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们栏目报道了两位年轻创业者的故事,这两个人一个曾经是大学教师、另一个曾在一家大型航空公司供职,但是这两位却扔掉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在农村创出了一片天地。一年之后,他们的创业是否顺利呢?
大学教师回乡养牛,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湖北省罗田县白莲河乡覆钟地村,每天早晨五点半贺根就要起床,开始放牛割草。贺根的双手全是老茧,手臂上密密麻麻都是被草割伤的红印,像小刀割肉般的疼痛。
2009年,贺根考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由于在校期间表现突出,大三他就当上了代课老师,毕业后顺利留校任教。
贺根父亲贺国刚:当时挺骄傲的,生个儿子能够在大学里面任教,非常高兴那个时候。
2011年9月贺根从学校辞职,要回到大山里养牛。
儿子从学校辞职的消息对于贺国刚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贺国刚:结果我就气得不得了,连开水带瓶子一起砸他。
创业者贺根:越是不让我干,我越是要干。我觉得牛这个前景蛮好的,趁着这个机会我一定要把握住,无论你再怎么反对。
2011年9月,顶着家人的反对,贺根筹集了16万元,买回了14头当地的土黄牛,放养在山上。3个月之后,他便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3万多元。
贺根妻子方汝朋:当时效果反响真的很好,我们去了大概还不到一个小时,然后我们带去所有的牛肉全部都卖完了。
牛肉大受欢迎,这让贺根更是有了信心。
除了手头上的20多万元钱,贺根又从亲戚朋友家借来了50多万,新建了牛舍,买回了110头土黄牛。
可是规模扩大以后,他发现,养牛比当老师难多了。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
方汝朋:然后我记得买结婚戒指的时候,他就直接把我往小饰品店里面拉,然后在里面买了一个银的,一个银饰当时花了20块钱买了一个戒指。
艰难的日子持续到了2012年年底,年关黄牛的价格从2011年年底的28块钱一斤一下子涨到了35块钱,一头牛就可以轻松赚到四五千元。
贺根的“傻根”牌大别山土牛肉陆续入驻湖北各大商场和超市,他还在黄冈开了5家自营门店。
贺根:(2014年)的销售额是我自己这块是570多万,然后我们整个合作社的产值在1200万左右。
2016年1月24日,记者再次来到了贺根的养牛场。由于一直忙着给客户送牛肉,贺根已经多日没有来到养牛场。
一月份我国南方多个省份迎来了近20年来最强的一次寒潮袭击。养牛场的每个食槽里原本都有一根水管,平日里只要拧开开关就可以给牛放饮用水。然而由于连日来的低温天气,这些水管大部分已经上冻,拧开后根本流不出水。
这两个牛舍目前还有几十头牛,如果全部靠人工打水来喂,一下午的时间就要全部搭在上面。来回提了几桶水以后,贺根想到了一个土办法。他随手拿了一些饲草,点起了火,准备烧水管解冻。
贺根拿来了一些饲草,点起了火,烧水管解冻。
经过烘烤后,水管终于出水了。贺根和工人们忙活了半天,牛舍里上冻的水管才终于全部化冻。
虽然曾经是大学里的教书匠,现在伺候起牛来,贺根也毫不含糊。眼下,贺根不仅自己养牛,还在村里组织了合作社,已经有80多个村民跟他一起养牛。
2015年,贺根的养牛专业合作社黄牛数量已经发展到2500头,全年的总销售将近1000万元。
贺根:主要是卖这个新鲜的牛肉,送到一些酒店、超市里边,包括自己开的一些牛肉专卖店。
每年春节前都是牛肉消费的高峰期。这天贺根又接到了一个老客户的订单,要求他第二天上午9点将8头屠宰好的牛送到饭店。
第二天一大早,贺根和朋友将头一天晚上屠宰好的牛肉装车,立刻开车奔向黄石市。
贺根:目前送货的话,送到距离远一点的地方都是我自己送。年底最忙,最多的一次是一天宰了27头。
贺根虽然是合作社里领头人,不过割草、挑水、运输,什么活计缺人就干什么。眼下正是合作社最忙的时候,牛肉销量也还不错,但是提到今年牛肉的销售价格,贺根却有些失望。
贺根:去年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是平均的均价都是四十九块八一斤。然后今年我们在超市目前的话才三十九块八一斤。主要是受进口牛肉的影响。
两小时后,贺根的冷藏车终于开到了客户的门口。贺根和员工一起把牛肉卸载装箱,一一过磅之后,送到饭店后厨加工区。
客户:这是两万。
行情不是很好,贺根有点担心接下来的资金周转。原来,2015年9月,贺根的黄牛养殖被纳入到罗田县的精准扶贫项目中。人均年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贫困户签约后,就可以免费从贺根的合作社领取3头小牛来喂养,增加的收入按照二八分成,农户拿80%,合作社拿20%。截止2015年年底,合作社新增加了117名社员。贺根告诉记者,通过发展贫困户养牛,自己除了能够分享一部分利润,由于新增的黄牛由农户自己喂养,还可以给合作社节约相应的人力、牛舍和草料等成本。不过,按照每人领养3头牛,每头小牛6000元的价格计算,117名新社员至少还要给贺根增加200多万的成本。为了解决这笔提前垫付的资金,他不仅把自己的几十万元收入投了进去,还从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
贺根:目前在银行贷了有三百五十多万的贷款,目前每年还这个银行贷款利息的话,就要还个二十多万,压力也蛮大的。
虽然压力很大,但是看着乡里乡亲靠着养牛,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贺根也打心眼里高兴。
今年30岁的华春,家住罗田县二郎庙村,2002年以来一直在外打工。2011年,父亲突发中风,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华春不得不回到老家。为了生活,他借钱盖起了猪圈发展养猪。没想到却因此欠了几十万元的外债。
湖北省罗田县村民 华春:亏了20多万。
2015年9月份,华春听说了县里精准扶贫项目。他立刻把家里剩余的猪仔全部卖掉,将猪圈改成了牛舍,跟着贺根养起了黄牛。
由于还欠着20多万元的外债,因此每当黄牛长到可以出售的个头,华春便急着卖掉。今天村里收购牛的经纪人又给华春带来了一个新客户。华春立刻带着客户到牛舍里看牛。
经过半天的讨价还价,最终客户决定以35700元的价格从华春手里收购5头牛。在乡里贩牛经纪人的担保下,客户把牛拉走了。
眼看着辛辛苦苦养了近半年的牛终于脱手,尽管价格要比以前低不少,但是华春的心里依然很高兴。
华春:五头牛(赚)一万多块钱。行情好的话,一年多的时间就可以搞定外债。
贺根告诉记者,按照这两年的行情,一头牛可以赚两三千元,对于人均年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贫困户来说,三头牛便相当于一家三口全年的收入。贺根希望在未来几年,能够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贺根:计划用三年时间,在我们整个罗田县发展3000户贫困户养牛。
今年已经是贺根创业第五年。几年的摸爬滚打,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养牛行家,通过担保也陆续从多个银行拿到了几百万元的贷款。不过,眼下还有一个难题在困扰着他。
贺根:因为在我们罗田目前已经有了一家这个屠宰场,然后我们再批不了第二家正规的屠宰场。政府再不批了,只有一家。
贺根告诉记者,目前自己的黄牛只能依靠小作坊,聘请宰牛师傅来替他屠宰。未来几年,随着合作社养牛规模的扩张,缺乏对接的屠宰场将直接影响到牛肉销售。不过贺根已经和县里的屠宰场商谈合作。随着合作社养牛规模的扩张,县里的屠宰场预计将在三年内建成黄牛屠宰的车间。
文科状元辞职卖菜,新体系创造新价值
程允锋是广东茂名人。1999年高考的时候,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当地文科状元。2003年大学毕业后,程允锋顺顺利利找到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纪检部门任职。
然而两年后,正当生活越来越安逸稳定的时候,他却突然提出要辞职创业,并且要做农业。这招来了一辈子在农村种地的父亲的强烈反对。
创业者程允锋:大半年没跟我说话。因为他觉得很丢面子。
尽管父亲反对,程允锋依然选择了辞职创业。农村出身的他希望做一个职业卖菜人,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品质管理。
程允锋妻子吴志玲:其实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工作16个小时的,我是特别害怕,就特别害怕他身体问题。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4年,身体上的痛苦,程允锋都能忍受,但是资金困难却常常让他一筹莫展。
程允锋:当时我老婆发了工资,我就马上去拿她的工资来发我们员工的工资。
随着公司的发展,程允锋有了扩张的想法,这一次程允锋又做出了一个更加疯狂的决定:卖房。
吴志玲:我那时候还是挺着9个月的肚子去签的卖房合同。
为了支持程允锋创业,妻子义无反顾地将房子卖了。有了资金的支持,再加上自己“平价菜店”的价格确实比普通蔬菜档口便宜,程允锋的生意越来越好。
程允锋:(价格)低10%以上,因为中间环节都已经去掉了。
“平价菜店”转型升级后创建了乐禾农业,拥有十几个配送中心,面积从数百到数千平方米不等,每年向几百家单位提供数千种农副产品。
2016年1月末,位于东莞市的净菜加工厂已经投入运营。
广东乐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东升:目前整个单班的生产能力大概能到10吨左右。
这条生产流水线覆盖了蔬菜原材料从切块加工、清洗烘干到包装的全过程。这些包装好的成品送到客户手里以后,不需要清洗便可以直接加工使用。
翟东升:第一,现在在珠三角人力成本非常昂贵。其二,它经营的成本会非常高。所以多数来和乐禾来合作的这些客户,正是看到了在乐禾的这个净菜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
晚上九点,这间位于广州市区的仓库人来车往,一片繁忙景象。这里除了给客户配送蔬菜水果,还会按照客户的要求帮忙采购粮油副食等各类商品。
晚上九点,位于广州市区的仓库里,几十名员工正在忙着按照客户订单,分拣蔬菜和其它商品。
在仓库两边的墙面上,并排挂着一张张表格,上面是不同客户每一天的详细订单,旁边还注明了送货时间等信息。
程允锋告诉记者,这间仓库是公司的第一间仓库,也是2006年他开始创业的地方。经过十年的发展,像这样的配送中心已经发展到15家,这间仓库反倒成为了其中最小的一个。
程允锋:你像这个系统就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管理后台,客户所有下的单都会集中在我们这后台里面。
这天早上不到七点,从乐禾订购的蔬菜粮油就准时送到了广州一个写字楼的地下车库,配送员工将蔬菜卸载后直接运送到这家餐厅的冷藏间门口。经过清点、过磅,一个订单便交割完毕。
广州良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庄云高:因为粗加工这个环节,它会是传统餐饮里面,那个从厨余、脏、气味、水、这个地面等等,它会造成很大的一个影响,所以我们就规划的时候,我们已经说就规避掉它,我们一定要中央工厂的方式去供应我们的食材的源头。
今天除了给这家餐厅送货,程允锋还有另外一个任务。他要把公司近期研发的一个监控食品安全的系统介绍给客户。
程允锋:我们是第一次给这个生菜类、沙拉菜类全部上了这个追溯体系,一扫这个二维码,它就可以出来这个,种植的整个过程。包括你的这个采收的时候,倒推回来到施肥的时候,包括比如说杀虫,还有这个移苗,这个播种,就具体每一个都是有图有真相。
从2006年创业开始,程允锋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让自己配送的农产品更加安全,让客户更加放心。
程允锋:真正的农产品追溯是一个过程管理。我们团队一直在讲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它是过程控制出来的,而不是最后检测出来的。
作为一家农产品配送公司,程允锋从创业初期便借鉴国内外的管理模式,将订单、物流等信息纳入到公司的农产品流程管理系统中。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程允锋将上游农场也纳入到这个系统中,将食材从源头就实现流程管理的透明化。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和测试,2015年11月份,农产品溯源正式纳入到整个农产品管理系统当中。这意味着客户不仅可以通过这个系统下单,还可以直接溯源订单中蔬菜的种植信息。
研发负责人谭海军:这个农场里边,它每批次的农作物在这个大屏幕上都能够实时看到,包括某个地区的,比如茂名的天气、我们增城的天气,包括这些任务,安排完成情况等等。
农作物监测界面,可以直接溯源订单中蔬菜的种植信息。
程允锋:未来我们期待着,为所有这些全国的农场免费去上这个系统,去引导他们怎么去用这个信息化管理系统。
目前乐禾配送的蔬菜有四种沙拉菜已经实现了溯源。溯源信息显示,这批沙拉菜来自广州增城农场。他叫刘宪路,是增城农场的负责人。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硕士毕业生,2015年他加入到增城农场,成为了一名农场经理。
刘宪路负责给农场里的工人发布操作任务,而发布平台便是电脑里的这套农产品流程管理系统。
广州增城喜农农业种植合作社农场经理刘宪路:它可以就是对我们的农场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有一个录入、录出,然后最终还形成我们一个工作日志吧,可以把一些数据抓取出来,形成一个追溯,比如说哪天灌溉的、施肥的、用药的数据都抓取出来,形成一个真正的溯源系统。
刘宪路在这套系统里每发布一个指令,农场里的工人便会在手机上接到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接到任务的工人便会按照农场的要求开展类似除草、施肥等相应的农活。管理人员会将工人干农活的情况通过拍照和文字记录上传到同一个系统中,经过一个完整周期的记录,最终生成一个用于溯源的二维码。
刘宪路:进入到公众号里面,然后把照片传入进去,记录一下录入了多少工时,录入一下他需要用了什么材料,或者是基本的一些关键信息录入就可以了,他的工作就算已经完成了。
目前已经有15家农场开始体验这一溯源功能。2016年程允锋计划将这一数字扩张到3000家。
2015年乐禾农业完成了近4000万元的A轮融资,并在2016年1月顺利拿到了供港蔬菜的资质。不过,这家已经发展了近10年的公司却有一个难题一直伴随在左右。
尽管已经从事农产品运输近10年,目前公司依然没有申请到一张货车进城的特别通行证。每天的一定时段,运输蔬菜的冷藏车无法进入市区一直困扰着公司的发展。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程允锋计划将自己的配送中心由广州市逐渐覆盖到全国的各大城市。他希望在未来,自己能够早日拿到属于自己的通行证,让蔬菜配送更加便捷高效。
半小时观察:草根创业还需政策助力
扔掉了铁饭碗的贺根和程允锋,铁了心、坚定地走在了创业的路上,这种坚定来自对市场形势灵敏的嗅觉,来自对创业环境向好的信心,这种嗅觉和信心也让他们收获了许多,但创业之路绝非一路坦途,他们有烦恼,有些烦恼他们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去化解,但有些却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无能为力,面对他们的烦恼,政府有关部门能否更主动、更高效、更智慧一些,帮他们跨越前进道路的沟沟坎坎,让他们的创业之路变得更加平坦和通畅。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2月15日 22:10
视频简介:2015年我们栏目报道了两位年轻创业者的故事,这两个人一个曾经是大学教师、另一个曾在一家大型航空公司供职,但是这两位却扔掉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在农村创出了一片天地。一年之后,他们的创业是否顺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