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列兵到博士研究生,他退役后在“一号哨位”上继续站岗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1月31日 11:56:03
央视网 | 2024年01月31日 11:56:0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无处不在。而人生的种种境遇,都与我们的选择息息相关。选择一所好的大学,选择一份满意的工作......这些选择往往都会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

一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中断学业去当了两年兵,多少人能如此选择?

周晓辉,做到了。

在2011年10月份之前,周晓辉也不会想到他之后的生活会跟军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周晓辉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感觉人生有一种迷茫感,很多想做的事情都还没有做,他想打破这种迷茫感。

在2011年10月底,周晓辉在宿舍睡午觉,醒来的时候看到手边有一张征兵宣传单,这让他很惊奇也很惊喜,之前的迷茫仿佛一下子有了答案。周晓辉的爷爷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立过二等功。家庭氛围的熏陶,让周晓辉一直有当兵的想法。在看到那张征兵宣传单的时候,周晓辉的心里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军人是人生必行之事。

就这样,周晓辉通过层层考核,成为了一名新兵。刚到新兵连,他就遇到了困难。由于新兵连是在黑龙江的一个山沟里面,给他的第一感受就是这个地方真冷:

克服了天气的寒冷,也要克服一些艰苦的训练,比如卧倒训练。它其实是最基础的一个动作:

人的勇气和勇敢都是这样训练出来的。

新兵连下连之后,周晓辉被分到了机动中队,后来又去了通讯站。除了日常的训练和站岗,周晓辉还担任新闻报道员的工作。早睡早起的规律性军营生活中,周晓辉也会抽出空隙时间来记录,他坚持每天写日记,军旅日记一共写了7本,714篇,一天都没落下。

“写日记的场景,在午休时,在拉练途中,在夜岗之后,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摸黑在被窝里写日记的情景,借助楼道里的光翻到没有字的那一页,用左手测量页面边距,两只手配合,试图找准位置,以防写得太歪。”这也就是2015年9月周晓辉退役后出版的《我还青春一次远征——一个大学生士兵的军旅日记》的雏形,书一出版就受到很多年轻战士的喜爱,也鼓舞了一批有志的年轻人走向了军营。

在部队服役期间,他被评为优秀士兵。在参加黑龙江流域抗洪抢险任务中,他荣立抗洪抢险三等功。 

2013年11月25日是周晓辉离开军营的日子。他回到了校园,像往常一样学习生活,这些军旅生活的烙印,在周晓辉的身上如影随形,直到现在,他都认为自己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离开军营。

退役之后,他遇到了同样退役的战友,两人商量着做点什么,正好他们都有文字基础,喜爱写文章,两人也都想写军人成长的故事,就这样一拍即合,“一号哨位”公众号诞生了。

在公众号成立之初,两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个是他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内容,当时还各自面临着推免研究生,有很多的学业压力,那段时间,周晓辉从来没有在晚上1点之前睡过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号哨位”公众号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出圈”了。周晓辉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大学生在发“三行情书”,他就想到能不能让退役军人、军属来写“三行情书”,后来他把收集到的“三行情书”编成了一篇内容,推出去了以后,点击量很快到了“10万+”,很多媒体也来转载这篇文章。


(节选)

这篇文章“出圈”了之后,周晓辉更加坚定地要做更优质的内容。“一号哨位”不仅发布原创的策划,还讲述战士的故事,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鸣,传递着爱和力量。

从2014年到2022年,“一号哨位”公众号已经推送14000多篇文章,2000多个视频,还发了24000多条微博,阅读量和观看量超过了30亿人次。不仅如此,他还做了一本日历,让身处异地的人,通过日历打卡来传递情感,打卡的海军战士、边防军人、退役女兵,甚至有的情侣因为日历打卡结识,最后走进了婚姻殿堂,有了爱情的结晶。

他还将精彩的故事集结成册,组织《士兵突击》开播10周年线下漂流的活动为边防连队运送新年礼物;他也带领团队帮助退役军人找工作......

不管是公益事业,还是“一号哨位”,它们都是周晓辉军旅生涯的延续。2019年7月,周晓辉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并于2022年担任北京冬残奥会的火炬手。

如今,周晓辉还在“一号哨位”上继续坚守,讲述军人故事、传播军旅文化、传递军营正能量......他虽然脱掉了那身军装,但依然有军人那份责任和担当,保留着赤子的热心和温情。

青春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家国和边关。

参考资料:《老兵你好》《正午国防军事》

点击查看全文

编辑:杜依依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正在阅读:从列兵到博士研究生,他退役后在“一号哨位”上继续站岗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