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焦点访谈》 20230507 消费热 信心足
来源 : 央视网 2023-05-07 20:04 内容简介 关注
《焦点访谈》 20230507 消费热 信心足
简介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3年05月07日 20:04
  • 视频简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延续了春节以来高开稳走、加速回暖的态势,按可比口径,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首次全部超过2019年同期数据。火爆的消费景象、澎湃的消费潜力再次惊艳全球,成为人们观察中国经济成色、大众消费信心的最新样本。 (《焦点访谈》 20230507 消费热 信心足)
  • 栏目信息
播放列表 更多 >
往期查询>
精彩看点 更多 >
往期节目 更多 >
播放列表 关闭

正在加载...

关闭
播放列表 关闭

正在加载...

播放列表 关闭

正在加载...

主要内容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延续了春节以来“高开稳走、加速回暖”的态势。按可比口径,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首次全部超过2019年同期数据。火爆的消费景象,澎湃的消费潜力,再次惊艳全球,成为人们观察中国经济成色、大众消费信心的最新样本。热闹的情景和惊艳的成绩单背后透露出哪些信号?各类消费的新场景又蕴含着怎样的新动能?

  机场、火车站人流如织,热门景区人头攒动,热门餐厅一位难求……作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五一”假期,超预期的出行和消费热度在全国各地升腾蔓延。民以食为天,环顾消费市场,最火爆的毫无疑问是餐饮业。

  翻台率已经超过春节假期,等位量创下三年纪录,假期客流量远远超过预期,这是很多餐饮业主的共同感受。据统计,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同比增长超过了57%。“五一”期间,除了餐饮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商品零售市场也异常火爆。

  值得关注的是,“五一”假期,线下零售的客流明显超出预期,一些大型商场和超市营业规模和客流都逐日攀升,生意兴隆。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超2.7亿人次,日均发送超54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62.9%。一项项数据,映照着各地一幕幕热闹场景。人山人海之间,涌动着消费市场的澎湃活力。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单,透过这次‘五一’消费能够看到我们国家确确实实经济在回暖、消费在复苏。文化旅游更多的是线下接触式消费,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同时也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很多就业机会,这样的就业机会又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收入,又能够促进消费,能够带动我们进入良性循环。”

  高涨的消费热情,映照着消费信心的不断提升,折射出国内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和内需活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消费增长明显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为近7个季度新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6%,比去年全年明显回升,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因素。今年“五一”假期,各地消费的火热景象,无疑也延续着一季度以来消费市场加快恢复的步伐。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指出“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针对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此次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田轩:“从三年疫情走出来,我们的供应链、产业链,包括生产快速恢复,还有物流系统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所以供给侧实际上恢复得要领先于需求侧。从总需求角度来说,分内需和外需,因为大的外部环境,包括地缘政治等原因,我们的经济增长不能完全依靠外需,更多的要依靠内需。从内需的角度讲,主要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投资实际上也是消费的衍生品,有消费需求,企业才会在相应的方面去做投资。”

  消费一头连着生产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五一”期间,面对旺盛的消费需求,政府搭台、政策发力,在“消费提振年”背景下,各地铆足了劲儿,旅游推介拼创意,商品促销拼实惠,共同推动消费市场快速恢复。结合“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活动,不少地方都实行景区门票减免或打折,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透过今年“五一”假期可以看到,我国旅游消费需求正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从目的地看,国内传统热点旅游目的地热度不减,网红城市、小众目的地同样备受关注;从玩法上看,亲子玩乐、非遗、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颇受青睐。一些新的消费趋势和消费场景在不断涌现。

  各地因地制宜扩内需,营造多元化消费新场景。浙江杭州把亚运元素、数智化体验融入体育馆、市集等场所,提升互动感。江苏通过省市县联动,合力打造消费集聚区。北京这家购物中心,则把九成空间都留给了实景游戏、手作玩具体验等新型消费空间,假期客流量突破4万人。在河北正定,一列穿梭在林地里的小火车,把乡村旅游、特色餐饮、非遗项目串联在了一起。

  位于福建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有着600多年的历史,坐拥着132栋古厝洋楼,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了解闽侨文化的一个窗口。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这里充分将传统元素和互动戏剧、非遗沉浸式展演以及音乐会等结合起来,吸引了超过10万的游客造访,且大多都是年轻人。在当地文旅经营者看来,颇具体验感的文旅消费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即使过了假期,也会继续保持热度。

  福建晋江市梧林青普文旅运营公司副总经理洪绵绵:“万物皆可文旅,‘文旅+非遗’‘文旅+艺术’‘文旅+戏剧’,甚至是‘文旅+研学’。我们不断呈现文旅场景里面的体验内容,这对于年轻人到一个地方去旅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年轻人更喜欢的是我的行程我做主,喜欢用年轻人接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去接受新鲜事物。”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从供给上来看,各种服务于消费者终端的商家也在不断创新。从各种人性化服务的完善,再到消费场景的创新,再到整个城市层面营商环境的完善,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发力,促进消费市场更加繁荣。”

  今年“五一”假期的消费热度,无疑为全年的消费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当下,中国国内需求的强劲,显得格外难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在亚太地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排名第一。高盛集团预测,到2023年年底,中国内需的全面复苏将推动全球GDP增长约1%。近日,众多投资机构纷纷调高中国经济预期。全球最大资管集团贝莱德预测,今年,中国将有6.1%的经济增速,同时表示,在各项政策的持续发力下,中国经济内生动能也将不断改善。

  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旅游需求得到释放,消费信心进一步恢复,这都促进着经济恢复不断加速。而经济恢复的预期又助推百姓消费信心的恢复,两者目前已经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关利欣:“我们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优势,有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随着市场环境逐渐优化,消费供给不断完善,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整个市场活力和潜力会不断释放出来,从而能够实现消费对经济循环的引领作用。”

  田轩:“客观上讲,进入到2023年以来,我们的外部环境其实并没有得到很好改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环境下,今年我们还是需要依靠非常广阔的国内消费需求市场,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提供更多高质量消费保障,打造优质的体验式消费场景,同时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做好比如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样能够更好促进我们国家消费提升。”

  节日里的中国,在流动中彰显生机活力、释放发展动力。火爆的假日消费折射出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活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作用进一步增强,充分显现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以及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抓住有利时机,重点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等方面精准发力,相信消费热潮将绵延不绝,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坚实支撑。

编辑:谢博韬 责任编辑:刘亮
全部评论
热播榜 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