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耿延升:隐姓埋名、为国铸剑——在矢志一流中发扬西工大品格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01月06日 11:31:42
央视网 | 2025年01月06日 11:31:4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作者:耿延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飞机气动布局设计、空中气动优化设计。

耿延升 院长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系列节目《我的大学》中,跟随院士们的足迹,我再次回到了那个点燃梦想、留下了青春记忆的地方。西工大有“公诚勇毅”“三实一新”的厚重文化积淀;有师昌绪、陈士橹等前辈们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有始终励志勤学、奋发向上的同学们……风华正茂、满腔热血的我,那时便立志发扬西工大人的精神,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二十多年过去了,我非常感念我的大学对我的培育,让我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情怀和为国铸剑的志向!

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何尊组雕

唐长红漫步于西北工业大学校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唐院士在校园里感怀树木的生长,学校培养人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些年来,每当听人讲起西工大是“总师摇篮”,我都会由衷地感到自豪。自豪于学校在几十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积淀形成的总师育人文化。作为一名校友,我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总师育人文化会在西工大形成并深入人心呢?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原因:从历史传承看,学校脉源三支,赓续了“救国、爱国、报国”的精神血脉。在八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以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剑为己任,始终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始终扎根祖国大地、赓续红色血脉、擦亮国防底色、凸显工信特色,这是形成总师育人文化的根本。从文化层面看,“公诚勇毅”的校训和“三实一新”的校风所蕴含的品质,就是培养具备“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特质的“总师型”人才。从实践层面看,学校发挥“国防、三航、系统”特色优势,聚焦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系统思维、实践能力、担当品质等,培养了大批在国防重点领域“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杰出人才,人才培养方向强化了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又进一步推动了“总师型”人才的培养,二者联动产生的倍增效应,是形成总师育人文化的实践基础。

虽已毕业多年,但我始终关注母校的发展。去年九月,西工大提出了“天下工大、世界三航”的远景目标。其核心内涵就是扎根祖国的职责使命、为国铸剑的挺膺担当、胸怀天下的情怀理想、放眼全球的格局视野,三航引领的发展路径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看到这个远景目标我非常振奋。我能深刻感受到西工大人对传承红色血脉和优良校风的守正创新,对加强为民族谋复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及对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系统思考和深远擘画。就目前学校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我相信我的大学一定能够锚定这一目标,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更大、更多的西工大贡献!作为校友,我也一定会持续发扬西工大人的品格,追求卓越、勇猛精进,始终瞄准最急需、最尖端、最前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力量!

总台科教频道推出的《我的大学》系列节目,不仅是对大学精神的一种新诠释,也是对大学文化的有力宣传,节目站位高、立意深、创意新、传播广,观看后让我深受感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学、大师的魅力,更感受到了西工大扎根西部、献身国防的责任担当。我衷心希望,总台科教频道和西工大携手合作,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点击查看全文

编辑:杜依依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播榜 更多>
    正在阅读:我的大学|耿延升:隐姓埋名、为国铸剑——在矢志一流中发扬西工大品格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