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保护海洋生态 建设美丽中国
来源 : 央视网 2024-06-22 19:16 内容简介
[视频]【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保护海洋生态 建设美丽中国
简介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4年06月22日 19:16
  • 视频简介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保护海洋生态,建设美丽中国。
主要内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沿海省份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海洋资源,创新海洋绿色发展路径,像对待生命一样守护碧海蓝天。

这里是海南三亚的一处珊瑚礁生态修复现场,工作人员潜入海底,将培育的珊瑚枝移植到珊瑚种植礁或自然礁盘上,再通过精心养护来提升珊瑚数量,他们说这是在海底“植树造林”。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海洋强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渤海之滨到南海岛屿,从港口码头到海岸绿道,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沿海各地。他指出,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保护海洋,我国出台《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将美丽海湾建设重点推进范围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发布了《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和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

沿海各地加强治理、系统保护、科学修复,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5万平方千米,组织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红树林保护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树立了一个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生态修复样本。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福建厦门,近岸海域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依靠智慧海上环卫系统,保洁人员能在茫茫大海上及时发现海漂垃圾并快速处理。

一个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行动成就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辽宁锦州大凌河口滨海湿地控污净海,广袤的芦苇荡与壮美的“红海滩”相映生辉、美轮美奂。河北秦皇岛七里海潟湖退养还海,再现“碧海斜阳远,群鸟桂月长”的景观。天津滨海新区陆海联防联治,打造水清岸绿、鱼鸥翔集的美丽海湾。

以科技创新支撑海洋生态保护。上海完善海洋观测系统数据共享机制,9个海洋观测站点纳入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浙江宁波梅山湾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布赤潮大数据预警平台、水安全应急处理预案等多项科研成果,形成“科技借力、科学治理”的海洋生态保护新模式。

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近1680千米,滨海湿地超过75万亩。我国红树林总面积292.09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编辑:杨书杰 责任编辑:刘亮
全部评论
热播榜 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