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陶万成 |
性别 | 男 |
所属地区 | 青海省重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
简介 | 陶万成,青海省重工业职业技术学校17机电技术应用(4)班学生,现年17岁。他踏实沉稳,品学兼优,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 |
        在学校里,他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一丝不苟;兴趣浓厚,精益求精;学习刻苦,勤思善问;发展全面,成绩优异。学习上,他求知欲强,课堂上,他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他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他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无论谁有困难,他都会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作为班级干部,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工作踏实,认真负责,严于律己,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为了将班级建设好,他带领其他班干部共商良策,利用每周二下午自习的时间召开班队会,对违反班规班纪的同学进行集体教育,形式多样,让班级的凝聚力更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作为劳动小组的组长,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打扫清洁区,最脏最累的活也是抢着干。作为大队值日,值日期间认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总能秉公处理,绝不包庇。在社会上,他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小小年龄,可在危险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却是别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每当他遇到乞讨的老人,也常生怜悯之心,将自己口袋里的零用钱给他,或是将饭菜送给他吃。他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从不乱扔一片垃圾,从不摧残一草一木。从小陶万成就养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并能提醒家人周围人一起环保。
       如今,他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愿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百善孝为先”,是我们民族优良的传统,我会把他发扬光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两年多以前在陶万成的家中,父亲的勤劳,母亲的质朴,姐弟间的互爱,给这个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总是带来欢声笑语,和谐温馨。然而当父母拿出所有积蓄修葺新屋的时候,父亲病倒了。修房加上父亲的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亲病倒了,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为了生计母亲必须外出打工,当时15岁的陶万成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担。由于生病,父亲四肢无力,走路太久都会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顾家人衣食起居,还必须承担起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凳、洗碗、做饭,洗衣服、干农活等。为了不耽误学习,陶万成总是白天干活,晚上学习,相比其他孩子来说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时间。
       上中职以后,陶万成就必须住校了,对他来说能见到妈妈就成为了奢侈。因为妈妈只有在每月开支以后才会带着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后匆匆离开,用他的话来说,妈妈离他实在太远了。住校后的另一个不便就是家里的家务活就必须积攒了。周末放假后也许别的孩子都在享受妈妈带来的美食,在家里上上网或许找同学痛痛快快地玩一场。而陶万成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两周家里积攒下来衣物,中午时洗菜、做饭,为家里烹制一顿他们认为不错的午饭,然后先盛满一碗饭,双手送到父亲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亲的眼里总有泪水打转。
       父亲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又常年在外,家里的农活只能落在陶万成的身上。对他来说锄地、拔苗、播种、割棒子样样是好手。为了不给别人造成负担,他一个人曾割完地里所有的麦子。如果有机会你能拉起万成的手,触摸手掌上的老茧时,你就会懂得生活过早得给予了这个17岁少年坚毅的品性。
       是啊,17岁正是一个天真灿漫,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然而自从父亲病倒后,陶万成却先后利用两个暑假上山捉蝎子。别的孩子可能为了好玩,或者作为一种生活体验,而陶万成却是为家里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简单,“父亲每次买药要花好几百块钱,这样父亲就可以多买几次药”。捉蝎子难免被蝎子蛰。一个暑假下来,陶万成就要被蛰20多次,甚至一天被蝎子蛰到过4次。就是这样也并没有阻挡陶万成为父亲买药的决心,最终两个暑假小万成挣到了700多块钱。当拿着所有的钱交给父亲时,知道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动了,于是村里人把陶万成当做教育孩子的典范。
       由于奶奶残疾,交流、行动都不方便,他非常疼爱奶奶,每次放假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看望奶奶。晚上帮奶奶擦身、洗脚,吃饭时先给奶奶盛饭、奉菜。在中职上学时,经常从自己有限的生活费中节约一点,放假回家时买点水果带给奶奶吃。有一次周末回家,奶奶见孙儿回来便从屋里出来,当她走到门边时却突然晕倒,不醒人事,这可把他吓坏了。但是妈妈又不在,无法联系。他只好给村医打电话求救,可村医正在很远的地方出诊,无法赶来施救。在万般无奈情况下,他急中生智,便将奶奶绑在自己稚嫩的脊背上,吃力地连背带拖,踉踉跄跄用了三个多小时,将奶奶送到另一个更远的村卫生室医治,到了以后医生急忙的救治奶奶,能感受到陶万成是多么的着急,无奈。他心里想着奶奶你要好好的,不要丢下我。几个小时后医生从里面出来了说是抢救过来了,顿时陶万成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下来了。
       幸福也许是心里的感动,幸福也许是内心最简单的一种需求。当问及捉蝎子这件事时,陶万成总是一脸幸福地说:当赚到180块钱时,父亲给我们买了个西瓜;当赚到270块钱时,父亲给我们买了1斤排骨。对别的孩子来说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许都没有记忆,但对他来说却是一种满足,一种幸福。“爸爸的病一天没有好,我就会一直捉下去!”陶万成一脸严肃的告诉我们。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挣钱的艰难,陶万成额外珍惜每分钱的支出。每周父亲都会给他150块钱的生活费,但陶万成却只拿100块钱。因为他觉得更多的钱应该留给父亲治病,留给弟弟上学。20块钱,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孩子来说,也许维持一天的生活开销都不够,更别说一个星期。
       学校放假的时候,也是陶万成最想念妈妈的时候。看着别的同学或者座车或者爸妈接送,他多想妈妈此时就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哪怕就是用手轻抚一下自己的头。但是他又知道妈妈是在为这个家奔波,是为自己将来能够有出息。最终陶万成自己选择骑自行车,用他的话说这样就省出了路费,同时也节约了“开支”。
       虽然很忙碌,虽然很清贫,陶万成却从没有丢下学习。在任课老师的眼中陶万成是个听话、懂事、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在同学眼中陶万成是个热心、讲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陶万成更是一个自尊、自立的人。国家每年都会有贫困生补助,陶万成却没有去申请,“我不想得到别人可怜,再说也没什么好可怜的,有爸爸,有妈妈我其实很幸福!”。
       怀揣着一份坚毅,一种感恩,用责任和坚强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一个17岁的少年同样用行动抒写着青春最华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