保障。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在3600亿立方米左右,化肥施用总量达5700万吨。怎样才能提高水资源和肥料资源的利用率呢?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示范推广了一项新技术,通过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实现了水肥同步管理,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突出亮点。我们一起来看《经济半小时》记者的报道。

传统农业用水发生改变,水肥一体化促进种植业降本提质

阳春三月,北京通州漷县镇的这个种植园里,一片绿意盎然。

北京通州漷县镇一家种植园的主人李少华正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忙活着。

阳光满园种植园负责人李少华:西红柿是现在的结果的时候是从每个杈都会出一个,就这个,都会出一个这个头,要把它劈掉,不然它会跟西红柿去争营养。

李少华曾经是金融行业的资深人士。李少华用眼下时髦的“跨界”、“转型”来形容自己从金融业投身到农业的举动。

李少华:2012年的时候,我是自己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回到农村。我的父母,当时跟我说的,你要是辞职的话,那我跟你断绝关系,我的公公婆婆虽然没有说的这么绝,可是他还是不同意。

辞去公职,要下田种地,这让李少华的家人很是反对,但她还是坚持着。刚刚涉足农业,李少华就有了一个大手笔,承包了150亩农田,原本以为做农业肯定比作金融自在舒心,可李少华没有想到,一路走来却并不轻松。单单是水和肥的问题,一开始就让她一头雾水。

李少华:我最困惑的,比如说很大的就是一个水和肥。水和肥怎么说呢,就是说这个任何所有的蔬菜,水和肥都是离不开的。

150亩农田绝不是小数目,一年下来,李少华感觉到,各种费用完全超出她的预想。高昂的人工成本、浇水、施肥几乎让她接应不暇。

李少华:人工成本我们一年的工资,工资支出要50多万。

李少华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她特别喜欢用时下流行的“新农人”这个称谓来定义自己。而作为一个“新农人”,她总是希望能运用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来打理自己的种植园。为了破解困扰自己的用水、用肥的问题,她开始到到处寻找解决的办法,2013年,在山东考察时,看到了当地的菜农使用了微喷设备,李少华马上就动心了。

李少华:我当时特别的冲动,当时就定了,完了之后把我15个棚全安上了,而且他来到现场指导,可是给我造成的是什么问题呢。这一根半的水管,它分的区比较不规则,所以导致我的西侧每次浇的非常多,我的东侧总是非常旱。虽然说人工可能你看着省了,可是我的那个蔬菜长势不好,花了几万块钱,用了一年就拆了。《经济半小时》记者:投入大吗?你说把十几个棚都换了。

山东的大棚和北京的完全不一样,尽管都是蔬菜大棚,但是山东的大棚比较短,而北京的大棚都比较长,再加上管线布局和控制不合理,大棚里的菜这头旱了,那头却涝了,当年的收成并不理想。但李少华没有放弃,她还是想能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式。

李少华:交学费了,因为作为我们来说,特别想积极把人工降下来,你比如说我花了几万块钱,如果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接连探索尝试了好几种方式,要么是因为硬件和自己的大棚不配套,要么是使用不当,总之,几次水肥一体化的尝试都基本以失败告终。

李少华:这头三年,我想破了脑袋想,也想不通,因为我不是学这专业的,因为我学金融专业的,我怎么能和水的这些东西,比如说像阀门、龙头,我可能都不太清楚怎么变。

2015年,北京通州区漷县镇开始率先在京郊打造农业高效节水示范镇,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来到了李少华的种植园,因地制宜的帮她的大棚安装上了水肥一体化设备。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帮李少华在种植园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

李少华:相当于他们给我们做的整个一个推广示范。这一块种番茄的棚,一个微喷、滴灌,还有一个是上喷,下滴。

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这项技术的优点是灌溉施肥的肥效快,养分利用率提高。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较干的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溶解慢,最终肥效发挥慢的问题。安装上水肥一体化设备后,每个礼拜,推广站的技术人员都会来李少华的大棚追踪水肥一体化设备的使用情况,解决他们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监测大棚里作物的生长情况。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在李少华的大棚里追踪水肥一体化设备的使用情况。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节水农业科科长程明:株高77,叶片18,最大叶长42,叶宽39,径粗1.78。

在这个使用了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大棚测量完后,程明又来到了隔壁的另一大棚,这个大棚同样种植的是西红柿,但并没有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而是采用了传统的沟灌的方式,究竟两个大棚的西红柿会有什么差别呢?程明跟《经济半小时》记者买了一个关子,他说等他测量完《经济半小时》记者就明白了。

程明:大概比刚才那个矮10公分左右,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施肥应用的效果,这两个棚的对比还是比较明显,这两个棚定植只差一天。

《经济半小时》记者:定植差一天是什么意思?

程明:咱们那个棚是1月28日定植的,这个棚是1月29日种的,就是栽苗。

《经济半小时》记者:种的时候差一天?

程明:种的时候差一天。

李少华:其他的管理都是一致的。

程明:对,但是现在咱们这个差刚才大概差10厘米株高,差一穗果,差两到三片叶,所以这个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栽苗时间仅仅只差一天,两个大棚的西红柿长势差别这么大,李少华也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连忙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开开阀门,开开施肥器,整个的浇水施肥的过程就可以开始了。

程明: 开开阀门,开开我们的施肥器,整个的浇水施肥的过程就可以开始了。所以操作很简单,我可以频繁地去进行这个操作,这样就使我们的作物就像人吃饭一样,少量多餐。就相当于它需要的养分,还有需要的水分,是长时间维持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下,这样作物的生长和后期的坐果都比较好。

那么使用了水肥一体化设备的西红柿高出10厘米,多那么两、三片叶子,和一穗花,对于李少华的收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李少华:要是上市的话,最起码比那个上市要晚十天左右,要晚十天的话,比如说价格,我们在十天之内的价格可能是天壤之别,早的时候一个温室的那个收入要比那个收入没法比,比如说十天前两块,十天之后可能就变成一块。

想着棚里的西红柿将来能抢先上市,卖个好价钱,李少华心里就甜丝丝的。

而程明告诉她,水肥一体化还会无形之中,帮他降下来另外一项成本,同时还能提升蔬菜的品质。

 程明:能够非常有效降低土壤表面往空气当中蒸发的水,只要降低了湿度,咱们就会减少发生病害的几率,降低打药或者植保的一些成本。

又能减少成本、又能提高品质、增加收入,配套了适当的设备,又有了正确的技术指导,李少华今年终于尝到了水肥一体化带来的甜头。采访结束时,李少华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她给自己的种植园起名“阳光满园种植园”,就是希望它充满阳光和希望,不断掌握和使用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她对种植园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李少华:我看到这个蔬菜的时候,就感觉它是我的孩子。每次我发现就是在我的那个精心呵护下,它那么健康的成长,而且它所有结的果实,让我所有的消费者非常非常满意,而且吃到的时候,都是吃到小时候的味道,这就是我现在为什么做农业的,这是我们真实的最终的一个努力方向。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农田灌溉的时候,在沟渠旁边,挖一个豁口,然后开闸放水,用漫灌的方式浇地。这样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农田用水不均匀,靠近豁口的地方,水多,庄稼容易被淹死,远离豁口的地方又保证不了水的灌溉。除了农业用水,还要施肥。两个工作,农民都要重复进行。如今水肥一体化技术将两样工作合在一起,一次性完成,大大减少了用工和成本,尤其是对种植大户来说,更是一个好消息。

资金支持、技术培训,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

在北京市昌平区的果园里,许正国正带领着工人进行开春以来的第一次追肥和浇水。

绿源秋实种植园负责人许正国:咱施肥,中间可以不撒。

这边工人一撒完肥料,许正国就赶紧张罗让工人用旋耕机把肥料旋进地里。

许正国:注意安全啊,你也没弄过,你慢点。得旋两遍,一遍不行吧。

许正国老家是山东的,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庄稼汉,年轻时,他心心念念的就是想跳出农门,于是走南闯北从打零工开始,搞过装修,也开过餐馆,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当回了农民。

《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想到说要做一个果园呢?

许正国:我原来就经过考察,烟台苹果卖的挺好的,挺火的。

2008年,许正国还在北京昌平的郊区开餐厅,看到山东的苹果在北京很畅销、价格也不低,他盘算着自己也干回老本行,包块地搞一个果园,不过,许正国这个果园,没有建在山东老家,而是选在了北京。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你为什么不在山东老家种,要来北京来种?

许正国:就是这个首都,苹果应该价格贵。昌平苹果出名,温差大,苹果甜。因为从烟台运到这还需要运费呢。

考量了市场、价格、品质等等因素之后,许正国在昌平包了100亩地,开始种起了苹果。

100亩地中大都是一米之间看不着荒地,光平地开荒就进行了半年之久。

从开荒平整土地、栽果苗开始,许正国建起了这个果园。接下来的几年,果园一直处于投入期,许正国几乎投入了所有的积蓄。

许正国:一亩地得一万块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说是每年吗?

许正国:每年,人工费了,水费,电费,地租乱七八糟的。

许正国发现,搞个果园并不想当初设想的那么简单,前五年时间都是持续往里投入,看不到任何回报,最让他头疼的就是人工。

《经济半小时》记者:我看您这的工人也都是有些年龄的。

许正国:对,基本上60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都是60左右的,好找吗?

许正国:人也不好找。

许正国算过一笔账,一年下来,从浇水、施肥、授粉、疏花疏果、到剪枝、拉条、套袋、采摘,各个工序下来,一年需要的工费就在40万元左右。特别是每年开春时浇水、追肥,用工量特别大。

许正国:我们现在正施有机肥,十个工人差不多得40天吧,施肥。

2013年,北京市农技推广站和昌平区农技推广中心组织了技术培训和交流,许正国第一次见识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

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节水室主任刘保文:跟他们怎么说,当朋友一块沟通交流,首先你要倾听他对你有什么顾虑,有什么想法,然后你跟他沟通交流,能理解你,能信任你,能信赖你这个技术确实是为他真心实在地着想。

许正国:我听着别人有实验了,他们带着又去看了一眼,当时有点顾虑。

《经济半小时》记者:有什么样的顾虑?

许正国:顾虑就是挖沟、接管子,咱们自己出人工费。

看到其他农户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实惠,许正国慢慢地打消了顾虑,经过培训和实地考察,许正国发现,水肥一体化的确能省时、省工,果园浇一次水但一次性改造,每亩地3500到4000元的投入,又让他打起了退堂鼓。

刘保文:顾虑就是说我觉得这个方式好,已经得到肯定了,但是要让我投资做这个,他自己的资金承受能力有限。

了解到许正国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昌平区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始帮他想办法。

刘保文:通过咱们的节水项目申报,申报的这个节水项目,在这个基础上,让它他自己再出工出劳,也就是配套出一部分资金。

《经济半小时》记者:他那个能出几成呢?

刘保文:他应该出到20%到25%。

拿到了政策补贴,许正国一下子放下了包袱,开始了仔细地研究和学习。。

刘保文:他有这种意愿,可以让他去,自己配套出一副,这样他既保障了会用,还能用好,还能用长久。因为原来政策性的配套,就是我全给你配上,而且不考虑实用者,是不是他真心喜欢去用,或者是接受,就是强行的把资金配套上面,这样就往往造成投资者和使用者脱节,效率利用不高。

在许正国家的果园,每个果树下面都有几圈管子,这些滴灌设备是2013年装起来的。

3年的时间,许正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套设备带来的实惠。

许正国:现在是一个星期就浇完了,以前也得一个来月。

刘保文:这种灌溉方式比大水罐灌水量节省50%,另外一个还有一点把有限的水,都用在需要的地去了,这都到这个果树吸收的根须去了。

2013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要通过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实现了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予以了肯定,同时设定了目标任务。如今,水肥一体化技术已开始应用。这项技术除了用在经济作物,同时在农田庄稼地里也是大显身手。

农田庄稼实行滴灌、微喷,实践、实验共破推广难题

在北京顺义万亩示范园,小麦也到了灌返青水的时机。这些年,陈领已经陆续流转了上万亩土地,合作社也已经公司化运作。在别人眼中他可以当甩手掌柜了,但每到这个时节,他还是不放心,亲自到地里看看心里才踏实。

2012年北京市实施了都市型万亩示范方以后,北京兴农鼎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农民一万多亩土地进行规模经营。

陈领是做农机具起家的,做了几十年农机具的销售和维修,他渐渐发现,只有实现了土地的成方连片,才能使现代化的农机具、和管理方式派上用场。

春灌时节,陈领的农业合作社运用着滴灌、微喷、圆形喷灌机、半固定时喷灌等各种不同的水肥一体化设备。

北京兴农鼎立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领:(原来)一亩地小麦要用180方左右的水,通过实施微喷、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后,我们每亩地使用在120方左右。

陈领的万亩示范方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收益远没有蔬菜、水果高。当时上水肥一体化设备时,每亩地将近2000元的一次性投入,让他着实犹豫了。但精明的他算了一笔账,最终决定放手搏一把。

陈领:降低的成本主要是说降低了肥料的成本,降低了人工的成本。人工的成本我们每亩地降低大概在每年人工的成本降低150块钱左右,一次投入每亩地两千块钱,可以连续使五年的时间,总体算我们的效益提高了,成本还是降低了。

使用了水肥一天化,这个万亩示范方一年的工费就会节省150万。而且,现在上水肥一体化时,政府还给了一大部分的补贴。

陈领:一亩地两千块钱的成本,政府补贴80%。

陈领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让他惊喜的是,节水节肥之后,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产量来说,我们这几年也在逐渐提高,在从2014年我们小麦亩产是在800斤,2015年我们小麦平均产量达到了950斤。

王俊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也是北京市粮经作物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

这些日子农户们忙着春耕、春灌,王俊英也总是带着推广的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忙活。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俊英:这一叶一芯了,一叶一芯了正好是春天管理的最佳时期。

王俊英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已经成为他们农技推广工作的一个重点。

王俊英:从目前来看,我们蔬菜上推的面积稍微大一点。目前在大田上,我们水肥一体化的面积,总体还不像蔬菜那么大,蔬菜基本上30%到40%的样子,大田基本上10%左右。

王俊英坦言,之所以目前水肥一体化的推广面积还有限,一个重要的瓶颈在于传统农业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

王俊英:一个是我们目前的节水灌溉方式,大部分是适合规模经营的这种管理方式,所以一家一户,一家一两亩地的这种很难推广。所以目前只适合在这种合作社,种粮大户,规模经营的农场,或者有一些托管地块可以推广这个没有问题,一家一户还有一定的困难。

除了经营模式,水肥一体化设备和配套肥料的成本,也成为制约它推广的一个门槛。

王俊英:我们节水灌溉的设备,一次性投资还是比较大,不管我们的半固定式喷灌还是圆形喷灌,比如说我们圆形喷灌,一套机组能管大概少的二三百亩地,多的五六百亩地,投资应该是在四五十万,所以说一般,不光说是一家一户,即使一个合作社自己承担起来确实还是有点吃力。

作为技术推广专家,王俊英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了推广水肥一体化面临的难题。究竟这些难题如何破解呢?

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里,李光永教授正带领着同学们寻求解决方案。

李光永: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低成本的滴灌带,一米多少钱呢?一米不到两毛钱,它的寿命只能用一个季节,到第二年需要把它来重新更新,这样农民用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们现在正在解决把滴灌带埋到地下去,搞地下滴灌。用5、6年降低农民的投入。

李光永教授,从上世纪80年初就致力于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90年代末,还曾到全球节水农业技术最领先的以色列考察学习过一年时间,亲眼目睹了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

李光永:我曾经在以色列那边和他们合作研究,那个国家国土面积非常小,水又非常稀缺,基本上没有大田作物,作物都在大棚里头,所以他们研究的重点就是温室大棚里面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如何实现水肥一体化,和我们国家的需求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国家大面积的还是粮食作物,我们必须要来解决粮食作物怎么样来降低农民的投入,并且获得高产,并且少用肥料,让它获得比较好的品质,这就比较得要研究出我们国家的水肥一体化。

李教授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研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水肥一体化设备。2014年,他主导研发“滴灌水肥一体化专用肥料及配套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李光永:7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研究这项技术。我们最终采取的走的和以色列完全不一样的一条路子。我们就把成本从1500块钱到2500块钱,我们降低到了500块钱到700块钱一亩地,这样的话水肥技术就可以在大田作物上来使用。

李教授说,不仅是要做出价廉质优的硬件设备,要是农民把水肥一体化技术用好,还需要有完善的技术指导。

连续几年,李教授带着学生做实验,总结出灌溉施肥技术规程,相当于是一个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的说明表。

李光永:这个技术规程主要是给农民用的,它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就是说要告诉农民,冬小麦实行水肥一体化的时候,我要灌几次水,然后每次灌多少水,什么时候灌这水,肥料用什么样的肥料,比例是多少。

除了解决现实的技术难题和推广瓶颈,在实验室里,李教授还做了许多前瞻性的研究。

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在“互联网+”时代,智能灌溉和智能施肥,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

李光永:这叫灌溉水肥一体化,智能化系统。农民只要坐到家里头,就能知道是不是缺水,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只要在手机上或坐在办公室电脑旁边就可以知道,并且知道缺水、缺肥。他在办公室或者手机上就可以把阀门打开,让它自动灌溉水合肥料。

半小时观察:农业“突围”新路径

水是生命之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肥料是农业增产高产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缺水加上肥料的不合理使用,一直制约着我国农业持续高效发展。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正在打破这样的局面。它的意义不只是节水节肥、环保高效,更重要的是,它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所起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水肥一体化是“控水减肥”的关键途径,目前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大概在467万多公顷,根据农业部部署,到2020年,将新增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533万多公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还需要各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以及行业组织等多方合力,共同打好高效农业的普及战。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4月01日 22:0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水是生物生存之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肥料是农业增产高产的重要保障。北京通州漷县镇一家种植园的主人李少华辞去公职,要下田种地,这让李少华的家人很是反对,但她还是坚持着。 2015年,北京通州区漷县镇开始率先在京郊打造农业高效节水示范镇,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来到了李少华的种植园,因地制宜的帮她的大棚安装上了水肥一体化设备。(《经济半小时》 20160401 来自创新一线的报告:水肥“携手”润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