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一方面,有的地方苦于没有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则是有一些希望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人才面临找不准定位、水土不服等问题。为此,2022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印发了意见,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就是以文化创意为引擎,带动各类创意人才和各种现代发展要素进入乡村,推动乡村实现整体创新发展。今天我们就去河南的光山县看看特派员带来的新气象。
挂面不叫挂面,叫做“有盐在先”;茶叶不叫茶叶,叫做“陈的心肝”。在光山县东岳村余粮乡创的展厅里,顾客如果不仔细看看说明,还真猜不出“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东西。
展厅后面是火锅店,火锅店旁边有咖啡馆,这个几年前刚刚脱贫的村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一年多之前村里来的文化产业特派员。
光山县政府的会议室内,一场文化产业特派员推介会正在进行,今天介绍的是送灯节和文艺汇演的两个项目。2022年,国家开始推行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光山县成为了首批试点,当地政府和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展开合作,由清华文创院推荐各地有乡村工作经验的文化创意人士,带来他们为光山定制的方案,如果最终落地就会签约成为文化产业特派员项目,项目收益由当地和项目参与方按照市场方式分成。
河南信阳光山县委书记王建平:“随着这几年脱贫攻坚成效的显现,我们乡村两级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丰富之后,精神生活需要满足,需要更多文化产品为群众提供服务,通过文化赋能拉动乡村产业发展。”
每一个来到光山的项目,第一步都是以推介会的形式先行阐述概念,然后经过多部门多乡镇的反复分组讨论,得出适合本地化的结论之后,才会由政府组织专班推进。而清华文创院的专家团队也会全程提供支持。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智库专家洪涛:“为这个县域进行系统诊断,寻找这个县域乡村发展方向、文化转化方向、产业发展方向,我们基于这些研判,再从全国招引各种各样的团队到乡村落地。因为项目运营会遇到很多困难,也有可能会结合当前很多社会热点会有新的创想、新的想法,我们在过程中帮助两方不断磨合,争取项目在长期运营上能取得成绩。”
经过调研,专家团队认为光山当地物产丰富,有很多优质农产品,但是普遍存在附加价值不高的问题,销售渠道基本上仅限周边县市,价格也上不去。为了让光山的好物走出去,在清华文创院的穿针引线之下,文产特派员高慧慧和她的余粮乡创团队来到了光山县东岳村。
高慧慧来自浙江杭州,根据在家乡从事乡村三产融合工作的经验,她认为第一步是改变当地农产品的“颜值”。从包装、分量、品牌等方向入手,推动光山农产品迭代升级。
油条挂面是光山当地的优质农特产品,始终坚持传统的加盐、刷油、手工挂晒等工序,直接用清汤煮食就有很好的口感。但是高慧慧发现,油条挂面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现代消费习惯的问题。
河南信阳光山县文化产业特派员、粮乡创创始人高慧慧:“它长度很长,现在家里基本上没有特别长的锅,而且它一般正常装是5斤装、10斤装,吃半年也不一定吃得完。”
高慧慧希望把挂面的长度改为23公分,统一做成750克的包装,以便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除了改变分量和形状,高慧慧还为挂面设计了圆筒形的包装,并且根据油条挂面制作过程中就加入盐的特色,将其命名为“有盐在先”。而有言在先的谐音,也寓意了光山百姓诚信踏实的做事风格。
高慧慧:“‘油条下挂面,有盐在先。’这句是光山人民用产品体现了营商环境及为人处世的方式,我觉得是很深度的文化。我们每件产品赋予的其实就是文化,附着到产品里面。”
基于这样的理念,高慧慧对“光山十宝”等一系列土特产进行了改造,让农产品升级为礼品,并把它们带到了义乌文旅产品交易博览会,成为了展会上的爆款。看到这样的成效,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户找了过来,希望高慧慧为他们的农产品“点石成金”。
除了帮助本地农产品走出光山,高慧慧还把她自己在南方经营多年的蓝莓种植产业带到了东岳村。村民们只需要按照固定的操作模式,收获的蓝莓由高慧慧统一收购。一方面为村民增收,同时继续发展衍生产业,实现三产融合。
在大家的努力下,光山县的农产品走向了全国各地,东岳村也打造了“美好东岳”的主题,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去年游客量超过50万人。被当地人称为“文产村长”的高慧慧不但带给了他们新模式,也带来了新思维。
陶艺师盛巧荣来自江西景德镇,和高慧慧一样,他也是第一批来到光山的文产特派员之一。在最初的调研中,清华文创院认为光山除了特色农产品,还具备优质的旅游资源,但是缺乏吸引游客专程前来的卖点,而经营民宿多年的盛巧荣就是他们为光山请来的“破题人”。
河南信阳光山县文化产业特派员、净居茶隐创始人盛巧荣:“我们最早过来的时候,对这个地方的感受是环境特别好,又有历史底蕴,有做民宿的基础条件,而且有很悠久的茶园,这么好的基础在,大家喝茶的时候都用玻璃杯去泡,缺少了一些场景的仪式感。还有他们文化宣传的内容,把茶叶当成土特产了,然后我们又是做瓷器的,我觉得可以把它结合起来,形成好的民宿品牌。”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光山当地也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大苏山国家公园内的净居寺还有一片清代古茶园。盛巧荣便开始在山脚下的潘洼村承租老旧民房进行民宿改造,同时还新建了一座窑房,打造了一家把茶文化和瓷器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民宿“净居茶隐”。
而为了减轻盛巧荣的资金压力,光山政府还帮助他对接当地国资平台,由国资平台进行重资产投资,盛巧荣负责运营开支,构建共富模式。
洪涛:“这样巧荣老师的团队也能比较专注在运营端发力,而最终实现的目的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且从日常的经营当中实现分润。”
这个共富模式当然也包括了当地村民,一方面民宿给村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很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将自家闲置的民房租给盛巧荣,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如今盛巧荣的净居茶隐已经开门迎客。客人们来到这里,可以在欣赏周边茶山美景、感受净居寺的文化氛围之余,用窑房烧制的瓷器,在民宿的茶室里品上一杯毛尖,感受全方位的茶文化体验。
为了进一步丰富民宿的业态,盛巧荣还结合河南的钧窑、汝窑特色,打造了象征当地红色文化的“光山红”系列瓷器,举办了采茶节、陶艺展、乡村音乐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为游客们打造了一个来到光山、留在光山的理由。
盛巧荣:“其实陶瓷只是一个平台,民宿跟陶瓷一样只是一个载体,让大家通过这个空间到达这个村庄,去感受瓷器,通过瓷器认识了茶叶,认识了光山红色文化,认识它的毛尖,认识它的历史背景,通过认识城市的整个面貌,本来一两天行程可能待到四五天,慢慢形成了深度游的概念。”
而陶瓷烧制和销售,不但能够解决民宿淡旺季收入不稳定的问题,也成为了当地学生们体验陶瓷文化绝佳的研学课堂,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光山推广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以来,一共推介69个项目到当地对接考察,先后落地18个项目,目前在洽谈的项目还有7个。累计拉动投资近800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带动当地就业300余人。而它们的共通之处,则是帮助当地百姓致富的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转变了他们的思路,为当地培养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宝库。
王建平:“文产特派员团队这两年的进入、实施,不仅仅吸引了光山籍外出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同时也培养了在地运营人才的成长。下一步,通过文产特派员,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引入到我县域经济发展中来。”
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让农业农村不断升级换代,既给了人们不一样的体验,也让当地的产业有了新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能一蹴而就,如何找准定位、规避短板、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式,是每个乡村都要去思考的问题。除了光山县,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目前还在广东佛山南海区、江西景德镇浮梁县、河南栾川县、修武县等10个区县进行推广,这些实践将会继续为中国乡村提供有价值的镜鉴。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