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杜祥琬:人生最大的享受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2年09月10日 15:04:05
央视网 | 2022年09月10日 15:04:05
原标题:
正在加载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开讲啦》策划以“传承科学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系列特别节目。本期节目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杜祥琬、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研究员廖楚江,讲述“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故事。

【“两弹一星”核心科学家 一生奉献于氢弹和激光】

“有幸为祖国的富强和老百姓扬眉吐气做一点实际的工作,是最大的精神享受,是任何物质享受难以比拟的。”这是“两弹一星”核心科学家杜祥琬院士在一次激光试验成功后的由衷心声,也是他科研生涯践行的初心。在分享环节,杜院士讲述了中国核武器事业背后的故事。1965年,刚毕业回国的杜祥琬被分配到了北京第九研究所,与邓稼先、于敏、王淦昌等一起从事氢弹研制,那时候的他还被大家称为“小杜”。经过大家夜以继日的奋斗,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了短短两年零八个月就完成了氢弹爆炸试验成功的壮举。自此,杜祥琬在核物理领域一扎根就是二十多年。

 上世纪80年代,面对国家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杜祥琬毅然调转方向,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863计划”激光研究项目,一干又是二十几年,推动中国的强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因为他的科研生涯多次切换赛道,被称为“跨界院士”。节目中,杜老笑着说自己已从当年的“小杜”变成了“老杜”,他一生的研究涉及核物理、激光、能源、气候变化研究等多个领域。对于不断“跨专业”的原因,杜老的答案始终如一: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事,我觉得有意义,就去做。

【“接地气”的航天人】

作为一名航天人,廖楚江老师说,自己的工作是在仰望星空,但他关注的却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那么航天人为什么要“接地气”呢?“高分家族”遥感卫星,让我们看到了更清晰的地球,它们不分昼夜、无论晴雨,凝望着14亿人生活的这片广袤的土地,“洞察”那些难以察觉的细微变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廖老师用一张“风起云涌”的高分四号卫星图像诠释了自己的科研使命,在2016年的妮妲台风监测中,高分四号卫星捕捉到台风并开展了台风监测。按照国际通行的算法,台风路径预报精度每提高一公里,损失能减少一亿元。廖老师自豪地告诉我们:“这一次台风过境,基于高分四号卫星的数据和风云卫星的数据,使得我们的精度提高了十公里,损失减少了十亿元!”小撒惊叹,这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

【好老师永远是爱学习的学生】

在青年提问环节,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杜老和廖老师都从自己的视角给出了答案。廖老师在学生时代希望得到一位在研究道路上,能站在更高的高度为自己指明方向,克服迷茫和恐惧的好老师。而杜老从良师益友王淦昌先生身上学到许多,他给出了全新的思考,“一个好老师,他也应该是个爱学习的学生。王淦昌先生经常说自己不懂这个不懂那个,快九十岁写了一本书叫《无尽的追问》,他的问题没完没了,未知多于已知。我觉得这样的老师才会是好老师,最好不是告诉学生你去做什么,而是我不知道什么,让他知道很多未知。”

【“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

杜老回顾自己的科研生涯,有对他影响深刻的科研老前辈,“我第一次知道王淦昌,是1960年在莫斯科。他在那儿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在那个时候看到了一个简短的纪录片,王淦昌在那个黑板上写东西,他面前站了四位苏联的科学家,毕恭毕敬地向他请教问题。”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杜老不止一次听王淦昌先生说到“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杜老总能回想起这个镜头。他把“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这句话也送给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并叮嘱大家:“我们尊重各国的科学家,也尊重各国的人民,但是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自信,也要对科学,对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期《开讲啦》!


点击查看全文

编辑:董子静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播榜 更多>
    正在阅读:《开讲啦》杜祥琬:人生最大的享受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