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8月26日、8月29日——8月31日、9月1日播出《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法说韩非子》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2年08月23日 09:23:51
央视网 | 2022年08月23日 09:23:5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8月23日播出 (一)空怀抱负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失序,诸子百家应运而生,纷纷探索治世良方。法家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主张“以法治国”。韩非子被认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一书更是系统阐述了法家的治国理念。那么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从何而来?他有着怎样特殊的身世?法家学说对中国历史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8月24日播出 (二)触动秦王

  据《史记》记载,秦王嬴政读了韩非子《五蠹》《孤愤》两篇文章后拍案叫绝,高呼如果能见到韩非子并跟他做朋友将死而无憾,仿佛找到了知音一般。满怀政治抱负的韩非子在韩国郁郁不得志,而秦王嬴政为了能让韩非子入秦见面,竟然要出兵攻打韩国。那么,韩非子的这两篇文章为何引发了秦王嬴政如此强烈的共鸣?他的哪些思想主张赢得了秦王嬴政的欣赏和认同?

8月25日播出 (三)入秦玄机

  公元前233年,秦王嬴政派大军进攻韩国,明确提出是为了让韩国公子韩非子出使秦国。在列国纷争弱肉强食的战国时期,一国国君仅仅因为想见自己仰慕的知音,就不惜对另一国大动干戈,实在有些匪夷所思。那么让韩非子入秦是秦王嬴政的率性而为还是深思熟虑的决定?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玄机?

8月26日播出 (四)游说存韩

  韩非子在韩王安即位后进入了政治核心,参与对秦战略的制定与执行。秦王嬴政要求韩非子出使秦国,一方面希望韩非子能为己所用,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削弱韩国。秦国的要求韩国自然不敢拒绝,但是对于韩非子来说,保全母国韩国才是他的使命,这就意味着孤身入秦的他把自己置身于秦国君臣的对立面,他能否自保?为了保全韩国韩非子做了什么?

8月29日播出 (五)客死秦国

  韩非子入秦后,为了保全韩国,不但质疑李斯的攻韩策略,更是向秦王的宠臣姚贾发难,他质疑姚贾假公济私、欺骗国君。韩非子希望利用秦王的猜忌多疑,挑起秦国君臣的内部矛盾,从而影响秦国的对外政策。韩非子针对姚贾提出的质疑是相当致命的,姚贾随即展开反击,二人上演了一场不见刀光剑影却又处处暗藏杀机的较量。备受秦王礼遇的韩非子最终为何会落败,惹来杀身之祸?

8月30日播出 (六)死因之谜

  在秦王嬴政的要求下,韩非子被迫出使秦国,可是利益出发点的不同,注定了韩非子与秦国君臣的势不两立。韩非子竭尽全力要保全韩国,最终在与秦国君臣的博弈中失败,被打入大牢,服毒而死。本可以保全自己性命的韩非子,为什么要一心赴死?

8月31日播出 (七)推崇法治

  法家是诸子百家中对法最为重视的学派,主张“以法治国”。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强调“维护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于“治吏”也有自己的主张。那么韩非子倡导了怎样的法治理念?对于今天有哪些借鉴?我们如何客观理解他的法治思想?

9月1日播出 (八)千年回响

  韩非子的政治理想是建设一个公正的法治国家,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从而实现天下大治,但是他的法治思想和学说在后世却受到批判和质疑。韩非子死在秦国,后人甚至把秦朝灭亡原因与韩非子联系在一起,这是为什么?这些批评是否公允?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

主讲人:宋洪兵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教授
总编导:喻佳
编  导:李让 闫红岩

点击查看全文

编辑:杨书杰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播榜 更多>
    正在阅读:8月23日——8月26日、8月29日——8月31日、9月1日播出《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法说韩非子》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