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328 二孩财经账本:拥挤的产床

来源:央视网2016年03月28日 22:30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继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2016年1月 1日,国家进一步全面放开“二孩”,这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然而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回答“生不生二孩”这个问题时,考虑的更多是现实问题。生二孩,老百姓最愁啥?在“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医院的产科床位、相关医疗资源是否够用?是否会出现床位紧张的现象?今天的节目我们就先跟随《经济半小时》记者的镜头去北京市几家医院看看。

全面二孩遇上“猴宝宝”,床位紧张建档难,准妈妈们何处生产?

凌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一楼大厅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队伍中的人们有的带着小板凳,有的带着水杯,还有的捧着一本书边看边等。排在前面的人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医院七点半开始挂号,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两三个小时了。

孕妇家属:3点多钟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3点多钟就来了,怎么来这么早?

孕妇家属:怕排不上号。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这拿着凳子过来,几点过来的?

孕妇家属:我4点多过来的,5点到的,差不多5点。

保安:有初次挂号头次来的,填张表来这边。

这里的保安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时间过来排队的人基本上都是为了挂产科的号。因为根据规定,孕妇只有挂到号并通过检查、符合医院的要求以后,才能在医院建档。所谓的建档,其实就是孕妇在医院建立产检档案,这是为了方便医院对孕妇情况进行跟踪,并且只有在医院完成建档后,孕妇才能在这里产检和生产。

《经济半小时》记者注意到,队伍里有很多都是准爸爸、准姥姥、准姥爷,由于产科一号难求,为了不让孕妇受累受冻,他们半夜就早早的过来排队了。

孕妇家属:我闺女离这儿远。

《经济半小时》记者:想让她多睡会儿是吧?

孕妇家属:对。

孕妇家属:先排队,排完队她再打车过来。

在排队的队伍中,还有的是夫妻两人一起过来,分头行动的。

孕妇白燕:跟我老公。

《经济半小时》记者:跟你老公,两个人一起来的是吧?

白燕:对。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老公在哪儿?

白燕:在那边排队,在那边那个队。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怎么还一下来了两个人同时排队?

白燕:就怕挂不上号,我去民航去两次都没挂上号。

她叫白燕,现在已经怀孕三个月的时间了,之前跑了好几家医院,可至今没有建上档,心里很是着急。这次和丈夫汪虎来分头排队,希望胜算能够大一点。

白燕丈夫汪虎:我离的比较远,然后俩人不是能排上号吗。

早上不到七点,大厅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七点半一到,5个挂号窗口就准时开始放号,排在前面的几位幸运的挂到了号。

孕妇家属刘海深:挂一个14号,我老婆一会儿就到,赶紧去看去,希望这次能那什么能建上档吧。

但是,更多的人却等来了失望的消息:7点35分,距离放号才过了5分钟,上午产科的号就已经全部挂满。

《经济半小时》记者:排队排到现在刚排怎么就没号了呢?

建档人和收费工作人员:产科大部分都是预约的,窗口一般都挂不了几个号。

由于很多专家号已经在网上预约完毕,医院门诊量很大,接诊数量又有限,很多半夜过来排队的人都只能失望而归。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挂上号了吗?

孕妇家属:没有。

《经济半小时》记者:他怎么说?

孕妇家属:他说没号。

《经济半小时》记者:已经没号了啊,这闺女也白跑了是吧?

孕妇家属:嗯。

这样排队挂号的阵势,就连一些生二胎的夫妇都表示从未经历过。

孕妇:排到前面第8个就没有号了。

孕妇家属:头三年之前,我记得那时候是得过二十多号,三十号才有的。就这一个队,现在几个号就没有了,明天早点,明天三点过来,然后争取站到第一个。

白燕今天运气不错,顺利挂上了号。但是按照程序,挂号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检查合格后再根据医院的接纳能力最终确定能不能在医院建上档。

刚刚从分诊室出来的白燕靠在墙边站着,情绪显得有些低落。

白燕:大夫说就建不了档了现在。

《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

白燕:因为(我的)预产期是9月21日的,10月份已经建满了。他说你去别的医院建档去吧。

白燕的家住在朝阳区,之前跑了朝阳区的几家医院都没能挂上号,万般无奈之下才来通州碰碰运气,没想到这里同样紧张,预产期在10月31日以前的建档名额现在已经全部占满。

白燕:还有别的医院吗?

孕妇家属:潞河别去了,潞河也不行,35以上的潞河才收。263(医院)不成 263也收不了你。

白燕:怎么这么多啊?

孕妇家属:主要是放开二胎,今年又是猴年。

白燕不死心,开始给之前没挂上号的民航医院打电话,但院方回复还是无法建档。

民航医院:您好,妇产科门诊。

白燕: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我那个预产期是9月份的9月21号

民航医院:建不了档了。

白燕:建不了了是吗

民航医院:对。

白燕:如果我去检查的话能检查吗

民航医院:检查不了了。

白燕:也检查不了,只能说建档才能检查对吗?

民航医院:对,因为我们的资源有限,我们只满足建档的人。

白燕本来想着,即使建不上档,也先找个医院先做产检,等生的时候再回老家,但现在看来这也行不通,夫妻俩愁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经济半小时》记者:光排队排过多少天了?

白燕丈夫:哎呦,好多天了,想不起来了都,每天早晨三、四点钟都起床就得来医院排队。现在建档的话先不说了,你现在连排号检查都没办法检查了。我们在北京上班,你说不可能说她自己在老家检查,也不方便,也没人照顾。奥运会那会儿的话那么多奥运宝宝,我们那会儿怀孕3个月建档。8年了,8年以后的北京还这么难。真的,比以前还难呢。

白燕:回去再说吧,回去再找别的医院。

白燕和丈夫无奈地离开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他们只能再到别的医院去碰碰运气。

目前北京市有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这样的二级助产机构86家,除此之外还有43家三级助产机构。这些三级医院的行情又是怎样的呢?

凌晨4:30分,北京妇产医院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一直从医院大楼门口排到了院门以外。

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人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从头天晚上十一二点就开始等候在了这里。

孕妇家属:一点十分吧。

孕妇家属:我也就两点多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两点多能排到什么位置?

孕妇家属:也就50多人以后了。

凌晨五点,医院门诊大厅终于开放了,在寒风中站了一夜的人们纷纷进入大厅,距离挂号窗口开门还有两个小时,每个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龙。此时大家得知,今天的产科号只有70个,一共十个挂号窗口,也就是说,每个队伍的前几位才有希望挂上今天的产科号,后面的人们都有可能空等一夜。

已经熬了一夜的人们站满了整个门诊大厅,他们都在焦急地等着今天挂号的结果。但是七点刚一过,排在特需门诊前的人们却等来了让人失望的消息:今天的产科专家号已经一个都没有了。

孕妇:为什么没号啊?

孕妇家属:给个说法啊。我们就是要挂产科的啊,都是产科,等了一宿了。

原来,由于当天主任、副主任级别的专家号已经在网上全部预约完毕,门诊量很大,无法再为现场门诊留出挂号的名额。排在前几名却空等了一夜的准妈妈们失望极了。

孕妇:我们排了一宿,多冷啊,挺冷的,整整的一宿。

孕妇家属:别着急别着急。

作为全国知名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门诊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20%。

在医院建档处,护士们都忙得口干舌燥,头也顾不上抬。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一天得建多少人的档?

护士:100多个吧。

这里的护士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目前在北京妇产医院,预产期在11月30日以内的建档名额已经全部占满。那么除了这些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产科又是怎样的情况呢?《经济半小时》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北京市属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朝阳医院。《经济半小时》记者在这里了解到,预产期在11月30日以前的建档名额也已全部占满。

北京朝阳医院产科主任路军丽:能有20%、30%,每天被拒很多,她来了一看建不上,我们赶紧让她快去其他地方再看一看。

前面我们看到,随着政策调整,加之猴年生育累积释放,北京市迎来了新一轮生育高峰,医院产科一号难求,建档成了最大的难题。巨大的生育压力也对北京各大医院的接诊救治能力提出了挑战。医务工作者现在到底忙成了什么样?医院又做了哪些准备迎接生育高峰的到来?我们再一起去看看。

生育高峰医务忙,分级诊疗、平台预警应对产房难求。

早上八点,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产二科病房的医护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交接班。

北京市通州妇幼保健院产二科主任医师刘亚非:刚才交班也听到了,有一个是瘢痕子宫要求自娩的。

她叫刘亚非,是产二科的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的诊疗已经有28年了。交接班完毕之后,刘亚非开始查房。
刘亚非:血压怎么样这两天,不错哦,孩子大小挺好的。

医院走廊上,刘亚非仔细询问着躺在加床上的产妇的状况。

刘亚非:我们有床位时候再给你倒,稍微艰苦一下。

孕妇:行。

刘亚非:待会把她的结果看一下。

刘亚非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自从国家全面放开二孩以来,再加上很多产妇都想生个猴宝宝,从春节过后,产二科的病房就一直是满床。
刘亚非:所有的床现在一张空床都没有,刚才已经门口来了一个病人,现在还没有安排。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这上面显示一共是有多少个床位?

刘亚非:一共是43个床位,过了春节之后,基本上天天都是满床。

由于产妇数量的增加,刘亚非的查房时间由原来的半个多小时延长到一个多小时。

查房结束之后,刘亚非又匆匆赶往门诊,今天白天她还要坐诊一天。一楼的6个诊室门前,每一个都排满了孕妇。

孕妇:刘大夫,给您。

刘亚非:好,4号准备啊。彩超还行,大小基本上还是合适的。

在刘亚非的诊室里,旁边的小套间也排起了长队。

刘亚非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就在春节之前,这个小房间还是检查室,现在已经腾出来变成了诊室。

刘亚非:因为高峰,增加了医生,门诊的医生增加了。没有房间,所以就腾出来了,每个房间里面也是医生在检查。我们想了一个土办法,把帘拉上,这样把病人隔开。每个都是在屋里检查,这样可能增加,更多的病人能够及时看上门诊。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这门诊量比以前增加了多少?

刘亚非:以前五六百,现在一千,每天就看一千人左右。

本来应该12点结束的门诊,刘亚非一直忙到了将近下午一点。

匆忙回到办公室的刘亚非,终于喝到了今天的第一口水。

刘亚非:那个人怎么样了,血压高那个人?

吃午饭的时间,刘亚非还不忘和护士询问着今天病房里孕产妇的情况。同事帮她打来的午饭也早已经凉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门诊一上午都在说话,没放一个水杯啊?

刘亚非:我们都习惯了,没有时间喝水,基本上出门诊不喝水,防止上厕所,所以我们也不喝。

就在刘亚非匆匆吃完午饭,打算回门诊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坐在椅子上等待入院的产妇。

刘亚非:坐两个小时了是吗?

产妇:对。

刘亚非:吃饭了吗?

刘亚非:还没。

刘亚非耐心地安抚着这名产妇,楼道的加床也已经住满了,对于病房如此紧张的状况,她也觉得很无奈。

刘亚非:稍微等等,我们排好了,待会有床了就给你随时进屋里,好吧?你在这有什么不舒服,随时跟我们护士说。 数好胎动。待会赶紧吃饭,别饿着,饿着小孩也容易低血糖。

《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是什么情况?连走道的床都加满了。

刘亚非:对,我们现在走道的床已经加满了,所以给了她一个椅子在这坐着。

《经济半小时》记者:再进来病人怎么办啊?

刘亚非:我们只能排几个椅子,先让病人临时坐一下,然后我们尽快一个有生的,把床倒过来。其他的没有办法,就这点床。

下午一点半,顾不上休息的刘亚非急忙赶回了诊室,继续下午的坐诊。一直到傍晚六点零五分,她才结束了这一天的坐诊。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今天接诊量有多少?看了多少病人?

刘亚非:今天我接诊了91个病人,从早上到现在,比往常还是多点。觉得口干舌燥,脑袋也是发胀,确实由于时间比较长了。

刘亚非平时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就在上个星期,她才刚刚病倒在工作岗位上,但是她没有请过一天假。现在,忙活了一整天的刘亚非也还不能下班,今天她还要值一个通宵的夜班。

刘亚非:坚持吧,病人这么多,我们每个人的活都比较多。休息一个人,这个工作要加到别人身上,压力就比较大,所以我们工作都尽可能自己来完成。

刘亚非询问急诊病人情况

刘亚非:是什么病人你跟我说一下。

护士:这个病人是34岁,然后现在目前诊断是孕38周+ ,然后孕四产一,头位,今天18点胎盘早破。

晚上八点,医院急诊送来了一个胎盘早破的产妇,刘亚非迅速接诊。因为这名产妇接近高危的年龄,之前的第一胎也是剖腹产,现在又出现胎盘早破,情况十分危急,产妇的丈夫焦急的在医院的走廊里等待着。刘亚非决定,马上终止妊娠,进行剖腹产手术。

二十分钟后,这名产妇被推进了分娩室,她的丈夫不停地在为她打气鼓劲儿。而刘亚非也已经换好了衣服,在分娩室仔细地翻看着产妇的资料。

刘亚非:现在已经就是都做好了各种准备。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现在是有一定的风险性吗?

刘亚非:当然了,她这个手术的难度要比第一次手术要难度要增加,手术可能困难度,里边的粘连都不好说,手术都怕。

刘亚非:开始了,手术。

晚上九点十分,手术正式开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分娩室外产妇的家人在焦急的等待着。

手术在紧张的进行中,手术室内的刘亚非满头大汗。

刘亚非:男孩儿。

半个小时后,随着男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个新生命顺利诞生了。

刘亚非:手术还算顺利,小孩儿也挺好的。武月兰家属,手术做完了,病人出来了,看一下,挺好的,手术也挺顺利的,小孩也挺好的。让我们护士一块给送出去了,住在一楼是吧?

家属:一楼,谢谢您。

刘亚非:不客气。

送走手术后的产妇,刘亚非还在产房继续忙活着。3月16号这一天,通州妇幼保健院的分娩量达到30个左右,这比春节前至少增加了30%。

为了尽可能的增加产床,打印机、办公桌都被搬到了走廊,助产士们也都在走廊上办公。

刘亚非:非常饱和,因为她们产房的助产士,因为一宿就这一组的人,接的这么多,也累的。每回累的确实也挺辛苦的,一宿一宿的不能睡觉。

产房内,忙碌的助产士们在走廊里不停地穿梭着,休息室里,还放着她们没来得及吃完的晚饭。

已经连续工作了15个小时的刘亚非还得继续在急诊室值夜班,虽然辛苦,但是她说,自己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够听到新生儿呱呱落地后响亮的哭声。
刘亚非:就孩子出来,哇一哭的时候,心里特别高兴。病人也安全了,孩子也安全的,那个时候不管是多苦、多累,当时就都忘了。

其实除了医护工作者,在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紧张忙碌着的还有中心供应室里的后勤工作人员,她们正在给产科手术时所用到的产包配备手术器具。

通州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室护士长李淑平:(春节后)我们明显工作量增加,一个是产包的数量增加,还有换药包明显增加,因为产后需要换药什么的。

产包器械配备完毕之后,牛淑凤开始准备包装产包,一个上午一口气包了20个。

看得出,牛淑凤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动作精准、手法娴熟,并且每包一个产包都认真仔细的核实。

通州妇幼保健院中心供应室工作人员牛淑凤:我们得三查,配器械的查一遍,回头往这边端的时候查一下,我们打包的时候再查一下,得核对一下别回头出现错误。

每一个产包加上各类器械和辅料等一共22件物品,缺少任何一件都有可能会给手术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关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牛淑凤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牛淑凤:现在比去年的工作量高了,去年没有这么(多),今年这一天得三十多个。

《经济半小时》记者:三十多个。以前呢,以前一天需要多少产包?

牛淑凤:以前也就二十一二个。

《经济半小时》记者:二十一二个?

牛淑凤:对。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产包比原来能一天多多少?

牛淑凤:多十五六个,从过完春节就忙了。

从早上八点半到十点半,牛淑凤一口气包了20个产包,这可能只够分娩室半天的使用量。

中午十一点半,是牛淑凤送产包的时间,她和同事推着无菌车,将消毒后的产包送到分娩室,今年已经50岁的牛淑凤走起路来连年轻人都跟不上。
《经济半小时》记者:全医院的各个科室加起来,您每天要送几趟?

牛淑凤:八趟,全医院的,这一趟不行,还得好几趟呢,还得有呢。

看着产包被助产士推进了分娩室,牛淑凤才安心地离开。忙活了一个上午,牛淑凤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喘口气。

牛淑凤:挺爱这个工作的,别看累,但是一到产房,一送包的时候,听到小孩的哭声特别高兴。

《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呢?

牛淑凤:又一个生命(诞生),怎么说,就是累点也愿意干。

作为一个专科医院,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的分娩量一直以来在北京都是排名第三。副院长白忠霞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自从国家全面放开二孩,尤其是从猴年春节过后,不管是从建档量、接诊量,还是分娩量上,都达到通州妇幼保健院建院30多年来的最高峰值。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白中霞:二月份我们产科门诊的接诊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5%,到了三月份,我们一到十五号,我们的同期那个门诊的接诊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5%,我们最高的天数要迎接五十个猴宝宝的降生,一天。以前我们就是二十多个。

目前,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的产科有164张床位,1月份接生了625个新生儿,2月接生了745例,3月份,截至23日已经接生了807例,床位使用率已经达到100%以上。

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的产科床位使用率已经达到100%以上。

那么在北京,其他区县的二级甲等医院的情况又如何呢?《经济半小时》记者随后又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经济半小时》记者看见,不管是排队挂号建档的大厅还是产科门诊,到处都挤得水泄不通。

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乔晓林:我觉得人的密度,特别像春运的火车站一样。

产科主任乔晓琳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从过了春节之后,医院里每天都是这幅景象。

乔晓琳:谁组班?咱们现在病区是满的吗?

护士:满的。

乔晓琳:一张床也没有了?今天没有开出院吗?

护士:有,又满了。

每天下午两点,乔晓琳都要到产科的每个病区去了解一下当天床位的使用情况。

原本是产前的病区的大病房,因为床位紧张,现在已经和产后合并在了一起。

乔晓林:也是没有办法,也有婴儿车,就说明有产后的。因为我们产后,有一个病区改成产房了,所以产后的病房相对来讲较少很多,就这么一个情况。完了这个本来这个病区全部住妇科病人的,但是也是为了那个应对今年的生育高峰,我们以这为界,最西边改成收产科病人,这边收妇科病人。这边总共有17张床,因为这边床位相对少一些。

在分娩室,朝阳妇幼保健院的助产士们紧张的忙碌着。护士长吴红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产房的分娩量也是每日递增。

朝阳妇幼保健院产房护士长吴虹:分娩量比去年来说翻了不止是一倍了,因为我们24小时就生27个。以前我们24小时最忙的时候,可能生11个。

整个产房一共14个助产士,还要分白班和夜班倒班,分娩量提高了,但是人手并没有增加。助产士们只能加班加点,有的甚至两天才回一次家。
吴虹:回家有的时候,都很少跟他们(家人)去说话,都不爱讲话了,所以就觉得有点愧疚那样。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这很多助产士都是妈妈是吗?

吴虹:对,我们基本上有一半,还有特别小的孩子。

《经济半小时》记者:都管不上家里,这个想起来还是有点难受是吧

吴虹:是。

谈到因工作而忽略陪伴的家人、孩子,护士长控制不住留下了泪水。

而作为全国知名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更是超负荷运转。

副院长王建东:我们产房六个分娩室,就是给予六个孕妇同时生产,那第七个来了以后就在床上待产。所以有一段,我们的助产士都在床上、平车接生。那平生数量也有限,那再来的孕妇怎么办?就在椅子上坐着。那椅子也有限,再来了孕妇怎么办?发生过的,因为为了促进宫缩,助产士跟孕妇说,你在产房溜达溜达。这些病人都要编号,所以床上的叫床一、床二、床三,车上的叫车一、车二、车三,椅子上的椅子一、椅子二、椅子三,溜达的叫溜达一、溜达二、溜达三,可以想象产房忙碌的情况。

北京妇产医院的产科自1959年建科以来一直是北京市分娩数量最多的产科,为了应对生育高峰,目前在产床、设备和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每月可以接纳建档的产妇增加到了1300多人,比去年增加了10%,除此之外,他们也想了一些办法来提高接诊能力。

王建东:因为好多白领白天工作忙,没有时间,这样方便他们,五点到八点,增加了小夜门诊,从元旦开始开放。我们算了一下,一月份看了产科病人,看了五百多个,给他们提供额外的一些就诊的机会。

和北京妇产医院一样,朝阳妇幼保健院也想尽办法提高床位的周转率。

夏院长:我们第一个首先要降低这个剖宫率,促进自然分娩上,能自然分娩的我们不会给她做这个剖腹产,这样就缩短她住院的天数上,提高床位的周转率。

《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城区之一,朝阳区的25家助产机构在春节过后的床位使用率都大幅提高。

朝阳区卫生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肖志锋:三级医院目前据我们了解,基本上都在100%以上,超负荷的一种状态。二级医院也是接近百分之百,个别也突破了百分之百,像我们区妇幼保健院。还有一些民营机构,这一块他们的利用率稍微低一些,但是比往年也是出现了翻番的状况,目前50%到80%这个状况。

肖志峰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目前,朝阳区卫生计划委员会正在实施和健全分级诊疗体系,以便缓解生育高峰的所带来的压力。

肖志锋:由社区的向我们进行网格内的孕产机构进行推荐,孕产机构一般也就是二级机构先进行推荐,推荐到二级机构去建档。建完档,他们根据她的情况,是不是属于高危、高龄的情况,再进行分流到三级。如果按照这种程序化,大家避免首诊都往三级去拥挤的话,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排队的现象。

2016年,北京预计迎来30万“猴宝宝”,分娩量创历史新高,而真正的生育高峰将在今年的六七月份开始呈现。

北京市卫生计划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 我们要完善预警检测的平台,

2014年5月份就建了,现在就进一步完善、规范,利用好这个检测平台。哪个三级机构、二级机构人员比较多了,就要亮红灯、亮黄灯,引导其他的怀孕的女性朋友到其他的二级机构,或者三级机构进行分娩。

为了完善预警监测平台,针对产科医护人员严重紧缺的问题,高小俊也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一方面要想办法加大对产科医护人员的投入和培养,另一方面也通过内部的管理和协调的办法,扩充产科医护人员的队伍,以便及时应对即将到来的生育高峰。

高小俊:培养一个产科医生,包括一个产科护士,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周期。我们通过内部的挖潜,通过队伍的调整,通过我们内部的建设,让他们回归这个行业,我觉得这方面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已经制定这方面的政策了?

高小俊:对。

半小时观察:破解产床难题需用“加减”法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我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夫妇有9000万对左右,他们大部分在城市居住,如果这部分人近几年内集中释放生育压力,势必造成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妇产科资源紧张的局面。今天的节目我们看到,全面两孩遭遇“猴宝宝”,成为应对生育高峰的首轮压力。目前北京市一方面正在围绕分级、分流、分区域以减少“需方”,同时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想方设法增床、增人、增收入以增加“供方”,从两方面入手采取应急保障措施和制定长期保障政策,确保母婴安全,应对正在来临的生育高峰。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3月28日 22:3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全面二孩遇上“猴宝宝”,生个孩子有多难?本期记者医院实地调查发现,很多孕妇准妈妈全家上阵,跑遍北京几家医院,连续几天几夜在医院通宵排队,挂号仍然一号难求。而孕妇只有挂到号并通过检查才能在医院建档。而只有建了档,孕妇才能在这家医院产检和生产。在哪里生孩子,都成了一个愁。(《经济半小时》 20160328 二孩财经账本:拥挤的产床)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