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发下来了,拿其中的20块钱你是选择去买啤酒、烧鸡还是买《红楼梦》?这是张淑宝在20多年前第一次领到工资的那一刻面临的选择,同时也是影响他未来人生的重要决定。
工资里的固定支出
1998年,16岁的张淑宝拿到了一所中专的录取通知书,他为能走出农村继续求学而欣喜,但10980元的高额学费却让一家人犯了难。
张淑宝默默收起了中专录取通知书。这年秋天,他离开山东泰安老家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张淑宝心里清楚,作为农民的孩子做出这个决定,很有可能这一辈子再也踏不进学校的大门。
但寒来暑往,年复一年,辗转各地打工的张淑宝时常还是会想起当年的那份录取通知书,也依然放不下自己的学习梦。
有工友笑他“疯了”,也有工友见了他笑着直摇头,不理解他买书干什么,当时这些钱足够买两提啤酒、两只烧鸡了。他也并不生气,只是笑笑说:“与啤酒、烧鸡相比,书对我的诱惑更大。”
喜欢文学的张淑宝省吃俭用,一边补贴家用,一边买了不少书籍。天天与书相伴的张淑宝让工友们觉得这个初中毕业的小伙儿有点怪。
流水线上的向往
2006年,张淑宝成家了,随着女儿的出生,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淡却充实。然而,2009年公司的一次内部招聘刺痛了张淑宝的内心。
2010年张淑宝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也自此开始了他十几年的再求学之路。
靠着不懈的努力,2012年而立之年的张淑宝考完全部10多门课程,顺利拿到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科毕业证。
随后张淑宝又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自考,并通过3年半的时间拿到了本科文凭。
之后的几年里,他又相继报考了山东大学的新闻学本科和齐鲁工业大学的广告学本科。
今年9月,他被山东大学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至此张淑宝已经取得了3所大学的4个学历证、2个学位证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高级中学历史教师和语文教师资格证等6本证书。
女儿们最佩服的人
学历提升的这些年,张淑宝笔耕不辍,先后创作出300余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翻看张淑宝的朋友圈,哪怕是平常的一个节气在他笔下就是一篇小散文;普通的一次下厨经历也能让人感受到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在他的潜移默化影响下,两个女儿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工作之余,张淑宝经常在刊物上发表作品。他还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分享学习心得。张淑宝曾这样写道:“学习是根,文凭是叶,或者说学习是因,文凭是果,文凭只不过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纸证明。”他不愿意用金钱来衡量成功,希望带动更多人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来源:《24小时》
点击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评论