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降啦,二成首付就买房!房价会涨会跌?
导语:春节前,央行发布重大政策意味着什么?首付降低房价会涨会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认为,房地产发展要和城镇化结合起来;财经评论员王冠认为,房贷新政不会完全驱散观望情绪;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降低首付对房地产市场是较大的利好;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认为,降低首付短期对房地产市场会促进,长期看供求。
新闻背景
2月2日,央行和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对于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按照原规定实行。
从省钱的角度来看,此次政策之后,对于购房者来说,过去购买一套100万总价的房子需要首付款为25万元,而现在首付款最低能降到20万元,某种程度上有5万元的购房成本可以通过按揭贷款的方式分摊到后续商业贷款过程当中,即通过20年或30年的贷款期限偿还,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
央评说
春节前央行发布重大政策意味着什么?首付降低房价会涨会跌?2月2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财经评论员王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走进《央视财经评论》直播间,评一评,首付降低,房价怎么走?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 ,准点开评。
首付下调有什么作用?
宗良(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此政策作用有三个:①降低刚需购房门槛②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发展③有利于稳增长
一个方面,实际上是想解决没房的人能买房子的问题,比如过去买首套房的时候需要25万的首付,现在只需要20万,二套房过去是40万,现在30万,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首付条件,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刚需购房门槛降低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利于使房地产的需求和供应达到一种平衡,从长远来讲,还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又跟我们国家的稳增长连到一块了,又可以使我们“十三五”开一个好局,所以这个应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利好的消息。
宗良(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几方面共同努力让需要房子的人买到房子
解决房地产去库存,单靠一个金融政策也不行,它需要我们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是不是能够给一些补贴?比如像房地产企业,不能借此机会让点利,金融政策提供些支持,个人再做点努力,几个方面共同让民生工程得到保障,让需要房子的人能够拿到房子。
为什么要给5%的自主权?
宗良(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各地房地产市场情况不一样 灵活选择解决去库存问题
全国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线城市,从供需比来讲,大概都在70%左右,应该说没有太多供过于求的问题。二线城市,大约在100%左右,应该说是略有供过于求。产能的过剩,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我们这个政策正好有利于根据各个地方的情况,灵活的加以选择,能比较有效的来解决去库存的问题。
王冠(财经评论员):5%是自主权也是风险提示
既然给了5%下浮首付两成的选择权,我想从开发商,从地方政府,从买房人,首付更低,大家其实是一个多赢的局面,皆大欢喜。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还想说,央行说原则上25%可以下浮5%,换个视角来讲是不是也意味着给出了一定的风险提示,毕竟银行在放贷的同时是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成本的。
首付降低,房价会怎样?
王冠(财经评论员):房贷新政不会完全驱散观望情绪
我觉得在央行今天(2月2日)降首付的利好之下,不会完全驱散观望的情绪。我们整个2015年的房地产固定投资是95000亿,增长幅度只有1%,大家在这种情况下回想,我是不是不用太着急,会不会后面接着还有红包,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买涨不买跌的一个心理,所以说可能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动作来驱散大家这种观望的情绪。
张大伟(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降低首付对房地产市场是较大的利好
政策出来的时间点,恰好是在春节前后,而且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和方向更多的也是针对非限购的二线及以下城市,在这个时间点是有利于返乡置业或者说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从目前政策力度来看,它其实是延续了2015年9月30号对非限购城市降低5%首付之后的又一次降低,而且其中跟上次不太一样的是,又降低了一些针对二手房的首付改善性比例。所以整体来看,的确是能够在2016年年初的时候,释放一部分或者说降低一部分入市的门槛,所以对于房地产来说,特别是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是有比较大的利好的。但是这个我们也看到,其中政策中提及了要求各个金融机构针对自身对于市场的把控,审慎的定价,针对银行利率方面的问题做出了一些政策的调整,但是未来还要看各个银行机构落地执行的情况。
水皮(华夏时报总编辑):降低首付短期对房地产市场会促进 长期看供求
央行和证监会新的规定,对于房地产行业还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方面它降低了的确有刚需的购房者的成本支出,这样会有效的刺激他们提前消费。另外一方面,对房地产的企业也是一个帮助,能够帮助他们促销。总之,政策的出台,对目前僵持的市场会有一个促进的作用,短期来看确实是这样,但长期当然还是看供求关系。
房地产市场应该探索新的发展方式
王冠(财经评论员):房企需要探索新的运行模式
我觉得现在房地产商也到了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十字路口,开发商需要开发出新的产业模式。在不久之前,美团和大众点评新一轮的融资超过了33亿美元,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它是要进社区和铺用户的,它要花很大量的互联网红包补贴的方式去捕捉到终级用户,但开发商天生是有用户的,这些房子都是开发商卖出去的,一方面我们希望存量的库存能够消化出去,但是对于存量已经买了房的人如何进行持续的开发,把已经的买房者转为用户,这能不能带来新的产业探索?
宗良(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房地产发展要和城镇化结合起来
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房地产发展,长远来看,要跟我们国家的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解决我们产业的整合,把农民工给转出来,同时又把农民大量的土地再变成产业化,这样才使我们国家最终走向一个全国的城市,均衡分布,产业又有组合,房地产又能够配合人民的生活,社会保障、养老这些又都配套,这样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的趋势。
王冠(财经评论员):房地产市场各地既合作又竞争
老话讲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不管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这样的刚需,对于占到我们总的经济盘子15%左右,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土地出让金的收入,我希望好肉能够落到我自己的锅里,所以各地又形成了一个既是合作又是竞争的关系。我们既要竞争,同时又如何能在交通上,在地域之内能够打通、协同,这个可能是一个新思维和新挑战。
2.5天小长假,你的单位会落实吗?
导语
一周可以多放半天假,这件事你咋看?假期多半天工资收入会不会受到影响?国外的制度又是咋样的?财经评论员张春蔚认为,一周2.5天休假能促进带薪休假制度落实;财经评论员王冠认为,中国经济还不发达不适合一周2.5天休假制度;路透社财经评论员王子昕认为,美国人乐于享受浮动周末,假期带来更多消费。
新闻背景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走进大家视野的2.5天休假模式,最近有了新进展,近日召开的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讨论,今年国家旅游局将推动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在保障每周法定40小时工作时间,不影响群众办事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员工错峰休假,弹性休息,探索夏季2.5天休假方式,不过2.5天休假模式并不等于周五直接放假,而是将每周五的工作时间提前安排到其他工作日当中,目前重庆安徽等地先后出台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实行2.5天弹性休假,而山西晋中江西上饶贵州黔南州等多地则明确了2.5天休假的具体实施时间表。
休假,在全世界都是大家关心的话题,而不同国家休假模式也不尽相同,法国人懂浪漫,会享受,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休假,带薪休假一般为30天,除了年假和周末两天的休息日之外,法国人每年还有11天的法定假日,在荷兰只要是全职雇员,每年可享受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有的公司假期长达一个月,弹性工作制度提供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多选择,美国人的带薪休假可以一次用完也可以按照需要分次使用,员工没用完的假期雇主需要在最后一次工资当中折成现金发给员工。
央评说
可以多放半天假,这件事你咋看?假期多半天工资收入会不会受到影响?国外的制度又是咋样的?2月2日,财经评论员张春蔚、财经评论员王冠、路透社财经评论员王子昕走进《央视财经评论》直播间,评一评,2.5天小长假,周末去哪儿?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 ,准点开评。
一周该不该休2.5天?
王冠(财经评论员):中国经济还不发达 不适合一周2.5天休假制度
新加坡人均GDP是5.6万美元,日本是3.6万美元,韩国是2.6万美元,咱们的台湾地区两万美元多一些,北京是1.7万美元,全国不到八千美元,亚洲四小龙全都歇两天。昨天(2月1日)公布的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去年是63000亿,是下跌了2.3个百分点,女同志要生二孩产假也要延长,与此同时还要歇2.5天,你心思能在单位上吗?
张春蔚(财经评论员):灵活的假期可以让我们和自己的情感有更多交流
中国古人说: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你又没有钱,又不去购物,那你生活的乐趣是什么?我觉得大家努力工作,然后把时间闲下来,同时去消费,我觉得其实对于家庭的感情凝聚也有很好的效果。中国古人说的我们要把磨刀的时间算在那,我觉得人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去想,我在社会中的价值,我才能够重新的思考如何和时间做朋友,这半天就是和时间做朋友,我们要感受的不仅仅是自己工作的价值,还有生活的价值,还有情感的价值,这多出来的半天起码让我们可以和自己的情感有更多的交流。
张春蔚(财经评论员):懂得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
旅游部门现在不仅仅是希望给全国人民放假,导游现在可以自由择业了,我觉得只有懂得生活懂得消费的人才能够知道金钱的真实价值,才能够有更好的状态去工作去生活,有些城市为什么愿意采取这样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当它的经济发展不需要那么快频率的时候,它可以适度静下来,去品味经济生活应该怎么样的一个状态。
美国的休假制度对消费有促进作用
王子昕(路透社财经评论员):美国人乐于享受浮动周末 假期带来更多消费
在美国的休假制度可以说是非常弹性,通常每位员工大约有两到三周这样一个休假的时间,而且大部分的家庭也会选择在这个期间出游,或者是做一些消费,可以说假期在美国是提振消费非常好的时机,我现在在纽约也观察到,尽管油价不断的走低,而且股市的表现非常的差,但是一说到节假日消费华尔街的分析师都是非常的乐观。美国的法定假日一共是十天,放公假的时候其实人民也都会习惯性的加上一个周五或者加上一个周一,也就是说放公假的同时兼顾一些个人的需要,然后把假期进行一个安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更多的家庭购买计划。我这里有一份美国零售联合会公布的一个假期消费数据,其中11月到12月去年的美国假期旺季的零售额是增加了3%,达到了6261亿元这样一个数字,去年的圣诞节也更是突破了1亿元,相当于美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是选择外出度假,也是创下了新高,而且这里面每晚的住宿花费就达到的150美元,美国的消费者购物习惯可以说也是伴随着这些假期是有一定的延续性,就像2015年的感恩节假期,也就是我们说的黑色星期五,人均的消费去年是396美元,而且就在随后的网络星期一就变得更加疯狂,网购的销售额是增加了15%,到了30亿美元,是非常可观的一个数字。另外我还想强调一点,就是美国现在有大概有12个州是为了促进夏季消费,实行免费的周末,其实主要是针对一些学生,这些在校的学生他们可以参加这个免费周末购买学习用品服装,虽然这个折扣只有5%到10%不是很多,但是很多的家长和消费者专门为这个免税而去,而且是乐此不疲。
张春蔚(财经评论员):2.5天休假制度的前提是完成工作
这0.5天的核心是你得工作满40个小时,这就意味着你要在其他的时间加班,但是省出来半天实际上就是多了一个自由时间,40个小时的前提在那,并不是说不完成工作。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开始大规模休假,这是因为经济周期的调整,因为平时大家都往前冲的厉害,这个时候该歇歇的时候适度把脚步放缓,其实有助于调整劳动的频率。
2.5天休假制度能落实吗?
周运(主持人):部分城市公布2.5天小长假休假细则
重庆鼓励弹性作息制度,基本上是为了刺激旅游开发包括自驾游还有休闲营地。山西晋中,从4月1号到10月底,周五下午实行弹性作息。贵州的黔南州5月1号开始,也是到10月31号,各单位自行安排轮休制度,这个稍微短一点。下一个江西省上饶市6月1号才开始,8月31号就到了,而且所休假时间得从你年假中扣除。
张春蔚(财经评论员):2.5天休假能促进带薪休假制度落实
我觉得中国作为一个勤劳的古老民族,应该享受劳动者应有的福利,所以任何放假制度我都支持,只要合理。我觉得多出来的半天,有的人可能会周边游,高速公路会有统计,到底有多少人去旅游了。我们要培养劳动习惯和休假习惯,我觉得2.5天休假制度最大的好处是它会带来一个很好的示范,劳动者的休息权我们要尊重,带薪休假的制度我们要得到一个好的落实,必须从这0.5天挤出一个空间来。
靠休假制度拉动经济不是治本之策
王冠(财经评论员):希望有一个更透明的旅游市场
旅游局出这个政策非常可以理解,想通过休假来拉动内需,另外一方面刺激旅游市场,也给大家更多的福利,但是这是治本之策吗?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旅游逆差国家,我们在境外释放的已经超过了一万亿人民币,但是有超过一千亿美元的旅游逆差,我们能不能把2.5天假期所释放的旅游消费变成内需,这个非常重要。我也更希望有一个更透明的旅游环境,同时有一个更诚实的旅游市场。
王冠(财经评论员):高端制造而不是更灵活的假期帮助美国走出经济泥淖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是靠什么走出了经济低迷的泥淖?就在上周,谷歌的智能机器人下赢了欧洲的围棋冠军,机器人已经可以同步来进行思考了,它越来越接近人类的直觉。之前我们看到了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他现在已经开始发射可回收的运载火箭,美国是靠着高端制造,而不是更灵活的假期模式。
《央视财经评论》
制片人:赵悦
新媒体主管:郑玥
本期编辑:牡丹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2月03日 02:42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首套房首付比例至25%,可以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下探至20%,让人不乏联想到住建部发布的2016年去商品房存量的目标。2.5天小长假,网友支持率将近80%。如果能落实2.5天小长假,半数网友表示会赴周边旅游,四分之一的人会回家探亲。 (《央视财经评论》 20160202 首付下调 房价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