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观察:大葱也坐上了火箭!菜价一直涨!卖猪不如卖蔬菜?
一直以来,春节期间蔬菜价格看涨,但节后菜价往往会恢复平稳。可是今年却有些反常。节后菜价不但不降,反而上涨得很厉害,这样的上涨不是发生在个别菜品的价格上,而是出现了多个品种鲜菜的飙升。
3月18日,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每公斤3.73元,比3月11日的每公斤3.63元上涨2.75%,比去年同期的每公斤2.41元/公斤上涨54.77%。在所有的菜品中,大葱价格一路飙升,比去年同期翻了8倍。
而在南方一些地方,如宁波、上海等地,多数花色蔬菜的价格保持在5元/斤以上;在广东省潮州市区的大菜市场,苦瓜、莲藕、叶菜等菜种都在涨价。在广州市区,部分本地节瓜甚至涨到8元一斤、本地豆角叫价10元,直逼肉价。
菜价为何居高不下?对CPI走势又有多大影响?昨晚(3月24日),央评现场,央评君邀请到了经济学家曹远征以及财经评论员王冠做客央评,评一评,菜价,你为何一直涨?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推动菜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在场的嘉宾一致认为,今冬恶劣的气候,是造成春节后蔬菜价格仍旧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曹远征(经济学家):冰冻气候导致蔬菜减产,价格顺势上涨
今年物价上涨的形势,尤其菜价和猪肉价格是今年CPI,特别在2月份的CPI高起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今年蔬菜价格涨幅比往年都要高得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气侯,今年是大概最严重的一年,南方地区大面积的冻害,很多蔬菜在倒伏、冻伤。海南是中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今年寒流都深入到海南,于是海南的蔬菜是大面减产,那么当然当地菜价也会暴涨。
蔬菜价格上涨,连带CPI上涨,等于经济向好吗?
曹远征(经济学家):CPI和未来走势有待观察
菜价固然对短期CPI有推动作用,但是蔬菜它是季节性的,春暖花开以后,蔬菜供应量上升,也意味着菜价会下跌,对CPI的贡献就减少。其实从全年中国的物价来看,我们发现物价可能还会有下行的压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王冠(财经评论员):CPI统计样本变化,菜价涨跌对CPI影响趋弱
我想再补充一个技术上的细节,统计局每五年要更换一下整个统计上的周期,也就是实际上统计的技术和样本。CPI是从今年1月份开始,食品和烟酒进行了一个相应的合并,整个的食品类的占比是从30%降到了20%出头,这就意味着菜价对于整个CPI的影响会更弱一些。
博鳌观察:今天正在进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恰好有一个关于消费和物价的分论坛,也刚好聊到了关于菜价的问题,央评君在现场连线了前方记者易杨。在现场,她采访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先生。一起来看看从博鳌发回的报道。
记者:最近菜价上涨得非常厉害,食品价格的上涨已经明显影响到了大家的生活,CPI已经连续2个月反弹,您认为就目前的态势而言,我们今年完成3%的通胀目标有没有可能?
海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两个月的较高物价不足以预测全年物价走势
两个月的物价稍微高一点,并不一定说明全年的物价都会高,因为这两个月比较特殊,一方面是春节期间,还有今年天气特别冷,所以在蔬菜、肉类等等,这些粮食价格涨得比较快一些,中国CPI里面的超过30%的比重是这些蔬菜、肉类、粮食的价格,所以说现在来预测今年通货膨胀超过3%,还有点为时过早。
记者:那就目前这种CPI的预期会怎么样影响到我们的货币政策呢?
海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货币政策要根据价格与经济情况变化不断调整
如果第一季度,包括三四月份,甚至四五月份,CPI都能够比去年前年要涨得更高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说明中国经济开始已经触底反弹了,这时候我们的货币政策就要缓用了,货币政策的使用力度要根据我们现在价格的情况,经济的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
菜价涨涨涨,民生如何保障?
而对于坐上火箭的蔬菜价格,央评君不仅仅将它与宏观经济基本面放在一起审视,更要将它与更大的民生放在一起。从这样的视角出发,央评君则要问:菜价涨了,老百姓的生活如何保证?
王冠(财经评论员):地方政府要启动低收入人群食品补贴
对于地方政府来讲,相应的困难群体的民生补贴要跟上,比方说像2月份,咱们全国的CPI是2.3个百分点,但是有些城市是高于3的,像深圳是3.8个百分点,像南京是3.1个百分点,根据南京当地的政策,如果一季度CPI破3了,要启动相应的低收入人群的食品补贴,根据南京的政策,城乡的低保是每月700,十二分之一就是60块钱左右,然后每月有一个相应的副食补贴,这种弹性制度对于民生的补贴是非常重要的。
而经济学家曹远征则认为,对弱势群体的补助固然重要,但单就蔬菜价格上涨一事,因为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从这意义上来说,倒不必太急于启动这件事,特别像南方地区,清明以后,蔬菜可能就可以大量上市,缓解蔬菜价格过高的问题了。
金融扶贫,如何“贷”老乡奔小康?
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对深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其中包括设立扶贫再贷款、适当提高贫困地区不良贷款容忍度等。
意见明确,完善精准扶贫金融支持保障措施。设立扶贫再贷款,利率在正常支农再贷款利率基础上下调1个百分点,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金融扶贫,创新点在哪里?实施的难度和重点在哪里?如何带老乡奔小康?昨晚(3月24日)央评现场,央评君邀请到了经济学家曹远征以及财经评论员王冠,评一评,金融扶贫,到底如何才能“贷”老乡奔小康?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金融扶贫的核心要义在哪里?
曹远征(经济学家):金融扶贫通过贷款培养“造血”功能,但更多意在产业化发展
金融扶贫它是通过提供贷款,培养造血功能,有还款来源然后扶贫的,有人担心有风险,比如养牛,固然牛将来要是正常生长长大卖个好价钱,不仅仅是我还给他们钱而且还能落下收入,但是它却是有风险,这就提醒了金融扶贫还不仅仅是金融的事,它还需要有效的服务,我们叫产业化,只有这些链条完善,牛可以无风险长大,才是真正扶贫金融,才能真正做得精准。
王冠(财经评论员):金融扶贫旨在建立配套制度完善的扶贫新机制
今天上午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克强总理举了一个三亚当地大学生创业的例子,特别谈到了玫瑰花养殖,这些花精花露的加工、开椰子是怎么开的,开完椰子之后这些椰壳的加工等等,克强总理特别说一二三产业现在已经不太分了,在这种情况下,更大的制度配套,包括管家式服务,都是一个全新的机制体制。当贫困农民将贷款拿到手之后,并不意味着扶贫已经到位了甚至结束了,其实意味着扶贫才刚刚开始,如何服务好农民的产业发展,更为重要。
此外,经济学家曹远征还认为,一般性的金融都有嫌贫爱富的属性,只有在资产质押的情况下才能放贷,但贫困人口恰恰没有资产,此次的金融扶贫政策,实际上是在用创新的办法破解世界性的难题。
金融扶贫的创新点在哪里?
财经评论员王冠认为,要消除贫困人口7000万,不是每年发钱,而是创造持续赚钱的能力。经济学家曹远征告诉央评君,根据他的调研经验,金融扶贫要践行财政与金融相结合。
曹远征(经济学家):新的金融扶贫机制,践行财政与金融结合
我去过的定西、陇西和西海固,叫三西地区,都存在移民搬迁需要。但搬迁中间就有一个问题,他的新的未来的生活来源怎么样,这是一个造血的问题,财政补助每人几万块钱给你搬迁,但是金融在扶贫中间,是给你建立新的生产能力,使你将来生活有依靠有帮助,这反映出财政跟金融混合做在一块,然后来解决问题。
经济学家曹远征反复强调,为了防止扶贫之后又返贫的情况发生,他认为,金融扶贫最核心意义是通过金融激励和鞭策措施,激励贫困户培养自己的造血能力。
央评君发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处长和相关部门的专家正在四川仪陇县参加扶贫资金互助社的调查,这样一个互助社其实就是农民朋友们自己筹钱进行管理的微型的金融机构。目前仪陇县已经有60多个村建立了资金互助社,总的互助资金规模超过了四千万,这个村资金互助社已经成了农村农民日常贷款的主要经营服务机构。而这样的机构,也成为此次金融扶贫制度创新中的一环。对于农民自主管理决策的金融机构,在场的嘉宾们又如何评说呢?
农民自主管理的微信金融机构是什么?
曹远征(经济学家):微型金融以农民互助合作为基础,以非正规信用作为放贷依据
真正的微型金融是互助合作性质的,正规金融评级是你有没有信用,信用是看你有没有资产能不能质押,这叫商业信用。但对于农户来说他没有资产,因此在商业机构上也没有信用,但是我们知道农民是信用的,因为他有邻里关系有亲戚朋友,这是非正规的信用,你能不能把非正规的信用作为抵押放款的信用评级。
而对于此类微型金融管理机构风险如何量化的问题,经济学家曹远征以及财经评论员王冠均认为,微型金融,也就是所谓的草根金融,是建立在人际网络上的信贷嫁接和评级制度嫁接,通过与熟人做生意,要规避相关的债务风险。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3月24日 23:2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节后多地菜价不降反升,大葱价格一路飙升,山东寿光蔬菜价格指数创发布六年来最大涨幅。蔬菜价格为何居高不下,对CPI走势有何影响?央行等七部门发文拓宽贫困地区企业融资渠道,设立扶贫再贷款,多地金融扶贫按下快进键,金融杠杆如何在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敬请收看。(《央视财经评论》 20160324 节后菜价为何“高烧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