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聚焦“火热的暑期”。正值暑假,很多学生都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走进社会,尽己所能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能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假期生活,对国家、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入深刻的了解。而不少地方也积极地拓展各种志愿服务的渠道和范围,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现在,我们就去西安和广州感受一下。
进入暑期,很多人带着孩子到全国各地游览的时候,都会到当地的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里相当多的观众是中小学生。记者在一些地方发现了为孩子们服务的小小志愿者。
志愿者宋丁语上:“我是宋丁语上,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是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小小的免费志愿者。”
小学生做志愿讲解员,而且讲起来头头是道。这群来参观的孩子立即被这位小讲解员小宋同学迷住了,追着听他讲。
宋丁语上:“我喜欢给小朋友讲,因为小朋友问很多问题。我也是小朋友,我跟他们心灵相通,我们感兴趣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小朋友觉得博物馆亲近、有意思,才会愿意来,为他们服务的是同龄的小学生会有很大帮助。暑期来参观的孩子多,为此,大唐西市博物馆专门招募培训了20位小小讲解员做志愿者,小宋同学就是层层考核选拔出来的一位。
宋丁语上:“第一次讲的时候,是给两个大学生讲。他们也比较活跃,也喜欢提问题,我很喜欢有问有答的讲解,不那么死气。他们在给我写评语的时候写了一句:‘讲得很好,未来可期’。”
小宋同学能够讲解得好,跟博物馆里的一位讲解志愿者有很大关系,她是小宋同学的妈妈。
宋丁语上:“我妈负责中英文志愿者讲解,要是有老外想要志愿者,我妈妈就去。我好奇我妈干了什么工作让她在大唐西市博物馆倍受尊敬,所以我就跟我妈一块当上了志愿者。”
小宋同学的妈妈丁珊珊是一位大学老师,两年前来大唐西市博物馆做课题调研的时候被这里志愿服务的氛围所吸引,成为一名双语志愿讲解员。得知招募小小讲解员的消息后,马上给儿子通了气。
丁珊珊:“上阵母子兵。志愿者讲解的时候是完全出自内心的热爱和对博物馆以及传统文化的自豪和自信,我觉得很有意义,对他的成长也很有帮助。近朱者赤,就过来了。”
宋丁语上:“我觉得志愿者是受人爱戴的工作,受人尊敬,我们付出就会有回报,虽然不是金钱上的回报,但是是品质上的回报,而且有知识上的回报。”
像小宋同学这样的小小志愿者,记者今年暑假在西安看到很多。西安市的博物馆、图书馆、非遗馆等不少文化场所,都有小学生志愿者在服务。
如果说小学生是今年暑期志愿者队伍中的新面孔,大学生则是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西安市今年在校大学生注册志愿者达到83万人,他们很多人利用这个暑期,有的到社区深入家庭做志愿服务,照顾老人和假期无人照管的儿童;有的到秦岭做“生态卫士”,身体力行文明引导;有的到博物馆、文化馆触摸传统文化……很多场所都有青年学生志愿者的身影。
陕西历史博物馆几乎是每个到西安的游客必打卡的地方,暑期每天有超过万人的巨大接待量,原本引导游客有序进馆、预约讲解员的工作人员这时候就显得不够了。今年,由来自19所高校的300多名家在西安的大学生,组成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者西安联队。进入暑期,这支青春洋溢的队伍立即投入到火热的志愿服务中。
西安工程大学大二的学生贾如,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者西安联队今年的队长。每天早上八点,她和小伙伴准时出现在志愿服务岗。
暑期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做志愿者是很多同学的愿望。贾如同学是过关斩将,经过多轮考试才争取到的,她很珍惜这个机会。
贾如:“报名之后,学校里有两三轮面试,到博物馆里面,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会有一些面试,最后经过层层筛选才能进到博物馆里面来志愿服务。吃苦没关系,能让自己感到生活更加充实一点是最好的。”
大学生志愿者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仅提供志愿服务,也提供志愿讲解。贾如同学现在还没有通过志愿讲解的考核,这天下午馆里的老师根据培训计划带她和同学到展柜前现场辅导,精抠每一个讲解细节。让大学生们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六处处长马蓉:“大学生有着很强烈的做志愿服务的想法,对知识的渴望充满了活力,我们倡导在全市学校利用寒暑假期间,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在这些场馆,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取知识、充实自己,最重要的是从事志愿服务是他们人生的第一课,让他们有了爱人之心、传播之心。”
在这个暑期,年轻人有的以青春的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开启了走向社会的第一课,有的则凭借自身的才能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拓展青春的舞台。与此同时,今年暑假,不少部门也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全新岗位。
在广州市海珠区的城中村康鹭片区,一些在校大学生在这个暑期参与社会实践,但是当地政府现在给他们一个新的名字——青春合伙人。
广州市海珠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人才办副主任李桥:“‘合伙人’的概念主要突出他们主体的地位,他们跟我们是对等的,我们是一起来合作的。他们给我们提供青春的智慧和青春的活力,我们给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和后勤的保障。”
康鹭片区城中村是一个位于广州中轴线上只有一平方多公里面积的制衣村,人口、产业和建筑高度密集,安全隐患不少,提升改造工程复杂艰难周期长。当地政府瞄准城中村治理难题,广开门路,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改造工作,其中一项就是从去年开始海珠区团委面向全国招募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青春合伙人”。在改造前期,让大学生参与片区居民生活需求、环境状况、产业发展等情况的全面调研,这些调查数据将为下一步改造决策做参考。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黄丽珑:“他们只是告诉我们大概的方向,要去调查哪些东西。我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一个表格,带教老师们非常尊重我们的想法。我们有什么想法就让我们先去实践、先去调查,再回来修改。我们现在这个表格修改了几版,觉得自己是这个城中村改造的主人翁,发挥了一些主观能动性。”
用无人机在上空查看违建和消防隐患,入户调查的同时,同学们还参与到片区安全治理行动中,带教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基层调研方法。
城中村九成是外来务工人员,(大都)从事制衣行业,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随着居民的作息,这天晚上八点,大学生们深入片区进行环境安全调查。这样的活动不仅收集了环境改造所需要的相关数据,也让他们通过与社会不同人群之间的沟通交流,触摸到真实的基层情况。
在广州这个城中村,20名来自不同高校的年轻人们将自己的青春汗水洒在这平凡的城市一角。而在这个火热的暑期,在全国各地,无数的年轻人和他们一样,正以满腔的热情服务于社会、实践于社会、融入于社会。
我们看到,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各地各部门也都在积极为学生们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比如,共青团中央推出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数十万青年学生在暑期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行动诠释青春价值。点点微光点亮希望,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新征程上,需要志愿者们行动起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强大正能量。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