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林宝军:身边的北斗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5月25日 14:02:40
央视网 | 2024年05月25日 14:02:4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提起北斗,你会想到什么?从北斗七星定向到北斗卫星导航,我们见证了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今年,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立项30周年,“天上建好,地上用好”是北斗系统一直以来的目标。如今,不仅太空里有了稳定健康运行的“中国坐标”,北斗系统更是像水和电一样,无处不在、触手可及。那么天边的北斗,是如何走到我们身边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本期《开讲啦》,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将登上节目舞台,与广大青年分享中国北斗的“星”与“新”。

【身边的“北斗”到底在哪儿?】

  生活中85%的信息都与时空有关,时空代表位置和时间,北斗就是解决所有和时空有关的问题。那么如同空气一般融入生活的北斗,到底应用在了哪里?节目里,林总师带着大家一起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北斗”。

清晨六点半的闹钟准时响起,是北斗与5G配合的精准授时;楼下距离最近的共享单车、乘坐通勤大巴选定的最优路线、预知红绿灯倒数的读秒,是依靠北斗系统进行的精准定位与导航;而在演唱会的抢票环节、股票交易所的交易之中,远在天边不停运转的北斗卫星也在时刻为其提供精确的授时服务。正如林总师所说,北斗系统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离不开、但是又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北斗比其他导航系统强在哪儿?】

“此时此刻,演播厅头顶上有多少颗北斗卫星?”节目开场小撒便向观众抛出了问题。三颗、十颗、二十八颗……面对大家五花八门的答案,小撒感受到了大家对于北斗系统真的是既熟悉又陌生。那正确答案到底是多少呢?林宝军总师带来了一张卫星分布图,为大家揭晓了答案。

在图中,蓝色的光点代表美国的GPS,绿色的代表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深蓝色的代表欧盟的伽利略,橘色的便是我们的北斗卫星。林总师在现场骄傲地表示,“在我们的上方,就有着31颗北斗卫星,比GPS+格洛纳斯+伽利略的总和还多,而且可见的星越多,定位速度就越快,精度也会更高。”

图中还有一些独特的橘色方形标识引起了小撒的好奇。对此,林总师解释道,这是北斗系统在亚太地区独有的,工作在三万六千公里地球同步轨道的导航卫星。这些卫星站得高看得远,信号不易被城市中的摩天大楼遮挡,导航的可用性、连续性相比其他国家的导航系统会更好。

【北斗三号打破航天业30%规则,技术创新70%!】

在航天系统内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个航天器上采用的新技术不超过30%,但北斗三号研发时遇到了一百六十几项关键技术,创新程度超过了70%,很多世界上没有用过的新技术,林宝军都实践在了北斗三号的设计中。对此林总师解释说:“新技术不等于不可靠,北斗三号所有的新技术,都恰恰解决了之前我们学也学不来,买也买不来,绕也绕不过去的坎儿!”他在现场还爆料,业界普遍对自己的称呼“北斗狂人”,正是北斗系统的总设计师杨长风院士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他的当面评价。

其实,在“北斗狂人”林宝军的背后,有着一个被业界评价为“战神团队”的年轻群体。提起这个团队,林宝军骄傲地说:“发射北斗三号首发星的时候,81个人,平均年龄31岁,用了三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干了GPS-2到GPS-3,二十年要干的事,而且我们这帮小伙伴最终还都干成了!”

【这竟是北斗科研团队的面试必考题?】

“你学得最好的一门课是什么?”“你头顶的这颗白炽灯周围为什么比别的地方脏”?你没看错,这是面试北斗三号卫星研究团队时的必答题。看到林总师带来的考题,小撒不禁疑惑林总师的面试风格,为何所提的问题与北斗卫星毫无关系?

林宝军表示,白炽灯题目的灵感来源是女儿的中学物理书,大家很容易想到光学效应,但很难联想到热效应,所以原本很基础的知识,90%的人可能都答不对。至于为什么都跟北斗卫星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团队在创新的过程中,走的都是没人知道怎么走的路,他们只能依靠逻辑,依靠方法。也是为了告诉年轻人,其实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即使在北斗团队里也有学文科的,而且干得非常棒。大家只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不管干什么都能干成。

北斗三号卫星为何是“天选打工人”?北斗系统还有哪些创新的故事?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本期《开讲啦》!

点击查看全文

编辑:杨曦楠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播榜 更多>
    正在阅读:《开讲啦》林宝军:身边的北斗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