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过实践,水生的红蚯蚓是爬沙虫最好的食物,因为这种食物不光爬沙虫爱吃,而且最省钱!这样就能够在今后推广中降低养殖户的成本。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成全:因为它一个是可以生活在水里。第二个它还可以和这个爬沙虫共生。有的时候我们就生上一坨,它就吃很久。它自己就会去捕食它。
原来,水生红蚯蚓的繁殖能力很强,水中有只要有几条没被爬沙虫吃掉的,很快就可以繁殖出新的红蚯蚓,这样,连买食料的钱都省了。
爬沙虫一天天长大,它们开始拖着越来越沉重的身体爬上岸来,准备化蛹。曹成全知道,这已经意味着幼虫阶段的养殖成功了,因为这个时候的爬沙虫正是人们最喜欢的肥满的样子。不过,上岸准备化蛹的爬沙虫们,好像在不停地寻找着什么。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成全:如果有一些石头的话,它就可以直接钻到这个石缝里面,然后就可以在石头底下,它就感觉到比较安全。
原来,这是它们在给自己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化蛹。在准备化蛹的几天时间里,爬沙虫会蜷缩在洞里,进入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成全:这个时期呢,有大约有几天的时间,我们叫它叫育蛹。
育蛹的几天时间里几乎是爬沙虫一生中最没有防御能力的时候,难怪它们需要石头来保护自己。石头不光可以保护爬沙虫不受外敌入侵,还可以遮蔽雨水和光线,让它们最大程度不被干扰地进入下一个生命阶段。
为了人工养殖能配合爬沙虫的习性,他们在养殖环境上也做了一些必要的设计。
养殖池里这些各种各样的石头就是专门为爬沙虫化蛹准备的,每天,曹成全他们都要小心的检查一番,确保爬沙虫成功化蛹。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成全:这个就是主要在土里面打这个洞。你看这边多数是泥土,很少有沙子。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化蛹。
另外呢还可以在这个草丛里面,你看草盖里面呢,底下你看也可以化蛹。这儿就打了一个很深的洞。当然最多的呢,还是在这个石头底下。这个还打了一个很大的洞。
但让人料想不到的是,接下去爬沙虫化成的虫蛹,又让他们看到了另一个从未被人观察到的现象。
爬沙虫一生要经过10到12次的蜕皮,前十几次蜕皮,爬沙虫外形上没有什么变化,可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后的虫蛹,居然是耀眼的明黄色,而且跟人们平时见过的蚕蛹什么的完全不同,不是一个圆圆的被茧状物包裹的东西,却还是一只虫子的样子。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成全:非常的神奇,它这个叫做离蛹。昆虫的蛹一般分为被蛹、围蛹、离蛹,离蛹不是很多见。爬沙虫的蛹就是一种典型的离蛹。
顾名思义,被蛹和围蛹就是外边至少有一层膜包裹着保护着里面的蛹不受打扰侵害,像我们熟悉的蚕蛹就是一种典型的被蛹,蚕蛹被包裹在层层蚕茧之中,等到羽化成为会飞的成虫后才破茧而出。可是爬沙虫的蛹却赤身裸体地暴露在外边。
比幼虫时期更加尖利的上颚成为了爬沙虫在蛹期最强大的武器。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成全:他这个上颚就是用来攻击敌人的,不如这样你一旦去干扰它,它就会马上有反应,而且会夹。
爬沙虫的蛹跟我们一般看到的蛹都是静止不动不同,它们一旦受到惊扰,马上有强烈的攻击反应,用它长长的夹子去奋力还击。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成全:你只要一动它,它就马上就起来,去用上颚去反击你,用尾部去喷液喷你,浑身乱动。甚至起来走路。
这么多离奇古怪的行为,在曹成全看来不是很难理解,这都是与爬沙虫在自然界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成全:比如说它就生活在沙子里面。相对来讲不是太密封。那么如果它要是老老实实不动的话,它的死亡率就很高。这样的话,也正是这样的习性。让它有了更强的自我防御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它在野外能够存活下来的机率。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10日 19:24
视频简介:本节目主要内容:说起吃虫子恐怕已经不是稀奇的事,有些虫已经成为了地方美食,而今天介绍的虫子长相怪异。虫子的很多属性在科学上还是研究的空白领域。记者来到了四川的攀枝花见到了这种虫子,爬沙虫。本期节目将带您了解博士养起了怪虫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